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王阳明,李泾,仇钺回京述职!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星空古路姬紫月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朱厚熜在一众秀女中一眼便注意到了叶一卿,只见她身姿极为傲然。
    举手投足间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灵动,又不失妩媚妖娆。
    目测有丙+,朱厚熜瞬间被吸引。
    于是,朱厚熜力排众议,不仅将叶一卿留了下来,还破格册封为卿贵人。
    特意赏赐了一座清幽雅致的院子供她单独居住。
    并拨派了若干太监宫女,悉心伺候。
    这等恩宠,在宫中可谓极为罕见,其地位竟隐隐与张琳玮不相上下。
    要知道,张琳玮可是张太后的娘家侄女。
    朱厚熜在太监们的簇拥下,来到了卿妃叶一卿居住的院落。
    刚踏入院门,便有一股清幽的花香扑鼻而来。
    那是院中的几株名贵花卉在夜间悄然散发的芬芳。
    叶一卿听闻皇帝驾到,早已精心梳妆,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
    裙摆如云雾般轻盈,莲步轻移,盈盈下拜:
    “陛下万安,臣妾不知陛下今夜驾临,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朱厚熜看着眼前娇俏可人的叶一卿,微笑着伸手将她扶起:
    “爱妃不必多礼,朕今夜辗转难眠,便想来你这坐坐。”
    叶一卿微微颔首,巧笑倩兮:“陛下能来,是臣妾的福气。”
    “陛下朝政劳顿,不如先稍作休憩”
    “臣妾为陛下演奏一番秦淮小调,以解陛下烦闷。”
    朱厚熜欣然应允,在榻上坐下,目光始终未从叶一卿身上移开。
    叶一卿款步走到一旁,轻轻拿起一把琵琶。
    她的手指纤细修长,如青葱玉笋,轻轻拨弄着琴弦。
    顿时,一阵悠扬婉转的秦淮小调流淌而出。
    那曲调,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软糯与柔情。
    仿佛将秦淮河畔的繁华与旖旎都融入其中。
    时而如潺潺流水,细腻温柔;时而如莺啼燕语,清脆悦耳。
    朱厚熜闭目聆听,仿佛置身于秦淮河上,看着那画舫穿梭。
    两岸灯火辉煌,沉浸在这美妙的音律之中。
    心中想着,该南巡了。
    一曲终了,朱厚熜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满是赞赏:
    “爱妃的琴艺越发精湛了,这秦淮小调,听得朕如痴如醉。”
    叶一卿放下琵琶,再次盈盈下拜:
    “陛下谬赞,能博陛下一笑,是臣妾的荣幸。”
    此时,夜已深沉,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
    朱厚熜看着叶一卿,轻轻将她揽入怀中:
    “爱妃,今夜便留下伺候朕吧。”
    叶一卿脸颊绯红,如一朵盛开的桃花。
    轻声应道:“是,陛下。”
    随后,太监宫女们悄然退下,掩上房门。
    屋内,红烛摇曳,映照出两人的身影。
    叶一卿微微仰头,眼眸如星般闪烁。
    含情脉脉地看着朱厚熜,双颊的绯红更添几分娇俏。
    朱厚熜轻轻抚摸着她的秀发,那发丝如绸缎般顺滑,从指尖流淌而过。
    夜渐深,两人情意愈发深厚。
    可宫廷之中,向来不乏暗流涌动。
    就在这一夜,消息悄然传开,一些妃嫔听闻皇帝对叶一卿的恩宠,心中不禁泛起嫉妒之意。
    其中,张琳玮便是最不甘心的一个。
    她出身名门,自入宫以来,一直渴望成为皇帝的专宠。
    如今见叶一卿这个出身民间的女子独得圣心,心中恨意渐生。
    “一个小小的民间秀女,竟能如此狐媚惑主!”
    张琳玮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咬牙切齿地说道。
    她身旁的贴身宫女赶忙劝慰道:
    “娘娘莫气,那叶一卿不过是一时得宠,想必过不了多久,陛下便会厌弃她。”
    张琳玮冷哼一声:“哼,本宫可不会坐以待毙。”
    “她既不知天高地厚,敢与本宫争宠。”
    “本宫定要让她知道,在这宫中,可不是她能肆意妄为的地方。”
    ……
    清晨,阳光透过窗纱,洒在两人身上。
    叶一卿悠悠转醒,看着身旁还在熟睡的朱厚熜,心中满是幸福。
    她小心翼翼地起身,生怕吵醒了皇帝。
    穿戴整齐后,叶一卿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
    看着窗外盛开的花朵,嘴角不禁上扬。
    她并不知道,一场针对她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朱厚熜醒来后,看着叶一卿窈窕的背影。
    起身走到叶一卿身边,双手搂住她的腰:
    “爱妃,今日朕还有诸多政务要处理,待朕忙完,再来看你。”
    叶一卿转身,温柔地看着朱厚熜:
    “陛下政务繁忙,还望保重龙体。臣妾定会在此静候陛下归来。”
    朱厚熜洗漱一番后,便在太监侍卫的簇拥下离开院落,前往朝堂。
    叶一卿望着皇帝离去的方向,久久未动。
    而此时,张琳玮已经开始谋划着如何给叶一卿一个下马威。
    ……
    晨曦微露,紫禁城在熹微的晨光中渐渐苏醒。
    宣政殿内,烛火尚未完全熄灭。
    早朝时分已至,文武百官身着朝服,鱼贯而入,依次排列整齐。
    众人齐齐向御座之上的朱厚熜行叩拜大礼。
    朱厚熜端坐在御座,扫视群臣。
    看到了站在班列当中的王阳明。
    王阳明这一年来可谓是劳苦功高,其功绩在朝堂之上无人不知。
    先是,他随戚继光率领的大军出征,前去剿灭建州女真。
    在这场战事中,王阳明负责大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他运筹帷幄。
    确保了前线物资的充足供应,为战事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战后他还主持修建了辽北大城。
    如今的辽北大城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已然能够容纳30万军民。
    这座大城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矗立在北方边境,不仅有力地震慑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更有效地防止了鞑靼的南下侵扰,极大地稳固了大明北方边境的局势。
    随后,王阳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宁夏,参与了剿灭瓦剌的战事。
    在战事结束后,他又领命前往敦煌,负责建设进军西域的重要跳板。
    他在敦煌殚精竭虑,为大明进一步拓展了西北疆域的战略布局。
    同王阳明一同回京述职的,还有李泾和仇钺。
    李泾如今担任蓟州总兵一职,其军事才能卓越,在蓟州地区镇守一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