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枫香落叶时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周玄机姜雪、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陈元昭许瑾瑜、 最强篮下霸王、 兽魂无双、 末世超级农场、 垂钓之神、 笑傲之问道巅峰、 我修锤子仙、
霜降过后的第三天,龙安心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窗外天还没亮,他摸过手机一看,才凌晨四点二十。
\"龙总!枫香树!\"小李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落叶了!第一片叶子刚落!\"
龙安心一个激灵坐起身,睡意全消。他抓过外套冲出门,差点撞上等在门口的小李。年轻人手里举着一片金黄的枫叶,在手机灯光下像一块薄薄的金箔。
\"吴叔说要在日出前开始仪式。\"小李气喘吁吁地说,\"务婆已经在鼓楼了。\"
秋日的凌晨寒气逼人,龙安心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成小团云雾。村里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影正往鼓楼方向移动,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远处,合作社的办公楼灯火通明,几个年轻人正忙着搬桌椅。
鼓楼前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人。吴父穿着那件深蓝色对襟苗服,正蹲在火塘边小心地拨弄炭火。他面前摆着三个竹编的簸箕——左边是浸泡过的紫米种子,中间是晒干的枫香落叶,右边则是一碗混着鸡血的米酒。务婆坐在一旁的藤椅上,虽然左半边身子还是不灵便,但今天显然精心打扮过——她穿着靛青色的百褶裙,发髻上别着一支银簪,在火光中闪闪发亮。
\"来了?\"吴晓梅从人群中走出来,递给龙安心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她今天罕见地盘了发,耳垂上挂着那对蝴蝶银坠子,随着动作轻轻摇晃。\"阿爸说必须按古歌里唱的时间下种,一分钟都不能差。\"
龙安心啜了一口姜茶,辛辣的滋味让他彻底清醒。他看向东方的天空,那里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按照务婆《播种歌》里的说法,\"枫香落叶时\"指的是第一片叶子飘落后十二个时辰内,而最佳播种时刻是\"日将出未出,露将干未干\"的晨光时分。
\"设备都准备好了?\"他小声问。
吴晓梅点点头:\"金教授团队昨晚就到了,架了四台摄像机。州电视台的车五点到。\"
正说着,吴父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只有火塘里的木炭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龙安心注意到老人今天特意梳了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那条瘸腿似乎也没平时那么明显了。
\"今天是水兔年霜降后第三日。\"吴父用苗语宣布,声音比平时洪亮,\"按祖辈传下的规矩,活路头田开秧门。\"
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小的银刀——龙安心认出那是杨公上个月才打制的,刀柄上缠着红绳。吴父用银刀在左手掌心轻轻一划,鲜血立刻涌出来,滴入那碗鸡血酒中。人群中有几个年轻人倒吸一口冷气。
\"血祭地母,五谷丰登。\"吴父用汉语解释了一句,然后将血酒分成三份:一份洒向火塘,一份洒向准备好的秧田,最后一份自己一饮而尽。
务婆开始唱《播种歌》。与上次不同的是,今天她唱的是专门用于开秧门的段落,节奏更加缓慢庄重。歌词描述蝴蝶妈妈如何从天上带来第一粒稻种,如何教会苗人观察枫香树的落叶,如何用火塘灰保护种子不被地虫啃食...龙安心虽然听不懂全部词句,但能从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古老的虔诚。
歌唱到一半时,吴父端起那簸箕浸泡过的种子,走向已经犁好的秧田。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几个寨老跟在后面,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枫香落叶。东方的天空渐渐亮起来,第一缕阳光越过雷公山的山脊,正好照在秧田中央。
\"就是现在!\"吴家叔公突然喊道。
