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星空古路姬紫月

    大年初三,林坤和董凌月在早晨吃过饭后的上午十点多,就告别了叶行和叶云一家人,开车朝N市回去了。
    叶云一家和叶行一家则依旧如往常一般,每日定点吃饭、打打牌、散散步。
    偶尔在饭后,两家人开车拉着一家子人去附近免费开放的风景区溜达溜达,日子可谓是相当舒坦。
    叶九歌也依旧是白天在家,晚上去黄河中的深处修炼,自身的修为在修炼中稳步提升着。只不过由于吞天魔蟒本身所需的真气量实在太大,要想加速提升自身的修为,还得需要多去捕捉龙气才行。
    而在炼化了牛头怪龙气所蕴含的成果后,叶九歌的修为也来到了魔蟒一重大圆满,虽说没有当初在原始天蛇阶段那般的爆炸修行速度,但比起每日吞吐修炼的速度,还是要快多了。
    直到大年初五,叶云一家人也挥手告别了叶行一家人,驱车告别离开了。
    日子还在慢慢的朝前进。
    初八,张大爷家举行了张大爷的安葬仪式,请了一班子戏子来村口给张大爷吹呐送终。
    这几天,该守灵的守灵,串完亲戚回来的村里人也都去上了礼。
    农村人出生后的满月时,村里人每家都会去上个礼,小孩子就算是在村里人的祝福中降生了。人老了,村里的同辈和后辈也去上个礼,老去的人在村里人的哀悼中算是离去了。
    叶九歌一家自然也在上礼名单之中。
    初十下午,一群人抬着张大爷棺材到张大爷自家的田地里下了葬,一路上唢呐在前头开道,张大爷家中的儿孙亲戚们跟在后面悲伤痛苦。
    真可谓是:
    初来人间兴冲冲,唢呐一响全剧终。
    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
    菜一吃,酒一喝,全村老小齐上坡。
    鞭炮响,唢呐吹,
    前面抬着,后面追。
    走的走,抬的抬,
    后面跟着一片白。
    棺一放,土一埋,
    亲朋好友哭起来。
    人一拜,土一埋,
    蜡烛贡品摆上来。
    从此人间不再来,
    明年清明亲人来。
    逝者不再闻人事,
    一心只渡黄泉路。
    黄泉路上意消沉,
    望乡台上忆前尘。
    黄泉路至阎王殿,
    从此人间不留恋。
    奈何桥畔渡残魂,
    来世再做华夏人!!!
    “张大爷,一路走好。”
    叶九歌怔怔的看着送葬人群,心中默默的祈祷道。
    正月十五,元宵节,可谓是过年的又一个高潮了。
    圆汤圆在元宵节,
    元宵节吃圆汤圆。
    元宵节,叶九歌吃上了他自打小就爱吃的汤圆。
    黑芝麻馅的、花生核桃馅儿的、山楂馅儿的、紫薯馅儿的、巧克力馅儿的、木糖醇馅儿的、草莓馅儿的,等等等等。
    馅儿的品种繁多,保证任谁吃上几颗汤圆,口味绝对不重样。十几颗汤圆下肚,吃者也绝对不会感到腻歪。
    “哇呼!这汤圆还是以前那种滋味儿,香醇正道,没有邪味儿。”
    叶九歌吃着一颗黑芝麻汤圆,夸赞道。
    这汤圆,用黑芝麻、上好的油、白砂糖、江米等等原料配制而成。
    原料都是纯粹的绿色无添加,绝对的健康。缺点就是要及时冷冻,毕竟没有防腐剂,买回家就要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不然保鲜时间自然要短很多。
    “这哪儿家的汤圆啊,味道可太纯正了,一口下去,光滑软糯,香而不腻。”
    叶行拿着个盛满了汤圆的大黄碗,用勺子吃了颗汤圆后,也是一番赞叹。
    “哦,这是之前我在菜市场,一家叫老户元宵店的店铺里买的。”
    李英这个不爱吃甜品的人,也香喷喷的吃上了五个汤圆。
    老户,是地方说法。就是老字号,老品质,老商家的意思。
    一般一家店没有个二十年的历史,都不算是真正的老字号。
    “哦!那家啊,那家我知道,菜市场的老户元宵店嘛!那可是有三十多年了哦!我知道那家店时,我才二十出头呢!”
    叶行想起自己年轻时,菜市场还并非是现在这般场景。
    那时华夏的经济才刚刚开始腾飞,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农村集会是当时的主流。
    今天张家村集会,各路小商小贩便开着三轮车,甭管是蹬的三轮,还是发动机带动的。准时在该村集会的当天凌晨就到了。
    上午九点,村里人的亲戚朋友就带着家人来村里本家串起了亲戚,小商小贩摊位上的货也会上个齐活儿。在当天招待过上门的亲戚后,本家的亲戚朋友们就会出来在集会上赶集。
    有的村里也会请一班唱戏的,搭个戏台唱上几天,老人儿童搬着小马扎,人山人海的在台下看戏。
    要说小孩儿看不看得懂,那肯定看不懂。小孩儿去戏台那儿可不是为了看戏,而是在后台看那画了戏妆的美女呢!
