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暗昧人偏遭暗昧害 豪侠客每动豪侠心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最是光阴留不住、 牧神记、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大楚最强姑爷、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周玄机姜雪、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逍遥文公子,当世谪仙人、
蒋平躲在舱门后,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不一会儿,就看到一个小童(正是之前伺候李平山的)手里拿着一封信,说道:“先生,这是姨奶奶让我送来的,她吩咐您立刻拆开看。”李平山接过信,借着月光看了起来,看完后小声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姨奶奶,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过去。”蒋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传言巧娘和幕僚私通,这个幕僚竟然就是李平山。蒋平心里暗自嘀咕:“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等见不得人的勾当。”
接着,蒋平又听到跳板传来声响,知道是小童回去了。他连忙转身,假装歪在床上睡着了。李平山喊了他两声,见没有回应,便贼头贼脑地凑到灯下,又把信拿出来看了一遍。这一看,乐得他抓耳挠腮,在船舱里坐立不安,最后也只好装作睡觉的样子歪在床上。可他哪里睡得着,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蒋平听着他那慌乱的呼吸声,心里暗暗发笑,自己却呼吸平稳,听起来就像真的睡着了一样。
李平山在床上躺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悄悄地起身走到舱门口,又回头看了看蒋平,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蹑手蹑脚地出了舱门。只听跳板“咯噔咯噔”地响,蒋平等他走远,立刻翻身起来,脱掉长衫,也出了舱门。他轻轻一跳上了跳板,走到大船边,把跳板慢慢抬起来,顺进了水里。随后,他悄悄来到第三艘船的窗板外,侧耳细听,果然听到里面传来男女说话的声音,还听见一个女子轻声说:“先生,我可真想你啊!”
蒋平没有急着行动,而是故意大声喊道:“三船上有贼!有贼啊!”喊完后,他“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游走了。
金福禄听到喊声,立刻带着一群人到各船搜查。众人来到第三艘船时,正看见李平山在那里急得团团转——因为跳板没了,他根本回不到自己的小船上。金福禄见他神色慌张,不容分说,就把他带到了头船,向金辉禀报。金辉下令把李平山带进来,只见李平山哆哆嗦嗦,弓着腰进了舱门,见到金辉后,紧张得张口结舌,那副狼狈的样子简直难以形容。金辉注意到他一直弓着腰,还不停地用衣襟遮挡,仔细一看,原来他光着双脚。
金辉心里立刻明白了七八分,沉思了好一会儿,终于拿定了主意。他让金福禄等人看好李平山,自己提着灯笼先去了第二艘船,发现灯已经灭了。又来到第三艘船,看到里面有灯光,可刚到跟前,灯就熄灭了。金辉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测,他走到船边喊道:“巧娘睡了吗?”喊了两声,里面传来迷迷糊糊的声音:“是老爷吗?”金辉推开舱门,举起灯笼一照,只见巧娘头发凌乱,脸色泛红,问道:“老爷怎么还没睡?”金辉说:“本来要睡了,忽然听到有贼,就出来查看一下。”说着,他把灯笼放在一旁,刚好照到床前有一双鞋子。巧娘看到鞋子,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糟糕!怎么把鞋子忘了!”原来,巧娘得知李平山被带到船上后,担心有人搜查,急忙把李平山的裤子、袜子、护膝等东西都藏了起来。慌乱之中,她完全忘了李平山是光着脚跑过来的,偏偏落下了这双鞋子。