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争之世 (二十三)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惊世骇俗之言仍在东华门上空盘旋。
    “尔等既对圣人之家抱以厚望,某身为宰辅,不能无动于衷。今起,以圣人之言规范仙源孔氏一族行为,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修德行者,责赴诸番诸夷,建孔子学院悔过,渡化外之民养性。”
    陈情举子落荒而逃。
    刘纬扫了一眼待漏院外打探消息的权贵亲随,冷冷呵斥:“今科不试无用之学,以经世致用为主,尔等好自为之。”
    众人惊作鸟兽散,东华门外为之一空。
    半尺积雪去,没脚淤泥生。
    ……
    一段柱廊横亘东西大街,北接紫宸殿,南接大庆殿。
    张景宗跪在横廊正中。
    赵祯弃舆步行,挥泪如雨。
    大庆殿不仅是刘娥停灵之地,太妃杨氏、耶律燕哥等先朝嫔妃也在,真相也在。
    张景宗匍匐哀泣:“请陛下听老奴一言。”
    赵祯不管不顾的冲了过去:“大伴真是忠心耿耿,晚了十年……”
    张景宗反手抱着赵祯左腿不放:“请陛下摒退左右,听老奴一言,不能这样进去。”
    赵祯作势要踢,却下不去脚。
    阎文应掐着张景宗双手狠狠甩开,“张都知自重。”
    张景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你……你……”
    赵祯视而不见,脚下匆匆。
    蓝继宗远远高呼:“陛下慢行。”
    赵祯不回头:“愧为人子,不敢再等。”
    蓝继宗撩袍急趋,两肘斜摆抱拳,直挺挺的挡在大庆殿北门前。
    阎文应鼻歪唇破,哀嚎连连。
    赵祯骇然,脚下一滞。
    吕夷简领百官自右银台门出,振臂高呼:“蓝继宗!尔敢?”
    东华门外忽有千人喝:“滚!”
    周文质策马自左银台门出。
    吕夷简从头凉到脚。
    赵元俨呢?
    宋绶、孔道辅不是说赵元俨率皇亲国戚自宣佑门出?不会被那一声“滚”吓回去了吧?
    东西大街气氛诡异,文武官、胥吏、禁军无不是一身冷汗,不约而同的靠边、噤声。
    阎文应更惊,佯作重伤不起。
    蓝继宗附在赵祯耳边道:“贵人无恙。”
    赵祯又悲又喜。
    入道?出家?
    蓝继宗见赵祯意会,这才后退一步,深揖不起:“太后仁厚,陛下莫负抚育之恩。”
    张景宗连滚带爬的拜倒在赵祯身后:“请陛下御紫宸殿,容奴婢和蓝继宗细禀。”
    赵祯心中悲愤去了大半,踌躇难决。
    吕夷简、宋绶、孔道辅率百官自右银台门出,显然是早有计划,但一听东华门异动,怎就又止步不前?
    担心朕护不住你们?
    还是怕殃及池鱼?
    京畿禁军可是在折丹波和王德用的掌控之下!
    “陛下?”
    周文质孤身前来。
    “让他们散了。”
    赵祯意兴阑珊,像是钉在横廊上。
    阎文应等近侍纷纷远避,周文质也在张景宗视线催促下迎向以吕夷简为首的百官。
    赵祯哽咽:“我娘呢?”
