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18章 朱厚熜:朕要让这天下的钱,都流进朱家的锅里!

第118章 朱厚熜:朕要让这天下的钱,都流进朱家的锅里!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张居正抬眸时,正撞见帝王眼中的冷冽,禀道:
    “陛下以雷霆手段正纲纪,以乾坤独断推新政。”
    “微臣纵肝脑涂地,必为陛下扫平变法阻碍。”
    朱厚熜颔首,伸手从案头抽出一卷《大明舆图》展开:
    “朕听闻你在户部核账时,能仅凭一本鱼鳞册算出郡县隐田。”
    “浙江、应天的地亩数,三日后朕要看到实数。”
    张居正郑重道:“微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殿外雨声渐急,王永候在廊下。
    看着张居正的背影,想起方才皇帝在殿内说的话:
    “张居正这把剑,朕要先用在刀刃上。”
    朱厚熜端起羊脂玉盏轻抿一口祁门红茶,抬眸看向阶下的张居正:
    “还有一事,朕要给你一道旨意,此事需办得滴水不漏。”
    张居正立刻俯身叩首:“陛下但有差遣,微臣纵粉身碎骨,必效犬马之劳。”
    “如今新政激活商路,民间银钱流通日盛。”
    “朕要设一个‘大明银行’,非比民间钱庄”
    “此机构当如巨鲸吞海,将天下财货纳入眼底。”
    “银行?”
    张居正抬眼时,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阴影,疑惑道:
    “与钱庄何异?”
    “钱庄是私家铺面,风吹草动便要关门歇业。”
    朱厚熜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续道:
    “银行乃朝廷所立,以帝国税赋为基,以国库金银为盾。”
    “你且想想,当商人们知道存钱进银行,便是把银子放进了紫禁城的地窖,哪个还会去信那些摇摇欲坠的私人钱庄?”
    话音落地,殿外忽有春雷滚过。
    张居正望着皇帝袍服上蜿蜒的蟒纹,只觉胸腔里有什么东西轰然炸开!
    所谓银行,竟是要将天下财权收归帝王掌心。
    他叩首时,额头几乎要嵌进砖缝:
    “陛下高瞻远瞩!”
    “若以国库为锚,莫说钱庄,便是晋商徽商的票号,也不过是江河之于沧海!”
    朱厚熜颔首,从袖中抽出一张黄绫:
    “这银行要能存钱、能放贷、能汇银、能储粮,还要能盯着那些在商海里翻云覆雨的手”
    “若是有私铸铜钱、偷税漏税的,都给朕从账目里揪出来。”
    他忽然压低声音,“明日起废大明宝钞,新钞需用苏杭的桑皮纸,掺入金线和密纹,工部的巧匠若办不好,你便拿他们是问。”
    张居正朗声道:“陛下此举,当为后世开太平!
    “微臣定与工部日夜研商,十日之内必呈新钞样稿、百日之内必立银行章程!”
    他抬头直视帝王,道:“若有延误,愿提头来见!”
    烛花“噼啪”爆开。
    朱厚熜看着阶下之人眼中跳动的火光。
    忽然想起太祖皇帝当年设锦衣卫时的情景。
    这张居正,可不就是他握在手里的新一把刀?
    只不过这刀要剖的不是血肉,而是天下的金银脉络。
    “去吧。”
    他挥了挥手:
    “富国何必求于商,朕要让这天下的钱,都流进朱家的锅里。”
    张居正退出殿外时,春雨已停。
    他摸了摸怀中的黄绫,只觉掌心发烫。
    远处午门的钟声响了九下。
    这大明的金融棋盘,已在帝王的茶盏里,悄然落了第一子。
    离开养心殿时,暮春的风卷着残雨扑在张居正脸上。
    他却浑然不觉。
    脚步比平日快了三分。
    路过文渊阁时,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竟像是千万两白银在匣中碰撞的声音。
    户部执事房的烛火一直亮到子时。
    张居正铺开半人高的《天下钱庄名录》,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字号:
    晋商的“日升昌”在山西连开十八家分号,徽商的“裕隆记”掌控着江南三成的茶税汇兑。
    更不必说沿海那些依附于走私的地下钱铺,如同盘踞在帝国血管里的寄生虫。
    去年应天金融危机,二十三家钱庄一夜倒闭。
    百姓抱着借据哭死在府衙前的惨状,此刻又在他眼前晃过。
    私人钱庄为逐利而设,挤兑时哪管百姓死活?
    “来人,取浙江钱庄的鱼鳞册。”
    他掷下笔,墨点溅在“资本”“储户”“挤兑”几个朱批大字上。
    当值的小吏抱来一尺厚的账册,扉页还带着霉味。
    那是从被水浸过的库房里抢出来的。
    张居正翻开某页,只见“杭州永盛号”项下用蝇头小楷记着:
    “储户七百二十三人,存银合计九万七千两,而钱庄实银仅存一万两千两。”
    他猛地合上账册,指节叩得木桌咚咚响:
    若无官府兜底,这般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早晚要拖垮整个商路。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已是丑时三刻。
    张居正扯松官服领口,任由夜风灌进衣襟。
    他忽然想起今早路过朱雀街,见几个货郎凑在茶摊前嘀咕:
    “京中钱庄又在传‘银荒’
    咱们这趟卖布的钱,是该换成铜钱藏着,还是……”
    话音未落,便被同伴死死捂住嘴。
    民间对金融的惶惑,比春雨还要绵密难测啊。
    案头的烛芯突然爆亮,他抓起狼毫在宣纸上疾书:
    “银行之要,首在信,次在稳,三在通。”
    笔尖顿了顿,又添上:“可设‘存银凭证’,许百姓凭票取银,免其奔波之苦;
    定‘准备金率’,令银行按存银比例留足现银,防挤兑之患。”
    写至此处,他忽然笑了。
    若将这些规矩颁行天下,那些靠“空账”骗人的钱庄,怕是要哭天抢地了。
    五更的鼓声隐隐传来,张居正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望向窗外渐白的天空。
    远处的商铺尚未开门。
    可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当“大明银行以国库为底”的消息传开。
    那些攥着碎银的小商贩、抱着积蓄的农户、甚至连深宅大院里的富商巨贾,都会揣着银子往银行跑。
    到那时,帝国的金银流动将如百川归海,尽收于帝王眼底。
    他站起身,活动着发麻的双腿,目光落在墙上的《大明宝钞贬值图》上。
    洪武年间一贯宝钞可换米一石,如今却连半斗都换不到。
    新钞若用桑皮纸掺金线,再加上工部的防伪密纹,怕是连神仙都难伪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