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自然科学奖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龙蛇之拳镇山河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快穿:女配又跪了

    诗歌环节结束之后,众人去了摩托车厂的会议室,研究如何销售。
    “眼下咱们国家还困难,这个摩托车既然领先于全球,那就去出口,换取外汇,用来购买咱们国家的其他必需品。”有人建议道。
    “对,之前咱们的出口以粮食为主,价钱低不说,还导致国内的粮食困难。”这是一个对国家外贸政策有看法的人。
    只不过他也清楚,那是没办法的办法。
    “眼下我们建国不久,国家和人民都很困难,这个摩托车可以暂时先出口。
    但在座的同志们也要有决心、有信心,让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
    往后咱们不能把好东西都出口了,应该把最好的留给人民,次一点出口到国外。”领导开口定下了出口的策略,但他也给所有人定下了奋斗的目标。
    摩托车出口的方针定下之后,众人开始商量如何出口。
    这里大多数人都不懂外贸,说的都是一些老办法。
    张建华举起手道:“我可以提意见吗?”
    “建华同志,你是咱们研发摩托车的功臣,谁的意见都可以不听,你的必须要听。”领导笑着说道。
    “各位领导们,咱们在国外没有销售点,华人朋友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主动上门求购。”
    未等张建华说完,有人便好奇的打断他道:“主动上门求购,这可不容易。”
    张建华开口解释道:“领导,我听苏联的一位专家说过,欧洲有大型的摩托车赛事,咱们可以想办法把摩托车送去参赛。
    我相信以咱们的摩托车,一定会吊打其他摩托车,届时必定会一炮而红,必然会有上门求购者。”
    “这个办法好。”有人附和道。
    “对,就这么办。”
    “我让外交部的同志们打听打听情况。”大家都觉得张建华的建议可行,决定按他说的办。
    张建华原以为自己的建议可行,可惜几天后外交部门传来消息,让摩托车参赛的办法不可行。
    外交部那边传来消息,要想参加世界摩托车锦标赛,最早也只能参加1963年的赛事。
    今年的大型赛事已经结束,就是明年的也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原来世界摩托车锦标赛都是以车队的形式参加,都是世界各大公司把控,华国一时不会还不具备参赛资格。
    不过外交部门的同志们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把摩托车送过去进行表演,领导们已经同意了。
    若非时机不合适,张建华也想出国瞧瞧。
    张建华知道,接下来的摩托车销售和自己无关了,他主要的任务还是完善工业母机,提升国家的工业基础。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和研发其他类型的工业母机上,只是偶尔会询问一下摩托车表演的情况。
    转眼间,又过了一个月。
    张建华从张少维处听到了摩托车的最新消息,他主持生产由领导亲自命名的长城摩托车在欧洲表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他研发生产的摩托车是双缸,时速达到了265公里每小时,而市面上其他摩托车的时速普遍还停留在二百公里以下。
    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事实上,张建华是没去现场,他若是去了就知道现场有多轰动了,求购者几乎挤破了工作人员。
    而且因为摩托车的缘故,欧丑很多国家改变了对华国的看法,之前他们认为华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国内工业几乎为0。
    华国唯一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就是军人的战斗力,一V17有战绩可查。
    “咱们的订单已经排到半年后了,为了赶订单,国家又在东北和沪上各成立了一家摩托车厂。”张少维激动的说道。
    “太好了,总算没有辜负领导的厚望。”张建华也非常激动。
    如此一来就能减少粮食的出口,国内人民的口粮就会增加,饿死人的事就能少一些。
    虽然这些话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说,但他还是非常高兴,并不是他圣母,而是他已经被这个时代同化了。
    来到这个时代走一遭,他不想成为一名匆匆过客,他想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且越厚越好。
    “建华,经过研究,领导决定对你的身份暂且进行保密。”张少维担心张建华年轻气盛不理解。
    “好的, 我同意。”张建华不仅不反对,反而非常赞同,他可是非常怕死的。
    谁知道自己的身份暴露之后,会不会在那个犄角旮旯冒出来一个杀手对着自己就是一枪。
    他虽然垂钓到了顶级兵王的能力,但也是肉体凡胎,被枪打了也会受伤也会死亡。
    “另外,有人提议给你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不过也有人以你的年龄进行了反对。
    经过研究,最后一致决定,你什么时间完成精密机场的研发工作什么时间给你颁奖。
    但是倘若你完不成研发任务或者被其他人抢先完成研发任务,这个奖自然也就没了。”张少维的话让张建华激动不已。
    对于这个奖项他前世就关注过,评选极其严格,在历史上多次空缺,华老、钱老等人就获得过这个奖项。
    “张部长放心,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把这个奖夺走。”张建华郑重的说道。
    这可是光宗耀祖,族谱单开一页,历史教科书必定刊载的成就,怎么可能错过。
    “我相信你。”张少维拍了拍张建华的肩膀。
    接着继续道:“对了,我听说农业机械部陈部长想要你到他们部工作,负责农业机械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但京杭和冶金等部门不同意。
    他们认为你当前负责的工业母机研发,事关工业基础,比农业机械更重要。
    估计这段时间有人来找你问话,你可以提前做做准备。”
    张建华点头答应下来,开始思考去农业机械部工作的可行性。
    1961年即将走完,距离1966年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留在京航可以,但他一定要在1966年之前离开。
    张少维说的不错,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机床的研发工作,只有完成研发任务他才能毫无遗憾的离开。
    最关键的是,这可涉及到自己历史地位的问题,绝对不能马虎。
    不过这项技术垂钓上来已经三月了,他基本上已经吃透了磨床技术,这已经属于精密机床了。
    至于普通机床里面的车床、钻床、镗床、铣床、刨插床等,在他的金属加工机床技术指导下,已经有其他人将其研发出来了。
    这件事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东西并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
    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大牛科学家的,他们只是局限于时代,并不是能力不够。
    只要有实物做参考,他们就能举一反三,研究出其他机床。
    不过想到后世的世界工厂,张建华就理解了。
    想到这里,张建华暗下决心,准备研发一至两个精密机床,其他的交给其他人。
    他相信有了自己研发机床做参考和资料,很快就有其他科学家研究出其他作用的机床,他自个准备到农业机械部研发农业机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