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木星采气

推荐阅读: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三寸人间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再嫁高门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机床小匠我的系统异能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再嫁谢谢余生有你

    当然,这也不是说2号智能AI就只能够搞医学了。
    只不过是其在医学方面的能力更强罢了。
    在2号智能AI入驻1号智能AI的旧主体之后,赵小侯就先对2号智能AI进行了检测。
    检测的结果嘛,比较不满意。
    这并不奇怪。
    以前将2号,3号智能AI封存之后,赵小侯就没有去管了。
    因而现在的2号智能AI和3号智能AI都还处于刚诞生不久的状态,数据库里的信息都很少。
    发现这一点之后,赵小侯也没有让3号智能AI继续封存了,而是从仓库里取出1号智能AI更早以前的旧主体,将3号智能AI输入了进去。
    虽说这个更早版本的旧主体较之2号智能AI所使用的旧主体在性能上还要弱上很多。
    但在蓝星上也是没有对手的超强超算了。
    毕竟赵小侯这个时候也没想着让2,3号智能AI干点什么,只是让这两个智能AI上网搜集一些数据信息,充实一下自己的数据库,免得两个智能AI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好似一个弱智一般。
    同时2号智能AI在与1号智能AI进行数据共享之后,将会暂时担任智能实验室的科研辅助。
    虽说1号智能AI对地面的无线连接速度也不慢,但总归比不上就在智能实验室里的2号智能AI。
    要知道3万六千多公里的无线延迟是能够达到十分之一秒左右的。
    在很多实验的时候,这十分之一秒的延迟,就很可能导致一场实验失败。
    赵小侯也不想科研人员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实验出现问题,导致之前的辛苦白费。
    而在忙完这些事情之后,赵小侯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补全反重力飞车的设计图上。
    原因很简单,星际太空站技术虽说有完整的设计图,也经过了成功的模拟测试。
    但星际太空站本身并不具备人造重力技术。
    因而星际太空站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只能设计为模拟重力环的构。
    这样的模拟重力环结构在各方面都不如人造重力技术加持的星际太空站。
    因而赵小侯才会选择先补全反重力飞车的设计图。
    毕竟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是希望星际太空站能够拥有人造重力技术。
    那样的话,更能够适应人类的生活,同时星际太空站可以建造为圆球状,内部空间更大,能够容纳更多的人类。
    毕竟如果采用模拟重力环结构的话,那么星际太空站就只能够建造为环形,这样的话,内部空间较之采用人造重力技术的星际太空站小上很多,材料的利用率也会大幅下降。
    不过人造重力技术乃是4级文明的门槛之一,赵小侯在开始补全之初,就知道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还好,反重力飞车的设计图难度不算太高,只不过补全之后,所得到的反重力技术恐怕层次会比较低。
    但只要能够获得一部分反重力技术,哪怕只是低层次的,赵小侯也有信心将其完善改进。
    就在赵小侯埋头对反重力飞车设计图进行补全的时候,1号智能AI终于将第一批10台超级强化版本霍尔推进器制造成功,并将它们安装到了10艘太空采集船上。
    而李英楠的项目组这个时候也完成了对太空采集船的改造设计,之后用了一周时间,将那10艘改装了超级强化版本霍尔推进器的太空采集船全部改造完成,使之成为了太空采气船。
    当然,这样的太空采气船较之太空采集船2型那种系统奖励的采气船,在很多方面还是要差上不少。
    但在赵小侯看来,这玩意先解决有无的问题,之后有时间再继续改进即可。
    而这个时候,远在木星的那批太空采集船已经完成了对木星乃至于木星卫星的勘探工作,并开采了一批木卫特有的矿石,正在返航之中。
    在返航之前,他们就陆陆续续将勘探数据发送了回来。
    得到这些勘探数据之后,1号智能AI随即就出具了一份详细的勘探报告。
    忙中偷闲看了勘探报告的赵小侯,随即就下令,让改造完成的太空采气船起航,先行奔赴木星采气。
    同时,第二批太空采气船也在加速建造之中。
    第一批太空采气船在出发20天后就与前往木星勘探的太空采集船交错而过。
    看到那些太空采气船的速度,那些太空采集船里的宇航员都感觉吃惊。
    这并不奇怪,300公里每秒的速度和80公里每秒的速度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速度等级。
    等太空采气船抵达木星,分散开来,潜入木星大气层内大约上千米之后,随即开始伸出一根根粗壮的抽气管。
    这些抽气管的长度可以调节,最长可以延伸两千米左右。
    随着太空采气船启动抽气压缩机,一股股氢气随即就被抽气管抽入,经过一系列的压缩成为液体之后被送入储气仓库储存。
    而那些勘探木星之后返航的太空采集船这个时候,连一半的路程都没有走到。
    没法,它们没有更换引擎,速度较之太空抽气船而言就要慢上太多了。
    赵小侯这个时候已经将反重力飞车的设计图补全到了25%左右。
    这已经是他竭尽全力的速度了。
    换成蓝星上其他的科学家来补全这套设计图,哪怕是蓝星上最杰出的科学家汇聚在一起,估计到现在为止,都没能补全一张设计图。
    原因很简单,这套反重力飞车设计图超越了蓝星现在的科技水平至少200年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蓝星那些科学家,即便是拿到了这套残缺的设计图,也没有能力对其补全。
    如果赵小侯不是有系统挂,将相关学科能力升上来了的话,也是没办法补全的。
    相对于赵小侯对设计图的补全速度不太满意而言,现在其它方面的工作进展还算比较顺利。
    譬如2号,3号智能AI成长得比较快,已经能够较为自然的和人交流了,不再是给人一种制杖的感觉。
    并且2号智能AI对智能实验室的科研辅助进行得不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