吴父赤脚踏入秧田,冰冷的水让他打了个哆嗦,但他很快稳住身形,开始按特定的路线行走——先是一个大圆圈,然后是十字交叉,最后走出一条螺旋线。每走几步,他就从簸箕里抓一把种子,用一种特殊的抖动动作撒出去。种子落在水面上的声音如同细雨,在晨光中闪烁着紫色的微光。
\"他在画什么?\"小李小声问。
\"蝴蝶。\"吴晓梅轻声回答,\"苗族认为所有的田地都是蝴蝶妈妈的翅膀。\"
播种持续了约半小时。当吴父终于走出秧田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阳光照在他湿漉漉的裤腿和微微发抖的双手上。几个寨老立刻上前,用枫香落叶为他擦拭双脚——这是活路头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象征洗去凡尘,迎接丰收。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金教授团队的摄像机全程记录,几个研究生忙着采集水样、土样和气温数据。龙安心注意到州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正对着镜头激动地解说:\"...这就是被《农业遗产》期刊誉为'活态农业博物馆'的苗族古法耕种...\"
仪式结束后,合作社准备了简单的早餐。龙安心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糯米饭,走到正在烤火的吴父身边。老人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睛格外明亮。
\"阿叔,辛苦了。\"龙安心递过一杯药酒,\"这能驱寒。\"
吴父接过酒杯,却没有立刻喝。他望着远处的秧田,那里已经插上了几根绑着彩布条的竹竿——既是标记,也是传统的驱鸟装置。
\"三十年没做全套仪式了。\"老人轻声说,\"上次还是我阿爸主持,那年亩产比平常多了三成。\"
\"科学上怎么解释?\"龙安心忍不住问。
吴父笑了笑,皱纹舒展开来:\"谁知道呢?也许是种子泡得透,也许是枫香叶真能驱虫...或者就是人用心了,地也用心回报。\"
正说着,吴晓梅匆匆走来,手里拿着手机:\"农业局电话,说商标的事有转机了!\"
龙安心赶紧接过电话。原来他们提交的\"古歌米\"商标申请被初审驳回后,金教授联合几位农业遗产专家写了联名信,加上《农业遗产》期刊那篇论文的影响力,省知识产权局决定召开听证会。
\"下周三上午九点,省局会议室。\"吴晓梅挂掉电话,眼睛发亮,\"要带齐历史证据和样品去。\"
龙安心点点头,思绪却飘向另一个问题:\"那些抢注商标的人,查清楚背景了吗?\"
吴晓梅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是...黔丰农业。\"
这个名字像一块冰滑入龙安心的胃里。黔丰农业是林妍丈夫控股的公司,去年就试图低价收购周边几个村的林地。
\"果然...\"他握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他们早就盯上紫米了。\"
吴父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药酒洒了一些在火塘边,发出嘶嘶的声响。龙安心连忙帮他拍背,却发现老人死死盯着炭火,浑浊的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焰。
\"阿爸?\"吴晓梅担忧地蹲下身。
\"那女人...\"吴父的声音嘶哑,\"她丈夫的人,前天来找过我。\"
龙安心和吴晓梅同时僵住了。
\"说要高价买活路头田的种子,一万元一斤。\"吴父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名片,\"我没答应,他们就说...要让我当不成活路头。\"
龙安心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黔丰农业\"四个字在火光中格外刺眼,背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不是电话,而是一个银行账号。
\"阿爸!\"吴晓梅惊呼,\"你怎么不早说?\"
吴父摇摇头,从火塘里捡起一根燃烧的树枝,慢慢把那名片烧成灰烬:\"活路头...不是谁都能当的。\"
炭灰飘落在他的苗服上,像一片片微型的枫香落叶。
---
下午的研讨会比预想的更热闹。金教授播放了上午仪式的剪辑视频,重点分析了吴父在秧田中行走的路线。
\"看这个螺旋轨迹!\"他指着投影屏幕,\"我们做了GpS测绘,发现他撒种的密度与土壤肥力完全吻合——肥处密,瘠处疏。这需要多少代的观察积累!\"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合作社成员,还有周边几个村寨的代表,以及州农科院的几位专家。龙安心注意到后排坐着两个陌生面孔,正认真地记笔记。
\"更惊人的是这个。\"金教授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一组对比数据,\"务婆《播种歌》中提到的'枫香落叶后十二时辰'播种期,与现代物候学建议的播种窗口高度吻合!\"
