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都市言情 > 关于物业的二三事 > 第247章 我这事,到底怎么办呀?谁给我这个钱呀?

第247章 我这事,到底怎么办呀?谁给我这个钱呀?

推荐阅读: 兽魂无双最强篮下霸王玄幻:开局签到燕云十八骑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仙逆垂钓之神周玄机姜雪笑傲之问道巅峰我修锤子仙陈元昭许瑾瑜

    庭审现场,不但是一众被告有些着急,原告一方,特别是张红梅的丈夫冯文,有些焦急。
    因为就这场官司来说,都可以用旷日持久来形容了。
    本身无骨折脊髓损伤的治疗和预后就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医院的大夫,专拣严重的说,说什么:
    “轻度损伤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可能恢复较好;而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和功能障碍。”
    这让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两口子吓的不轻,而这次的伤残鉴定报告上的“七级”,让这二人更是不知道算是轻度或严重。
    所以,张红梅这段时间,已经感觉各种的不适,导致前段时间还能正常行动自如的她,无法出席本次的庭审。
    而自己委托的这个律师,是他认识的一个家居老板帮忙介绍的。
    结果,因为自己律师的原因,连开了四场庭,也没完成一审。
    甚至,张红梅及冯文两口子,还有来旁听的亲友们感觉到,这次用的这个律师没用对。
    冯文的一个远房叔叔,每一场庭都参加了旁听,在第三场庭审结束后,等自己这边的律师走后,对着张红梅与冯文说:
    “你看看你用的律师,你再看看对面的几个律师……如果你要是用了对面的其中随便一个人律师,你的钱早就要回来了!”
    所以,在这种印象的加持下,这两口子,对自己用的律师,严重的产生了疑虑——认为这个律师,业务水平不行!
    自己用的律师水平不行,对面的律师厉害,自己又嘴笨没文化……
    这一切的综合因素,让冯文游离在崩溃的边缘……
    而冯文对面的被告席,那一众代理人,也调整了诉讼策略。
    为什么原先的诉讼请求为暂定五十万时,所有的被告都不着急。而现在出了伤残等级为七级的鉴定,七级的赔偿标准,按当时当地来算,只有三十五万。这钱少了,相反这些被告都着急了起来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鉴定以前,那个暂定五十万,是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的。
    而鉴定报告一出,这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法庭只需按照各方各自应承担责任的比例,直接在这三十五万里,判令各方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是了。
    所以,就在所有的被告对这两份鉴定报告质证时,迅速的达成了一致意见:要求原告自甘风险。
    举证质证程序,并非只是原告举证,被告质证,所有的诉讼参与人都要举证和质证。
    现原告已举证完毕,接下来,由众被告依次举证。
    被告一(房地产开发公司),所举证据为《鸿雁新居前期物业合同》,欲证明被告一已将案涉小区的所有物业管理,包括电梯管理的责任,全部通过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了被告二,故本次侵权纠纷中,被告一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原告质证意见:
    真实性认可,不认可其证明目的,被告一应承担相应责任。
    被告二(乐万家物业公司)质证意见:
    真实性认可,但侵权责任不只应有管理人承担,所有权人和使用人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尤其是原告方非所有权人,更非使用人,应自甘风险。
    被告三(电梯维保公司)质证意见:
    同被告二质证意见。
    被告四(保险公司)质证意见:
    同被告二质证意见。
    被告二举证:
    事故发生时监控视频,医院缴费单据,被告二向原告所发《告知函》……
    欲证明被告二已履行自身的物业服务合同义务,原告自身非案涉小区业主,也非电梯使用人,因自身操作不当导致身体损伤,而被告前后以为其垫付了各项费用三万多,应予返还……
    原告质证意见:
    真实性无异,被告二所举证据充分证明被告二为管理人,理应为此承担责任。
    被告一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三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四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三举证:
    《电梯维保合同》、《日常检修记录》及《电梯年检合格证》、当日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的监控视频……
    欲证明被告三已尽维保义务,该电梯无论从日常的维保和特检所的年检来看,运行正常,此次事故,很可能为原告方操作不当引发的电梯自我保护,原告方应承担责任。
    原告质证意见:
    年检合格,日常维保正常,不代表电梯故障为原告方乘坐电梯导致,不予认可。
    被告一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二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四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四举证:
    《公众责任险合同》、被保险人通知保险公司的报案记录、保险公司在接到报案后,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相关资料及照片……
    欲证明,被告二做为被保险人已报案,被告四已做相关工作,只是因为原告方最后没有通知任何人就出院,导致这个工作没有进行下去……
