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春霁(一)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周玄机姜雪、 妙医圣手、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兽魂无双、 大楚最强姑爷、 东晋北府一丘八、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玉琅子的五千黑甲步卒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推进,每一步都在积雪上留下深达寸许的脚印。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手持丈二长矛,矛尖上凝结的冰晶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身上的铁甲经过特殊处理,表面粗糙不平,能最大程度地吸收雪地反射的月光,使整支队伍如同从黑暗中涌出的幽灵。
\"锋矢阵,变!\"玉琅子一声令下,手中玄铁长枪划破夜空。黑甲方阵如同被无形之手操控般从中裂开,士兵们默契地侧身让出一条两丈宽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士兵同时将长矛斜指上方,形成一道钢铁拱廊。
温鸢率领的三千轻骑如离弦之箭穿过通道。她座下的白马\"踏雪\"是南州进贡的良驹,四蹄上包裹着特制的毛毡,在雪地上奔跑时几乎不发出声响。骑兵们手中的红缨枪枪尖都涂了一层薄薄的靛蓝色毒药,这是南州巫医特制的\"寒髓散\",见血封喉。
\"放!\"温鸢一声娇叱,三千支浸满火油的箭矢腾空而起。这些箭矢的箭杆中空,内部填充着火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后坠入敌阵。北狄铁浮屠厚重的铠甲可以抵挡普通箭矢,却防不住这种会爆炸的火箭。
\"轰!\"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温北君埋伏的火药也被引燃。整个雪狼谷剧烈震颤,爆炸的气浪将积雪掀起数十丈高。那些被炸上半空的铁浮屠士兵,沉重的铠甲反而成了催命符,坠地时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
房敦的帅旗在爆炸中轰然倒下。这位东魏名将的头盔被气浪掀飞,脸上布满细小的伤口。他挣扎着想要站起,却发现右腿已经不听使唤——一块锋利的弹片深深嵌入膝盖。
\"将军!\"亲兵队长扑过来想要搀扶。
房敦却一把推开他,颤抖的手指向远处:\"那...那是...\"
风雪中,一杆红缨枪如毒蛇般刺来。温鸢的\"踏雪\"马人立而起,前蹄重重踏在房敦胸口。枪尖精准地抵在他喉结上,压出一道细细的血线。
\"降,还是死?\"温鸢的声音比冰雪还冷。她发间的白玉簪不知何时已经断裂,一缕青丝垂落在染血的面颊旁。
黎明时分,温北君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整个战场。昨夜的积雪已经被鲜血浸透,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在朝阳的照射下,这些血雪开始慢慢融化,形成一道道细小的溪流,将战场分割成无数碎片。
\"侯爷。\"左梁拖着受伤的右臂走来,声音沙哑,\"初步清点,歼敌三万有余,俘虏八千。房敦已被押往虞州。\"他顿了顿,喉结上下滚动,\"我军...天心营阵亡两千三百七十六人,重伤八百余。\"
温北君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这把名为\"听雪\"的长剑是元常陈登基时所赐,剑身上有细密的雪花纹路。此刻这些纹路里渗满了敌人的血,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
玉琅子独自走到一处新立的墓碑前。这是他用玄铁长枪在冻土上硬生生凿出的墓穴,里面安葬着最先冲入敌阵的三百勇士。墓碑是用缴获的北狄战斧削成的,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最上方是两个深深刻入的篆字:\"听雪\"。
他从贴身的皮囊中取出半块青铜虎符。这虎符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人生生掰断的。符身上刻着\"天心\"二字,背面是元锴的私印。
\"老伙计们...\"玉琅子将虎符轻轻放在墓前,\"带回去给先帝看看。\"
温鸢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手中捧着一个粗陶酒坛。她默默地将酒倾倒在墓碑前,琥珀色的酒液渗入冻土,很快就被吸收殆尽。
\"这是...\"她注意到玉琅子放在墓前的虎符。
“陈年的物件了,不提也罢。”
