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现代诗歌、白话文之争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妙医圣手周玄机姜雪最强篮下霸王兽魂无双陈元昭许瑾瑜垂钓之神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我的系统是黑猫末世超级农场

    如此不如直接给他们吟诵一首白话诗歌,现代诗。
    到这里,朱由检没有多想,学着曹植七步成诗的步子,饶是带着众人摇头晃脑的样子,他一步一步走着,众人看着:
    “话说回来了,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朱由检念道,这是陈树最喜欢的现代诗歌之一,他已经决然沉浸于其中,悲伤得不能自己,那边文武百官,诸位大臣却是懵逼一片,不知所谓。
    这是在作诗吗?
    这是诗歌吗?
    开什么穿越级别的玩笑?
    周延儒的脑海里已经是一团糊浆,现在处在了零度的尴尬之中。
    “诸位,如何?”朱由检问着,虽然有些不好受,眼前他们的痴呆,他们的不理解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属于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周延儒叩首道:“陛下,好诗,好诗!”
    钱谦益随后附和:“陛下乃是天下才子,所念之诗乃是文曲星下凡!”
    两人带头,文武大臣也就纷纷表示赞同,纷纷赞扬。
    一时之间,现场又表现出了一种十分微妙的气氛。
    在络绎的赞叹之中,朱由检轻轻笑着,仰着长袍吃着烤串。
    人生之美,摸过如此。
    “陛下,您这以口语作诗,实在是犹如斯文呐!”
    人群之中,一个人提出了抗议,众人看过去,如朱由检所料,让众人惊异,此人正是郭鸣翎。
    前面郭鸣翎可是站出来赞同朱由检的,怎么现在忽然又直接站到了对立面,成了反对者?
    周延儒呢喃抱怨,这郭鸣翎你的立场能不能坚定一些。
    郭鸣翎依旧是一副儒生的样子,直勾勾地盯着朱由检。
    朱由检看着郭鸣翎,前面已经做了思想改革,在众人心中,在诸多的监生之中做了思想的种子。大开了科学和务实之道。
    现在其实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文学改良。
    在自己所学的有限的历史之中,中国近代实际上是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一场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中心任务是用白话取代文言,而诗歌则是其中重要。
    白话文的推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进步。
    这一点他猛然想到。
    “郭先生,此言何谓?”
    “陛下,先说诗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以咏物、抒情、言志,但不能过,过犹不及。”
    郭鸣翎郑重言道,停顿片刻,整理思绪道:
    “陛下,古言凝练韵味,雅致方才乃是文学,口语下贱低微如何能够用起作诗?”
    朱由检笑然:“古言凝练韵味朕知道,可是为何说古高雅而口语低微呢?”
    这一问,郭鸣翎语噎住了,他想说古来圣贤都是用古言,从未有过白话,想说自来祖宗圣贤之法学不能变。
    他没有说出口,因为郭鸣翎知道这个在朱由检这里占不住脚。
    朱由检继续道:“文言文与白话文,本是二元一体的关系。两者同出一源而并流,共同滋溉着文化的土壤。”
    “朕要大明繁华,要开启民智,白话必然是趋势!”
    郭鸣翎不知如何是好,只道:“陛下,如果要论语言简便,显然白话文是更胜一筹的。”
    朱由检:???
    “好!先生如此说了,那朕问诸位一个问题,朕有国子监有一职位邀请各位,各位回绝行如何言之?”
    朱由检问着众人。
    周延儒道:“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朱由检道:“不错,十二个字,但是用口语可以直接说,干不了,谢谢!”
    朱由检笑然,这是借用了别人的故事解决眼前的问题。
    只是看着郭鸣翎那个样子,细细敲算,大事不妙,果然下一秒郭鸣翎化身杠精道:
    “陛下,古言还可以更简单,不干,谢!”
    朱由检:……
    无语之间,现场几乎是石化的尴尬场景,朱由检插着腰,叹了口气。
    好吧,其实早知道如此了,胡适的故事根本就不靠谱。
    与其拉扯不断,朱由检直接挑明了和各位言之:
    “我的意思到了就行,朕和你们说吧,朕以后打算推广白话之文,不模仿古人““不用典故““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大明教育普及到每一个角落。”
    郭鸣翎继续化身杠精:“可是,陛下,这自来没有先例啊?”
    话音刚落,诸位大臣附和:“陛下,这若是改古言为白话,这乃是违背圣贤之言!”
    朱由检笑然,于众人道:
    “怎么叫做违背圣贤之言,孔圣人如果在世必然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儒家发扬光大,而白话便是其中最为有效率的变化。此不正附和有教无类之言吗?”
    他将周延儒几位大臣的观点驳斥以后,又针对郭鸣翎道:
    “怎么没有先例?早在宋代,程颐、朱熹就开始用语录体撰写哲学着作,在诗歌领域,邵雍、陆游的不少作品更接近口语而不是文言。至于宋代以来白话小说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见着众人仍旧疑惑,朱由检又一种舌战群儒的感觉了。
    加重了语调,朱由检道: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给中国一种新文学,一种不仅能够表达当下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同时也能有力地改造思想和社会的文学,我们就必须从过去的死语言中解放出来,这种死语言可能是我们的先辈合适的文学工具,但绝对不适合我们今天创造一种活生生的文学。”
    ……
    讲演说教完毕以后,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朱由检沉默。
    宋应星第一个站出来,叩首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
    朱由检看着宋应星,他那蹙眉的样子,坚定的表情,显然他是真的赞同。
    陈芝豹也站了出来:“臣也赞同!”
    ……
    酒过三巡,宴会在这样的情势之下结束。朱由检已经微醺累着。
    将要散会的时候
    郭鸣翎仍旧有所不服,与边上的同事道:“道理我都懂,但是陛下所作之是个,的确不能叫做诗歌啊!”
    “毫无韵味,毫无韵味。”
    批评骂了一道,郭鸣翎酒劲上来,一口酒,一口念道: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对于修仙了的朱由检而言,没有什么细声细语是能够逃脱他的耳朵,虽然是醉醺醺的,但是他能够听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