现在见金辉看到了鞋子,她紧张得要命。没想到金辉装作没看见,也没追问,反而问道:“你怎么一个人睡?杏花儿去哪儿了?”巧娘稍微定了定神,强装镇定地凑过去说:“贱妾担心老爷回来不方便,就让她去后舱了。”嘴上说着话,脚下却悄悄把鞋子踢到了床底下。金辉明明看得一清二楚,却还是没有点破,反而说:“难为你想得周到。走,跟我去夫人那边看看。刚才喊有贼,你也该去问个安。回来我就在这儿睡了。”说完,他拉着巧娘的手,一起出了舱门,走到船头。突然,金辉用力一推,巧娘“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接着“咕嘟嘟”冒了几个泡。金辉等她沉下去后,才大声喊道:“不好了!姨娘掉水里了!”众人闻声赶来,可等叫来水手打捞时,已经来不及了。
金辉回到头船,看着李平山说:“我这儿人手够了,用不着你了,你回去吧。”又吩咐金福禄:“带他走。”金福禄把李平山带到第三艘船,水手们正为跳板不见了而着急寻找。后来发现跳板漂在水里,捞上来重新搭好,等李平山过去后,立刻又把跳板撤了。
有人可能会问,金辉为什么不直接惩处李平山,就这样轻易放了他呢?这其实正体现了金辉深思熟虑后拿定的主意。他心想,李平山半夜跑到船上,要么是为了偷东西,要么是为了偷情。如果是偷东西,处理起来倒简单;可看李平山这副样子,明显是因为私情。所以他才亲自提着灯笼去查看,看到第三艘船灯先亮后灭,心里已经有了数。又看到那双鞋子,还有巧娘惊慌失措的样子,就更加确定了。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实在有损名声,巧娘自然不能留,所以才找借口把她推进水里。但李平山就不好处理了,要是逼得他把事情说出来,丑事传开,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倒不如含糊其辞,说一句“我这儿人多,用你不着,你回去吧”。虽然便宜了李平山,却能省去很多麻烦,也能避免事情闹大。
再说李平山,像被放生的鸟儿一样,慌慌张张地回到自己的船上。进舱一看,只见蒋平床上放着衣服,人却不见了,他心里纳闷:“姓蒋的去哪儿了?难道他也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正想着,就听到船尾有人喊道:“谁呀?谁掉水里了?走路看着点儿!这是在船上,可不是在客栈,能这么不小心吗?——来,我拉你一把!这都怎么回事啊!”接着,就见一个浑身湿漉漉、哆哆嗦嗦的人进了舱。李平山一看,原来是蒋平,忙问道:“蒋兄,你这是怎么了?”蒋平装作惊魂未定的样子说:“我去后面方便,不小心掉进水里了。多亏抓住了后舵,不然小命都没了。”李平山见他冻得直打哆嗦,自己也跟着觉得发冷,连忙起身拿过包袱,找出裤子、袜子,又挑了一套旧衣服递给蒋平,说:“快把湿衣服换下来,晾干了再还我。”他自己则拿出一双新鞋穿上。两人各自换好衣服,蒋平把湿衣服拧干,抖了抖晾起来,只顾收拾自己的东西。不经意间,他回头看见李平山傻愣愣地坐在那里,一会儿搓手,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又拿起手帕擦眼泪。蒋平知道他还在为和巧娘的事情发愁,也懒得搭理他。
蒋平晾好衣服,在床沿坐下,看着李平山失魂落魄的样子,明知故问道:“先生为何事这般伤心?”李平山叹气道:“我有我的难处,不便对人言说。我倒想问蒋兄,你去湘阴县究竟办什么事?”蒋平回道:“先前不是说过,我去湘阴找个相识的朋友,先生怎么忘了?”李平山恍恍惚惚道:“我这会儿脑袋昏沉,什么都记不清了。其实我也打算去湘阴找个旧识。”
蒋平故意追问:“先生昨晚不是说要跟着金太守去上任吗,怎么又改主意了?”李平山摆摆手,故作亲热:“蒋兄怎么又喊我先生见外了?咱们还是称兄道弟的好。不瞒你说,我瞧着那边的人不太对劲,昨晚特意去跟金主管说了,让他转告太守,我不去了。”蒋平在心里冷笑:“好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真是死有余辜。”嘴上却笑着问:“这么说,船钱还是按之前说的,大家平摊?”李平山点头:“那是自然。”蒋平笑道:“这我就放心了。天色不早,咱们歇着吧。”李平山强撑道:“蒋兄先睡,我再坐会儿就歇。”蒋平说了声“失陪”,倒头便睡,不一会儿就鼾声响起。
李平山在床上辗转反侧,整整一夜没合眼。天蒙蒙亮时,官船鸣锣开航,他听着声响,心里越发不是滋味。蒋平也被吵醒,叫来船家收拾,他们的小船也跟着启程。这一路上,李平山唉声叹气,茶饭不思,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
