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 第89章 流过血,也立过功

第89章 流过血,也立过功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

    林羽走到沙盘前,目光落在代表雍凉十万军的棋子上。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密密麻麻的标记,眉头却不自觉的微微蹙起。
    整编,说起来容易,可实际做起来却繁杂的多。
    最首先,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便是合格基层军官的极度匮乏。
    三三制的核心,在于发挥班和排一级小单位的主动性和协同能力。
    于此,就要求班长和排长们不仅要勇猛,也要懂得基本的战术配合,可以理解上级意图,并且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
    按照新编制,十万大军至少需要数万名合格的班长,近千名合格的排长。
    而现有的军官体系中,可满足这些要求的人,并不多。
    许多老资格的队正或什长,勇则勇,却多数是大字不识几个,更别提理解协同作战、灵活穿插了。
    让他们去指挥三三制的小队,无异于是缘木求鱼。
    其二的难题,则是资源。
    新的训练方式,需要更为广阔,也更多样化的训练场地。
    不再是过去简单的队列操练和冲锋演练,而是需要模拟山地,丛林,以及城镇等各种复杂地形的战术演练场。
    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改造和新建。
    还有装备方面。
    虽然演武用的是木制兵器,可大规模的操练所需,数量自然也是惊人的。
    而配合新战术所需的其他器械,旗帜,哨子等等。
    都需要专门的工坊进行生产。
    钱粮,工匠,物料……
    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销。
    林羽不由想起了从京城弄来的金银上,应该就要派上大用场了。
    其三,也是最敏感的问题。
    如何安置那些在整编中被调整岗位,甚至需要退役的老兵和军官们?
    三三制精简了指挥的层级,必然也会导致一部分中下级的军官失去原有位置。
    至于一些年纪偏大,身体有旧伤,不再适应高强度训练的老兵们,也需要进行妥善的安排。
    这些人,都是平西军的骨干。
    为雍凉流过血,也立过功。
    若是处置不当,恐怕要寒了他们的心,极易引发新的不满,甚至是动摇军心。
    必须得给他们一个体面的出路。
    林羽初步设想了几种方案。
    建立荣誉军衔制度,保留部分待遇。
    设立专门的守备部队或屯田部队,让他们发挥着余热。
    发放一次性的丰厚退役金,或授予田地,助其安家立业。
    无论是哪种方式,核心的原则都是公平和公正,且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诚意。
    绝不能让这些老兄弟们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
    林羽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千头万绪,压力巨大。
    这些,还仅仅是内部的问题而已。
    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困难再多,也必须一一克服。
    他回到书案前,提笔开始书写。
    第一封信,是给李瑶的。
    内容是关于听风楼接下来的任务重点。
    第二封信,则是关于老兵安置的具体细则和草案,需要尽快与齐路和田士问等人商议完善。
    夜色渐深,平西侯府的书房内,灯火彻夜未熄。
    整编的命令,如同一道洪流,席卷了雍凉两州的每一处军营。
    起初,是茫然和困惑。
    士兵们被要求打散原有的编制,要重新组成三人、九人、二十七人的小队。
    熟悉的袍泽被分开,陌生的面孔凑到了一起。
    新的口令,新的手势,新的战术要求……
    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别扭。
    “向左翼穿插和掩护!二队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训练场上,临时提拔起来的年轻班长,扯着嗓子嘶吼,指挥手下三个生疏的三人小组。
    可士兵们依旧是动作僵硬,配合生涩。
    要么是冲得太快了,与别队脱节。
    要么是犹豫不决,错失了战机。
    甚至还有小队在移动中撞在一起,引来一阵哄笑和咒骂。
    “他娘的!这叫什么鸟玩意儿?还不如以前排成一排,直接冲过去,多痛快!”
    一名络腮胡子的老兵,拄着木枪,不满的嘟囔着。
    他曾是百夫长麾下的悍卒,冲锋陷阵是家常便饭。
    如今却要像个娘们似的,学一些什么狗屁掩护穿插,只觉得浑身都不得劲。
    他身边的几名老兵也纷纷附和。
    “就是!绕来绕去的,老子的头都晕了!”
    “以前跟着许将军,管他娘的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只要喊一声‘杀’,兄弟们就死命往前冲就完了!”
    新任的年轻班长听了这些议论,脸涨得通红,却又不知如何反驳。
    面对这些桀骜不驯的老兵油子,他显得力不从心。
    类似的情景,在各个军营不断的上演。
    新老兵之间的矛盾,对新战术的不理解,指挥体系的磨合不畅……
    各种问题,开始层出不穷。
    林羽也深知,单靠一纸命令和一场演武,是无法真正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的。
    整编,不仅仅是编制的改变,更是思想的统一。
    他下令,在全军的范围内开展学习。
    由锐字营抽调出来的骨干,以及少数领悟较快的军官,一起组成了宣讲队。
    深入各营,反复的讲解三三制优势,及战术要点和未来战争的趋势。
    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战术本身。
    也强调纪律的重要性。
    强调协同作战的理念。
    强调每个士兵在战场上的责任。
    强调对于命令的绝对服从。
    林羽亲自编写了简单易懂的小册子,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为何要进行改革,改革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他还要求各级军官,必须要带头进行学习,并且要定期的考核。
    一时间,雍凉军营中,除了操练的喊声,也多了朗朗的读书声。
    虽然许多士兵们基本上就识字,哪怕好一些的,也识字不多,学起来自然是磕磕绊绊。
    可积极学习的氛围,却在悄然形成。
    当然,有阳光的地方,也必然有阴影。
    李瑶的听风楼,如潜伏在暗处的眼睛,密切监视着整编过程中的一切动静。
    “侯爷,西营都尉马彪,对其麾下宣讲三三制时,故意曲解您的意图,声称新制是为了削减老兵,意图引发不满。”
    李瑶一身黑色劲装,神情清冷的向林羽汇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