屏幕上并列着两条曲线:一条是根据古歌描述的物候特征推算的播种时间表,另一条是州气象局过去三十年的观测数据。两条线在代表\"最佳播种期\"的绿色区域几乎完全重叠。
\"误差不超过七十二小时!\"金教授激动地敲着激光笔,\"而且古歌里还根据不同海拔做了微调——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播种期推迟一天半。这精度,堪比现代农业气象站!\"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龙安心趁机观察那两个陌生人——他们也在鼓掌,但表情有些微妙,其中一个正用手机偷偷拍照。
\"请问,\"龙安心突然举手发问,\"如果错过了这个'枫香落叶时'的窗口期,会怎样?\"
金教授推了推眼镜:\"问得好。我们做了个对照实验。\"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晚播十天的对照组,发芽率降低27%,抗寒性指标下降43%。这正是传统智慧的科学性所在!\"
研讨会结束后,龙安心故意拖延时间,等那两个陌生人先离开。他悄悄跟上去,听见他们在停车场用普通话交谈:
\"...必须拿到原始种源,公司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
\"那个瘸腿老头不好对付,不如从试验田...\"
龙安心握紧拳头,正要上前,肩膀突然被人按住。他回头看见吴晓梅严肃的脸,她微不可察地摇摇头。
\"州电视台的人要采访你。\"她故意提高声音,\"关于'古歌米'品牌的事。\"
等那两个可疑人物开车离开,吴晓梅才松开手:\"打草惊蛇没用。阿公说,抓蛇要等它出洞。\"
龙安心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他想起吴父烧掉的那张名片,想起林妍丈夫的商业版图,想起那些被抢注的商标...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关于文化主权与资源控制的隐秘战争。
回到办公室,龙安心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他们决定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试验田安装带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头;二是将部分珍贵种源秘密转移到杨公的山上银坊保存;三是加快\"古歌米\"品牌建设,用文化附加值对抗商业掠夺。
\"包装设计好了吗?\"龙安心问小李。
年轻人打开电脑,展示出一个深紫色的米袋设计图。正面是简化的蝴蝶纹样,下面用汉苗双语写着\"古歌米\";背面则是一个大大的二维码,旁边小字说明:\"扫码聆听千年农谚\"。
\"扫出来是什么?\"龙安心问。
小李点开手机演示:屏幕上出现务婆唱《播种歌》的视频,下方同步显示汉文翻译,还有根据歌词内容制作的动画演示——枫香落叶、种子处理、田间管理...
\"太棒了!\"龙安心忍不住赞叹,\"第一批包装什么时候能到货?\"
\"后天。\"小李回答,\"但有个问题——务婆的视频只有三分钟,而完整的《播种歌》有七十多段...\"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解决方案:\"分期发布!\"
他们立即调整计划:每批\"古歌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对应不同的《播种歌》段落,消费者收集齐十二种包装,就能拼出完整的农耕智慧体系。为了增加趣味性,还设计了\"集齐换有机肥\"的促销活动。
\"这还不够。\"龙安心沉思片刻,\"我们需要一个标志性事件,让'古歌米'一炮而红。\"
吴晓梅眼睛一亮:\"务婆的嫁衣!\"
她解释说,务婆保存着六十年前结婚时穿的一套完整嫁衣,上面绣满了与农耕相关的纹样。\"如果能请务婆穿着嫁衣,在梯田里领唱《播种歌》...\"
\"金教授一定会发疯!\"小李插嘴,\"这绝对能上热搜!\"
计划就这么定下了。但当晚龙安心去找务婆商量时,老人正对着火塘发呆,膝盖上摊着那件已经褪色的嫁衣。
\"阿婆?\"龙安心轻声唤道,\"我们想请您...\"
\"我晓得。\"务婆用生硬的汉语打断他,枯枝般的手指抚过嫁衣上的刺绣,\"但衣服旧了,人也老了。\"
龙安心蹲下身,这才发现嫁衣上有多处修补痕迹,最明显的是右袖口——那里用新线绣了一只小小的蝴蝶,与原本的古朴纹样格格不入。
\"这是我阿妈绣的。\"务婆突然用苗语说,吴晓梅赶紧翻译,\"她说嫁衣上的花纹会保佑新娘,让她的田地丰收...现在谁还信这个?\"
龙安心正想回答,务婆却突然哼起了一段旋律。那是《播种歌》中最悲伤的段落,讲述大迁徙时如何把稻种藏在发髻里,如何在长江边丢失了最珍贵的黑糯米...
