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章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机床小匠、 我能复制一切技能、 我快亏成麻瓜了、 很纯很暧昧、 我的系统是日记本、 吾唯混沌、 我的系统异能、 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
晨光中的长安西站,蒸汽机车喷吐的白烟在琉璃穹顶下盘旋。夏华站在月台上,三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第一次见到这个钢铁巨兽时的诧异至今难忘。如今站台扩建了三倍,钢架结构的穹顶镶嵌着泰西进口的彩色玻璃,将晨光折射成七彩光斑,洒在女儿程乐仰起的小脸上。
“娘亲快看!那个大钟会自己报时!“程乐突然拽着她的衣袖惊呼。话音未落,站厅中央三丈高的巨型座钟发出清脆的齿轮咬合声,鎏金钟面缓缓打开,一只精巧的铜制小鸟弹出,在发条驱动下转了三圈,发出啾啾鸣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程逸口袋里的磁石“啪“地飞出,牢牢吸在了铁质扶手上。
李碚弯腰取下磁石,玄色蟒袍上的金线云纹在晨光中流转生辉。他故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促狭:“这是按你娘十三岁画的图纸造的。那时她非说要造只会飞的铁鸟,结果工匠们折腾了半年,只做出了这个会叫的。“说着用指尖轻拨小鸟的尾羽,机械鸟立刻又欢快地鸣叫起来。
夏华轻哼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翡翠玉镯。这对手镯是先帝赐予的宝物,如今被她改造成了一对精巧的腕表,表盘内侧用微雕工艺刻着“日月同辉“四个小字。表针走动时,偶尔会露出表盘底下藏着的一朵小小梅花——那是当年慕容铧刻上去的。
踏入长公主府的梅园,熟悉的梅香扑面而来。这株老梅比五年前更加茂盛,遒劲的枝干上新添了几道刻痕。夏华的手指抚过树皮,在最高处摸到一行工整的字迹:“春华平安喜乐“,笔锋间依稀可见宣帝特有的运笔习惯。
“你走后,二哥每月初一都会来这里。“李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修长的手指抚过树皮上深浅不一的刀痕,“他说要替你把错过的四季都记下来。“指尖停在一处较新的刻痕上,“这是去年冬至刻的,那天皇孙第一次作诗,二哥高兴得多喝了两杯。“
书房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透过雕花窗棂,夏华看见程易正带着两个孩子在玩寻宝游戏。
程逸手中的磁石突然“咔嗒“一声吸住了书架后的暗格。铁盒里整齐码放的《全唐诗》习字帖已经泛黄,每页边角都用朱笔画着小小的梅花标记——那是她同慕容铧学习时被罚抄书,偷偷用簪子蘸胭脂画的。
“首...首相大人?“老管家颤巍巍地跪在门口,双手捧着一个锦盒。盒中静静躺着那支珍珠发簪,簪头的东珠依然温润如初,只是银质的簪身上多了一道细细的裂纹——正是当年“假死“时摔出来的。
改造后的西市宛如一个光怪陆离的万国博览会。程氏商行的玻璃橱窗里,最新款的留声机正在播放《女诫新解》,镀金的喇叭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对面的泰西商人摊位上,电影放映机投射着女子学堂体操课的影像,女学生们穿着新式体操服矫健跃动的身姿,引得路过的老学究们连连摇头。
“让一让!实验课要迟到了!“冯玉儿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车铃叮当作响。这位曾经的大家闺秀如今梳着利落的短发,蓝色学生装上别着铜质校徽,车筐里装满铜线圈和齿轮零件。
她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装扮的女学生,每人胸前都别着枚特殊的徽章——齿轮与梅枝交织的图案下,刻着“格物致知“四个小字。
转角处,张夫子正与一台蒸汽印刷机较劲。老人刚排好的《女则》活字版,被机器自动重组成了《女子参政倡议书》,气得他白胡子直翘:“荒唐!这铁怪物...“
“夫子息怒。“一个年轻的书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在机器侧面某个隐蔽的按钮上一按,“您看,切换到这个模式就可以了。“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机器吐出的活字立刻变成了工整的《论语》。老儒生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二愣子熟练地操作着这台“铁怪物“。
是夜,夏华独自在曲江放灯。宣帝突然现身,往她手
里塞了卷诏书:“明日朕就宣布,首相未死,公主仍然在。“
所有的恼怒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淡,当没有厉害冲突,过往的情感于不匹配的愧疚感让这个最成熟的政客也柔软了。
毕竟,对这个跟自己有八成像的妹妹,他一直是喜欢的。
“陛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过得挺好的,有你们的眷顾,我很幸福!“夏华在宣帝面前始终不能自在说话。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
帝王就是称孤道寡之辈!
