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难道是某种草药?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妙医圣手、 周玄机姜雪、 兽魂无双、 最强篮下霸王、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陈元昭许瑾瑜、 垂钓之神、 末世超级农场、 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没顾得上回消息,阮晨光提着三黄鸡四周转了一圈,拔了几棵植物回来。
看着阮晨光的操作,观众们都觉得奇怪。
“这是啥?”
“调味料吗?”
“看起来不像。”
“难道是某种草药?”
“没错,是一种熟悉的药材,不过具体名字忘了。”
“阮大神,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给大家介绍一下呗。”
阮晨光把手里拿着的东西凑近摄像头说:“这是十万大山里的一种常见的草药,叫做草鞋跟,也叫地胆头或救命草。
用地胆头炖鸡汤是一道名菜,不仅能提高抵抗力,还预防感冒呢。”
随着介绍,一些观众终于想起了这是什么,开始发弹幕。
“原来这就是地胆头,我懂。”
“我知道,我们客家人管它叫土人参,还不错。”
“小时候喝过,爸妈炖鸡汤时喜欢加一点,还挺怀念的。”
“听阮大神一说,发现我也喝过这个。”
阮晨光拿着材料走进一个山洞,山洞里有个小厨房正好可以用。
阮晨光说道:“三黄鸡做成白切鸡最好吃。
但我现在饿了,还是煮个地胆头鸡肉汤快点。”
把手机放在一边忙碌了一会儿,很快一碗热腾腾的地胆头鸡汤就做好了。
阮晨光说:“终于好了,鸡汤出锅了。
山里的材料有限,只能简单炖一下,我要开吃了。”
观众们的评论再次涌来。
“我也想喝。”
“我又流口水了,简直控制不住。”
“石锅地胆头鸡汤,看着就好想喝啊。”
“啊啊啊,太想了。
我是客家人,小时候经常喝这种汤的。”
阮晨光用石头勺子舀了一碗汤,喝了一口点了点头。
这些三黄鸡在风水宝地中生长,肉质非常好,炖出来的汤也是鲜美无比,算得上是珍品。
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直播间,看到阮晨光在吃东西,都被馋到了。
“天哪,一进来就看到阮大神在吃。”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
“虽然吃不到,但我还是要看。”
“我也是。”
“口水又来了。
阮大神,能不能卖给我一只散养三黄鸡,价格好商量。”
“我也想要,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花五百块买一只。”
“什么?五百块买一只鸡,这也太贵了吧。”
“呵呵呵,不要嫌贵哦,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卖呢。”
“没错。
如果阮大神愿意,一千块一只我也要。”
“如果主播同意卖,我可以出两千块买一只。
年纪大了,就想吃点儿好的。”
“你们还是别想了,这些散养三黄鸡阮大神肯定不会卖的。
估计只有住进山洞的人才有机会吃得到。”
“楼上说中了。”
阮晨光在啃鸡腿的时候,直播间里的聊天热火朝天,在线人数不减反增。
这时,一条消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阮大哥,你们度假山庄到底有多少个洞啊?” 阮晨光看了一眼手机,说:“我们这里有611个山洞。
其中,顶级洞穴9个,次级洞穴81个,普通洞穴521个。”
听了这个数字,网友们纷纷表示失望。
“六百多个,太少了。”
“对,简直不够分。”
“唉,洞这么少,想预订一个都难吧。”
“确实。”
“能不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两倍都不够,至少要增加十倍!阮神的粉丝可是超过了四千万,就算只有一万人来,也有四千人呢。
六百个洞哪够用!”