老人的声音沙哑颤抖,却莫名有种穿透力。龙安心看见火塘的光在她皱纹纵横的脸上跳动,那些皱纹像是另一套神秘的纹样,记录着比嫁衣更古老的故事。
歌唱完后,务婆轻轻点头:\"我穿。但有个条件——\"
龙安心赶紧掏出笔记本。
\"要真按古法种,真按古法收。\"老人的眼睛在火光中异常明亮,\"不能骗土地,也不能骗听歌的人。\"
龙安心郑重点头。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活路头\"仪式的真正意义——那不仅是一种农事技术,更是一种与自然相处的伦理,一种对生命循环的敬畏。
---
三天后的清晨,\"古歌米\"品牌发布会如期举行。不同于常见的酒店会场,龙安心选择了那片最早的试验田作为场地。金教授的团队搭建了一个简易舞台,背景是层叠的梯田和远处云雾缭绕的雷公山。
务婆果然穿着那件古旧的嫁衣来了。虽然需要吴晓梅搀扶,但老人坚持自己走上田埂。阳光下,嫁衣上的刺绣闪闪发光,银饰随着她的步伐叮当作响。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和掌声。
龙安心简短致辞后,金教授公布了紫米的最新检测结果:除了超高硒含量,还富含花青素和γ-氨基丁酸,具有明确的保健功效。台下闪光灯不断,几个网红主播已经迫不及待地对着手机喊话:\"老铁们看好了!这就是上过央视的富硒紫米...\"
但全场高潮出现在务婆开唱的那一刻。没有伴奏,没有麦克风,八十九岁的老人站在梯田中央,用苍老而有力的嗓音唱起了《播种歌》全本。她的嫁衣在秋风中微微飘动,银饰反射的阳光在水田上跳跃,仿佛千万颗细小的钻石。
龙安心站在舞台侧边,看见台下不同人的不同反应:金教授如痴如醉地记录着每一个音符;州领导频频点头,虽然明显听不懂苗语;合作社的年轻人起初有些尴尬,但随着歌声进行,渐渐挺直了腰板;而那两个疑似黔丰农业的人,则脸色阴沉地提前离场...
歌声结束后,务婆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她从嫁衣口袋里掏出一把紫米种子,撒向最近的田块。这个即兴之举引发了连锁反应:吴父跟着撒了一把,然后是金教授,最后连州领导也接过种子参与进来。阳光下,紫色的米粒如同雨点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发布会大获成功。当天晚上,\"八旬苗婆嫁衣唱古歌\"的视频登上热搜,\"古歌米\"的预售订单突破两千单。龙安心正在办公室核对数据时,手机突然响起警报声——试验田的监控被触发了。
他赶紧打开监控App,夜视画面中,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秧田。那人戴着口罩和帽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往田里倾倒。龙安心立刻拨通村委会值班电话,同时将画面截图保存。
当他和几个村民赶到试验田时,破坏者已经逃之夭夭,但田边留下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和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还残留着不明粉末。更令人不安的是,监控拍到了破坏者转身时的半张脸:虽然模糊,但那个微微驼背的轮廓,让龙安心想起了一个本以为永远消失在他生活中的人——当年卷款逃跑的包工头王大勇。
\"要报警吗?\"小李紧张地问。
龙安心摇摇头,将塑料袋小心收好:\"先送检。如果是农药或者除草剂...\"他的声音冷了下来,\"那就是刑事案了。\"
回办公室的路上,龙安心经过鼓楼。火塘已经熄灭,但余烬仍散发着微弱的红光。他鬼使神差地走进去,发现吴父独自坐在黑暗里,手里捧着什么东西。
\"阿叔?这么晚还不休息?\"
吴父抬起头,月光照在他手中的物件上——那是一小把紫米种子,在黑暗中泛着奇异的光泽。
\"睡不着。\"老人轻声说,\"想起我阿爸的话...活路头的担子重啊。\"
龙安心在他身边坐下,两人沉默地望着残余的火星。远处,雷公山的轮廓在月光下如同沉睡的巨人。龙安心突然想起务婆唱的一句古歌,大意是说:山记得每一粒种子的承诺,人却常常忘记。
\"阿叔,\"他轻声问,\"如果...如果有人想毁掉这些紫米...\"
吴父的手突然收紧,种子在指缝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六十年前,村里也有过一片珍贵的红糯米,被山外来的商人看中。商人买通了保管种子的人,偷走了大部分种源。但那年冬天特别冷,商人的仓库没有火塘,种子全冻死了。而村里靠着老人藏在嫁衣夹层里的那一小把,又延续了下来。
\"土地认主。\"老人最后说,将种子放回腰间的小布袋,\"强求不来的。\"
