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看-第一小说阅读网-免费小说阅读网-txt在线下载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回 探形踪王府遣刺客 赶道路酒楼问书童

第一百回 探形踪王府遣刺客 赶道路酒楼问书童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牧神记最是光阴留不住周玄机姜雪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小侠艾虎离开卧虎沟后,便朝着襄阳出发。在卧虎庄的三天里,他一直没喝酒,刚一上路,就接连两天喝得酩酊大醉,走不了多久就停下来歇脚。到了第三天,他突然清醒过来,心中暗叫不妙:“再这样下去,岂不是重蹈去卧虎沟时的覆辙?要是再误了事,那可怎么得了!从现在起,喝酒可得节制了。”他再三告诫自己,可因为一心想着赶路,这天起得太早,天色昏暗看不清路,只能凭着感觉往前走。
    等到天亮,遇见行人一打听,才发现自己竟然走错了路。原本该往东走,却拐到了东北方向,足足偏离了五六十里。幸好遇到的这位路人为人实在,仔仔细细地告诉他,从哪里到哪个镇子,再从哪个镇子到哪个堡子,过了堡子再走几里,才能回到通往襄阳的大路。艾虎听完,赶忙躬身道谢,挥手告别。他心里懊恼不已:“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白白走了大半夜的冤枉路。说到底,都是前两天贪酒惹的祸。要是没喝醉误事,怎么会像今天这样手忙脚乱、走错方向呢?可见喝酒误事,真不是小事!”
    正是因为这一迷路,艾虎与北侠欧阳春等人错过了。此后一直到襄阳,他都没能碰上他们。好不容易抵达襄阳后,艾虎在各处旅店打听北侠等人的下落,却一无所获。他哪里知道,北侠他们为了避免引人注目,根本不住旅店,专挑野外的寺庙、破旧的古庙栖身。艾虎找了许久,心里又急又躁,只好先找了家旅店住下。
    第二天,艾虎开始四处打听消息,喝酒也变得十分克制。一路上,他听到不少人议论,说新来了一位姓颜的巡按大人,是包拯包丞相的门生,为人精明,办事公正。大家都盼着颜巡按来了,能申诉自己的冤屈。还有些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可声音太小,他听不太真切。艾虎灵机一动,故意装出一副打瞌睡的样子,脑袋前仰后合,实则闭着眼睛,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渐渐地,他听明白了,原来大家都在谈论襄阳王赵爵立下盟书、修建冲霄楼、设置铜网阵这些事。接下来的三天,他到处打听,听到的都是这些内容,心里也有了些盘算。
    艾虎知道铜网阵凶险万分,不敢轻易闯进去,便每天在襄阳王府附近暗中观察,有时还跑到王府对面的酒楼,从楼上远远眺望。这天,他正在酒楼喝酒,眼睛盯着王府方向,看着府里人来人往,并没有特别在意。突然,两个人骑着马来到王府前,下马后把马拴在桩上,走进了王府。大约过了一顿饭的时间,两人又从王府里出来,各自解开缰绳,准备上马。其中一人刚踩上马鞍,另一人正要抬腿,这时王府里又跑出一个人,招手把他叫了过去,附在耳边说了几句话。那人听了之后,神色十分慌张。
    艾虎见状,心中起了疑心,赶忙结账下楼,悄悄地跟在两人后面。到了一个岔路口,只听其中一人说:“咱们就定在长沙府关外十里堡镇上会合,到时候见。”说完,两人各自打了一下马鞭,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分头离去。两人只顾着在马上交谈告别,却没注意到一旁的艾虎。艾虎定睛一看,心中暗道:“原来是他们两个!”
    这两人究竟是谁呢?原来,他们都是招贤馆的老相识。一个是赛方朔方貂,曾经在夹沟被北侠削断了刀,侥幸逃脱后,不敢回招贤馆,直接跑到襄阳,投靠了襄阳王赵爵;另一个是小诸葛沈仲元,当初捉拿马强时,他装病不肯出面。后来见其他人打算抢劫,心里暗自嘲笑这些人毫无底线,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又听说大家商量着要投奔襄阳王,他转念一想:“赵爵一直心怀不轨,将来肯定逃不过国法惩处。就凭这些乌合之众,也成不了什么大事。我不如将计就计,也去襄阳投靠,暗中观察动静。要是遇到什么要紧事,我从中斡旋,一来能为朝廷效力,二来能为百姓除害,岂不是一举两得?”
