第八十一章 庄子上最熟悉的面孔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郡主是个乌鸦嘴我真不是乌鸦嘴第一序列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八零小甜宝她有乌鸦嘴

    下了朝的周耀武,约上了方安郡和穆义兴,三个人骑着马直奔周浚恪的庄子。
    周耀武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庄子上溜达了,他喜欢庄子上的氛围,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过了沣水桥,三个人便开始下马步行。
    “陛下,我们有半月没来吧,这路又修了接近百丈。按这个速度下去,明年开春就能修到长安城了。”方安郡捻着胡须笑道。
    穆义兴感慨道:“要是全天下都是这种路就好了,走起来也舒心。看看这路面,平整又光滑,同时跑六辆马车都绰绰有余。”
    周耀武笑呵呵的说道:“不瞒两位爱卿,朕现在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来这转一转。每一次来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每一次也都能给朕一些惊喜。”
    周家的两任皇帝,出身低微、一路打拼起来,和臣子们没有那么多规矩。上朝的时候都是坐而论道,只有真的犯了大罪的,才会对皇帝行跪拜之礼。
    平时君臣相见,都是坐在墩上聊着政务。现在有了太师椅和罗汉床,聊起政务就更舒坦了。
    而且现在的重臣,多是周耀武当年的旧部,闲聊起来没什么忌讳。那些武将才是过分,皇帝宴请喝酒,喝好了之后经常在皇帝面前上演全武行。
    有时候皇帝喝好了,也会参与进去!
    至于太祖一朝的老臣,告老的告老,离世的离世,只有几个硕果仅存了。
    穆义兴佩服的说道:“齐王的奇思妙想,老夫当真无比钦佩。想着这庄子,从荒地到现在满是白墙黑瓦,尚且不足半年时光。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
    周耀武摇头笑道:“朕也没想到,恪儿那顽劣不堪的性子,居然能把庄子打理的这么好。朕就以为,他这辈子只能混吃等死了。”
    方安郡和穆义兴相视一笑,陛下这属于口不对心啊。明明心里很自豪齐王做出的成绩,却又做出一副逆子不可教的样子。
    虽然陛下每天对齐王大呼小叫,张口逆子闭口孽障的,可了解陛下的都知道,陛下对齐王的偏爱。换做别的皇子,敢像齐王一样敢在朝堂之上顶撞皇帝,最少禁足你半年。
    “陛下对齐王的期许太高了些,齐王才年仅13岁,能有这番成就很了不起了。再说齐王庄子上出来的新鲜东西,老夫都感觉目不暇接了。”方安郡笑呵呵的说道。
    这倒是句实话,庄子上现在对外售卖的东西,对安朝的所有人都是新鲜玩意。
    建筑方面有红砖和水泥,饮食方面有白糖、白酒、雪花盐和炒菜!
    再加上齐王用来当作赌注,坑了大臣们一大笔钱的马掌。
    这些新鲜事物里面,有一多半是与朝廷息息相关的军需品,这些东西都奠定了齐王在朝廷不可或缺的位置。
    其实他们不知道,周浚恪给周耀武画下的宏伟蓝图,还有他手中尚未面世的香皂和玻璃。
    周耀武之所以今天来庄子,也是想看看周浚恪规划的火药厂,位置如何!
    毕竟按照周浚恪的说话,那种威力巨大且机密的东西,必须要有个妥善的地方。
    不然是发生了事故,还是泄露了机密,都是巨大的损失。
    三个人牵着马,边走边聊,越靠近庄子,路的两旁就有越来越多卖东西的人。
    庄子也不驱逐这些商贩,只是要求商贩们在收摊后清理好卫生,谁要是不打扫干净,以后就不准在这里摆摊。
    这种简单的要求,商户们当然欣然接受。毕竟庄子里的庄户们都是有钱人,在这做买卖,比在其他镇里或是长安城都要强上几分。
    首先这里没有吃拿卡要的兵丁,也没有收税顺东西的小吏。
    所以渐渐形成了个集市,附近村庄的百姓都会来此购买东西。
    君臣三人进入集市,也是东凑凑西看看,有时候还会与商户询问一下价格。
    安朝开国没有多少年,许多大臣们都有着一份热忱之心,方安郡和穆义兴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越是位高权重,越是对施政更加小心谨慎、多加考量。
    施政离不开市井的事情,物价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没有长宁庄的时候,也会去长安的东市西市转转,或者去不远的秦渡镇看看。
    走过了集市,君臣三人议论纷纷,这长宁庄小小的集市,卖的东西还五脏俱全的。甚至价格不菲的香料,都有西域人在此兜售。
    “齐王真是厉害,居然不派人收税,只在集市安了个箱子,摊贩们自觉缴费了。”方安郡啧啧称奇的说道。
    以前这东西可没有,是周浚恪回来后才出现的。
    周浚恪认为这里的集市,虽然都是些小商小贩,可税银属于长安县的。要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长安县少收了税赋,再克扣别地方的百姓,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周浚恪定了下规矩,营业额不超过300文钱的,统一每天三分钱的税额。