龙安心点点头,心中的某个结似乎松动了。他想起白天务婆撒种时坚定的手势,想起那些在阳光下飞舞的紫色米粒,想起监控画面中模糊却熟悉的身影...也许有些东西,真的不是金钱和技术能够轻易夺走的。
走出鼓楼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微光。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记忆与未来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龙总!枫香树!\"小李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落叶了!第一片叶子刚落!\"
龙安心一个激灵坐起身,睡意全消。他抓过外套冲出门,差点撞上等在门口的小李。年轻人手里举着一片金黄的枫叶,在手机灯光下像一块薄薄的金箔。
\"吴叔说要在日出前开始仪式。\"小李气喘吁吁地说,\"务婆已经在鼓楼了。\"
秋日的凌晨寒气逼人,龙安心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成小团云雾。村里的小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影正往鼓楼方向移动,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交错。远处,合作社的办公楼灯火通明,几个年轻人正忙着搬桌椅。
鼓楼前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二十多人。吴父穿着那件深蓝色对襟苗服,正蹲在火塘边小心地拨弄炭火。他面前摆着三个竹编的簸箕——左边是浸泡过的紫米种子,中间是晒干的枫香落叶,右边则是一碗混着鸡血的米酒。务婆坐在一旁的藤椅上,虽然左半边身子还是不灵便,但今天显然精心打扮过——她穿着靛青色的百褶裙,发髻上别着一支银簪,在火光中闪闪发亮。
\"来了?\"吴晓梅从人群中走出来,递给龙安心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她今天罕见地盘了发,耳垂上挂着那对蝴蝶银坠子,随着动作轻轻摇晃。\"阿爸说必须按古歌里唱的时间下种,一分钟都不能差。\"
龙安心啜了一口姜茶,辛辣的滋味让他彻底清醒。他看向东方的天空,那里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按照务婆《播种歌》里的说法,\"枫香落叶时\"指的是第一片叶子飘落后十二个时辰内,而最佳播种时刻是\"日将出未出,露将干未干\"的晨光时分。
\"设备都准备好了?\"他小声问。
吴晓梅点点头:\"金教授团队昨晚就到了,架了四台摄像机。州电视台的车五点到。\"
正说着,吴父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只有火塘里的木炭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龙安心注意到老人今天特意梳了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那条瘸腿似乎也没平时那么明显了。
\"今天是水兔年霜降后第三日。\"吴父用苗语宣布,声音比平时洪亮,\"按祖辈传下的规矩,活路头田开秧门。\"
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小小的银刀——龙安心认出那是杨公上个月才打制的,刀柄上缠着红绳。吴父用银刀在左手掌心轻轻一划,鲜血立刻涌出来,滴入那碗鸡血酒中。人群中有几个年轻人倒吸一口冷气。
\"血祭地母,五谷丰登。\"吴父用汉语解释了一句,然后将血酒分成三份:一份洒向火塘,一份洒向准备好的秧田,最后一份自己一饮而尽。
务婆开始唱《播种歌》。与上次不同的是,今天她唱的是专门用于开秧门的段落,节奏更加缓慢庄重。歌词描述蝴蝶妈妈如何从天上带来第一粒稻种,如何教会苗人观察枫香树的落叶,如何用火塘灰保护种子不被地虫啃食...龙安心虽然听不懂全部词句,但能从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古老的虔诚。
歌唱到一半时,吴父端起那簸箕浸泡过的种子,走向已经犁好的秧田。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几个寨老跟在后面,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枫香落叶。东方的天空渐渐亮起来,第一缕阳光越过雷公山的山脊,正好照在秧田中央。
\"就是现在!\"吴家叔公突然喊道。