“楼上说得没错。
而且国外也有很多粉丝。”
“我查过数据了,阮神在海外也有三千多万支持者。
加起来一共七千多万人,这些洞根本不够用。”
阮晨光解释道:“我承包了三个山头,只能建这么多洞穴。
想要更多的话,就要再扩展新的山头,这得花些时间。”
“那你赶紧再去承包吧。”
“没错,把附近十公里的山全都承包下来。
那些山都是卡斯特地貌,全部开发起来,住上一二万人都没问题。”
“同意,争取打造全球最大的度假圣地。”
“支持。”
阮晨光看着屏幕上的弹幕,笑了笑说:“算了吧。
我们的度假村追求的是质量,比如鸡、鱼、米、油都是最好的。
如果人太多,就很难保证这一点。
此外,大量人流也会破坏自然环境。”
听到这话,不少观众点头认可。
“有道理。”
“十万大山风景迷人,过多游客真的会破坏这里。”
“阮哥考虑得很周全。”
“增加一部分洞穴还行,但再多就会破坏环境了。”
“赞成你的决定。”
“保护自然,就是留住财富。
希望十万大山能够保持原样,不要随意开发。”
吃完饭,阮晨光收拾妥当后下山了。
走了不久,一大片稻田出现在眼前,景色十分美丽。
“哇塞,这片稻田真广阔,看着心情都好。”
“美极了。”
“即使不是第一次见,每次看到都觉得惊艳。”
“这才是真正的田园风光。”
“等到十月稻谷成熟时,肯定更美。”
“这是什么品种的大米呀?”
阮晨光回答:“这是丝苗米,以米粒尖细、油质丰富、晶莹洁白着称,口感软糯香甜,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听起来真不错。”
“没错。”
“我记得东北大米最好吃,不知道南方的大米怎么样。”
“应该也不错,看这土地多肥沃。”
阮晨光继续说道:“这一大片都是紫泥肉田,土地特别适合种水稻。
大家都熟悉东北大米,但实际上南方也有不少优质大米。”
直播间里。
观众们讨论着。
“紫泥肉田?没听说过。”
“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懂。”
“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土吧。”
“阮哥讲一下,什么是紫泥肉田?”
阮晨光点点头解释道:“简单说,紫泥肉田是一种特别适合种水稻的土壤。
这种土只有云川一带才有,富含养分,易于耕作。
在这里生长出来的大米晶莹剔透,口感非常好。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顺便提一句。”
“我们这里种植的水稻,绝对不使用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
对于讲究健康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看着阮晨光的操作,观众们都觉得奇怪。
“这是啥?”
“调味料吗?”
“看起来不像。”
“难道是某种草药?”
“没错,是一种熟悉的药材,不过具体名字忘了。”
“阮大神,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给大家介绍一下呗。”
阮晨光把手里拿着的东西凑近摄像头说:“这是十万大山里的一种常见的草药,叫做草鞋跟,也叫地胆头或救命草。
用地胆头炖鸡汤是一道名菜,不仅能提高抵抗力,还预防感冒呢。”
随着介绍,一些观众终于想起了这是什么,开始发弹幕。
“原来这就是地胆头,我懂。”
“我知道,我们客家人管它叫土人参,还不错。”
“小时候喝过,爸妈炖鸡汤时喜欢加一点,还挺怀念的。”
“听阮大神一说,发现我也喝过这个。”
阮晨光拿着材料走进一个山洞,山洞里有个小厨房正好可以用。
阮晨光说道:“三黄鸡做成白切鸡最好吃。
但我现在饿了,还是煮个地胆头鸡肉汤快点。”
把手机放在一边忙碌了一会儿,很快一碗热腾腾的地胆头鸡汤就做好了。
阮晨光说:“终于好了,鸡汤出锅了。
山里的材料有限,只能简单炖一下,我要开吃了。”
观众们的评论再次涌来。
“我也想喝。”
“我又流口水了,简直控制不住。”
“石锅地胆头鸡汤,看着就好想喝啊。”
“啊啊啊,太想了。
我是客家人,小时候经常喝这种汤的。”
阮晨光用石头勺子舀了一碗汤,喝了一口点了点头。
这些三黄鸡在风水宝地中生长,肉质非常好,炖出来的汤也是鲜美无比,算得上是珍品。
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直播间,看到阮晨光在吃东西,都被馋到了。
