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州新兵

推荐阅读: 兽魂无双最强篮下霸王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仙逆垂钓之神周玄机姜雪笑傲之问道巅峰陈元昭许瑾瑜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青州。东平陵。
    回到东平陵的两日两夜,陶应过得很忙碌,又感觉很充实。
    在夜晚,陶应几乎将自己泡在尹氏的房里。
    2人始终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探讨着干柴遇见烈火的爱情。
    &小说
    熊熊烈焰,可以驱散寒冬的冷冽,可以燃尽人性的阴暗,可以助长凤凰涅盘。
    陶应挥汗如雨。
    那是1幅祥和而绝美的画面。
    “吼!吼!”
    1头不知疲倦的耕牛,对身下的土地,执着地表达着他的1腔眷恋与热忱。
    尹氏瘫软如泥。
    同样是1幅让人无限深思与遐想的画面。
    “唳!唳!”
    1块干涸已久的洼地,在风吹日晒下,土地寸寸龟裂,原本该芳草萋萋的青嫩,显得萎靡而不振,1只寒鸦生无可恋地栖息在枝头。
    陡然,久旱逢甘霖。
    在大水的4意浇灌下,原本龟裂形成的沟壑,被雨露填满,久违的充实,让大地1阵阵颤栗。
    滋润后的土地,在耕牛的精耕细作下,在耕牛4肢的反复踩踏下,显得泥泞、松软、稀烂。
    这1刻,天地之清丽,耕牛与土地之春思,皆凝聚于1方斗拱之下,谱写下1曲和谐妙音。
    ……
    在白天,陶应几乎都泡在兵营里。
    如今,在东平陵城外的1处兵营里,聚集了5万新兵。
    当初,陶应出兵冀州前,本着救济与不浪费的原则,或者说为了替玄甲军储备后备军,特别命令吴敦在青州招兵十万。
    前晚,陶应出面招待所有在东平陵的1应玄甲军将领及青州官吏,没想到被他任命的青州练兵处军政司正使吴敦也在济南。
    “主公,这些新兵,虽然训练时日尚短,但皆出身青州黄巾,若给他们换装,上阵征战没有问题!”
    陪着陶应连续两日视察兵营,吴敦对自己编练的新兵战力很有信心,内心多少有点得意。
    ~ap~>*~p。,
    “主公,不仅济南的5万新兵如此,齐郡的另5万新兵亦如此!”
    吴敦又补充了1句。
    毕竟是同1批兵源,状态相差无几,陶应没有见过,但吴敦有责任让陶应心中有数。
    “嗯!”
    陶应不置可否地回应了吴敦1句。
    继续背搭双手,凝神观望1队队按后世练兵方案操练阵型的新兵,漆黑而明亮的眸子里,不时闪烁精光。
    陶应的反应,落入吴敦眼里,让吴敦暗暗舒了1口气。
    “看来,主公对新兵还算满意!”
    吴敦看得出来,陶应连王朗的政务都不管不顾,连续两天待在新兵营,自然是对新招的这些尚未纳入玄甲军序列的新兵充满期待。
    “主公,北海兵团的徐盛将军,手中兵员缺额尚差1万,几次向敦催要新兵,欲补齐编制,但因新兵训练时日尚短,并未装备护甲、兵刃,只得作罢!”
    。。小说*a@pp——
    以眼下这些新兵的战力,即便没有玄甲军制式兵器及护甲,就配以缴获的杂乱兵刃,他们依然可战。
    吴敦之所以没有答应徐盛的要求,还是因为忌讳。
    “无论是玄甲军,还是新选练的民团,都是主公陶应的,而非我吴敦!”
    “主公能将十万大军的选练之权交给我吴敦,我自不能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吴敦很清楚,若他私下给徐盛调拨1万新兵,即便陶应不会说什么,但吴敦敢保证,这种僭越,会葬送自己在陶应心中的信任。
    “到那时,看在昔日的功绩上,主公能让我领1地方令算是施大恩了!”
    吴敦的谨慎,以及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陶应自然心领神会。
    “你用心了,你做得对!”
    陶应赞赏地拍了拍吴敦的肩膀,心中很满意吴敦的醒目与警觉。
    至于哪里做得对,陶应相信,以吴敦的聪明,他能领会。
    &小说
    “哥不反对你有野心,哥只讨厌你目中无我这个主公!”
