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回 渡江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妙医圣手周玄机姜雪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最强篮下霸王陈元昭许瑾瑜垂钓之神末世超级农场极致辅助之命里有曦

    二月初八,正午烈日炎炎。
    辽东军在海军的掩护下,顺利登岸。随即,伴着鼓声结阵,朝岸上的南兵开火。
    没有来得及结阵的将士,也寻找合适的掩体,端着枪,对敌人挨个点名射击。
    杨承应站在指挥舰的甲板上,端着望远镜,观察着战场。
    他看到,骑兵团顺利的渡江后,结成骑兵冲锋阵型。
    看来南兵要退了,他想。
    果然,一看到骑兵即将从侧面进攻,南兵吓得拔腿就跑。
    「传令下去,大军登岸后不要停下来,直到拿下镇江。」杨承应适时调整进攻路线。
    掌旗官领命,挥舞着旗帜,发出追击的旗语。
    通信兵驾舟往来于各部队之间,将杨承应的将领逐级传达。
    很快,旗舰靠岸,扔锚。船板随后放下,杨承应走下船。
    侍卫牵来战马,他旋即上马,大手一挥:「出发!」
    论战斗力,南兵远不如高杰余部。
    仅一个时辰,杨承应就在镇江的府衙坐着了。
    「我军此战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杀南兵一千三百人,南兵已经逃向丹阳。」
    听着郎廷佐的汇报,杨承应把目光投向丹阳。
    看地理位置,便清楚的知道,南兵是抛下南京不管了,估计是想回浙江。
    「大军原地休整,明日向南京进发。」
    杨承应说完,回到座位上。
    镇江扼南北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失去镇江,就意味着弘光政权失去了最后的屏障,灭亡是指日可待。
    「说实在的,我要是有千里眼就好了。」
    杨承应突然说这话,令在场将领面面相看,不明就里。
    然后,听杨承应继续道:「想看一看朱由崧在干什么?」
    众人会心一笑。
    吴三桂道:「臣劝殿下还是不看为妙。」
    「为何?」杨承应问。
    「听说朱由崧十分好色,这会儿说不定正抱着哪宫娘娘在干见不得人的勾当。王妃们又不在这里,殿下看了,万一动了念头,我们岂不是要担上‘强抢民女的罪名。」
    听了吴三桂的话,众人仰头大笑。
    杨承应也笑了起来。
    翌日,也就是二月初九,弘光皇帝和马士英接到前线送来的紧急战报——辽东军已夺占镇江,有进军南京的迹象。
    君臣二人双双麻了。
    这时候必须跑路,因为南京没有可靠的守军。
    就算有,面对辽东军的大炮,也不一定抵挡得住。
    而距离他们最近、最可靠的水师涂蜚部,还在芜湖集结,等他们赶到,弘光皇帝坟头都要长草。
    从镇江到南京,距离仅一百三十里,两日的路程。
    跑!马上跑!
    还必须跑得悄无声息,以免被百官发现,绊住手脚。
    二月十日,弘光皇帝不上早朝,只派太监传旨,将马士英、钱谦益等进献的淑女全部释放,同时宣布全城戒严。
    全城戒严,这很好理解。
    把淑女释放,算是一项德政。
    然后,让百官绷不住的事情来了。
    太监宣布,弘光皇帝心情大好,决定在戏园子看戏。
    啥?大敌临头,跑去戏园子看戏!
    百官们震惊之余,纷纷表示,这种事怎么可以呢,聚在端门外吵吵嚷嚷。
    弘光皇帝全然不理会,按部就班的召集戏班子,和卢九德等几个太监一起看戏。
    气得百官们肝都疼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接受现实。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弘光皇帝看戏的当口,马士英已经将太后和皇帝的妃子偷偷接出宫。
    连死盯着马士英的钱谦益,都全然没有察觉。
    弘光皇帝这边优哉游哉的看着戏,一副憨傻的模样。时不时哼上几句,沉浸在戏文里。
    没有人察觉异常,包括弘光皇帝出恭。
    但是!弘光去的不是茅厕,而是从后院离开,跳上马车,在侍卫的保护下与马士英一行人汇合。
    原来他们约定好了时间,只听到二鼓声响,就找机会离开。
    二鼓,也就是二更,大概是现在的21-23点之间。
    由勇卫营士兵和马士英的黔兵护送,直接把文武百官和城内其他人都丢下,连夜跑了!
    这支黔兵,是贵州来的,军纪极差。
    差到什么程度?
    差到他们取道祁门县,因强占民房、强辱妇女,被当地官员误以为是流贼,率众堵截。
    有一个叫许文玠的,纠结六县乡勇在东洪村堵截。激战后,黔兵被乡勇击败,逃到祁门县南边的汪氏宗祠,乡勇焚烧宗祠,烧死黔兵近两百。
    后来是马士英问询后派人解救,才让他们免于覆灭。
    等三千黔兵进南京城,直接跑了一多半,剩下不足一千。
    靠这种人保护,有点不靠谱。
    但眼下也只能靠他们。
    搞笑的是,卢九德等人还在看戏,完全没有察觉皇帝跑路。
    直到留守紫禁城的内监来了,问道:「陛下呢?」
    「出……出恭!」卢九德的有一点小变化。
    「出什么呀,八成是跑了。」内监急坏了,「我们都被皇爷给骗了,太后和几位皇妃都不在内宫。」
    「天啦!」卢九德跌坐在椅子上,浑身发抖。
    都说皇帝是太监们头上的天,可是这片天不辞而别,真就是天塌地陷。
    短暂的慌乱后,卢九德恢复了镇定:「快!派人告知百官,皇帝跑了。」
    皇帝跑了!
    这在以前都要给个比较委婉的说法,什么南狩,什么巡游。
    到弘光这里,就变成跑了。
    由此可见,百官们已经对这个皇帝失望透顶。
    百官云集南京文华殿,吵吵嚷嚷,都没有好主意。
    「赵伯爷,您统帅京营,又是忻城伯,是我们这些人中最有威望的人。不如由您出来主持大局,对周王殿下是战是和,全凭伯爷决断。」
    一人起头,其他人纷纷附和。
    赵之龙:???
    都当我是傻子,身为弘光朝的大臣,对敌人却是一口一个「殿下」叫着。
    还是战是和,由我一人决断。
    战个屁!
    无非是不想担上「背主投降」的恶名,拿我当冤大头。
    想到这里,赵之龙灵机一动:「大敌当前,福王居然逃走,不配做我们的皇帝。早有传言,关在诏狱的王之明是太子,是我们真正的君主。
    大家不如随我一起到狱中放出太子,拥立太子登基继位,带领我们抵御强敌。」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百官们多半是老油条,听了这些话,不禁会心一笑。
    高,实在是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