    侠客义士的行事风格各不相同,而像沈仲元这样的更是少见。他要先背上从奸助恶的骂名,在襄阳王面前还得随声附和、阿谀奉承,委屈自己迎合别人,这哪里能看出他的侠义呢?可实际上,他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把事情看得明明白白,就像看手掌上的纹路一样清楚,把这一切都当作一场戏。他从这场“戏”中施展侠义之举,这才是真正的侠义。像南侠、北侠、双侠,还有小侠艾虎,他们四处济困扶危,人人都知道他们行侠仗义,这种明面上的侠义,反而容易理解。而沈仲元的做法,和他们大不相同。他在暗中巧妙周旋,不露一点声色,随机应变,计谋层出不穷。到最后,他做的事却完全符合侠义之道,这难道不是最难做到的吗?他这一番心思谋略,真是配得上“小诸葛”这个名号。
    这次,沈仲元跟着方貂一起来,是因为有一件大事。原来,蓝骁被擒后,手下的喽啰瓜分了财物,其中一些无赖之徒,跑到襄阳向襄阳王通风报信。襄阳王得知后,暗自寻思:“事情还没开始,就折损了一员得力干将,这可怎么办?”他来到集贤堂,和众人商议:“我之前写信给蓝骁,让他把金辉截到山上,劝他归降。要是不从,就直接杀了,省得他到襄阳还得费一番周折。没想到蓝骁反被北侠抓住了。如今这情况,各位有什么好主意?”
    这时,有个谋士站出来说:“就算杀了金辉,也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皇上派颜查散来巡按襄阳,长沙太守又换成了邵邦杰。这些人对王爷您都心怀戒备。要动手,就干脆把他们都除掉,这样才稳妥。我有一计,能同时除掉三位贤才。”襄阳王听了,大喜过望,连忙问:“什么是一计害三贤?快详细说说。”谋士解释道:“金辉赴任必定经过长沙,长沙关外的十里堡是迎接官员的地方。只要派个有本事的人在夜里行刺金辉,要是成功了,邵邦杰的太守之位也保不住。金辉在他管辖的地方住宿时被刺死,他这个本地太守岂能脱罪?咱们把行刺的人藏在王府里,再准备一份文书,等颜巡按来了就递上去。颜巡按既然负责襄阳的事务,襄阳太守在他眼皮子底下被刺死,他能不管吗?可他又找不到行刺之人,事情一旦拖延,皇上肯定会怪罪他办事不力。到时候,就算他是包公的门生,包公也保不住他。”
    襄阳王听完,哈哈大笑:“妙极了!就派方貂去办这件事!”一旁的沈仲元听了,见那谋士说得得意忘形,也不管这计策能不能行得通,心里暗暗冷笑。他担心万一计划成功,会害了一位忠良之士,便上前说道:“启禀王爷,此事关系重大,方貂一人恐怕难以成功,我愿和他一同前往,协助他完成任务。”襄阳王更加高兴了。方貂说:“时间紧迫,必须骑马才能不误事。”襄阳王说:“你们去我的马厩里,自己挑选好马。”两人领命,到马厩选了两匹好马,准备妥当后,又进王府向襄阳王辞行。襄阳王叮嘱了一番,两人才离开。刚要上马,襄阳王又派亲信出来传话:“不管事情成不成,都要尽快回来。”两人答应后,骑上马,各自回住处收拾行李,所以才会在岔路口约定会合地点,然后分头离去。
    艾虎把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也把两人的样子看得明明白白,他急忙回到旅店,结清房钱,朝着长沙关外十里堡飞奔而去。一路上,他滴酒不沾,恨不得一步跨到长沙。他心里犯愁:“他们骑马,我靠两条腿走路,怎么追得上?”但转念一想:“他们俩分头走,肯定要带行李,而且肯定想舒舒服服地赶路,多半是晚上休息,白天赶路。我不管那么多,日夜不停地走,还能追不上他们?”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艾虎凭借着一股韧劲,竟然比他们先到了十里堡。他在旅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便出门打探两人的下落。他在街上闲逛时,发现这个镇子十分热闹。走着走着,看到路东边有个接官厅,装饰得花团锦簇。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长沙太守邵邦杰和襄阳太守金辉交情极好,金辉赴襄阳上任要路过这里,所以邵邦杰特意把接官厅布置得如此隆重。艾虎又打听金辉什么时候到,得知要后天才会住进公馆。他心中一动,暗自思忖:“看来那两个人肯定打算在公馆里搞什么鬼,后日我可得早早埋伏好,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艾虎正暗自盘算着如何应对方貂和沈仲元的阴谋,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呼唤:“二爷这是要去哪儿?”他回头一看,觉得眼前这人有些面熟,却一时想不起对方是谁,赶忙问道:“你是哪位?”那人笑着说:“二爷怎么连小人都不记得了?小人是锦笺啊!二爷和我家公子结拜时,还赏了小人两锭银子呢。”艾虎一拍脑袋:“对对对!是我一时忘了。你怎么会在这儿?”