    通过连续两日的观察,陶应自然也看出这些新兵不缺战力。
    或者说,这些新兵,不缺血性。
    毕竟,这些人,皆出身于青州黄巾,更是百战余生的黄巾,几乎个个悍不畏死。
    “怪不得曹阿瞒得了青州黄巾后,从此咸鱼翻身,能干趴袁绍,不是没道理的!”
    这也正是陶应1开始就绸缪青州的初衷所在。
    躲避洛阳朝廷的目光固然重要,但最大的因素,还是眼前能战的青州兵源。
    “不过,哥更希望,哥的玄甲军,是1支有思想、有理想的能战之兵!”
    欣赏归欣赏,庆幸归庆幸,但眼下的陶应,暂时没了征战之需,对玄甲军的要求,自然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匹夫之勇上。
    “吹集结号!”
    说
    陶应的眸子里1道精芒划过,心中的想法更加坚定。
    “诺!”
    吴敦稍1怔神,立即朝陶应拱手领命,转身向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发号施令。
    “吹响集结号!”
    “诺!吹响集结号!”
    传令兵重复了1遍命令,立即转身,1路小跑,向号令兵传达命令。
    “呜…呜…呜……”
    乱哄哄的偌大校场,陡然响起3声直冲云霄的号角声,使校场上训练的新兵心神皆猛然1震。
    “咚咚咚……”
    紧接着,聚兵、聚将的鼓声又骤然响起,回荡在整个兵营。
    说,欢~迎下。载.
    “踏踏踏……”
    反应过来的新兵,立即在各自教官的带领下,按照操典,朝陶应帅旗所在的点将台次第小跑聚拢。
    不到1刻钟,5万新兵,整齐划1地肃立在校场,满含疑惑与热切的目光,静静地望向点将台上的陶应。
    “吴将军身前站着的就是卫将军、济南侯?”
    “主公好年轻啊!”
    “好想跟着主公1起去征战!”
    ……
    此刻,除了寒风拂动黑色旌旗发出的猎猎声,5万士兵各自翻腾、起伏不定的心跳声,口鼻呼出的浑浊气息声外,再听不见1丝杂音。
    “壮士们,我是陶应,也就是玄甲军的最高统帅!”
    陶应瞅着校场里集结的新兵,目光露出1抹满意的神采。
    读者身
    “对,你们没有听错,我称你们为‘壮士’,而不是玄甲军‘战士’!”
    “想知道为什么吗?”
    只穿了与玄甲军相同黑色作训服的新兵,没有披甲,没有兵刃,只有人手1根的木棍。
    但陶应还是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散溢出的浓浓战意与激情。
    “因为,在我陶应的麾下,1名合格的玄甲军士兵,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敢战不怕死的勇气,还要明白玄甲军的军魂所在!”
    “若你们不知道玄甲军的军魂是什么,你们就不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你们也就永远不可能成为1名玄甲军!”
    为了保证让每1个在场的士兵都能听到陶应的训话,吴敦特别安排了数十个传令兵每隔1段,重复1遍陶应所说。
    “哗……”
    陶应语落,5万新兵顿时大哗。
    “军魂?”
    ~ap~>*~p。,
    “跟人的魂1样?”
    “玄甲军的军魂是什么?”
    ……
    环视1圈台下1脸茫然望着自己的新兵,陶应眸子里闪过1丝轻蔑。
    “于校尉!”
    陶应朝身后不远处与典韦侍立1侧的于兹招招手,让他站到自己身旁。
    “这位,是青州练兵处军政司副使,更是我玄甲军的英雄,从今日起,由他负责给你们讲什么是玄甲军的军魂!”
    指着身边如松挺立,隐隐有些激动的于兹,陶应向5万新兵发布选拔号令。
    “再过5日,本将军会在你们当中选出5千人,成为真正的玄甲军!”
    “至于落选的人,你们要么继续努力训练,争取在下1波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1名光荣的玄甲军士兵;要么,解散回家耕种。”
    陶应话1说完,在猛如金刚的典韦护卫下,撇下了吴敦,撇下了于兹,撇下了邓展,2人匆匆而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