“嘘...“宣帝指向对岸。李碚正带着程逸和程乐放风筝,纸鸢上明明白白画着两个并立的女子剪影。夜风送来孩童的欢笑,混着蒸汽船悠长的汽笛声。
宣帝沉吟半响,说,“从今天起,没有春华,只有驸马的继妻夏华,鉴于驸马功劳,特赐其女程乐为静安郡主,食邑一千户,封地瓜州,赐其子程逸为程府世子,继承镇国公的爵位,世袭罔替,享丹书铁券!”
“谢谢二哥赏赐!”夏华没有推辞,只是还像五年前那样行了礼,仿佛她从未离开过。
宣帝咧嘴一笑,“你啊,就是不吃亏!”
“若是二哥那一天不做皇帝了到纽西兰,您看上啥,只要我有的都哪走!”夏华乐的凑趣。
“当真!”
夏华看了一眼儿女,“人除外!”
“你竟如此不喜欢朕的子女?”这话半真半假,夏华听出了一丝危险。
“在宫里,父女不是父女,兄弟不是兄弟,我养的娃粗疏惯了,势必要得罪人,若是如汉时陈皇后一般,终究害人害己,我们那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子孙轻快些?”
这份坦诚如夏华所料,说到宣帝心里了。
“每年回来一次,总要叫阿耶和舅舅知道你过得好。”
“你不追究我的欺君之罪,我我势必要回来的。”
那一夜,曲江的烟火响了一夜,无人知道是何缘故。
晨光中,夏华将珍珠发簪别在程乐鬓边。
车站的路灯换成了新式电弧灯,刺目的白光将黎明照得如同白昼。
宣帝负手而立,明黄色常服的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当年你问我,若不做皇帝了想去哪。“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夏华从未听过的轻松,“现在朕有答案了。“
夏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朕准备明年禅位给太子。“宣帝从袖中取出一卷烫金文书,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盖着各部大印,“这是开通长安至纽西兰航线的特许状。“他顿了顿,嘴角扬起熟悉的狡黠笑容,“别急着谢恩,朕要占三成股份,还得给朕留间能看到海的屋子。“
汽笛长鸣时,宣帝突然上前,将一枚金印系在程乐腰间:“静安郡主的印信,沿途驿站皆可调用。“又给程逸戴上枚铜质徽章:“格物院院士凭证,凭此可查阅大宣所有机密图纸。“两个孩子懵懂地点头,完全不明白这些物事的分量。
火车缓缓开启,夏华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忽然看见钟楼顶的机械鸟腾空而起,在朝阳中撒下漫天金粉——那竟是新印制的《女子教育令》,每一张都盖着鲜红的玉玺,在晨风中如蝶飞舞。
晨光中的码头挤满了送行的人。
程逸程乐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完全没注意周围大人含笑的目光。
“这个带上。“李碚突然塞来一个紫檀木匣。打开后,夏华呼吸一滞——匣中静静躺着那对翡翠玉镯改造成的腕表,表盘背面新刻了一行小字:“一身双影,日月同辉“。表链内侧还藏着个小小的机关,轻轻一按就会弹出个微型指南针,指针永远指向长安方向。
程易从身后拥住她:“看那边。“
远处海平线上,一艘漆着“长安-纽西兰快线“的崭新邮轮正破浪而来。船首像不再是传统的龙纹,而是一株傲雪绽放的双生梅,在朝阳中熠熠生辉。梅树下刻着一行小字,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长安春好,与君同老。“
“娘亲快看!那个大钟会自己报时!“程乐突然拽着她的衣袖惊呼。话音未落,站厅中央三丈高的巨型座钟发出清脆的齿轮咬合声,鎏金钟面缓缓打开,一只精巧的铜制小鸟弹出,在发条驱动下转了三圈,发出啾啾鸣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程逸口袋里的磁石“啪“地飞出,牢牢吸在了铁质扶手上。
李碚弯腰取下磁石,玄色蟒袍上的金线云纹在晨光中流转生辉。他故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促狭:“这是按你娘十三岁画的图纸造的。那时她非说要造只会飞的铁鸟,结果工匠们折腾了半年,只做出了这个会叫的。“说着用指尖轻拨小鸟的尾羽,机械鸟立刻又欢快地鸣叫起来。