傍晚,翁大兄弟将船藏进芦苇荡深处。蒋平故意夸赞:“好地方!这下可避风了。”翁大兄弟两人对视一眼,暗暗发笑。李平山有气无力地说:“我昨晚没睡好,今儿实在困乏,先去歇了。”蒋平意味深长道:“您尽管睡,保准今晚能睡个安稳觉。”李平山没搭话,倒头便睡。
蒋平心中盘算:“按理说该救他,可他害巧娘丢了性命,我若救他,巧娘岂不是冤沉海底?不如借翁家兄弟的手除掉他,再替他报仇,也算给巧娘一个交代。”正想着,就听见翁大问:“兄弟,谁动手?”翁二无所谓道:“有啥好争的,两个软蛋,谁杀都一样。”蒋平心中一喜:“来了!”他悄悄溜出船舱,趴在船顶。只见一根竹竿随风晃动,上面晾着件棉袄。蒋平慢慢抽出竹竿,将棉袄抱在怀里,偷眼往下瞧。
这时,翁二持刀进了船舱,翁大则守在舱门口。舱内竹床发出一阵剧烈响动,蒋平知道李平山性命难保。他突然起身,将棉袄朝翁大头上猛地一罩。翁大猝不及防,慌乱中拼命撕扯,偏偏脑袋被裹得严实。蒋平趁机扑上前,夺过翁大手中的刀。翁大刚露出头,刀刃已经落下。蒋平再补一刀,翁大翻身栽进水里。舱内翁二正四处寻找蒋平,听见动静,急忙喊道:“大哥,那瘦子不见了!”话没说完,蒋平冷喝一声:“我在这儿!”手中刀寒光一闪,直刺翁二咽喉。翁二惨叫一声,双手胡乱挥舞,身子一半栽在舱内,一半悬在舱外。蒋平揪住他的头发拖到船头,发现翁二已经断气,便松手任他躺在那里。
蒋平进舱挑亮油灯,见李平山直挺挺地躺在竹床上,模样凄惨。他打开李平山的箱笼搜寻,找出一百六十两白银,暗自庆幸:“艾虎拿了我一百两,现在不仅补上了,还多赚八十两,加上雷震给的二十两,这买卖划算。”他仔细检查身上没沾血迹,叠好雷震送的长衫,又收好晾干的湿衣,从李平山的包袱里挑了些有用的东西,打成包裹。
一切收拾妥当,蒋平出舱用竹篙撑船,驶出芦苇荡,靠岸后提上包裹,一脚踩住岸边,用力一蹬,小船“滴溜溜”漂向江心,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蒋平踏上大路,天刚蒙蒙亮,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睁不开眼。加上一夜未眠,他也感到疲惫不堪,想找个地方歇脚。四下不见村庄,远远望见一片树林,走近才发现是座坟地,围墙多处倒塌。蒋平想着进去能避风,刚转进围墙,就看见一个面黄肌瘦、满脸泪痕的小童,正往小树上系绳子准备上吊。
蒋平喊道:“谁家孩子,跑我坟地里寻死?这还得了!”小童没好气回嘴:“我就是个小童,怕什么?”蒋平又气又好笑:“小童上吊才可怕呢!”小童赌气说:“那我换棵树去死好了!”说着解下绳子要走。蒋平赶忙叫住:“孩子,先别走!你小小年纪,为什么想不开?来,到墙根这儿,把事儿说给我听听。”小童哭着说:“我活不下去了才寻死。你要想听,我就说。要是觉得我该死,就把这棵树让给我上吊。”
蒋平叹道:“你若肯说,我送你盘缠,还寻死吗?”小童眼睛一亮:“有了盘缠,我还寻什么死!我这命又不是盐换来的!”蒋平从怀里摸出两个银锞子:“这些够不够?”小童急忙接过,跪地磕头:“多谢恩公救命!请留下姓名!”蒋平摆摆手:“别问了,赶紧去长沙要紧。”等小童离开后,蒋平转身朝着卧虎沟的方向走去。
这小童究竟是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接着,蒋平又听到跳板传来声响,知道是小童回去了。他连忙转身,假装歪在床上睡着了。李平山喊了他两声,见没有回应,便贼头贼脑地凑到灯下,又把信拿出来看了一遍。这一看,乐得他抓耳挠腮,在船舱里坐立不安,最后也只好装作睡觉的样子歪在床上。可他哪里睡得着,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蒋平听着他那慌乱的呼吸声,心里暗暗发笑,自己却呼吸平稳,听起来就像真的睡着了一样。
李平山在床上躺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悄悄地起身走到舱门口,又回头看了看蒋平,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蹑手蹑脚地出了舱门。只听跳板“咯噔咯噔”地响,蒋平等他走远,立刻翻身起来,脱掉长衫,也出了舱门。他轻轻一跳上了跳板,走到大船边,把跳板慢慢抬起来,顺进了水里。随后,他悄悄来到第三艘船的窗板外,侧耳细听,果然听到里面传来男女说话的声音,还听见一个女子轻声说:“先生,我可真想你啊!”