    蓝继宗道:“先帝不豫,太后为先帝清誉,劝刘美、刘美……先去……”
    赵祯脑子里嗡嗡作响,怪不得厚待刘从德、刘从广两兄弟,不止是爱屋及乌,还有内疚……
    蓝继宗道:“江德明时领御药院,听旨不行,语嘉瑞知,欲劝先帝。但为时已晚,反令嘉瑞生出退意。先帝本不知情,恐贵人步刘美后尘,召嘉瑞妻……之……由奴婢驱车送入嘉善坊刘宅,又在奉先寺置衣冠冢。”
    “啊……啊……”
    赵祯像个孩子似的嗷嗷大哭,力竭声嘶,满是绝望和不甘。
    张景宗道:“先帝遗诏,欠贵人一子一女,由、由……补之。天禧十年,嘉瑞罢相,为奉贵人南下泉州,上缴遗诏,太后未阅即焚。”
    蓝继宗道:“贵人今又添两子一女,慈爱已有所付。太后仅以陛下托付身后事,奴婢斗胆,请陛下勿负太后抚育、关爱之恩。”
    赵祯朝大庆殿北门拜倒,号恸崩摧,郁结难去,晕厥不起。
    ……
    紫宸殿后殿东廊突然一阵喧嚣。
    “谁在外面?”赵祯迷迷糊糊醒来。
    “是荆王,广平郡王拦着不让进,吕夷简、王贻永已经来过了。”阎文应一直守在床前。
    “大伴和蓝继宗呢?”赵祯问。
    “张都知在崇政殿安抚宗亲,蓝都知在大庆殿回两位太妃垂询。”阎文应道。
    “刘卿?”赵祯又问。
    “广平郡王去请过,恐为陈情举子所误。”阎文应暂时不明风向,说话四平八稳。
    “让荆王进来。”赵祯卧床摇头。
    “请荆王觐见。”阎文应传宣。
    赵祯眉头微不可觉的一皱。
    “十月怀胎之恩未报、沉冤未雪,陛下怎能被大阉三言两语乱了心智?”赵元俨义愤填膺。
    “非要朕封八王叔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八王叔才肯消停?”赵祯惊坐而起。
    “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太后病重,江德明为何请监银川府?可开奉先寺梓宫验……”赵元俨声泪俱下。
    “够了!送荆王出宫!”赵祯怒喝。
    后殿慌乱仅片刻,阎文应的心却一直忐忑。
    “朕不想你阎文应也步周怀政、雷允恭后尘,去大庆殿守着。”赵祯沉吟片刻又道。
    阎文应不敢辩,三拜而去。
    “人言可畏,文质以为荆王所言可信与否?”赵祯问。
    “臣常年在外……”周文质支支吾吾。
    “朕想听实话!”赵祯撂下一句。
    “臣不敢臆测。”周文质冷汗直流,“臣曾仕悼献太子于资善堂,其时诸王居东宫,人心叵测,阴事不绝。而陛下成长至今,几无波澜,太后功不可没。”
    赵祯无话可说:“刘卿为何不来探朕?”
    周文质深吸一口气:“陛下因一言兴怒,非社稷之福,刘纬不敢来见。”
    赵祯潸然泪下。
    就算奉先寺梓宫所葬是生母李宸妃,就能否定刘娥的抚育之恩?
    交在他手里的是锦绣江山,并非至道三年那样的四面楚歌。
    而今身世揭开。
    不止是刘纬在等,文武百官乃至整个天下都在等过去十年的定义。
    “传范仲淹。”
    赵祯下定决心,亲授词头。
    遂诏:大行皇太后保佑冲人,恩勤至矣。而言者罔识大体,务诋讦一时之事,非所以慰朕孝思也。其垂帘日诏命,中外毋辄以言。
    宋绶出知南京兼广南西路安抚使。
    蔡齐知交州、王随知象州、韩亿知鄯阐府、孔道辅使契丹。
    二月初一。
    追赠李氏为皇太后,谥章懿,移李氏梓宫暂停慈恩寺,附葬永定陵。
    赵祯幸慈恩寺祭告,哭视。
    棺内,帝服、后服、男女童服各一件。
    ……
    此时,兵围幽州城的萧孝穆迎来一位特殊使臣,南朝御史中丞、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
    请契丹中京、南京言和。
    请以孔氏嫡系住持契丹中京孔庙。
    并告契丹主,二十万宋军已在登州备战,箭指来苏(今大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