“天哪,一进来就看到阮大神在吃。”
“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
“虽然吃不到,但我还是要看。”
“我也是。”
“口水又来了。
阮大神,能不能卖给我一只散养三黄鸡,价格好商量。”
“我也想要,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花五百块买一只。”
“什么?五百块买一只鸡,这也太贵了吧。”
“呵呵呵,不要嫌贵哦,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卖呢。”
“没错。
如果阮大神愿意,一千块一只我也要。”
“如果主播同意卖,我可以出两千块买一只。
年纪大了,就想吃点儿好的。”
“你们还是别想了,这些散养三黄鸡阮大神肯定不会卖的。
估计只有住进山洞的人才有机会吃得到。”
“楼上说中了。”
阮晨光在啃鸡腿的时候,直播间里的聊天热火朝天,在线人数不减反增。
这时,一条消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阮大哥,你们度假山庄到底有多少个洞啊?” 阮晨光看了一眼手机,说:“我们这里有611个山洞。
其中,顶级洞穴9个,次级洞穴81个,普通洞穴521个。”
听了这个数字,网友们纷纷表示失望。
“六百多个,太少了。”
“对,简直不够分。”
“唉,洞这么少,想预订一个都难吧。”
“确实。”
“能不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两倍都不够,至少要增加十倍!阮神的粉丝可是超过了四千万,就算只有一万人来,也有四千人呢。
六百个洞哪够用!”
“楼上说得没错。
而且国外也有很多粉丝。”
“我查过数据了,阮神在海外也有三千多万支持者。
加起来一共七千多万人,这些洞根本不够用。”
阮晨光解释道:“我承包了三个山头,只能建这么多洞穴。
想要更多的话,就要再扩展新的山头,这得花些时间。”
“那你赶紧再去承包吧。”
“没错,把附近十公里的山全都承包下来。
那些山都是卡斯特地貌,全部开发起来,住上一二万人都没问题。”
“同意,争取打造全球最大的度假圣地。”
“支持。”
阮晨光看着屏幕上的弹幕,笑了笑说:“算了吧。
我们的度假村追求的是质量,比如鸡、鱼、米、油都是最好的。
如果人太多,就很难保证这一点。
此外,大量人流也会破坏自然环境。”
听到这话,不少观众点头认可。
“有道理。”
“十万大山风景迷人,过多游客真的会破坏这里。”
“阮哥考虑得很周全。”
“增加一部分洞穴还行,但再多就会破坏环境了。”
“赞成你的决定。”
“保护自然,就是留住财富。
希望十万大山能够保持原样,不要随意开发。”
吃完饭,阮晨光收拾妥当后下山了。
走了不久,一大片稻田出现在眼前,景色十分美丽。
“哇塞,这片稻田真广阔,看着心情都好。”
“美极了。”
“即使不是第一次见,每次看到都觉得惊艳。”
“这才是真正的田园风光。”
“等到十月稻谷成熟时,肯定更美。”
“这是什么品种的大米呀?”
阮晨光回答:“这是丝苗米,以米粒尖细、油质丰富、晶莹洁白着称,口感软糯香甜,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听起来真不错。”
“没错。”
“我记得东北大米最好吃,不知道南方的大米怎么样。”
“应该也不错,看这土地多肥沃。”
阮晨光继续说道:“这一大片都是紫泥肉田,土地特别适合种水稻。
大家都熟悉东北大米,但实际上南方也有不少优质大米。”
直播间里。
观众们讨论着。
“紫泥肉田?没听说过。”
“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懂。”
“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土吧。”
“阮哥讲一下,什么是紫泥肉田?”
阮晨光点点头解释道:“简单说,紫泥肉田是一种特别适合种水稻的土壤。
这种土只有云川一带才有,富含养分,易于耕作。
在这里生长出来的大米晶莹剔透,口感非常好。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顺便提一句。”
“我们这里种植的水稻,绝对不使用农药,纯天然绿色食品。
对于讲究健康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