夏华轻哼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翡翠玉镯。这对手镯是先帝赐予的宝物,如今被她改造成了一对精巧的腕表,表盘内侧用微雕工艺刻着“日月同辉“四个小字。表针走动时,偶尔会露出表盘底下藏着的一朵小小梅花——那是当年慕容铧刻上去的。
踏入长公主府的梅园,熟悉的梅香扑面而来。这株老梅比五年前更加茂盛,遒劲的枝干上新添了几道刻痕。夏华的手指抚过树皮,在最高处摸到一行工整的字迹:“春华平安喜乐“,笔锋间依稀可见宣帝特有的运笔习惯。
“你走后,二哥每月初一都会来这里。“李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修长的手指抚过树皮上深浅不一的刀痕,“他说要替你把错过的四季都记下来。“指尖停在一处较新的刻痕上,“这是去年冬至刻的,那天皇孙第一次作诗,二哥高兴得多喝了两杯。“
书房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透过雕花窗棂,夏华看见程易正带着两个孩子在玩寻宝游戏。
程逸手中的磁石突然“咔嗒“一声吸住了书架后的暗格。铁盒里整齐码放的《全唐诗》习字帖已经泛黄,每页边角都用朱笔画着小小的梅花标记——那是她同慕容铧学习时被罚抄书,偷偷用簪子蘸胭脂画的。
“首...首相大人?“老管家颤巍巍地跪在门口,双手捧着一个锦盒。盒中静静躺着那支珍珠发簪,簪头的东珠依然温润如初,只是银质的簪身上多了一道细细的裂纹——正是当年“假死“时摔出来的。
改造后的西市宛如一个光怪陆离的万国博览会。程氏商行的玻璃橱窗里,最新款的留声机正在播放《女诫新解》,镀金的喇叭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对面的泰西商人摊位上,电影放映机投射着女子学堂体操课的影像,女学生们穿着新式体操服矫健跃动的身姿,引得路过的老学究们连连摇头。
“让一让!实验课要迟到了!“冯玉儿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车铃叮当作响。这位曾经的大家闺秀如今梳着利落的短发,蓝色学生装上别着铜质校徽,车筐里装满铜线圈和齿轮零件。
她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装扮的女学生,每人胸前都别着枚特殊的徽章——齿轮与梅枝交织的图案下,刻着“格物致知“四个小字。
转角处,张夫子正与一台蒸汽印刷机较劲。老人刚排好的《女则》活字版,被机器自动重组成了《女子参政倡议书》,气得他白胡子直翘:“荒唐!这铁怪物...“
“夫子息怒。“一个年轻的书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在机器侧面某个隐蔽的按钮上一按,“您看,切换到这个模式就可以了。“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机器吐出的活字立刻变成了工整的《论语》。老儒生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二愣子熟练地操作着这台“铁怪物“。
是夜,夏华独自在曲江放灯。宣帝突然现身,往她手
里塞了卷诏书:“明日朕就宣布,首相未死,公主仍然在。“
所有的恼怒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冲淡,当没有厉害冲突,过往的情感于不匹配的愧疚感让这个最成熟的政客也柔软了。
毕竟,对这个跟自己有八成像的妹妹,他一直是喜欢的。
“陛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过得挺好的,有你们的眷顾,我很幸福!“夏华在宣帝面前始终不能自在说话。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
帝王就是称孤道寡之辈!
