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京城,帝大喜
推荐阅读: 牧神记、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风流、 龙蛇之拳镇山河、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扶摇直上、 快穿:女配又跪了、 李毅黄小蓉、 无上丹尊、 仙骨、
京城,又称京都,本名长安。
今日朝会,朝堂上气氛压抑。
“启禀陛下,云州,博南州,岷州,泰州多地爆发瘟疫,感染者众。”
“轻者发热咳嗽,严重者正气耗竭,脱阳而亡。”
“如今疫病凶猛,朝廷需要尽快出手救灾,否则一旦疫病蔓延,恐现旧时灾祸!”
宰相房乔开口,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旧时灾祸,指的是前前朝,曾经一场因为牛马瘟疫导致百姓染病,延绵五十年,整个中原地区可谓是十室九空,家家蒙白。
疫病啊,这种近乎无解的事情,宛如一座大山重重压在文武百官的身上。
只见朝堂上方,大靖皇帝身穿黑底金龙云纹袍,头戴通天冠,模样英武。
他声音沉稳,却能让人听出其中急切。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一官员出列道:“陛下,不妨派军队隔绝疫病之地,跟随太医前去辨明病理,再由朝廷下派救济。”
“一派胡言!”
有人顿时愤怒开口,赫然是给事中胡贞。
“陛下,倘若派军队隔绝疫病之地,天灾恐成人祸,若是军队也沾染疫病,岂不是自损其力?”
又有人开口:“要不先派信得过的人去查探情况如何?万一只是虚惊一场,贸然给出救济,难免对国库有伤!”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主管户籍财经,人称铁公鸡。
就连皇帝想要从户部国库里扣出点用度,都会被狠狠顶回去。
说来也怪,越是不给皇帝用钱,户部尚书的位置反而坐得越稳。
不少人一直盯着这个能够屁股冒油的位置,想看看靖帝什么时候砍下户部尚书的公鸡脑袋。
胡贞一听就怒了,什么时候赈灾也能算是对国库有伤了?
这种时候国库不出钱,难不成要让内府出?
内府是皇帝的小金库,他不也看得死死的!
“我们能等!百姓可等得?等官员一来一去调查清楚,人都死了一轮了!”胡贞怒骂道。
靖帝不由问:“依胡卿所言,该如何应对呢?”
胡贞思虑了一番,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臣对策有三,其一:命疫病各地官府建立‘养病坊’,隔绝病患!”
“其二:派遣医官团到疫病之地诊治病人,派发药物,指导防疫!”
“其三:减免疫病区域赋税徭役,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虽然有些粗糙,可短短时间就能想出三个办法,已经很不错了。
靖帝开口道:“那此事就交给胡卿,房卿去办,务必不能让瘟疫继续蔓延,受灾各地也要安抚下来!”
“臣领命!”
胡贞和房乔二人躬身行礼。
疫病之事暂时放下,大家又开始沟通起别的政事。
下了朝,靖帝直接去了御书房批阅奏折,皇帝的一天这才刚刚开始。
有些疲乏了,一碗红枣莲子银耳羹适时放在书案上。
一个雍容华贵,又极其美丽的女子坐在了旁边,伸手轻轻按抚靖帝的太阳穴。
银耳羹温度适宜,味道鲜美,放的一点糖霜也十分适宜。
“皇后这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就是这多州遭受瘟疫一事让朕静不下心来。”
一般政事皇后是不会过问的,这样会有牝鸡司晨的嫌疑。
传到大臣耳朵里,难免又会上奏让皇帝为难。
不过,这种疫病之事,关心一下也算是关心百姓,皇后不仅是后宫之主,也是天下之母。
“太医院早有瘟疫之事的预案,此事交给太医令去做就好,若是救济钱粮国库不足,内府也还有一些。”
“陛下麾下群臣都是忠贞勇武,精明能干之辈,瘟疫之事,定然难不倒大靖。”
靖帝宽心一笑,却又无奈摇头。
“病症之事,只能寄希望于太医院了,倘若他们也束手无策,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皇后你看看,竟然还有人上折子说,这是触犯瘟神,乃不祥之兆,要朕下诏罪己,如此方能平息。”
“这人,如果是蠢,被人利用,那就给他升官,送远点,若是坏,故意以此要挟朕,那就该死了!”
这就是政事了,皇后没有开口。
外面突然传来了声响,靖帝一把站起,身上带着一种奇特气质,宛如一头蛟龙正在巡视领地。
太监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凤霞郡急报!”
