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石刻者

推荐阅读: 兽魂无双最强篮下霸王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仙逆垂钓之神周玄机姜雪笑傲之问道巅峰我修锤子仙陈元昭许瑾瑜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一天时间匆匆而过。
    高馨雨跟萧雅楠过的也很快乐。
    在回去的路上,像以往一样,总是跟在二人后面的李元文不知怎的走到了前面。
    有点不一样。
    但是哪里不一样呢?
    说不明白。
    李元文的心思又一次被他无意识的摆在了明面上却浑然不知。
    翌日夜晚。
    李元文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仰望天空。
    若是昨日的一幕是真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他不由得想到了当年消失在左方城外的陈行书。
    “恐怕当初的神秘空间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壁垒吧。”
    十多年前,有不少真修界的高手都通过打开的未知空间去往了另一世界。
    至此便杳无音讯。
    未来的某一天,现实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一夜,他想到了很多,并且试图找到一些关联点。
    从时不时将自己短暂拉入一片未知空间的情况,到当初那个刚被辞退的毛头小子。
    梦界的天雪宗。
    现世的真修。
    甚至于,回味了一遍夏商到明清的历史。
    可最让他感到真实的却不是什么史书。
    而是黄帝内经、山海经那样不可追寻根源的书籍。
    还有类似于归藏、连山之类的只闻其名,不见传承的书。
    烟波浩渺,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被岁月掩埋消失,也有许多的事情被人忘记。
    “自梦界醒来修道十余载,天地间的变化越来越大了。”
    思绪纷乱之际,萧雅楠也来到了他的对面坐下。
    然后她将手机递给了李元文,上面正在播放一个视频。
    “你看。”
    视频里,沧海桑田日月流转的画面闪烁不停,不一会儿后,一个人出现在山顶上眺望远方。
    视频拍摄者的人声出现:【这里在遥远的过去曾是一片汪洋,也曾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物种生命,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找到大量海洋存在的证据。】
    【最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四年前就有人发现了这里存在着人类文明存在过的痕迹,甚至发现了文字,引得不少考古学家、旅者的探寻。】
    画面再转,一只手拨开树枝,漏出了古老的石壁上刻着的字。
    既不是小篆繁体,也不是甲骨文之类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多多少少有些象形文字的影子。
    但李元文忽地发现自己好像认识这些字!
    【根据专家的考证,这些字的字体已经超过了七千年的历史,难以想象,究竟还有多少古人的事迹被遗忘在岁月中,我们不得而知。】
    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并不令人惊讶,令李元文兴趣盎然的是那些残破的古字。
    虽然视频里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他绝对认识!
    也许,自己应该去看看。
    李元文开口问道:“这里是哪里?”
    “就知道你会感兴趣,视频里的地方是仙桃某地。”
    萧雅楠答曰。
    “仙桃?可是湖北那个吗?”
    “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不知怎的,李元文突然就想起来了这么一句话。
    “也许,可以去看看。”
    如此,隔了三天后,两人乘坐飞机去往了仙桃。
    高馨雨这次没有跟着去,她说想要多陪陪母亲。
    等出了机场,自然是先订个酒店寻一处落脚的地方。
    之后才是好好探寻的时候。
    仙桃在古时是一片汪洋,属于云梦泽的水域。
    云梦泽逐渐消失后就成为了一处平原地带,也多出了数个适宜人类聚居的城市。
    所以,这里一般来讲是很难有什么古人遗留下来的痕迹的。
    如果有,那定然是不简单。
    李元文翻阅过一些只流传在真修界中的古籍。
    据记载,春秋时期的云梦泽有大妖吞云吐雾,常引得天地失色,改变云层气候不过等闲!
    亦有不少真修在云梦泽修行。
    可以说,那时候的真修界还是比较繁荣的,虽然不及上古,但也不乏白日飞升的有道真修。
    谁能想到,两千多年后的真修界会变得后继无人、筑基期修士称尊的局面呢?
    歇息一晚后,两人一路打听,朝着曾经在视频里看到的地方探寻而去。
    “您是这儿的本地人吗?”
    “是啊。”
    “我们听说最近一段儿时间发现了一些古时候的遗迹,还有字什么的,您知道是在哪儿吗?”
    “呀!这你们可算是问对人了,其实那东西在我小时候的时候就被人发现过,只是一直没什么名气。”
    李元文二人听的仔细。
    原来,仙桃的那些东西早在四十多年轻就被人发现了。
    不过那时的通讯手段差,也没多少特别在乎的人。
    所以,并不为人所知。
    在接连询问了几个本地人后,终于是打听到了具体的位置所在。
    是在仙桃下辖的某个县,一处少有人烟的山里边。
    几经周折。
    两人终于见到了那日视频里的地方。
    观地形,不过是在一小山脚下。
    而后往东走三百多步,就能瞧见一平整的石壁。
    “是这里吗?”
    萧雅楠侧头望他。
    “没错,就是这儿。”
    李元文抬头看去,平整的石壁约莫六七米高,长度从左算直到右面土石堆砌失了石壁原本的模样,大概有二十多米。
    “字在那儿!”
    萧雅楠指向石壁,那不知名的字体就刻在石壁中间偏左部分,位置在两米高度。
    粗略一看,有一百七十多个字,字体大多保存完好,极少数磨损严重,有的地方是空的。
    李元文定睛一看。
    石壁上的字体他果然认识。
    竟然使用的是梦界那般的文字!
    内容如此:【父兄期不还,母故,春秋三十载,犹念之……】
    良久,李元文才说道:“原来这是一个真修所刻下的。”
    萧雅楠似懂非懂。
    石壁上大致讲的是,父亲跟哥哥出征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三十年后,他的母亲病故了。
    后来又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刻字人的修为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已然有了自保之力,请父兄放心。
    由此推断,刻字人的父亲与兄长也是真修。
    可出征,是征哪里呢?
    又是何人聚集的真修呢?
    刻字的真修当年又是什么具体修为呢?
    没有细言,李元文自然是不得而知。
    另一件事情说的是:
    父兄出征时,离家不远的湖泊越来越小了,已经有了干涸的迹象。
    母亲病故后,湖泊已经不见了,这里曾记载了刻字人很长的岁月。
    亲眼见到沧海桑田的变化心下不免有难言之意、落寞之感。
    刻字者在最后还交代了要远行的意思,具体归期未有言明。
    将石壁上的字与萧雅楠粗略说了一遍。
    李元文不禁想到。
    云梦泽在春秋时期形成,可刻字人却说湖泊在逐渐消失。
    那么,刻字人所说的湖泊有多大呢?
    湖,水聚广而深者可曰湖。
    泊,乃是一个又一个湖接连起来才能叫泊。
    至于泽,那得是泊与泊相同才能唤作“泽”!
    “我明白了!”
    忽然!萧雅楠听到李元文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与此同时,李元文的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
    仿佛悟出来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