    锦笺叹了口气:“唉,说起来话可就长了。二爷要是这会儿没事,咱们去酒楼坐坐,我慢慢跟您说。”艾虎便和锦笺走进路西的一家酒楼,挑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锦笺起初还不好意思落座,艾虎摆摆手:“在这酒楼里就别讲究那么多礼数了,坐下才能好好说话。”锦笺这才谢过,在侧边坐了下来。
    茶博士过来招呼,两人点了酒菜。艾虎迫不及待地问起施俊的情况,锦笺回答:“公子一切都好,现在住在邵邦杰邵老爷的太守衙门里。”艾虎又疑惑地问:“你们主仆不是要去九仙桥金辉金老爷那儿吗?怎么又跑到这儿来了?”锦笺苦笑着说:“就是因为这事,说来话长。”
    接着,锦笺详细讲述了他们投奔九仙桥的经过,以及后来在攸县生病的遭遇:“要不是二爷当初赏了那两锭银子,我家公子连看病的钱都没有,哪能顺利养病呢!”艾虎连忙说:“这点小事,提它做什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锦笺之所以一见面就提起赏银的事,实在是因为这笔钱在关键时刻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他心里满是感激,时刻记着这份恩情。俗话说“宁给饥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锦笺接着往下说,提到他们在攸县惹上官司,走投无路时差点寻短见:“幸好遇到一位姓蒋的爷,他也赏了两锭银子,我们才有盘缠赶到长沙。”艾虎一听,急忙追问:“这位姓蒋的长什么样?”锦笺描述了一番那人的模样,艾虎心中大喜,暗道:“可算有蒋叔父的消息了!”
    锦笺又说起,邵邦杰原本想撮合施俊和金家小姐的婚事,还派丁雄去给金辉送信,结果才发现那位“金小姐”是假冒的,婚事只好作罢。等想追回丁雄时,已经来不及了。昨天丁雄回来,带来金辉的信,信里说金家小姐因病去唐县就医,乘船赏月时不小心落水了,之前见到的那个“小姐”确实是冒牌货。
    艾虎听得一头雾水:“这到底怎么回事?”锦笺这才把自己和佳蕙如何互换身份、假冒小姐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他接着说:“邵老爷把信拿给我家公子看,信里还附了一包东西。公子把佳蕙叫来,让她看那包东西,佳蕙当时就哭得喘不上气来。”艾虎好奇地问:“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把她哭成这样?”
    锦笺解释道:“是芙蓉帕、金鱼和玉钗。公子看到帕子上有字,就问是谁写的。佳蕙这才承认,前面的字是她写的。”艾虎又问:“那佳蕙为什么要冒充小姐呢?”锦笺便把两人互换衣服、假冒身份的细节详细说了一遍。艾虎听完,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后来呢?”
    锦笺继续说:“佳蕙反问公子:‘前面的字是我写的,可后面的字不就是老爷您写的吗?’这话一下子提醒了公子。他仔细一看,才认出后面的字是我的笔迹。公子马上把我叫进去,我们三人当面对质,这才把事情全说清楚了——全是我和佳蕙互相配合,瞒着公子和金小姐干的。公子责备了我几句,就把这事告诉了邵老爷。没想到邵老爷听了反倒很高兴,说我和佳蕙虽然年纪小,但一心为主,是有良心的好孩子。只可惜金小姐命薄,已经不在了。从那以后,佳蕙天天思念小姐,茶饭不思,我家公子也一直很伤心。所以公子让我准备祭礼,等明天邵老爷去迎接金老爷的时候,他们俩要到江边遥祭金小姐。”
    艾虎听完整件事,不禁连连叹息。他哪里知道,在绿鸭滩被张立夫妇认作义女的,正是大家以为已经溺亡的金牡丹。
    锦笺说完,反过来问艾虎接下来要去哪儿。艾虎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目的,只说是要回卧虎沟,又话锋一转:“既然知道你们主仆在这儿,我倒想见见你家公子。你先去准备祭礼,我在这儿等你,一会儿咱们一起过去。”
    锦笺下楼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艾虎结了账,跟着他往太守衙署走去。快到衙署时,锦笺先跑进去通报施俊。施俊听说艾虎来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赶到衙外,把艾虎迎进东跨所的书房。两人久别重逢,免不了一番亲切交谈。
    到了第二天,打听到邵邦杰已经出发去迎接金辉后,施俊一脸歉意地向艾虎告罪,表示要暂时离开一会儿。艾虎心里明白,这是要去进行遥祭,也没有多问。施俊带着佳蕙和锦笺,有人坐轿,有人骑马,一同前往江边。他们在那里摆好祭礼,对着江水痛哭不止。谁也没想到,这场祭奠,又将引出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