吴父赤脚踏入秧田,冰冷的水让他打了个哆嗦,但他很快稳住身形,开始按特定的路线行走——先是一个大圆圈,然后是十字交叉,最后走出一条螺旋线。每走几步,他就从簸箕里抓一把种子,用一种特殊的抖动动作撒出去。种子落在水面上的声音如同细雨,在晨光中闪烁着紫色的微光。
\"他在画什么?\"小李小声问。
\"蝴蝶。\"吴晓梅轻声回答,\"苗族认为所有的田地都是蝴蝶妈妈的翅膀。\"
播种持续了约半小时。当吴父终于走出秧田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阳光照在他湿漉漉的裤腿和微微发抖的双手上。几个寨老立刻上前,用枫香落叶为他擦拭双脚——这是活路头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象征洗去凡尘,迎接丰收。
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金教授团队的摄像机全程记录,几个研究生忙着采集水样、土样和气温数据。龙安心注意到州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正对着镜头激动地解说:\"...这就是被《农业遗产》期刊誉为'活态农业博物馆'的苗族古法耕种...\"
仪式结束后,合作社准备了简单的早餐。龙安心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糯米饭,走到正在烤火的吴父身边。老人的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睛格外明亮。
\"阿叔,辛苦了。\"龙安心递过一杯药酒,\"这能驱寒。\"
吴父接过酒杯,却没有立刻喝。他望着远处的秧田,那里已经插上了几根绑着彩布条的竹竿——既是标记,也是传统的驱鸟装置。
\"三十年没做全套仪式了。\"老人轻声说,\"上次还是我阿爸主持,那年亩产比平常多了三成。\"
\"科学上怎么解释?\"龙安心忍不住问。
吴父笑了笑,皱纹舒展开来:\"谁知道呢?也许是种子泡得透,也许是枫香叶真能驱虫...或者就是人用心了,地也用心回报。\"
正说着,吴晓梅匆匆走来,手里拿着手机:\"农业局电话,说商标的事有转机了!\"
龙安心赶紧接过电话。原来他们提交的\"古歌米\"商标申请被初审驳回后,金教授联合几位农业遗产专家写了联名信,加上《农业遗产》期刊那篇论文的影响力,省知识产权局决定召开听证会。
\"下周三上午九点,省局会议室。\"吴晓梅挂掉电话,眼睛发亮,\"要带齐历史证据和样品去。\"
龙安心点点头,思绪却飘向另一个问题:\"那些抢注商标的人,查清楚背景了吗?\"
吴晓梅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是...黔丰农业。\"
这个名字像一块冰滑入龙安心的胃里。黔丰农业是林妍丈夫控股的公司,去年就试图低价收购周边几个村的林地。
\"果然...\"他握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他们早就盯上紫米了。\"
吴父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药酒洒了一些在火塘边,发出嘶嘶的声响。龙安心连忙帮他拍背,却发现老人死死盯着炭火,浑浊的眼睛里映着跳动的火焰。
\"阿爸?\"吴晓梅担忧地蹲下身。
\"那女人...\"吴父的声音嘶哑,\"她丈夫的人,前天来找过我。\"
龙安心和吴晓梅同时僵住了。
\"说要高价买活路头田的种子,一万元一斤。\"吴父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名片,\"我没答应,他们就说...要让我当不成活路头。\"
龙安心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黔丰农业\"四个字在火光中格外刺眼,背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不是电话,而是一个银行账号。
\"阿爸!\"吴晓梅惊呼,\"你怎么不早说?\"
吴父摇摇头,从火塘里捡起一根燃烧的树枝,慢慢把那名片烧成灰烬:\"活路头...不是谁都能当的。\"
炭灰飘落在他的苗服上,像一片片微型的枫香落叶。
---
下午的研讨会比预想的更热闹。金教授播放了上午仪式的剪辑视频,重点分析了吴父在秧田中行走的路线。
\"看这个螺旋轨迹!\"他指着投影屏幕,\"我们做了GpS测绘,发现他撒种的密度与土壤肥力完全吻合——肥处密,瘠处疏。这需要多少代的观察积累!\"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合作社成员,还有周边几个村寨的代表,以及州农科院的几位专家。龙安心注意到后排坐着两个陌生面孔,正认真地记笔记。
