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楚汉形势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牧神记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

    “为什么殿下没有传回消息?”
    房玄龄面色难看,南下涅县的道路只有一条。
    对面骑兵奔行的动静,逃不过先行大军的眼睛,只要前方队伍提前派人来告知,他们也不会这么被动。
    “难道殿下……”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看向对方,清楚地看见了各自眼中的恐惧。
    可是随后两人又同时摇头。
    以秦王殿下的本事,就算吃了败仗,可也不至于全军覆没,逃不出一个人来。
    那样的猜想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还不如认为敌军早早埋伏在附近,等待前路大军过去良久后,才悄悄出来的。
    至于怎么没被发现,那就不知道了。
    “陛下,让末将带人冲杀一阵。”
    最先抵达的自然是速度最快的骑兵,赵云见李阀大军阵型不整,队伍拉得老长,当即请命。
    虽然这个时候来个冲锋,战果必定不菲。
    可楚歌想了想,还是没有这么做。
    他朝典韦使了个眼色。
    典韦会意,打马上前,他边跑边摘下挂在马侧的一个染血包裹。
    “前方人员听好了,李世民首级在此,尔等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典韦的嗓门很大,加上凶恶的长相,以及他高高举着的首级。
    让列阵的李阀士卒惊骇欲绝。
    “秦,秦王殿下死了?”
    李世民阵亡的消息霎时间传遍后军,本就散乱的阵型彻底混乱。
    “假的,都是假的,秦王殿下怎么会死,这都是敌人的诡计。”
    军中将领大声呵斥,可效果了了。
    把混乱看在眼中,楚歌笑道:“走,大家慢慢逼上去,投降的就不要杀了,今后都是我大乾的子民。”
    “是,陛下。”
    “杀!”
    “快跑啊。”
    大乾骑兵一动,李阀最前列的士卒仿佛受到了巨大的惊吓,一哄而散。
    “别跑,后退者死。”
    李阀将领连连吆喝,甚至举刀砍杀了几个朝后挤的士兵,可依然阻止不了有人向后跑。
    “哈哈,降者免死。”
    李阀将领的突出表现,换来的是楚歌的精准击杀。
    “降者免死。”
    后方的士卒跟着呐喊,给李阀士兵增加压力。
    或许是李世民首级的作用。
    或许是大乾骑兵带来的压力。
    又或许是军中将领连连死在楚歌箭羽之下。
    终于,李阀大军开始大规模的溃败。
    “兄弟,李世民都死了,你们还顽抗,不值得啊。”
    “老表,快点投降,否则俺们刀子可不长眼。”
    大乾士卒游走在溃散的队伍中,不时出声劝解,不时击杀顽抗者。
    半日过去,从南至北的大道上,蹲满了降兵。
    “陛下,这是李阀军中将领的名册。”
    楚歌接过赵云递来的名册,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
    房玄龄。
    杜如晦。…
    刘弘基。
    段志玄。
    ……
    合上名册,楚歌澹澹道:“看看哪些人愿意归顺,让他们戴罪立功,朕要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北方。”
    “是,陛下。”
    赵云领命离开。
    接下来的时间,北上的各路大军分开,在投降将领的带领下,四处收取北方城池。
    至于楚歌,则趁着年末将近,战事未起,坐船回洛阳,陪老婆孩子去了。
    回来的日子。
    楚歌抱着女儿去体育馆看了一场球赛。
    ***大剧场看了一场戏剧。
    还在甄家兴建的客栈里,听了一回说书。
    鉴于上辈子的遗憾,在大乾承平日久,试验的杂交水稻年年高产,民间不再缺粮的时候。
    楚歌让官员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在他的指点下,大乾各州郡成立了足球队。
    如今,大乾已经举办了两届超级联赛。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既然陛下喜欢这什么足球联赛,那各地官员还不争相表现。
    就这样,有超级联赛的榜样,这些古人竟然摸索出了一套竞技规则。
    超级联赛,甲级联赛,乙级联赛,丙级联赛,业余联赛。
    还别说,搞得和现代足球规则几乎一模一样。
    楚歌还记得当初听下面官员说起的时候,几乎瞪大了眼睛。
    夜深人静。
    一场欢愉过后,蔡琰侧身躺在楚歌胸膛:“陛下,皇室人丁单薄,有官员上奏,想让陛下选些秀女,充实后宫。”
    楚歌心头一跳。
    这谁呀,真是深得朕意。
    “可是董仲颖那厮?琰儿莫要理会他,这厮惯会拍马屁,朕有琰儿和婵儿就够了,哪里还需要其他人。”
    “陛下,是臣妾父亲上奏的。”
    蔡邕?