一个急使疲惫不堪,浑身肮脏着滚了进来,被几个太监搀扶着也不成人样。
都这个样子了,却还小心护着一个火漆封的信封。
“凤霞郡!”
靖帝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少见得有了点惊慌。
他快步来到急使面前,取来急报先查看了火漆完好,这才挥手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皇后自然知道凤霞郡的重要之处,否则那里的郡守也不会是柳自成。
凤霞郡位于岷州,赫然也是疫病受灾之地啊!
看靖帝面色疑惑不解,又生出几分喜悦,似乎非常矛盾的样子。
虽说此刻皇后不应该看,却还是忍不住探过了头来。
“哈哈哈!这要是真的,必然是喜事,大喜事啊!”
靖帝拿着信封,开怀大笑起来。
皇后也看了看,信中内容说凤霞郡疫病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给出了前中后三期治疗手段,以及一些秋瘟变种病情的案例。
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被靖帝寄予厚望的柳自成!
“这信既然是自成亲书,想来不是虚假!可是这信中说,凤霞郡出了神医,到底是真是假,妾身就分辨不清了。”
靖帝摆手道:“能控制一郡之地的疫病,此人不是神医,还有谁是神医?”
“而且自成后面还说,他家小女也是被那个神医给救了回来,甚至让小女和那个神医定下了婚事!”
柳家小女,皇后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那个乖巧伶俐,小小年纪就有着一张祸国殃民脸蛋的小丫头,不是染上了皇家御医都束手无策的肺疾吗?
竟然被人治好了?
靖帝拍着信纸笑道:“定然是真的,自成还向朕讨要女儿出嫁之礼,哼!倘若他把女儿嫁到皇家,朕还会少了他柳家的嫁妆不成?”
皇后顿时也笑了,敢在急报里写这种东西的,恐怕也就是柳自成了。
靖帝还不是皇帝的时候,柳自成就和他一起读书,这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自成还在信中为那个方岐方神医请功,就要一个六品内侍御医,真是小气!”
“倘若此人真能破除此次疫病,朕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皇后也不由得喜笑颜开,这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瘟疫啊,绝对是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
稍有不慎,恐怕还有王朝颠覆的危险。
据记载以来,一场最微小的瘟疫,那也波及了一州之地,导致数万人死亡,祸患延绵多年。
如今有机会平息风波,这让靖帝如何不欢喜?
“内侍何在!传胡卿房卿古卿入宫议事!”
今日朝会,朝堂上气氛压抑。
“启禀陛下,云州,博南州,岷州,泰州多地爆发瘟疫,感染者众。”
“轻者发热咳嗽,严重者正气耗竭,脱阳而亡。”
“如今疫病凶猛,朝廷需要尽快出手救灾,否则一旦疫病蔓延,恐现旧时灾祸!”
宰相房乔开口,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旧时灾祸,指的是前前朝,曾经一场因为牛马瘟疫导致百姓染病,延绵五十年,整个中原地区可谓是十室九空,家家蒙白。
疫病啊,这种近乎无解的事情,宛如一座大山重重压在文武百官的身上。
只见朝堂上方,大靖皇帝身穿黑底金龙云纹袍,头戴通天冠,模样英武。
他声音沉稳,却能让人听出其中急切。
“诸位爱卿,可有对策?”
一官员出列道:“陛下,不妨派军队隔绝疫病之地,跟随太医前去辨明病理,再由朝廷下派救济。”
“一派胡言!”
有人顿时愤怒开口,赫然是给事中胡贞。
“陛下,倘若派军队隔绝疫病之地,天灾恐成人祸,若是军队也沾染疫病,岂不是自损其力?”
又有人开口:“要不先派信得过的人去查探情况如何?万一只是虚惊一场,贸然给出救济,难免对国库有伤!”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主管户籍财经,人称铁公鸡。
就连皇帝想要从户部国库里扣出点用度,都会被狠狠顶回去。
说来也怪,越是不给皇帝用钱,户部尚书的位置反而坐得越稳。
不少人一直盯着这个能够屁股冒油的位置,想看看靖帝什么时候砍下户部尚书的公鸡脑袋。
胡贞一听就怒了,什么时候赈灾也能算是对国库有伤了?
这种时候国库不出钱,难不成要让内府出?
内府是皇帝的小金库,他不也看得死死的!
“我们能等!百姓可等得?等官员一来一去调查清楚,人都死了一轮了!”胡贞怒骂道。
靖帝不由问:“依胡卿所言,该如何应对呢?”
胡贞思虑了一番,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臣对策有三,其一:命疫病各地官府建立‘养病坊’,隔绝病患!”
