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攘外需先安内

推荐阅读: 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笑傲之问道巅峰爹爹开门,系窝呀!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宠溺他,治愈她垂钓之神电影世界大盗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东晋北府一丘八

    八百里加急,是宋朝最高军驿紧急情报,跟朝廷外发令牌,以金牌为代表最紧急军情一样。
    只要发出金牌,无论外在武官正在做什么,都须无条件听令。
    战报是折彦质的,原来他率领大军还没赶到黄河口,负责守卫黄河口的大将杜充,就展开了一系列骚操作。
    ——眼看着金军马上就要杀到自己的地盘上了,于是杜充就召集了手下开始议论应对方案,那就是让黄河改道,在黄河的沿岸上扒出个大口子,想着让黄河的水将金军全部冲走。
    金军是一个人也没冲走,反倒是苦了黄河周边的几十万老百姓了。
    黄河泛滥,家园尽毁,本是富饶的江淮地区一下子成为了横尸遍野,到处是洪涝的境地。
    “噗通——”
    本来还能勉强坐在金交椅上的赵佶,看完战报彻底堆坐了下来。
    “靠嫩姨,杜充,俺靠嫩姨!”
    赵佶几乎要崩溃了。
    童贯捡起战报一看,脑瓜子也是嗡的一下,虽说随便做点什么,也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可杜充这厮鸟跟谁学的这么做?
    这不是大宋了,这是白送啊!
    就连不懂兵的高俅,也感受到了官家看到战报时的绝望。
    真的要人命啊。
    别说外界,朝堂里都充满了悲凉的气息。
    杜充有多少个姨,也不够赵佶靠的。
    向来自认为操作总是会惊人的赵佶,在杜充面前也自甘下风了。
    折彦质的这封战报,还不止挖掘黄河口的灾难,杜充为了防止黄河口外有人会成为金人内应,还进行了屠镇屠村。
    无论男女老幼,皆杀,最后一把火烧成白地。
    此前,武洪只是不给他面子,现在杜充是要祸害天下了啊。
    “把他召进东京,快,朕要将其寸斩!”
    赵佶第一次恨一个人,恨到牙根都痒。
    “官家,正在用人之际,召回再调人赴任,与国不利啊。”
    童贯忍不住开口求情,杜充毕竟给他送了不少钱,若召回这些烂事恐怕都漏出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
    赵佶欲哭无泪,明明之前都还是丰亨豫大的,怎么现在连个金人蛮夷都打不过?
    这话一出,无论是蔡京还是童贯,全都沉默了。
    他们身为六贼,整日围在皇帝身旁,事情干都干了,还能带翻小肠的吗?
    覆水难收啊。
    赵佶忽然站起身来,开始摔东西。
    平日里极为喜爱的汝窑天青笔洗之类的名贵物件全砸了。
    御案也掀了。
    总之突出一个字——这日子没法过了。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
    可脾气发完之后,赵佶看着自己的双手,又开始发傻。
    这些年来,他随便一个条子就能定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生死命运。
    然而到头来,金人的迅速壮大,他完全无能为力。
    甚至想要派出使者去谈,都已经无人可用。
    他是真的难受了。
    就像一个被宠大的孩子,忽然见到了不属于他认知范畴的真实世界。
    “官家,刘延庆尽管战死,刘光世还在,西军骑兵还在。”
    蔡京赶紧安抚,说道:“另外,宗泽的一万多大军精锐还在东平府外,大名府的武洪,依然也在,即便此前有所嫌隙,此刻也挺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不,攘外需先安内,金人南下固然神速,可各路大军只要亲王及时,必然还可一战。”
    赵佶指着城墙,“汴京城高池深,乃天下典范,只要俺没被金人捉住,赵宋就依然还在。”
    他说着,精神一震,露出喜色:“即刻准备行在,广阳郡王,太师,都与俺一道往南,让那金人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就是。”
    童贯眼睛跟着一亮,他从未觉得官家的思维如此美妙,居然不让他打仗,还带着他走?
    蔡京也乐了,只要远离战场,蔡家就会永远不倒,更何况官家没说带走蔡攸。
    此前蔡京和蔡攸争权夺势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蔡攸和三弟已经几次联名请诏,一定要先斩了老七。
    “速速准备龙船,俺要南下,国库和府库的东西都装上。”
    赵佶拍了拍巴掌,心中为自己的决断振奋不已,金人南下再快能有他的龙船快吗?
    “官家不可!”
    太常少卿李纲出列道:“官家若想南巡,必然要留下皇太子主事,而皇太子需要登基继位,才能真正发挥天子威能,以此抵抗金人。”
    “官家只需城中稳坐,俺秦桧自去领兵拒金人于城下。”
    秦桧出列擎着象牙板,神情严肃道:“臣秦桧愿与城墙共存亡。”
    他态度坚决,语气沉重,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满满的战意。
    童贯和蔡京等人肯定想跑,可在李纲和秦桧站出来后,不少大臣也纷纷出列,言明官家想走没人能拦得住,但需要在意法理。
    赵佶一琢磨,做太上皇也不是不行,只要离开这个即将可能陷入战乱的地方,安安全全的,那什么都值得。
    “即刻传旨,朕要禅让皇位于皇太子。”
    赵佶也不迟疑,因为只要他表态,那边龙船还是府库立马就开始往上搬物料。
    毕竟赵佶的御用龙船,陆地上有的东西船上都要有,少了就不得劲。
    尤其是胡辣汤和羊肉,必须要多多地准备。
    圣旨很快传到东宫,本就仿佛鹌鹑一般缩着脖子的赵桓,一听到官家要禅让,整个人都要吓瘫了,堆在椅子上,眼珠子像是受到惊吓的折耳猫,又大又无神。
    “太子,不能再耽误了。”
    很快,皇宫就又来人开始催促,甚至还带来了坐辇,四个壮硕太监将赵桓抬上去,嗷嗷就冲向了皇宫。
    赵桓脑瓜子嗡嗡响,一阵阵晕眩,几乎是昏了过去,六神无主地被抬进了宫。
    “抬过来,按住了。”
    赵佶着急走,也不管赵桓什么模样,让人抬过去死死按在皇位上,几乎就是在昏厥状态下,完成了禅让。
    “好了,好了,总算完事了,俺走了,这里交给你们了。”
    赵佶迫不及待地上了龙船,往日里都是运送花石纲的运河,赵官家第一次开始真正南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