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抽丝剥茧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东晋北府一丘八妙医圣手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张鹤龄这一声冷笑,笑得那般怪异,他似乎是对牟斌的判断嗤之以鼻。
    弘治皇帝不免心疑:“寿宁伯,难道你有不同意见?”
    张鹤龄点头:“不错!”
    他指着那“凶犯”:“这个男人,绝对不是凶手!”
    “哦?”
    弘治皇帝一惊:“何出此言?”
    先前牟斌的断案的思路和手法,都是极精准的。
    除了没有绝对的证据外,这案子基本已算是破获了。
    张鹤龄这时候跳出来,自然也招惹了牟斌的不满。
    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已皱着眉瞪向张鹤龄,面现不满道:“寿宁伯这般武断,是否有失偏颇?这男子身上的血迹,分明已证明他就是凶手了。”
    张鹤龄却是摇头:“恰恰相反!这血迹非但不能给他定罪,反而还证明了此人乃是清白的。”
    弘治皇帝心中的疑团已越积越多,他亟待获知真相,也急着听张鹤龄就是是如何分析的。
    “不要再卖关子了,快快说来!”弘治催道。
    张鹤龄点头,随即走到那“凶犯”身边,指着他衣裳下摆:“陛下请看,此人身上只有这一摊血迹,且位于腰腹位置……”
    那嫌犯穿着身短打布衫,其上衣下摆处,正位于腰胯部位。
    弘治皇帝点头:“这又如何?”
    张鹤龄又道:“陛下再看他的袖口、胸口等其他位置,却没有半点血渍。”
    弘治再往前走了两步,细看之下,果真如他所言。
    但弘治皇帝仍是不明白:“难道就凭这一点,就可断定他不是凶手?”
    “当然!”
    张鹤龄点头道:“陛下请想一想,凶手在以匕首行凶之时,最靠近死者伤口的部位是哪里?”
    “最靠近?”弘治皇帝听得云里雾里。
    “又或者说……”张鹤龄补充道,“他身上哪个部位,最容易沾上鲜血?”
    沾上鲜血?
    弘治皇帝试想,一个人拿着柄匕首刺向死者,那伤口被刺穿,即刻向外迸溅出鲜血。
    鲜血自伤口迸出,自然而然地溅到那拿着匕首的行凶者身上。
    首当其冲的位置应当是……
    “是手!”
    弘治皇帝忽地惊醒:“是持着匕首的手,还有他的袖口、上臂位置!”
    行凶杀人,必须得伸手靠近死者,那最靠近伤口的部位,自然是凶手的手臂位置。
    而死者中刀,伤口迸出鲜血,也必然会溅到凶手的衣袖上。
    想明白这一点,弘治皇帝又抬眸望向那“凶犯”,只见他浑身上下,只有腰部有一摊血迹,而衣袖上干干净净,连半滴血污都没看见。
    “果然!”
    弘治皇帝大惊道:“此人并非凶手!”
    “陛下!”
    那牟斌先前已得出结论,此时见结论被推翻,立即拱手叫屈。
    可牟斌的话还没说出口,远处已跑来个锦衣卫。
    “禀陛下、指挥使大人,卑职有发现!”
    那锦衣卫用腰刀挑着一个麻布长衫:“这是在球场一角找到的,上面沾满血污,想是那凶手见衣衫沾血,便褪去外衫丢弃了掉!”
    众人赶忙上前,将那长衫接了过来。
    细一观察,果真见这长衫的袖口、胸口等几处,都有鲜血迸溅的痕迹。
    “此乃凶手之物!”
    弘治皇帝立即作出决断。
    他立刻回身,再望向被认作是“凶犯”的瘦高男人。
    比对这长衫大小,和其上面血渍,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长衫绝非这男子之物。
    “此人并非凶手!”
    弘治皇帝稍作思虑,作出最终判断。
    旋即,他的目光,又落在那剩下的十多人身上。
    这十多个人,正是先前站在死者身旁的流民看客,也是嫌疑最大的潜在凶手。
    “陛下,不用看了!”
    却是在这时,张鹤龄又跳了出来:“这些人……都不是凶手!”
    “嗯?”弘治皇帝一愣。
    那牟斌已气得跳脚了:“寿宁伯这话,实在荒谬!这些人嫌疑最大,如何能断定他们不是凶手?”
    牟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专事缉案查凶,方才这命案发生,他忙了好一阵儿,好不容易凑齐了这些嫌疑要犯。
    却是没想,被张鹤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全给赦免了嫌疑。
    这么一来,他牟斌先前的努力,不全是在白费功夫?
    这未免显得他牟斌太过无能了……
    面对牟斌的诘难,张鹤龄却是面含微笑,淡定自若。
    似乎,他对他自己的论断极有信心。
    弘治皇帝心下纳闷,这寿宁伯哪来的自信,敢说出这等荒谬言论?
    这些最靠近死者的人,显然是主要的嫌疑犯。其他人即便想行刺杀之举,怕也鞭长莫及的。
    “寿宁伯,快说说,你作此推断,究竟有何依据!”
    弘治皇帝催问道。
    张鹤龄点头:“很简单,陛下试想,这凶手私藏匕首,潜进球场之中。而后在球赛结束,人群疯狂庆贺之时突然发难杀人。他这步步行动,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
    这问题毫无难度,弘治皇帝不假思索:“自然是早有预谋的!”
    “那不就结了!”
    张鹤龄继续道:“此人既是早有预谋,那他在杀完人之后,岂会留在原地,等着锦衣卫过来排查?”
    弘治皇帝猛然惊醒:“你是说……凶手早已避了开去?”
    “不错!”张鹤龄极为肯定地点头。
    “哈哈……不对!”
    却是在这时,牟斌忽然跳了出来:“我的人已挨个排查流民,确定死者身旁之人,已全数被押在这里了,绝没有人疏漏逃走!”
    照张鹤龄的分析,凶手杀人之后逃离,那锦衣卫在排查之时,定会发现有人疏漏。
    但事实却是相反。
    张鹤龄叹息道:“那只有一种可能,即是凶手并非站在死者身边,他不过是趁方才气氛热烈,人群拥闹之时,悄悄摸索过来行凶。杀完人之后,他又立即隐遁,没有留下痕迹。”
    “这……这怎么可能?”牟斌嘴上虽不同意,但说话的声量已愈发微弱。
    张鹤龄却没有理会牟斌,他走到那些嫌疑犯之中:“你们仔细回忆,方才案发之前,深仇有个身着长衫的人,从你们身边走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