    好家伙。
    这老丈人要得。
    “额,是国丈啊,琰儿莫恼,朕明日就批评国丈……”
    蔡琰连道:“陛下误会了,臣妾不是善嫉之人,即使父亲不说,臣妾也有此意。”
    “琰儿。”
    “陛下且听臣妾细说,这半年来,臣妾替陛下物色了几个人选。
    有中山无极甄家的小女甄宓,相士刘良曾说此女贵不可言,
    有此批命,此女在我大乾自然无人敢求娶,
    臣妾不忍她红颜薄命,就命人招进宫来,一番相处,对其颇为好感,
    甄家小妹虽然年幼,可容貌出众,谈吐不凡。
    若是进宫侍帝,将来必为陛下贤内助。”
    楚歌眉头一挑。
    洛神啊,老婆真是好眼光。
    “另一人为糜大人家中小妹,
    甄小妹,臣妾也是见过的,秀外慧中,也是良配。”
    蔡琰声音柔柔“至于另外两人是家父推荐,乃庐江乔公二女,大乔贤良淑德,小乔国色天香……”
    甄宓。
    糜贞。
    大乔。
    小乔。
    楚歌翻身而起,再次把蔡琰压到身下:“既是琰儿和大臣们的一番心意,朕也不忍相拒,只是琰儿若觉得皇宫冷清,那就再替朕生个小女。”…
    “啊,陛下。”
    第二天,楚歌神清气爽地出现在议事厅。
    “陛下。”
    对于楚歌的到来,贾诩等人很是诧异。
    自从皇后娘娘把国事处理的仅仅有条后,陛下征战在外的时候且不说。
    就是回朝后,除了大事,也很少出现在议事厅。
    “嗯,诸位爱卿早啊。”
    “陛下也早。”
    楚歌点点头,好心情自带滤镜,看哪个都舒心。
    坐到上首位置,楚歌随意翻了几本奏则,问道:“子仲,草原铁路修到哪里了?”
    糜竺起身道:“陛下,三日前已经越过唐境。”
    楚歌点点头:“那铁路以北的棱堡都在修建吗?”
    “陛下吩咐的,臣等自然不敢怠慢。”
    “好,不错,还是那句话,尽量加快进度,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各部门若是拖后腿,朕严惩不贷。”
    “是,陛下。”
    如今的大乾,早已实现了各地互通。
    路径分水路和陆路。
    水路自然是连接各国的长江、黄河。
    大乾造船业发达,新造的轮船几乎都装备了蒸汽动力。
    是以,大乾虽然疆域广阔,可坐船前往各地,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现在,民间就出现很多闲得蛋疼的驴友,他们大都是富家子弟。
    为了在他人面前有吹嘘资本,这些人不时就聚上几个好友,乘船到处游玩,去的地方基本上是之前的异国他乡。
    倒也给大乾的旅游业贡献了一点钞票。
    至于陆路。
    一是打通各国之间的山脉,用铁路、公路连接各地。
    二是目前还在修建的草原铁路。
    这世界没有长城,修建联通各国的草原铁路。
    好处有很多。
    蒙古人南下在即,有草原铁路在,各部之间运送物资就会方便很多。
    不得已的时候,车厢也可以当城墙使用。
    当然,这种情况出现,就相当于废了铁路线。
    楚歌自然未雨绸缪。
    他让人沿着铁路线修建棱堡,各路大军不仅能利用棱堡的优势,抵抗草原骑兵。
    今后也可以步步为营,一个个棱堡往北修建,慢慢把草原拿下。
    虽然还没有彻底把五国联通起来,可现在已是十一月。
    天气寒冷,相信这个时候,蒙古人也不会南下。
    不然,一路上冻死的人马,就不比一场大战的消耗少。
    把草原铁路的事放下,楚歌看向贾诩:“文和,派去秦地的使者可回来了?”