“其二:派遣医官团到疫病之地诊治病人,派发药物,指导防疫!”
“其三:减免疫病区域赋税徭役,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虽然有些粗糙,可短短时间就能想出三个办法,已经很不错了。
靖帝开口道:“那此事就交给胡卿,房卿去办,务必不能让瘟疫继续蔓延,受灾各地也要安抚下来!”
“臣领命!”
胡贞和房乔二人躬身行礼。
疫病之事暂时放下,大家又开始沟通起别的政事。
下了朝,靖帝直接去了御书房批阅奏折,皇帝的一天这才刚刚开始。
有些疲乏了,一碗红枣莲子银耳羹适时放在书案上。
一个雍容华贵,又极其美丽的女子坐在了旁边,伸手轻轻按抚靖帝的太阳穴。
银耳羹温度适宜,味道鲜美,放的一点糖霜也十分适宜。
“皇后这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就是这多州遭受瘟疫一事让朕静不下心来。”
一般政事皇后是不会过问的,这样会有牝鸡司晨的嫌疑。
传到大臣耳朵里,难免又会上奏让皇帝为难。
不过,这种疫病之事,关心一下也算是关心百姓,皇后不仅是后宫之主,也是天下之母。
“太医院早有瘟疫之事的预案,此事交给太医令去做就好,若是救济钱粮国库不足,内府也还有一些。”
“陛下麾下群臣都是忠贞勇武,精明能干之辈,瘟疫之事,定然难不倒大靖。”
靖帝宽心一笑,却又无奈摇头。
“病症之事,只能寄希望于太医院了,倘若他们也束手无策,朕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皇后你看看,竟然还有人上折子说,这是触犯瘟神,乃不祥之兆,要朕下诏罪己,如此方能平息。”
“这人,如果是蠢,被人利用,那就给他升官,送远点,若是坏,故意以此要挟朕,那就该死了!”
这就是政事了,皇后没有开口。
外面突然传来了声响,靖帝一把站起,身上带着一种奇特气质,宛如一头蛟龙正在巡视领地。
太监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凤霞郡急报!”
一个急使疲惫不堪,浑身肮脏着滚了进来,被几个太监搀扶着也不成人样。
都这个样子了,却还小心护着一个火漆封的信封。
“凤霞郡!”
靖帝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少见得有了点惊慌。
他快步来到急使面前,取来急报先查看了火漆完好,这才挥手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皇后自然知道凤霞郡的重要之处,否则那里的郡守也不会是柳自成。
凤霞郡位于岷州,赫然也是疫病受灾之地啊!
看靖帝面色疑惑不解,又生出几分喜悦,似乎非常矛盾的样子。
虽说此刻皇后不应该看,却还是忍不住探过了头来。
“哈哈哈!这要是真的,必然是喜事,大喜事啊!”
靖帝拿着信封,开怀大笑起来。
皇后也看了看,信中内容说凤霞郡疫病已经得到了控制,并且给出了前中后三期治疗手段,以及一些秋瘟变种病情的案例。
写信的不是别人,正是被靖帝寄予厚望的柳自成!
“这信既然是自成亲书,想来不是虚假!可是这信中说,凤霞郡出了神医,到底是真是假,妾身就分辨不清了。”
靖帝摆手道:“能控制一郡之地的疫病,此人不是神医,还有谁是神医?”
“而且自成后面还说,他家小女也是被那个神医给救了回来,甚至让小女和那个神医定下了婚事!”
柳家小女,皇后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那个乖巧伶俐,小小年纪就有着一张祸国殃民脸蛋的小丫头,不是染上了皇家御医都束手无策的肺疾吗?
竟然被人治好了?
靖帝拍着信纸笑道:“定然是真的,自成还向朕讨要女儿出嫁之礼,哼!倘若他把女儿嫁到皇家,朕还会少了他柳家的嫁妆不成?”
皇后顿时也笑了,敢在急报里写这种东西的,恐怕也就是柳自成了。
靖帝还不是皇帝的时候,柳自成就和他一起读书,这感情自然非同一般。
“自成还在信中为那个方岐方神医请功,就要一个六品内侍御医,真是小气!”
“倘若此人真能破除此次疫病,朕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皇后也不由得喜笑颜开,这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瘟疫啊,绝对是令人焦头烂额的事情。
稍有不慎,恐怕还有王朝颠覆的危险。
据记载以来,一场最微小的瘟疫,那也波及了一州之地,导致数万人死亡,祸患延绵多年。
如今有机会平息风波,这让靖帝如何不欢喜?
“内侍何在!传胡卿房卿古卿入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