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位置就决定立场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

    和来时的小宦官领路不同,朱元离开皇宫的时候待遇明显提高,由内卫的大总管王平安亲自送到内外宫交界处。
    这个在内卫中,朱元的顶头上司,一路领着朱元离开了皇宫大内。一路上王平安也没有开口说话,临告别时才对着朱元说道:
    “以后和陛下相处时可以和现在一样,陛下今日的笑容多了不少!还有以后内卫的事我会安排一个专人跟在你身边,也算是保护你的安全。”
    朱元明白今日老皇帝的态度影响到了王平安对待自己的态度,但是朱元明白,内卫吸收自己进去,不是因为别的,就是看中了自己朱家子弟的身份。
    而如今的自己没有给内卫一点有用的情报,反而借用于笑鹏之口,借用内卫的力量调查了李晓婉的信息。
    所以内卫一定知道李晓婉就这自己府上,如果今夜的对答不能让皇帝满意恐怕朱元就要永远的走不出这扇红漆大门。
    走在回去的路上朱元才想通关键,王平安一定是知道了李晓婉就在自己的府上。也知道了自己和这个异族女人有关系。
    但是没有动自己,还在事后安排一个保镖保护自己,就是暗示朱元将李晓婉处理干净。
    虽然具体如何处理王平安没有说。但是抵过来一个高手无疑摆明了告诉朱元你下不去手我派去的内卫可以替你动手杀人。
    朱元犹豫了,朱元不是一个人,身后有着一群跟随者。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和朱元绑在一起,朱元的一个决定可以影响到他们的生死。必须为他们的安全负责。
    所以为了朱元自己,为了李晓婉也好,案件必须尽快解决,消除一切影响,否则李晓婉的处境就像是暗道里的老鼠早晚会被人给翻出来。
    朱元这会没有再去回到自己的府上,而是直奔衙门,既然知道了朝廷有动作,那么朱元一定要参与其中,一是为了换取功劳,二是为了了解最新动向。
    同时通知郑昭君监管的商业情报统计局,减少人员活动。避免收到来自官府的打击。
    朱元到了衙门先是安排在沐一通知郑昭君提前准备,朝廷动手就在这几天。
    其次黄颜昭人已经被控制,朱元手下现在无人可用,那几个随从当当跑腿的还行,虽然也在军中服役过,但不过是比普通的士兵精锐一点罢了。
    看来还是底蕴太薄,没有人手可用,关键时刻只能亲自上阵,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且既然要做就做绝,既然老皇帝知道自己收留大元的人,而没有对自己做出处罚,那自己必须表现出态度来。
    向外界的人证明自己只是见色起意而已,而不是想和大元朝庭走的近。要知道,选择站队立场,有时候要比做什么更重要。
    不过一个晚上,朱元就收到了命令。打开万年县县衙装备库,所有当值人员回到县衙,发放装备。
    黑暗中灯火通明,一个个火把被点亮,所有县衙中人都已经集结完毕,等待着上面的命令。
    朱元已经将信息传递给了郑昭君,希望他可以将统计处的人安全的撤出来,否则以统计处的弱小武力,可能被轻而易举的剿灭。
    而在城外,帝国的京师驻守部队,已经抽调了京营三万人进入京城。
    随着夜色降临,各坊的大门关上以后,部队调动频繁,军士驻守各个关卡。哪怕有敌人想要集结,也无法合流。
    万年县县衙,所有人被集结在县衙内,站在宽阔的中院。
    子时刚过,远处跑来一个背后插令旗的传令兵,众人将目光投向了传令兵跑来的方向。
    那传令兵简单的辨别了一下场中的站位,净值跑到了朱元面前。
    “兵部军令,命万年县县尉朱元所部,今夜编入京营麾下。在东城门外集结。”
    朱元接过那传令兵递过来的兵部调令,和京营的令箭。核查无误后,虽然不理解意思,但还是照着命令执行。
    朱元扭身,对着万年县所有三班捕快,命令道:
    “捕班、壮班,役班,依次有序从重安坊出东门,于东城门外集结。”
    “诺!”
    毕竟是半军事化的组织,所有万年县所部有序的出发,路上虽有相互讨论,但是声音极小,随着朱元的呵斥。声音也一声也无,在军中要是被发现啸军,那是要被砍头的。
    朱元实力强些,远远的就看见了,城门外一队队集结的士兵,正将一排排竹筏推入护城河内。
    看着朱元这一伙500于人,穿着制式装备靠近。
    警戒的一队士兵向前,将朱元拦了下来。
    领头的军官警惕道:
    “停下!哪里的人马!”
    朱元在军中待过半年饿,知道这不是针对谁,而是大军行进必备的警戒程序。
    朱元独自向前走到哪领头军官面前,递上兵部文书,和军队的令箭。
    那军官看着手里的正式文书,令箭,神色放缓。对着朱元抱拳说了一声:
    “请将军稍候!”
    转身将手续交给身后的士兵,吩咐道:
    “交给校尉核验!”
    那小兵接过文件应了声诺,快步离去。
    朱元静静的站立在一边等待,看着前方大军忙碌着,不停的往护城河里放下竹排,结合地下城的暗道,心里有了几分猜测。
    不过一会的功夫前方传来盔甲交鸣声,领头的事以为年轻的将军,身后跟着一位熟人,在都昌县认识的运粮官耿炳文。
    走在前面的那个军官,看着朱元眼睛直接落在身后耿炳文身上,瞬间明白过来。哈哈哈大笑的说道:
    “我一看到公文,上面写着是万年县县尉所部,我就知道是朱县尉来了。”
    朱元一听声音,再看到耿炳文跟在身后,如何还不明白,眼前的人是美阳侯常达的幼子,那个倒霉的押粮官常玉。
    没想到竟然调回了京营,看来也是一营的校尉。不但身后有人就是不一样。
    朱元自然不会说什么问候身体是否好了的话,那不是在人家伤疤上撒盐吗?
    但还是找到话题说道:
    “常兄,耿兄,果然是有缘分呀!没想到在这京城又见到了二位,如今又能并肩作战了。”
    常玉面色露出惊喜,对着朱元夸赞道:
    “我也想见见朱兄的风采,耿校尉可是一直都对朱兄的英勇赞不绝口,万里押粮,受创几十处,在城头上鏖战三天三夜。名将也!”
    朱元入和敢答应,这是谁传出的谣言,真是太和朱元的名气了。
    但是嘴上可不敢答应,赶忙客气道:
    “常兄妙赞了!小弟愧不敢当。”
    常玉好似才发现周遭的环境一般,一拍额头对着朱元说道:
    “险些忘了正事,有空再与朱兄秉烛夜谈。”
    朱元也是回复正色,躬身抱拳的说道:
    “还请校尉安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