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白拿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无上丹尊东晋北府一丘八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神族下凡三寸人间

    第700章 白拿
    吵吵闹闹,甚至文官都化身武将,在朝堂上大打出手。
    好在控制住了,大家调整之后暂时冷静了下来。
    打归打,骂归骂。
    下朝后,大家还是见面微笑问好的好同事。
    程太后让众人想办法,朝堂上安静了一会儿。
    马英伟这才开口说:“为今之计,还是得尽快把苏北的瘟疫控制住。”
    “苏北的士兵都闹起了瘟疫,后续若是苏北盐民再次叛乱,连能阻止他们的人都没有。”
    “钱大人和刘太医既然已经试过了东南驸马的药是有用的,那我们便不论如何,都得把原料采购好送过去。”
    龙海文问:“可现在我们已知能供大蒜的地方,基本都被买光或者被预定好了,我们要怎么办才好?”
    罗镜文插嘴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被订好了又如何?内阁直接帮陛下拟个圣旨,直接把那些被预订的大蒜征用,东南那边还敢抗旨不成?”
    这个办法野蛮了一点,但非常时候还是有用的。
    只是大周目前这情况,到处都乱。
    朝廷再这样对东南,要是东南也乱起来呢?
    “这种做法,若是激发了东南和朝廷的矛盾,东南王手中是有兵的,届时东南若是乱起来,那便不是普通的乱了。”
    有人不同意,出声劝道。
    罗镜文刚做错了事,急着要弥补。
    刚刚大家对骂和打架的时候他不敢吭声,担心别人会把矛头对准他。
    但现在大家都冷静下来,能正常议事了。
    他便只想着赶紧想办法把自己先前办的坏事给补回来。
    “有兵又如何,他还敢谋反不成?”
    “先前他没有朝廷命令,擅自出兵去攻打胡族,本就是欺君大罪。”
    “这次他又莫名安排人把整个大周的大蒜都收购走,就算他有苦衷,那也得以大局为重,把剩下的东西让出来!”
    罗镜文这一说法,瞬间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确实,淮南王手中再多兵力,他也是我们大周的臣子。”
    “圣旨一下,若是他明面抗旨,那我大周的百姓都不会放过他的。”
    这件事,就算朝廷真下旨明拿了,也是为了百姓和江山社稷着想。
    如果淮南王真的敢抗旨不遵,届时百姓们的口水都能把他淹死。
    那些读书人先前在东南的帮助下,一直在各种指责朝廷。
    到现在,朝廷每日都能收到不少骂他们不作为的奏疏。
    东南如果真的敢当着天下人的面抗旨,不说普通百姓,就天下读书人的怒火都会转移到他们身上。
    这种不占道义的藩王,届时朝廷直接下旨处理他们,也绝对不会有人替他们说话。
    但说是这么说,却还有不少东西是要考虑的。
    沈华粱说:“朝廷现在暂时腾不出手来处理东南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政策,最好还是以怀柔为主。”
    “西南与河中地区都还在赈灾中,苏北平原的事情是我们目前要最优先处理的。”
    “不能在这时候,用这种事情挑动东南。”
    礼部侍郎说:“东南如今的兵都在胡族,即便淮南王有什么火气,他们也不敢发出来。”
    “我觉得这正是下圣旨的时候。”
    朝廷不敢现在惹东南,不就是怕他突然反了么?
    但淮南王带着大部分的兵力在胡族,要回撤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情。
    他们直接把圣旨送过去,再把需要的东西拉走。
    淮南王说不定还在胡族那里翻身赶回来呢?
    等他回到,一切已成定局,朝廷也有了足够的物资处理苏北平原的事情,那还用担心什么?
    “说得对!”
    “不错,我同意这做法。”
    这种办法,不用户部出钱,石有为自然是愿意的。
    只是他此前觉得东南和赵成书是一伙的,也就是王阁老与罗镜文的敌人。
    所以他希望东南那边好,才能继续打压王阁老一派。
    现在闹成这样,兜兜转转又是王阁老一派做的决定。
    而且这个决定,还会起到打压东南的作用。
    石有为干脆不做声,看着这些人讨论。
    支持朝廷直接下旨去东南,伸手要大蒜的占了大部分。
    有一部分则与沈华粱一样的想法,觉得朝廷对待东南的政策应当要以怀柔为主。
    大蒜怎么都是要买的,但朝廷不能直接白拿。
    怎么都要花点银子,起码把定金还给东南。
    最终,程太后出声,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朝廷先下旨看看东南的反应。
    若是东南反应太过强烈,那就补偿点定金回去。
    一群人商量好后,内阁便让翰林院拟旨了。
    今日当值的翰林,唇红齿白,一看就是那种老一辈非常喜欢的小辈长相。
    在一群衣衫不整,官帽有些甚至还瘪了一处的糟老头子中,特别亮眼。
    这正是前年与苏誉一同参加科举,夺得探花名次的汤乐。
    科举后,他跟当时的榜眼董思成一起进了翰林院,成了翰林院庶吉士。
    后来董思成因为岳家的事情牵连,从翰林院下放到通政司,做了一个传旨跑腿的人。
    但汤乐还一直在翰林院里任职。
    今日正好是他当值。
    听说要拟旨,便赶了过来。
    结果当着众位大人的面拿起笔,内阁几个阁老的亲切视线一直紧紧盯着,坐在上首的程太后目光也落在他身上。
    汤乐有些紧张,吞了吞口水。
    赶紧把心神稳住,内心开始构思起这封圣旨的书写。
    不过一边构思,一边心中忍不住腹诽了几句。
    诸公们都在说什么东南也是王土,淮南王也是大周的臣子。
    结果却丝毫不问东南为何要购买这么多大蒜,只一味喊着要东南把东西让给朝廷用。
    万一东南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军中也发生了瘟疫呢?
    朝廷诸公们真是的,这时候东南的将士们就不是大周的将士了?
    不过他心中虽然腹诽,面上却没有说出来。
    毕竟这事与他是无关的,他不过是朝堂上的一条咸鱼罢了。
    拟完圣旨后,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了出去。
    如今西南和苏北地区的路已经都通了,要送消息到东南也不像以前这么困难。
    诸公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大朝会暂时休息,改成小朝会继续讨论事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