    贾诩起身道:“昨日夜里,派去的人已经回来,臣看天色已晚,就没有进宫打扰陛下。”
    楚歌摆手道:“倒也不急,不管那边的人怎么选择,都影响不到我们。”
    “陛下说的是。”
    “行,那你说说刘邦和项羽怎么选择。”
    说起来楚歌也很是好奇。
    历史上这个时候,项羽已经自刎乌江。
    不过在这个世界,因为巅峰匈奴的存在,迫使两人打打停停,一边防备对方,一边防备匈奴。…
    按收集的情报看,如今的秦地,硬生生给三方势力折腾成了三国局势。
    起初,匈奴未现时,是项羽最强。
    可随着韩信归刘,项羽就倒霉了。
    就在西楚势力开始出现颓势的时候,冒顿率领匈奴大军南下了。
    刘邦的北方留守将领被打得节节败退。
    不得已,韩信只能退兵。
    这个时候,项羽虽然屡次在韩信面前吃败仗,可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韩信退兵后,项羽整顿了一阵,就要找刘邦报仇。
    只是被范增给劝住了,一番坐山观虎斗的言论,让项羽矗在一边,笑呵呵地看刘邦倒霉。
    这就让刘邦难受了。
    真要说起来,若是没有后顾之忧,以韩信的能力,还是能和巅峰匈奴较量的,甚至应该会慢慢占据上风,然后打败匈奴大军。
    可刘邦和项羽之前还杀得难解难分,这时候,自然要防备对方。
    一边被项羽牵制住兵力,一边还要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大军,就连韩信都有点焦头烂额。
    不得已,韩信只能收缩防线,把之前从项羽手中夺下的城池暂时还给了项羽。
    谁知歪打正着,这边项羽美滋滋地收回失地,那边匈奴大军朝着项羽发起了进攻。
    这下好了,双方立马派使者联系对方,说是暂时议和打退匈奴人再说。
    韩信和项羽的联手,这个世界若无楚歌参与,两人的联手几乎等于梦幻组合。
    刚刚还意气风发的冒顿,突然被两人打成了满头包。
    匈奴可谓损失惨重。
    冒顿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教训。
    可冒顿毕竟是一代枭雄,面对劣势,他直接放弃南下攻取的地盘,带领匈奴大军撤回了部族。
    好了,没了外敌之后,刘邦和项羽又打起来了。
    两人以为匈奴被他们打残了,殊不知冒顿此次南下,不过只带了一部分人而已。
    楚汉战争打得异常火热,冒顿像条毒蛇潜伏其后。
    就在汉军全面占据上风,韩信打算实施‘四面楚歌,的时候。
    冒顿以为秦地没了威胁,加上部族蠢蠢欲动。
    另外,他和铁木真约定的时间也快要到了。
    于是,冒顿再次率兵南下。
    这一次,冒顿把部族的所有力量带上,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刚开始,事情和他预料的一样,打了多年的楚汉两军,早已是疲惫之师,完全不是匈奴人的对手。
    刘邦退兵咸阳。
    项羽退守江东。
    之后,同样的操作开始了,楚汉大军再次联合到一起对抗匈奴。
    虽然这一次冒顿的兵力更多,且楚汉双方兵力比上次更少。
    可匈奴人南下距离变长后,使得骑兵的优势渐渐消失。
    而韩信对敌,几乎把地理环境发挥到了极致。
    一战,
    两战。
    爆种的韩信和项羽,再次打得匈奴哭爹喊娘。
    本来,楚汉两军是有机会把匈奴赶尽杀绝的。
    可有上次的教训后,这次刘邦和项羽在对战匈奴的时候,都有所保留。
    他们都知道,一旦没了匈奴人的威胁,双方必有一战。
    而项羽经过和韩信的多次对战后,终于明白自己不是韩信的对手。
    没了傲气后,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停下了追敌脚步,不管刘邦那边怎么催促,只说士兵劳累,无法作战了。
    明知项羽在积蓄实力,可刘邦也不敢出兵攻打。
    因为一旦他们两败俱伤,就会便宜盘踞在北方不走的匈奴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乾忙着攻城略地,这三家势力,就忙着勾心斗角。
    冒顿也深得毒蛇奥义,每当楚汉双方有联合之势的时候,他就带领部族往北一迁。
    楚汉双方的辎重粮草,可不足以让他们追进草原。
    就这样,刘邦和项羽打不起来了。
    在楚歌派使者过去想和两人联合对敌的时候,三方势力倒是都老实地窝在家里休养生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