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长安长安~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这是一个让人见了就无法忘记的地方。
    它能够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百转千回,时光荏苒越千年,无数人也在梦中回忆着那长安城的一切。
    长安城。
    长安长安~
    就连名字都让人心中无比怀念。
    汉朝之中。
    那之前无数质疑过李世民的士大夫们,这一刻全部闷了。
    怎么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这李世民武功如此之盛,唐朝的百姓竟然还生活的如此富足。
    到底是哪里搞错了什么?
    这简直没道理!
    怎么他越打还越富了呢?
    西汉。
    刘彻这一次彻底服了。
    他看着那天幕上长安城的繁华,整个人沉默了。
    刘彻缓缓走出未央宫中,又独自一人走上了高楼。
    从这里可以将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
    他大汉的都城也是长安!
    刘彻也不是没有在长安城逛过,他的长安城虽然也十分繁华,但跟那天幕中唐朝的比起来,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他也知道,这么多年来跟匈奴连连大战,百姓的生活已经困苦不已。
    文景两朝留给他的巨大财富,早就被他给打光了,后面全是靠着桑弘羊帮他搞来了不少钱财,才让这场针对匈奴的战争能一直持续下去。
    当然付出了这么多代价,战果也是斐然的。
    不仅一举扭转了汉室七十年来对匈奴的颓势,还将匈奴给打到了漠北。
    那么付出了这么多代价值得吗?
    刘彻看着眼前的这片残阳,双手撑在栏杆之上,悠悠叹了一口气,当再次睁开眼睛之后,眼中无比坚定。
    值得!
    很值得!
    匈奴是必须要打的,而且就必须是这个时间来打!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场战争,而是汉人打出立命之本的关键战役!
    后人如何清楚此时的匈奴到底多么强盛。
    那三十万来去如风控弦之士,就如架在汉人脖子上的锋利长刀!
    如果他不趁着这个绝佳的时机去打,说不定在他大汉一朝,就有被异族入主中原的风险!
    可恨!
    贼老天,为何要把朕的去病带走!
    如果去病还在,后面的几场战役也不会落的那般局面了!
    我汉室的子民也会少遭受一些困苦了。
    刘彻的心神只是微微动摇,便坚定了自身的想法。
    他现在似乎明白了为何这李世民会排在他前面了。
    但即便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这匈奴他也还是会坚定不移的打下去!
    只不过这一次,他会打的更好,打的更迅速!
    贞观。
    一众贞观群臣看着这一幕也是目眩神移。
    不过此刻他们的心中有一个疑问。
    这长安城现在虽然也繁华,但看着还没有天幕中表现的那般繁华吧。
    “这是不是看起来有哪里不太对劲?”李世民发出了灵魂拷问。
    “或许是后人稍微夸大了一些也不一定。”
    李世民点了点头,忽然又想到一个事情,“让人去查一查那什么君士坦丁堡在什么地方。”
    “朕倒是要看看这被后人说能稍微跟长安城一提城池是什么情况。”
    一众武将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兴奋的目光。
    又有仗打了?
    要是将这君士但丁堡拿下来,后人应该会对他们多有称赞吧。
    【大唐的武功强盛到了巅峰之际的同时,大唐百姓也同样生活在一片富足之中】
    【除了武功、经济以外,盛唐那昌盛到极致的文化造诣同样也让无数人津津乐道】
    【即便是遍数华夏两千年,盛唐诗人风采也是让无数人神往不已】
    【说到大唐,如何能不说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杰王勃、诗豪刘禹锡....】
    【一众才华横溢到了极致的文人们,共同谱出了大唐这璀璨的乐章,甚至很难说,究竟是大唐成就了这些诗人,还是这些诗人成就了大唐的盛世】
    【但不论如何说,这盛唐的风采要是少了他们,定然会失色无比】
    天幕下,画面陡然一转。
    来到了一处灯火通明的广场之中。
    明明是夜晚,但四周灯火之璀璨,路上行人之多简直让无数人都看傻了。
    他们原本以为这盛唐的夜景就已经天下无敌,没想到竟然还有比这更繁华的!
    不少人都认了出来,这天上所展现的画面,正是那后世之景!
    但是这真的不是仙境吗?
    明明没有看到任何烛火,那灯光不仅无比明亮,竟还闪烁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芒!
    这后世掀开的一角,让天幕下所有人都站不住了,豁然起身,贪婪的看着着眼前的一切,唯恐错了些什么!
    “那路上竟然如此宽敞平整,到底是如何修建的?”
    “还有那些高楼你们看到没有,怎么到处都是如此高的大楼,那么高的楼又是怎么修的?”
    “我的老天爷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后世的百姓要服多少徭役,死多少人才能修出这样的建筑!”
    不等先辈们细细思考。
    一个穿着一身大唐服饰的男人,手中拿着一个小麦克风走到一个学生面前。
    “有时间可以跟你对对诗吗?”
    学生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镜头笑了笑,点了点头,“没问题呀。”
    “山重水复疑无路。”主持人问。
    “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
    主持人一连问了好些个人,几乎每一个都能对答如流。
    那一句句好诗,听的无数先辈简直是如痴如醉。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好诗!好一个诗魔!”
    曹植听了这句整个人如遭雷击,越是品味越是喜欢,连连干了三大碗酒,才觉得心中畅快。
    每当被念到了的诗歌的诗人,都无不露出惊喜之色,他们不曾想过,他们的诗竟然能流传千年,到了这后世也有无数人记得。
    难以言喻的自得和自豪感瞬间填满了整个心胸。
    对于大唐的许多诗人来说,不得意几乎是他们人生的主旋律。
    那些令无数脍炙人口的诗,都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之时才抒发写下来的。
    整个唐朝有名的诗人,也就一个高适爬到了节度使的位置,就这还是在他晚年之际才有的成就,青年时也是蹉跎半生。
    而现在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想的那么一无是处,他们写的的诗歌流传了千年,他们的名字也被后人记住,这如何能让他们不高兴呢!
    无数人听的如痴如醉的时候,也有一些人在深思一些问题。
    怎么这问到的每一个人对这些诗都能对答如流,即便是那孩童被问到,那也是郎朗上口。
    这后世的文风竟然昌盛到了这般地步了吗?
    那不论男女老少,竟然每一个都如此。
    总不能每一个人都可以读书吧?
    可是这种事怎么可能?!
    【大唐,是一个强盛到不可能被任何战胜的国家,能毁灭大唐的只有他自己!】
    天幕上画面一转,当这句话出现之后,整个画面的格调似乎变得有些灰暗起来!
    隐隐之间,那北方像是带着一股浓郁的血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