    菜市场当年的设施自然也是十分的简陋,露天的大场子可不像如今现代化的门店张灯结彩的。
    大多都是一个菜摊位,摊位就是一个石台,你来卖东西,自己租个石台放在摊位上卖。
    有的租不到的,就自己骑着三轮车或者三轮货车来菜市场卖东西。
    这老户元宵店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卖的汤圆。
    夏天太热,没什么人吃汤圆,这老户元宵店就卖个凉皮卖个菜啥的。
    秋天开始上汤圆,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发不了太大的财,但也要比当时打小工的人,赚的多得多。
    店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文化,所以就如此这般干了下去。
    这家老户元宵店,在这时代变迁的三十多年中,门店位置几经变换,但依旧在这菜市场中,坚持了下来。
    要是谁家想吃汤圆,那这家的老人和长辈,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家老户元宵店,会交代自己的亲朋好友儿孙们:以后买汤圆就去这家店买。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无论是菜市场和许多村庄都已经大变了样子。
    一个个社区替代了原来的村庄,农村集会的景象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只有当年的一些老人,还在坚守着这道传统,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按照记忆中的时间。在各个陌生的社区附近摆上一天,有时还会遭受城管的驱逐。
    如今五十多岁的叶行每当正月十五吃起汤圆时,都会想起当年的那段时光,那是属于华夏传统文化的一道标新立异的场景,是无数人童年或年轻时的回忆。
    “吃饱了!好吃!”
    叶九歌一连吃了十多个汤圆,只觉的意犹未尽,但锅里本来下的就不多,还是要留几个给爸妈吃的。
    “好吃吧?菜市场你也去过,以后想吃汤圆,你就去那家老户元宵店买就行了。用料真,新鲜。随吃随买。价格也便宜实惠。”
    叶行一边喝了口汤圆煮出来的糯米汤,一边交代叶九歌道。
    一口纯阳糯米汤下肚,叶行只觉的浑身暖和极了。
    “行。”
    叶九歌回答完,就拿起桌上的碗筷去厨房洗刷去了。
    时间飞快,一个热热闹闹的过年时节,就随着元宵节的落幕画上了句号。
    新的一年拉开了帷幕。
    新的一年,新的征程。
    各大工厂事业单位陆续开工,老百姓们也开启了新的奔波的一年。
    叶九歌在家里多呆了两天后,坐上了前往N市的大巴车,回到了N市自己租住的小区里。
    “喂?九歌?”
    下了班的云兮,接到了抵达N市的叶九歌的电话,忍不住惊喜道。
    “哈哈,是我。有没有想我啊?”
    听了叶九歌的话,云兮笑得更开心了。
    “当然想了,怎么样,过年过的还开心吗?”
    “开心,当然开心。怎么样?下班了吧,一起吃个饭?你在哪儿?我去找你。”
    叶九歌开口邀请道。
    “行啊,我刚下班,还在我家公司呢。”
    云兮给叶九歌说了自己公司所在的位置后,两人便挂断了电话。
    “师傅,去腾发集团大厦。”
    拦了一辆滴滴司机,叶九歌上车后对司机道。
    “好咧~”
    司机师傅年龄和叶九歌爸爸叶行的年龄差不多大,满头黑灰相间的发色使得这司机师傅充满了岁月带来的沧桑感。
    司机师傅一路火花带闪电,各种超车、规避红灯,很快就到了腾发集团大厦楼下。
    “小伙子,三十块钱。”
    司机师傅看了看软件上提示的车费,示意叶九歌结束坐车旅程。
    “好的。”
    交了费,叶九歌才下了车。
    一眼看去,叶九歌就看到了腾发大厦楼下,那一抹青春靓丽的绝美身影。
    虽说已经到了春天,但天气偶尔还是十分寒冷的。路上的行人们,许多也穿着各色样式的棉袄。
    今天的云兮,穿了一身黑色的羽绒服,带了个黑色的毛绒帽子。虽然略显厚重,但依旧难以掩盖她那高挑的身影,以及绝美的容颜。
    “呀!”
    正在原地等待叶九歌的云兮,忽然被人从背后拦腰公主抱了起来,顿时惊慌失措的惊叫道。
    但很快耳边传来的期盼已久的声音,让云兮紧张的心,平静了下来。
    “讨厌,吓死我了。”
    云兮搂着叶九歌的脖子,被叶九歌拦腰抱起转了两圈才被放了下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