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较劲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听得这下联,上官翊顿时老脸一僵,面色有些不自然了。
    骂的也不轻呢。
    “哈哈哈哈,好,对的不错!”
    赵行谨朗声笑起,目光也开始在人群中搜寻声音的来处。
    与他一样,在场的官员们都在寻找是谁来了这么精彩的一句下联。
    不过当他们看清那年轻人时,才发现竟是个脸生的。
    只是旁人觉得陌生,谢玖就不陌生了,对上下联的人,正是周志青。
    “你是,翰林院的人?”赵行谨问起话来。
    虽然不认识,但晓得那一片席位上坐着的都是什么身份。
    周志青忙拱手行礼,“回皇上,微臣翰林院庶吉士周志青。”
    众人听得他的身份,一时不少人侧目,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
    庶吉士乃是从新科进士中选出来的,德才兼备的人,入翰林院由翰林学士负责教导三年,三年后考核,成绩优异者便能留下,日后便能有机会成为皇帝近臣。
    显然周志青这样的年轻人是能有好前程的,尤其眼下因为这句下联,被皇上称赞了,那就比旁人更多了机会。
    他的样貌也不错,一时间场上有些个家中有待嫁女儿的官员,都开始动了些小心思。
    京中高门,有才学的公子,那都是众所周知的,而周志青这样面生,从前没有什么声名,那就说明多半出自寒门,收个这样的女婿,多加提携调教,日后也是不错。
    可惜,这些人并不知道周志青已经娶妻,娶的还是罪臣吴氏的女眷。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
    此刻赵行谨听得周志青自报身份后,还是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好好在翰林院修习,我大靖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一代。”
    “微臣定不负栽培!”周志青心下激动,立即应声。
    谢玖瞧着这一幕,微微垂眸,唇边勾起些许弧度,心说赵行谨这一夸,恐怕又要推着周志青和吴清婵的婚姻,越发走向分崩离析了。
    她看的是这一层,但现场的其他人自然不晓得这些了,尤其是西迟国的使臣们,只瞧得见上官翊被对面的小年轻给怼回来了。
    不,是又怼回来了。
    上一个让他被噎的不能张嘴的谢惟,也年轻。
    高遂见状,便给身后坐着的约么二十来岁的男子使了个眼色,后者会意,便站起身来,适时开口。
    “这位周大人对的当真是妙啊,在下这里也想到一句上联,不知周大人可否还能对得出。”
    有针对性了。
    周志青不是个傻子,自然也能感受到对方想挫他的锐气。
    这种情况之下,他刚受到皇上的几分青眼,若是被压下去了,那之前风头可就白出了,甚至可能还会被嫌恶无能,所以他不仅要应上,还要应的漂亮。
    故而思索一阵,笑意温和道,“阁下谬赞了,若有好上联,说出来在场诸位大人都可一同听听,在下才疏学浅,若是对不上,阁下可别太失望,想必场上其他大人或有好下联呢。”
    他这话说出来,赵行谨听着尚算满意,没有因为对方的刻意针对,和刚才的出风头,而忘了场合,去逞英雄。
    而是适当的自谦,这样即便没有对出好的下联来,也不至于被对方太过耻笑,同时也将在场其他大靖官员调动起来,暗暗催动着大家一致对外。
    西迟国这位年轻男子名唤金越,是西迟文坛新秀,自然也不简单。
    看出了周志青的小心思,也不慌不忙,亦是笑着开口。
    “好,那我的上联是,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这句倒是比上官翊那恶意满满的上联,要有内涵多了,算得上是正经切磋。
    周志青听罢,微微皱起眉来,似乎不太想得出很契合的下联来。
    赵行谨看在眼中,虽稍有些失望,但也没怪罪。
    能理解的,刚出过风头,此刻自然少不得压力更大,不比刚刚头一回,什么也不想,对就是了,这回要是对的不好,那可就丢人了,轻易倒不如不张口。
    “怎么,周大人对不出了?”金越笑问,但话里的得意却已有些遮掩不住。
    但没想到周志青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月浮水面,捞将水底月还沉。”
    这话出口,金越面上的笑容就渐渐消失了。
    显然,对的很好。
    赵载言看到金越这年轻人有些挂脸了,忙是在旁打圆场,主动鼓起掌来。
    “好,好句,对仗工整,可谓绝佳,金大人,你说是不是?”
    金越收到提醒,忙是笑着对周志青拱了拱手,“不错,周大人此句甚好,在下佩服。”
    “承让,承让了。”周志青也客套的回了个礼。
    双方坐下后,赵行谨才面带笑意,适时开口。
    “这也算是有来有回了,倒是不分胜负啊,来,谁还有好上联,只管说,今日若是谁出的上联,无人能对得出,朕这块松烟墨就赏给谁!”
    显然这是让大靖人杀对方威风的意思,毕竟这对对联,可是高遂这位西迟国宜郡王提出来的。
    怎么能就这样结束呢。
    谢明慎看出赵行谨的心思来,便主动道,“皇上,臣倒是想了一句,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他说罢,不多时,西迟国人的使团里头就有人张了口。
    道,“龟蛇浮水面,两样玉带荷包。”
    谢明慎听罢,轻笑道,“也算是对上了吧。”
    但太没有意境,过于通俗浅薄了。
    后头的话他没说出来,不过场上许多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时各处似有低低的笑声传出。
    上官翊和赵载言两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不过还好金越没掉链子,及时张口对了一句,“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棱。”
    这自然是远胜过上一句了,虽然对方是西迟国人,这文采上倒也让在场大靖官员都高看了一眼。
    瞧着扳回了些局面,西迟使团众人的面上才好看许多。
    只是如此一来又算是打了个平手了,两边都暗暗较劲呢。
    谢玖抬眸看了眼赵行谨,发现他眸中的笑意已然不似方才,估么是有些不耐烦了,不想继续在这个对联上拉扯,故而思忖片刻后,便招手将春容叫到身旁,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春容听罢,便悄悄退开,快步往文熙公主那边去了一趟。
    随后,一道带着几分稚气的声音,便在殿内响起。
    “父皇,儿臣想到一句上联,不知可否。”
    赵行谨闻声望去,见小姑娘的手紧捏着帕子,应当是鼓足勇气才站起来的,故而温柔道。
    “你说来听听,不好也不要紧。”
    小孩子嘛,不丢人。
    文熙公主点头,随后在众人的目光中开口道,“北城城北,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原本赵行谨没抱什么期待,却不想文熙公主这句上联出来后,竟是叫众人都愣住了。
    还真是不好对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