    超过300文,不足一贯的,按照二十税一交钱。
    一贯以上的,十税一交钱。
    而且周浚恪以庄主的名义,给集市的商贩们写了个告知,还让人连续在这解读了三天。
    虽然突如其来的税银,让商贩们有些莫名其妙和气愤,可听了解读之后,便乖乖的去交钱了。
    庄子里的工坊都给县里上税,他们这些商贩便没了什么借口。而且相比其他地方的吃拿卡要,这点税银还真算不得什么。
    而且自主缴费的模式,也让商贩们感觉很自在。毕竟集市没了凶神恶煞的衙役,商贩们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了。
    更令人称奇的是,居然没有一个商贩会偷摸不交税的。可能他们认为周围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如果被人发现了,就不能再在这里摆摊了。
    穆义兴也捉摸不透,苦笑道:“这庄子的一切举止,也让我摸不到头绪。”
    这两位重臣虽然不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却也不奉行人之初性本恶。
    只是这种自觉交税的行为,让他们感觉有些荒唐,仿佛看见了只有书籍中才记载过的桃花源。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都是道德的楷模。
    可是方安郡和穆义兴都知道,现实中这样的地方根本不成立。
    人有欲望、分善恶,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也有犯罪!
    周耀武虽然也看不懂周浚恪的操作,但能让这两位能谋善断的老臣也看不懂,心里那叫个美,嘴里差点就哼出了信天游的小调。
    “陛下,如何看?”周耀武一味的牵马前行,方安郡出言问道,
    周耀武亦不会不懂装懂,摇了摇头:“朕也看不懂。看不懂不要紧,等下可以问问那个孽障!”
    不大一会的功夫,三个人走进了庄子。这个时间段的庄子,没有多少闲人在街上行走。
    庄子里的人,要么在窑上,要么在工坊,要么在学堂。
    但凡能看见的人,都在五十岁往上的人,窑上的繁重工作不适合他们,他们就在附近开荒种地。
    这种生活却让庄子上的老人们甘之如饴,十分享受!
    还有的就是零零散散的老兵们,他们要么找个地方坐在马扎上喝着茶水,要么在那棵大树下纳凉或是睡觉。
    他们的警觉性还是很强的,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抬眼看一看。
    “老哥哥,打谷子呐。”周耀武招呼道。
    周耀武总来庄子里闲逛,都成了庄子里的熟面孔。他还十分健谈,没事总跟老人们蹲在墙边聊一些家长里短。
    老人们问他来干什么,他谎称是来看看临街的房子,说自己家是开药材铺的,想在庄子里也开上一家。
    一来二去的,跟村里的老人们都混的很熟。
    老人抬起头,一张脸上满是沟壑,笑呵呵的说道:“是啊,今年收成不错,算给家里添了些进项。贵人们又来看临街的房子?现在快去吧,庄主回来了,随时都会开始售卖了。”
    “是啊,得到信了,所以来看看。”
    “那您快去吧。”
    “好咧,老哥哥那你先忙着。”
    周耀武的说话的一举一动都很自然,他本人也十分享受这种白龙鱼服的自在感。
    可以说整个庄子,只有闵云和袁老哥知道周耀武的身份。
    君臣三人继续往前走,路过学堂的时候站住了脚步。
    别的学堂,大声朗诵的都是三字经和百家姓,庄子上的学堂背诵的却是乘法口诀。
    “一九得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
    三个人相互看了一下,这群孩子学的够快的,这就学到九了?而且三人也算精通算数,这个乘法口诀如此朗朗上口,又如此简单明了。
    “齐王在算数方面的造诣,当真是不可小觑啊,单单这个口诀就方便了不少,该让户部的官员来学一下!”方安郡忍不住说道。
    穆义兴摇了摇头,户部那群家伙,当了太多年的婆婆,怎么可能同意过来跟一群乡下孩子一起学算数!
    “知守,这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方安郡一愣,转念苦笑的说道:“克明,提醒的是。”
    周耀武看了看两位近臣,心中好笑,这俩家伙居然合伙跟自己演起了戏。
    “明日让贾爱卿来看看,如果此法可行,让户部的官吏全来学习。”
    方安郡和穆义兴坦然一笑,低声说道:“陛下圣明!”
    “你们两个啊!”周耀武失效的摇了摇头,顺手推开了学堂的窗户,看了一眼讲台上的老师,脸色顿时黝黑无比。
    因为讲台上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翰林院编修林慎。
    这不是自己给那个孽障找的老师,怎么会出现在庄子里的学堂上?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林慎会出现在庄子的学堂里,准跟那个孽障脱不开关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