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后宫前廷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当然,就算是知道的话,胤禵也有足够应对的手段,毕竟现阶段太子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康熙本人,这已经够其喝一壶了。
    众人散去之后,胤禵从内务府出来,准备住处换身衣服出去浪。
    这年头虽然没有什么空气污染,但也架不住道路通行条件不好,更何况今儿出门也没少往野地里去。
    作为一个皇子,总不好因为衣冠不整,被京城的各大高档场所拒绝接待吧,这话好说,但是传出去也不好听不是。
    胤禵乐呵呵往回走,刚进入后宫,就遇到了迎面走来的李德全。
    这个时候胤禵就开始在嘴中默念,不是来找我,不是来找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只见李德全满脸堆笑,上前就要请安。
    一种不好的预感,让胤禵感到愈发不安。
    胤禵赶忙拉住李德全,小声道:“我说李公公,咱们俩可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要是没什么大事儿,就当没看见我,忙着出宫。”
    可惜事不遂人愿,李德全笑道:“这不巧了吗,十四爷,还真有大事儿找您。”
    “现在皇上在宁寿宫等着,您还是亲自走一遭吧。”
    这个情况有点不太正常,胤禵心里有点犯嘀咕。
    按照惯例,康熙就算是去宁寿宫请安,也应该是在稍晚时候,而不是现在这种应该批阅奏章的时间段。
    因此,可以推断应该是皇太后主动召见的康熙。
    回想了一下最近的事情,也没什么是和后宫有关的大事,胤禵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于是小声问道:“就咱俩这关系,你可得跟我说实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我也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李德全对于胤禵倒也没有太多想隐瞒的意思,稍微小声吐出了两个字:“太子。”
    胤禵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看来这是有话传到后宫去了,估摸着皇太后可能要训人了。
    不过对于可能到来的挨训,胤禵倒也不太担心,只是可惜了自己的假期。
    就算是生产队的驴,这样使唤也不太合适。
    胤禵已经开始在心中发誓,以后再想休假的事情,我就去爬……
    多次的经验已经表明,只要想着休假,就一定没有好事儿,比特么的柯南还准。
    还是争取在日常多摸一摸鱼吧,老天应该还是会给留点活路的。
    既然放不成假了,胤禵的心态就有点躺平,跟随李德全来到宁寿宫,通禀获准,进去请安。
    背叫起之后,胤禵就注意到康熙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看来是为了照顾康熙的面子,已经提前单独训过了。
    清朝皇太后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皇权处于弱势阶段,皇太后的懿旨效力可能会实质上比圣旨的效力还要强。
    在两百多年,不到三百年的统治时期,幼年登基的皇帝出了好几位,其中就包括顺治、康熙、同治、道光,以及宣统。
    入关之后的十个皇帝中,儿皇帝占了一半。
    在这年皇帝的登基早期,基本上朝政都由太后说了算,比如从同治年间开始,前朝和后廷虽然有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但作为皇帝生母的慈禧显然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凭借崇高的地位,把我朝政数十年之久。
    而在皇权强盛的阶段,比如皇帝登基的中后期,或者成年皇子直接登基的情况下。
    太后的权利以及影响力,虽然被打压,但仍然是后宫礼仪之首。
    包括皇帝在内,但凡涉及后宫的决定也好,圣旨也罢,都必须把皇太后摆在首位。
    即便是皇帝想要册封皇后,圣旨的开头也需要注明,“奉皇太后懿旨”,之后才能是圣旨的正文部分。
    因此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统治阶段,能给康熙脸色看的,现在也只剩下这位皇太后了。
    偷瞄之后,胤禵赶忙低头,但还是被康熙抓住了端倪,只听康熙道:“胤禵,你来跟太后解释下,怎么又和太子斗起来了,朕平时也没少教育你们,兄友弟恭的道理,怎么一遇到点事儿,还是这么冲动?”
    一套劈头盖脸过来,胤禵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多少还是听出了一点端倪。
    自己和太子之间的冲突,被人打了小报告,还故意歪曲了事实真相,说成单方面的责任。
    听完之后,胤禵再次抬头看了眼康熙,试图判断一下康熙的心思。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倒不是因为什么皇权至上的问题。
    而是作为晚辈和小辈,在这些长辈们面前,尤其是直系亲属,还比较疼你的那种,很多时候都没有所谓的人权保障的。
    这属于基本的道德伦理问题,没有必要过度引申。
    所以无论是康熙面前,还是皇太后面前,谈及家事的时候,胤禵一般只有听喝的份儿。
    岂料皇太后盯得太紧,康熙只能面无表情,故意催促道:“你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跟太后说一遍,就像你之前在乾清宫和朕说的时候一样。”
    这话虽然听起来跟没说一样,但是胤禵非常容易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要保证两人说法的一致性,先把事情对付过去。
    不过对于胤禵而言,也没什么需要避讳的,本来就是个自卫反击的过程。
    表情变得委屈,道:“皇祖母,这事儿你可得给孙儿评评理。”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胤禵决定先走卖惨的路线,对于长辈而言,尤其是比较疼爱自己的长辈而言,这招几乎是杀手锏。
    尤其是隔辈亲,祖父母辈的长辈们,经历了人生的大半个阶段之后,对于许多父母辈还非常注重的事情,基本都已经看开了。
    大风大浪见多了,现在只会关注你吃得好不好,住的行不行之类的,非常贴合生活的内容,至于是非对错等问题,只要不上升到触及原则的地步,都不重要。
    基本上来说,胤禵现在多卖一份惨,就等同于多了三份理。
    不等皇太后询问,胤禵继续道:“孙儿不过是想赚点银子,好好修一修自己和四哥的府邸。”
    “到时候两家后院连在一起,可以修个大园子,等完成之后还想请您去转转,散散心什么的。”
    “可是怎么也想不到,晋商竟然仗着和太子关系比较亲近,一点面子都不给孙儿留。”
    “给他们打完招呼,约着来谈个合作,竟然连个拜帖都没有,完全无视孙儿作为皇子的尊严。”
    “是可忍孰不可忍,孙儿只好出手教训了他们一下,也不知怎么就让太子误会了。”
    不得不说,中华文化真特么的博大精深。
    康熙听完之后,都差点没忍住,想伸个大拇指,表扬一下。
    通过这番话,胤禵已经成功的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完美的受害者形象。
    而且是个非常能够注意孝敬长辈,兄友弟恭的当代优秀青年的模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