温北君走过来,从怀中取出另一块虎符。两块残符在雪地上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嗒\"声。完整的虎符在朝阳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仿佛时光从未流逝。
\"常陈到哪了?\"温鸢突然问道。
玉琅子望向南方:\"昨夜接到飞鸽传书,仪仗已过黑水河。\"他嘴角微微上扬,\"那小子...现在应该快到了。\"
仿佛在印证他的话,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马蹄声。一面绣着金色魏字的大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旗杆顶端缀着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旗下一袭白衣的元常陈策马而来,身后跟着整肃的皇家仪仗。
元常陈在墓前勒住缰绳。他穿着一件素白锦袍,腰间只悬着一柄短剑,看上去不像个皇帝,倒像个游学的书生。但当他摘下斗笠时,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在场所有将士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拿酒来。\"他轻声吩咐。
侍从立刻捧上一个描金漆盒。元常陈亲手打开,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白玉酒杯。他亲自为每个杯子斟满陈年花雕,然后一一敬在墓前。
当走到玉琅子面前时,两人相视一笑。元常陈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匣:\"玉叔,物归原主。\"
玉琅子打开木匣,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青铜印信——天心将军的官印。印纽是一只踏雪咆哮的猛虎,与墓前那对虎符正好相配。
\"陛下...\"玉琅子刚要行礼,被元常陈一把扶住。
\"叔父说过,只谈叔侄之礼,\"元常陈的声音很轻,\"父亲也说过若有一日虎符合璧,便是大魏中兴之时。\"
温北君走过来,将琵琶泪上的残雪甩落:\"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元常陈望向北方,目光越过染血的雪原,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东魏都城。他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
\"雪化了,路就好走了。\"
三日后,虞州城头。一面崭新的\"听雪\"大旗在春风中舒展。旗面是用南州特产的冰蚕丝织就,在阳光下会泛出淡淡的蓝色光晕。旗杆下,左梁用还能活动的左手,握着一把特制的刻刀,在青石碑上一笔一划地记录着这场战役。
玉琅子站在他身后,突然问道:\"可曾后悔?\"
左梁停下刻刀,看着自己残废的右臂。这只曾经能开三石强弓的手臂,如今连酒杯都握不稳。他笑了笑,继续刻下最后一个阵亡者的名字。
\"雪落无声,但总有人听。\"
\"锋矢阵,变!\"玉琅子一声令下,手中玄铁长枪划破夜空。黑甲方阵如同被无形之手操控般从中裂开,士兵们默契地侧身让出一条两丈宽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士兵同时将长矛斜指上方,形成一道钢铁拱廊。
温鸢率领的三千轻骑如离弦之箭穿过通道。她座下的白马\"踏雪\"是南州进贡的良驹,四蹄上包裹着特制的毛毡,在雪地上奔跑时几乎不发出声响。骑兵们手中的红缨枪枪尖都涂了一层薄薄的靛蓝色毒药,这是南州巫医特制的\"寒髓散\",见血封喉。
\"放!\"温鸢一声娇叱,三千支浸满火油的箭矢腾空而起。这些箭矢的箭杆中空,内部填充着火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抛物线后坠入敌阵。北狄铁浮屠厚重的铠甲可以抵挡普通箭矢,却防不住这种会爆炸的火箭。
\"轰!\"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温北君埋伏的火药也被引燃。整个雪狼谷剧烈震颤,爆炸的气浪将积雪掀起数十丈高。那些被炸上半空的铁浮屠士兵,沉重的铠甲反而成了催命符,坠地时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
房敦的帅旗在爆炸中轰然倒下。这位东魏名将的头盔被气浪掀飞,脸上布满细小的伤口。他挣扎着想要站起,却发现右腿已经不听使唤——一块锋利的弹片深深嵌入膝盖。
\"将军!\"亲兵队长扑过来想要搀扶。
房敦却一把推开他,颤抖的手指向远处:\"那...那是...\"
风雪中,一杆红缨枪如毒蛇般刺来。温鸢的\"踏雪\"马人立而起,前蹄重重踏在房敦胸口。枪尖精准地抵在他喉结上,压出一道细细的血线。
\"降,还是死?\"温鸢的声音比冰雪还冷。她发间的白玉簪不知何时已经断裂,一缕青丝垂落在染血的面颊旁。