    原告质证意见:
    认可,此组证据更能证明被告二应承担责任。
    被告一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二质证意见:
    认可。
    被告三质证意见:
    认可。
    随着举证质证结束,庭审进入到了法庭调查阶段。
    因为这场官司已经开了好多次庭,所以,虽然对事发的经过,原被双方各执一词,但是大概的事实还是清楚的。
    所以这次的法庭调查重点,在那几份合同上:
    第一是前期物业合同;
    第二是电梯维保合同;
    第三就是那个公众责任险的合同。
    尤其是对公众责任险理赔的部分,法庭做了详尽的调查,甚至将特别约定的部分,重点进行了询问。
    法庭要求被告四,清楚的回答,对“单次事故最高赔偿30万,每人最高5万……”做出解释。
    法庭调查结束后,原被告依次进行了答辩。
    原告:
    所有的被告应承担责任。
    被告一:
    我方已将管理权通过合同形式转交被告二,我方不应承担责任。
    被告二:
    本次事故,由原告不当操作导致,我方已尽物业合同义务,不应承担责任,原告应自行承担。
    被告三:
    我方已履行电梯维保合同中的合同义务,并且按照约定,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原告方操作不当引发故障,应由原告方自行承担。
    被告四:
    我方与被告二签订有公共责任保险合同,如被告二需承担责任,我方会按照合同中的约定进行承担;如果被告二无需承担责任,我方也无需承担责任。
    庭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最后陈述——原被告双方用最后一句话,结束本次的诉讼。
    原告: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一: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二: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被告三:驳回诉请。
    被告四:驳回。
    随着法槌的落下,这场历经了三个多小时的庭审终于结束。
    庭审后,一群人都在等着签庭审笔录。
    在庭审笔录出来后,原告方的代理律师看都没看,直接签了字,起身走了……
    而且看得出来,他很不高兴……
    而这边4个被告代理人,因为多次的接触,都已经惯熟了起来,嘻嘻哈哈的互相招呼着,过去签了字。
    而认真看庭审笔录的,只有冯文。
    当冯文看到众人的表现时,不禁嘟嘟囔囔的说了一句:
    “我这事,到底怎么办呀?谁给我这个钱呀?”
    可是所有的被告代理人,没有一个人回应他,相反一个个签了字后,谈笑风生的结伴出去了……
    空荡荡的法庭,只剩下了冯文和前来旁听的,他的远房叔叔……
    陈光回去后,下午来到了公司,公司里没有人再谈及这个案子。
    大家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的戴着耳机在听音乐;有的在看无声的电影……
    龚瑞红与张巧儿,依旧不在公司……
    陈光想了想,决定先把庭审的过程和刘昆平说一说。
    于是,在下午下班之后,陈光在手机钉钉上打了卡,独自步行的时候,给刘昆平打去了电话。
    电话那头的刘昆平,早已没了平日里那种“指点江山”式的激昂。
    陈光也听到一些风声——据说是省城这边,也不准备用刘昆平了。
    只是双方所签的合同,合同期限还有一年才到期,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维持着日常的运营。
    “陈光,你估计会怎么判呢?”
    刘昆平略感疲惫的声音,从电话里传了过来。
    “这个不太好说……我和其他几个代理人都碰了一下头——毕竟人家专业嘛……”
    陈光比较谨慎的说着。
    “赔应该是要赔的,这个就看我责任怎么划分了……咱们这的责任是推脱不了的,这个维保公司呢……”
    “千万别让维保公司担责!哪怕是咱替人家出钱都不行,一点儿责也不能让维保公司担!”
    陈光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焦急的刘昆平打断了。
    “这个,他担责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我刚才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让维保公司分担责任的话,那么管理这一块儿的责任,100%咱们得承担……这可不是个小数……”
    “哦?那是多少钱的?有什么规避的办法吗?”
    刘昆平一开始听到维保公司担责的可能性不大后,松了一口气,可是陈光的后半句话,说到了钱的问题,他又揪心了起来。
    “办法?办法嘛……今天庭审上倒是有个细节,或许是个转机……”
    陈光一边在想着办法,一边在回忆着庭审现场。
    “当时那个法官,特意的去看了咱们与保险公司之间签的合同……如果按照单次事故最高赔付金额,他是30万……那么这次的伤残鉴定,鉴定下来后应该是要赔35万——包括人家做鉴定的费用,有个几千块钱,下来就是不到36万……”
    陈光一笔一笔的给刘昆平算起了账。
    “咱们前面花了3万多,不到4万……这样的话,就算-,还有32万……如果保险公司能承担30万的话,咱们再出2万块钱,就能把这个事儿处理掉……”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唉~怎么能够实现呢?”
    刘昆平心中盘算了很久,最终咬了咬牙,想认了这个损失。
    “这个,回头我再写个书面的代理词,把这个观点……呃,和法官再去阐述一下,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陈光你说……”
    “那就是……嗯,那个保险公司的领导……人不是你刘总的同学吗?咱们这样的去考虑问题,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呢?”
    “合适!有啥不合适的!他是单位,我这个是个人……哎,就这么试试吧,陈光!行不行总得试试才知道,对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