\"更惊人的是这个。\"金教授切换幻灯片,显示出一组对比数据,\"务婆《播种歌》中提到的'枫香落叶后十二时辰'播种期,与现代物候学建议的播种窗口高度吻合!\"
屏幕上并列着两条曲线:一条是根据古歌描述的物候特征推算的播种时间表,另一条是州气象局过去三十年的观测数据。两条线在代表\"最佳播种期\"的绿色区域几乎完全重叠。
\"误差不超过七十二小时!\"金教授激动地敲着激光笔,\"而且古歌里还根据不同海拔做了微调——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播种期推迟一天半。这精度,堪比现代农业气象站!\"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龙安心趁机观察那两个陌生人——他们也在鼓掌,但表情有些微妙,其中一个正用手机偷偷拍照。
\"请问,\"龙安心突然举手发问,\"如果错过了这个'枫香落叶时'的窗口期,会怎样?\"
金教授推了推眼镜:\"问得好。我们做了个对照实验。\"他调出另一组数据,\"晚播十天的对照组,发芽率降低27%,抗寒性指标下降43%。这正是传统智慧的科学性所在!\"
研讨会结束后,龙安心故意拖延时间,等那两个陌生人先离开。他悄悄跟上去,听见他们在停车场用普通话交谈:
\"...必须拿到原始种源,公司实验室已经准备好了...\"
\"那个瘸腿老头不好对付,不如从试验田...\"
龙安心握紧拳头,正要上前,肩膀突然被人按住。他回头看见吴晓梅严肃的脸,她微不可察地摇摇头。
\"州电视台的人要采访你。\"她故意提高声音,\"关于'古歌米'品牌的事。\"
等那两个可疑人物开车离开,吴晓梅才松开手:\"打草惊蛇没用。阿公说,抓蛇要等它出洞。\"
龙安心深吸一口气,点点头。他想起吴父烧掉的那张名片,想起林妍丈夫的商业版图,想起那些被抢注的商标...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而是一场关于文化主权与资源控制的隐秘战争。
回到办公室,龙安心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他们决定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在试验田安装带夜视功能的监控摄像头;二是将部分珍贵种源秘密转移到杨公的山上银坊保存;三是加快\"古歌米\"品牌建设,用文化附加值对抗商业掠夺。
\"包装设计好了吗?\"龙安心问小李。
年轻人打开电脑,展示出一个深紫色的米袋设计图。正面是简化的蝴蝶纹样,下面用汉苗双语写着\"古歌米\";背面则是一个大大的二维码,旁边小字说明:\"扫码聆听千年农谚\"。
\"扫出来是什么?\"龙安心问。
小李点开手机演示:屏幕上出现务婆唱《播种歌》的视频,下方同步显示汉文翻译,还有根据歌词内容制作的动画演示——枫香落叶、种子处理、田间管理...
\"太棒了!\"龙安心忍不住赞叹,\"第一批包装什么时候能到货?\"
\"后天。\"小李回答,\"但有个问题——务婆的视频只有三分钟,而完整的《播种歌》有七十多段...\"
龙安心和吴晓梅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解决方案:\"分期发布!\"
他们立即调整计划:每批\"古歌米\"包装上的二维码对应不同的《播种歌》段落,消费者收集齐十二种包装,就能拼出完整的农耕智慧体系。为了增加趣味性,还设计了\"集齐换有机肥\"的促销活动。
\"这还不够。\"龙安心沉思片刻,\"我们需要一个标志性事件,让'古歌米'一炮而红。\"
吴晓梅眼睛一亮:\"务婆的嫁衣!\"
她解释说,务婆保存着六十年前结婚时穿的一套完整嫁衣,上面绣满了与农耕相关的纹样。\"如果能请务婆穿着嫁衣,在梯田里领唱《播种歌》...\"
\"金教授一定会发疯!\"小李插嘴,\"这绝对能上热搜!\"
计划就这么定下了。但当晚龙安心去找务婆商量时,老人正对着火塘发呆,膝盖上摊着那件已经褪色的嫁衣。
\"阿婆?\"龙安心轻声唤道,\"我们想请您...\"
\"我晓得。\"务婆用生硬的汉语打断他,枯枝般的手指抚过嫁衣上的刺绣,\"但衣服旧了,人也老了。\"
龙安心蹲下身,这才发现嫁衣上有多处修补痕迹,最明显的是右袖口——那里用新线绣了一只小小的蝴蝶,与原本的古朴纹样格格不入。
\"这是我阿妈绣的。\"务婆突然用苗语说,吴晓梅赶紧翻译,\"她说嫁衣上的花纹会保佑新娘,让她的田地丰收...现在谁还信这个?\"
龙安心正想回答,务婆却突然哼起了一段旋律。那是《播种歌》中最悲伤的段落,讲述大迁徙时如何把稻种藏在发髻里,如何在长江边丢失了最珍贵的黑糯米...