黎明时分,温北君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整个战场。昨夜的积雪已经被鲜血浸透,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在朝阳的照射下,这些血雪开始慢慢融化,形成一道道细小的溪流,将战场分割成无数碎片。
\"侯爷。\"左梁拖着受伤的右臂走来,声音沙哑,\"初步清点,歼敌三万有余,俘虏八千。房敦已被押往虞州。\"他顿了顿,喉结上下滚动,\"我军...天心营阵亡两千三百七十六人,重伤八百余。\"
温北君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这把名为\"听雪\"的长剑是元常陈登基时所赐,剑身上有细密的雪花纹路。此刻这些纹路里渗满了敌人的血,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泽。
玉琅子独自走到一处新立的墓碑前。这是他用玄铁长枪在冻土上硬生生凿出的墓穴,里面安葬着最先冲入敌阵的三百勇士。墓碑是用缴获的北狄战斧削成的,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名字。最上方是两个深深刻入的篆字:\"听雪\"。
他从贴身的皮囊中取出半块青铜虎符。这虎符边缘参差不齐,显然是被人生生掰断的。符身上刻着\"天心\"二字,背面是元锴的私印。
\"老伙计们...\"玉琅子将虎符轻轻放在墓前,\"带回去给先帝看看。\"
温鸢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手中捧着一个粗陶酒坛。她默默地将酒倾倒在墓碑前,琥珀色的酒液渗入冻土,很快就被吸收殆尽。
\"这是...\"她注意到玉琅子放在墓前的虎符。
“陈年的物件了,不提也罢。”
温北君走过来,从怀中取出另一块虎符。两块残符在雪地上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嗒\"声。完整的虎符在朝阳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仿佛时光从未流逝。
\"常陈到哪了?\"温鸢突然问道。
玉琅子望向南方:\"昨夜接到飞鸽传书,仪仗已过黑水河。\"他嘴角微微上扬,\"那小子...现在应该快到了。\"
仿佛在印证他的话,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马蹄声。一面绣着金色魏字的大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旗杆顶端缀着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旗下一袭白衣的元常陈策马而来,身后跟着整肃的皇家仪仗。
元常陈在墓前勒住缰绳。他穿着一件素白锦袍,腰间只悬着一柄短剑,看上去不像个皇帝,倒像个游学的书生。但当他摘下斗笠时,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在场所有将士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拿酒来。\"他轻声吩咐。
侍从立刻捧上一个描金漆盒。元常陈亲手打开,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白玉酒杯。他亲自为每个杯子斟满陈年花雕,然后一一敬在墓前。
当走到玉琅子面前时,两人相视一笑。元常陈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匣:\"玉叔,物归原主。\"
玉琅子打开木匣,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青铜印信——天心将军的官印。印纽是一只踏雪咆哮的猛虎,与墓前那对虎符正好相配。
\"陛下...\"玉琅子刚要行礼,被元常陈一把扶住。
\"叔父说过,只谈叔侄之礼,\"元常陈的声音很轻,\"父亲也说过若有一日虎符合璧,便是大魏中兴之时。\"
温北君走过来,将琵琶泪上的残雪甩落:\"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元常陈望向北方,目光越过染血的雪原,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东魏都城。他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雪花,看着它在掌心慢慢融化。
\"雪化了,路就好走了。\"
三日后,虞州城头。一面崭新的\"听雪\"大旗在春风中舒展。旗面是用南州特产的冰蚕丝织就,在阳光下会泛出淡淡的蓝色光晕。旗杆下,左梁用还能活动的左手,握着一把特制的刻刀,在青石碑上一笔一划地记录着这场战役。
玉琅子站在他身后,突然问道:\"可曾后悔?\"
左梁停下刻刀,看着自己残废的右臂。这只曾经能开三石强弓的手臂,如今连酒杯都握不稳。他笑了笑,继续刻下最后一个阵亡者的名字。
\"雪落无声,但总有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