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诸葛亮的攻伐宛城之策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龙蛇之拳镇山河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扶摇直上快穿:女配又跪了李毅黄小蓉无上丹尊仙骨

    而在孙权百般筹备之时,诸葛亮又向刘备提出了新的建议。
    “主公,此当北进,攻向宛城了。”
    诸葛亮说此话时,神色自若,笑意浅绽,仿若所言之事,不过如寻常出门购置炊饼般轻易。
    刘备却颇为惊愕。
    为何?
    今我军于荆襄大破曹操,重夺樊城,曹军折损不计其数。
    然曹操大军根基犹存。
    宛城乃南阳第一重镇,亦是其治所,墙高城坚,钱粮充足。
    其精锐步骑,多屯驻于宛城,戒备极为森严。
    自李通被张飞所杀后,曹操族弟夏侯惇与曹洪共同驻守宛城,就是怕刘备打赢襄樊之战,立刻挥兵北上,攻取宛城。
    刘备原本亦不是没有想法,但经由斥候回报,今宛城之防御坚固程度犹胜荆襄。
    宛城位居南阳盆地中枢,地势平衍旷阔,交通畅达四方,为勾连南北、贯通东西之要冲,于战略层面,至关紧要。
    其周遭山脉绵亘环绕,在相当程度上,构筑起天然之防御屏藩,实乃形胜之地,利于据守,而难于攻取。
    故而,刘备暂时打消了进攻宛城的想法。
    遂将心力尽付于联盟荆州士族,振兴荆州经济、安抚荆州民生诸般事宜。
    故而,现在刘备在荆州的威望与名声,已远超当年之刘表。
    可如此难攻之地,军师竟然让他现在攻取。
    莫非真有机会。
    刘备遂问诸葛亮:“军师,宛城易守难攻,吾军若贸然进兵,恐遭重创。不知军师此番遣吾等攻打,可有何破敌良策?还望军师明示。”
    诸葛亮看着刘备的眼睛,笑了笑。
    他明白,刘备并非庸碌之主。
    对于很多事,他有着非常精尖而独到的看法。
    处理问题,也有非常高超卓绝的手段。
    待人接物,更是尽显人主风采,亲和中不失威严,豁达间彰显气度,令人心悦诚服。
    像这样的人主,多有刚愎自用之嫌。
    行事时,往往将诸谋士建言略作整合,便自行裁夺、独断专行。
    以示其威严。
    然而刘备却完全不同。
    他对自己的信任超出了想象。
    那种感觉,完全已经超出了主臣之矩。
    他并没有把自己当成部下或者臣子。
    而是完全当成了知己和朋友。
    相较之下,就连梦中所遇的那个刘备,亦难与眼前之刘备比肩。
    诸葛亮也不想卖关子了。
    “主公,亮尽实言,宛城非不能攻取也。”
    “备愚钝,军师请赐教。”
    诸葛亮邀请刘备至沙盘前:“主公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宛城守将,由亮攻之!如何?”
    刘备脸上遂显一抹期待的笑意:“能与军师对垒演兵,切磋谋略,备求之不得。”
    遂拾蓝色小旗看向诸葛亮。
    沙盘小旗分红蓝两种,红色代表荆州方,蓝色代表曹操方。
    其形状各异,有的代表精甲,有的代表骑兵,有的代表辎重。
    沙盘上有早已用瓷土砌好的地形,正应合荆北地形地势。
    “主公,请!”
    “好!”
    刘备遂将曹魏军旗安插在宛城各部,以候诸葛亮来攻。
    “军师,容备一言,宛城之外百里,早已坚壁清野。但有军来,坚守不出,军师又能如何?”
    诸葛亮笑了笑:“未必!”
    说着,见将一个圆形小旗插在一个小小的方框之处。
    这个地方,刘备再熟悉不过。
    “此是……新野?”
    “正是!”诸葛亮笑了笑:“新野城虽被焚毁,然泥石建筑依然存在,可做驻兵周转之地。”
    说着,又插入一个红色的小方旗。
    圆旗代表着粮草,方旗则代表着辎重。
    “哦?”刘备凝神沉思。
    诸葛亮插入第三个小旗,继续道:“之所以难攻宛城,乃曹军坚壁清野,我方没有存脚之地,若得在新野广屯粮草。积攒攻城之械,若得时机,亦未尝不可攻城啊!”
    说着,继续插小旗。
    看诸葛亮的意思,要将被烧毁的新野作为存蓄辎重之地。
    以便能够支持北上进攻宛城的落脚点。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亦非常凶险。
    若屯放数量过少,恐难支大军所需;
    然若长久大量屯积,一旦为敌所悉,彼遣军来犯、强夺之,又将何以应对?
    看着诸葛亮插旗的速度堪比插秧。
    很快就要把新野这个小方框插得满满的,刘备再也忍不住了,道了一声:“慢!”
    “主公,何解?”
    刘备看着诸葛亮,呵呵笑了笑:“军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是无错。然大军未至之前,将这么多粮草军械至于此地,却是为何?”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欲克宛城,必赖雄厚后勤以为支撑。是以于此屯聚粮草、储积兵械,待辎重丰盈之时,便可输运器械前往宛城,打造攻城器具 。”
    诸葛亮说的一点没错。
    积攒军械粮草,达到一定数量,便拥有了进攻宛城的条件。
    然而,这里面有个大问题。
    你于囤粮之际,不可置过多军卒于此。
    否则,驻军所耗钱粮甚巨,实难长久维系。
    当以少军防备,精简用度,开垦良田。
    待积攒一定规模,再遣大军至此,方有胜算。
    可敌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你这么筹备经营,将新野重新打造成北上进军的重要据点吗?
    肯定不会啊!
    想到这,刘备拿出两个蓝色三角小旗。
    他想了,又拿出三个三角小旗,五面小旗一起插在新野。
    “主公,欲攻新野!”
    “正是!”
    “敢问主公欲以何人为主将?”
    刘备思索片刻:“此计干系重大,我若为夏侯惇,当以曹洪为军中主将,亦或亲往,另择两名骁勇善战之猛将相随,统率五千精锐兵马,直趋新野,纵火焚烧其囤积粮草之处。如此一来,新野所屯之粮草辎重,必化为灰烬!”
    “曹洪?亦或亲往?”
    “正是!”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了笑:“哦,主公终于忍不住了。”
    刘备不解:“何谓忍不住?此用兵之道,必要如此也!”
    诸葛亮点点头,调转扇柄,轻插入通往新野之道,轻轻一挑。
    竟于沙盘泥土埋藏之处挑出数面红色小旗。
    “军师,你何时藏小旗于此?”
    “早先入帐时,便藏于此。”
    “既有这么多兵马,那何以屯蓄粮草?”
    “何必屯蓄?当用则用,乃为欺骗曹贼也!”
    “这……”刘备哑然,他想说曹贼哪能容易被欺骗,却发现,自己已然被军师欺骗个彻底。
    “军师之意,非取宛城?”
    “乃佯攻宛城,实赚夏侯惇亦或曹洪一人。如此,可换国太归荆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