“嘘...“宣帝指向对岸。李碚正带着程逸和程乐放风筝,纸鸢上明明白白画着两个并立的女子剪影。夜风送来孩童的欢笑,混着蒸汽船悠长的汽笛声。
宣帝沉吟半响,说,“从今天起,没有春华,只有驸马的继妻夏华,鉴于驸马功劳,特赐其女程乐为静安郡主,食邑一千户,封地瓜州,赐其子程逸为程府世子,继承镇国公的爵位,世袭罔替,享丹书铁券!”
“谢谢二哥赏赐!”夏华没有推辞,只是还像五年前那样行了礼,仿佛她从未离开过。
宣帝咧嘴一笑,“你啊,就是不吃亏!”
“若是二哥那一天不做皇帝了到纽西兰,您看上啥,只要我有的都哪走!”夏华乐的凑趣。
“当真!”
夏华看了一眼儿女,“人除外!”
“你竟如此不喜欢朕的子女?”这话半真半假,夏华听出了一丝危险。
“在宫里,父女不是父女,兄弟不是兄弟,我养的娃粗疏惯了,势必要得罪人,若是如汉时陈皇后一般,终究害人害己,我们那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子孙轻快些?”
这份坦诚如夏华所料,说到宣帝心里了。
“每年回来一次,总要叫阿耶和舅舅知道你过得好。”
“你不追究我的欺君之罪,我我势必要回来的。”
那一夜,曲江的烟火响了一夜,无人知道是何缘故。
晨光中,夏华将珍珠发簪别在程乐鬓边。
车站的路灯换成了新式电弧灯,刺目的白光将黎明照得如同白昼。
宣帝负手而立,明黄色常服的下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当年你问我,若不做皇帝了想去哪。“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夏华从未听过的轻松,“现在朕有答案了。“
夏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朕准备明年禅位给太子。“宣帝从袖中取出一卷烫金文书,羊皮纸上密密麻麻盖着各部大印,“这是开通长安至纽西兰航线的特许状。“他顿了顿,嘴角扬起熟悉的狡黠笑容,“别急着谢恩,朕要占三成股份,还得给朕留间能看到海的屋子。“
汽笛长鸣时,宣帝突然上前,将一枚金印系在程乐腰间:“静安郡主的印信,沿途驿站皆可调用。“又给程逸戴上枚铜质徽章:“格物院院士凭证,凭此可查阅大宣所有机密图纸。“两个孩子懵懂地点头,完全不明白这些物事的分量。
火车缓缓开启,夏华望着渐行渐远的长安城,忽然看见钟楼顶的机械鸟腾空而起,在朝阳中撒下漫天金粉——那竟是新印制的《女子教育令》,每一张都盖着鲜红的玉玺,在晨风中如蝶飞舞。
晨光中的码头挤满了送行的人。
程逸程乐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完全没注意周围大人含笑的目光。
“这个带上。“李碚突然塞来一个紫檀木匣。打开后,夏华呼吸一滞——匣中静静躺着那对翡翠玉镯改造成的腕表,表盘背面新刻了一行小字:“一身双影,日月同辉“。表链内侧还藏着个小小的机关,轻轻一按就会弹出个微型指南针,指针永远指向长安方向。
程易从身后拥住她:“看那边。“
远处海平线上,一艘漆着“长安-纽西兰快线“的崭新邮轮正破浪而来。船首像不再是传统的龙纹,而是一株傲雪绽放的双生梅,在朝阳中熠熠生辉。梅树下刻着一行小字,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长安春好,与君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