老人的声音沙哑颤抖,却莫名有种穿透力。龙安心看见火塘的光在她皱纹纵横的脸上跳动,那些皱纹像是另一套神秘的纹样,记录着比嫁衣更古老的故事。
歌唱完后,务婆轻轻点头:\"我穿。但有个条件——\"
龙安心赶紧掏出笔记本。
\"要真按古法种,真按古法收。\"老人的眼睛在火光中异常明亮,\"不能骗土地,也不能骗听歌的人。\"
龙安心郑重点头。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活路头\"仪式的真正意义——那不仅是一种农事技术,更是一种与自然相处的伦理,一种对生命循环的敬畏。
---
三天后的清晨,\"古歌米\"品牌发布会如期举行。不同于常见的酒店会场,龙安心选择了那片最早的试验田作为场地。金教授的团队搭建了一个简易舞台,背景是层叠的梯田和远处云雾缭绕的雷公山。
务婆果然穿着那件古旧的嫁衣来了。虽然需要吴晓梅搀扶,但老人坚持自己走上田埂。阳光下,嫁衣上的刺绣闪闪发光,银饰随着她的步伐叮当作响。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和掌声。
龙安心简短致辞后,金教授公布了紫米的最新检测结果:除了超高硒含量,还富含花青素和γ-氨基丁酸,具有明确的保健功效。台下闪光灯不断,几个网红主播已经迫不及待地对着手机喊话:\"老铁们看好了!这就是上过央视的富硒紫米...\"
但全场高潮出现在务婆开唱的那一刻。没有伴奏,没有麦克风,八十九岁的老人站在梯田中央,用苍老而有力的嗓音唱起了《播种歌》全本。她的嫁衣在秋风中微微飘动,银饰反射的阳光在水田上跳跃,仿佛千万颗细小的钻石。
龙安心站在舞台侧边,看见台下不同人的不同反应:金教授如痴如醉地记录着每一个音符;州领导频频点头,虽然明显听不懂苗语;合作社的年轻人起初有些尴尬,但随着歌声进行,渐渐挺直了腰板;而那两个疑似黔丰农业的人,则脸色阴沉地提前离场...
歌声结束后,务婆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动作——她从嫁衣口袋里掏出一把紫米种子,撒向最近的田块。这个即兴之举引发了连锁反应:吴父跟着撒了一把,然后是金教授,最后连州领导也接过种子参与进来。阳光下,紫色的米粒如同雨点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发布会大获成功。当天晚上,\"八旬苗婆嫁衣唱古歌\"的视频登上热搜,\"古歌米\"的预售订单突破两千单。龙安心正在办公室核对数据时,手机突然响起警报声——试验田的监控被触发了。
他赶紧打开监控App,夜视画面中,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靠近秧田。那人戴着口罩和帽子,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往田里倾倒。龙安心立刻拨通村委会值班电话,同时将画面截图保存。
当他和几个村民赶到试验田时,破坏者已经逃之夭夭,但田边留下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和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还残留着不明粉末。更令人不安的是,监控拍到了破坏者转身时的半张脸:虽然模糊,但那个微微驼背的轮廓,让龙安心想起了一个本以为永远消失在他生活中的人——当年卷款逃跑的包工头王大勇。
\"要报警吗?\"小李紧张地问。
龙安心摇摇头,将塑料袋小心收好:\"先送检。如果是农药或者除草剂...\"他的声音冷了下来,\"那就是刑事案了。\"
回办公室的路上,龙安心经过鼓楼。火塘已经熄灭,但余烬仍散发着微弱的红光。他鬼使神差地走进去,发现吴父独自坐在黑暗里,手里捧着什么东西。
\"阿叔?这么晚还不休息?\"
吴父抬起头,月光照在他手中的物件上——那是一小把紫米种子,在黑暗中泛着奇异的光泽。
\"睡不着。\"老人轻声说,\"想起我阿爸的话...活路头的担子重啊。\"
龙安心在他身边坐下,两人沉默地望着残余的火星。远处,雷公山的轮廓在月光下如同沉睡的巨人。龙安心突然想起务婆唱的一句古歌,大意是说:山记得每一粒种子的承诺,人却常常忘记。
\"阿叔,\"他轻声问,\"如果...如果有人想毁掉这些紫米...\"
吴父的手突然收紧,种子在指缝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六十年前,村里也有过一片珍贵的红糯米,被山外来的商人看中。商人买通了保管种子的人,偷走了大部分种源。但那年冬天特别冷,商人的仓库没有火塘,种子全冻死了。而村里靠着老人藏在嫁衣夹层里的那一小把,又延续了下来。
\"土地认主。\"老人最后说,将种子放回腰间的小布袋,\"强求不来的。\"
龙安心点点头,心中的某个结似乎松动了。他想起白天务婆撒种时坚定的手势,想起那些在阳光下飞舞的紫色米粒,想起监控画面中模糊却熟悉的身影...也许有些东西,真的不是金钱和技术能够轻易夺走的。
走出鼓楼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微光。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关于记忆与未来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