蒋平没有急着行动,而是故意大声喊道:“三船上有贼!有贼啊!”喊完后,他“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游走了。
金福禄听到喊声,立刻带着一群人到各船搜查。众人来到第三艘船时,正看见李平山在那里急得团团转——因为跳板没了,他根本回不到自己的小船上。金福禄见他神色慌张,不容分说,就把他带到了头船,向金辉禀报。金辉下令把李平山带进来,只见李平山哆哆嗦嗦,弓着腰进了舱门,见到金辉后,紧张得张口结舌,那副狼狈的样子简直难以形容。金辉注意到他一直弓着腰,还不停地用衣襟遮挡,仔细一看,原来他光着双脚。
金辉心里立刻明白了七八分,沉思了好一会儿,终于拿定了主意。他让金福禄等人看好李平山,自己提着灯笼先去了第二艘船,发现灯已经灭了。又来到第三艘船,看到里面有灯光,可刚到跟前,灯就熄灭了。金辉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猜测,他走到船边喊道:“巧娘睡了吗?”喊了两声,里面传来迷迷糊糊的声音:“是老爷吗?”金辉推开舱门,举起灯笼一照,只见巧娘头发凌乱,脸色泛红,问道:“老爷怎么还没睡?”金辉说:“本来要睡了,忽然听到有贼,就出来查看一下。”说着,他把灯笼放在一旁,刚好照到床前有一双鞋子。巧娘看到鞋子,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糟糕!怎么把鞋子忘了!”原来,巧娘得知李平山被带到船上后,担心有人搜查,急忙把李平山的裤子、袜子、护膝等东西都藏了起来。慌乱之中,她完全忘了李平山是光着脚跑过来的,偏偏落下了这双鞋子。现在见金辉看到了鞋子,她紧张得要命。没想到金辉装作没看见,也没追问,反而问道:“你怎么一个人睡?杏花儿去哪儿了?”巧娘稍微定了定神,强装镇定地凑过去说:“贱妾担心老爷回来不方便,就让她去后舱了。”嘴上说着话,脚下却悄悄把鞋子踢到了床底下。金辉明明看得一清二楚,却还是没有点破,反而说:“难为你想得周到。走,跟我去夫人那边看看。刚才喊有贼,你也该去问个安。回来我就在这儿睡了。”说完,他拉着巧娘的手,一起出了舱门,走到船头。突然,金辉用力一推,巧娘“扑通”一声掉进了水里,接着“咕嘟嘟”冒了几个泡。金辉等她沉下去后,才大声喊道:“不好了!姨娘掉水里了!”众人闻声赶来,可等叫来水手打捞时,已经来不及了。
金辉回到头船,看着李平山说:“我这儿人手够了,用不着你了,你回去吧。”又吩咐金福禄:“带他走。”金福禄把李平山带到第三艘船,水手们正为跳板不见了而着急寻找。后来发现跳板漂在水里,捞上来重新搭好,等李平山过去后,立刻又把跳板撤了。
有人可能会问,金辉为什么不直接惩处李平山,就这样轻易放了他呢?这其实正体现了金辉深思熟虑后拿定的主意。他心想,李平山半夜跑到船上,要么是为了偷东西,要么是为了偷情。如果是偷东西,处理起来倒简单;可看李平山这副样子,明显是因为私情。所以他才亲自提着灯笼去查看,看到第三艘船灯先亮后灭,心里已经有了数。又看到那双鞋子,还有巧娘惊慌失措的样子,就更加确定了。这种事情一旦传出去,实在有损名声,巧娘自然不能留,所以才找借口把她推进水里。但李平山就不好处理了,要是逼得他把事情说出来,丑事传开,自己的脸面往哪儿搁?倒不如含糊其辞,说一句“我这儿人多,用你不着,你回去吧”。虽然便宜了李平山,却能省去很多麻烦,也能避免事情闹大。
再说李平山,像被放生的鸟儿一样,慌慌张张地回到自己的船上。进舱一看,只见蒋平床上放着衣服,人却不见了,他心里纳闷:“姓蒋的去哪儿了?难道他也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正想着,就听到船尾有人喊道:“谁呀?谁掉水里了?走路看着点儿!这是在船上,可不是在客栈,能这么不小心吗?——来,我拉你一把!这都怎么回事啊!”接着,就见一个浑身湿漉漉、哆哆嗦嗦的人进了舱。李平山一看,原来是蒋平,忙问道:“蒋兄,你这是怎么了?”蒋平装作惊魂未定的样子说:“我去后面方便,不小心掉进水里了。多亏抓住了后舵,不然小命都没了。”李平山见他冻得直打哆嗦,自己也跟着觉得发冷,连忙起身拿过包袱,找出裤子、袜子,又挑了一套旧衣服递给蒋平,说:“快把湿衣服换下来,晾干了再还我。”他自己则拿出一双新鞋穿上。两人各自换好衣服,蒋平把湿衣服拧干,抖了抖晾起来,只顾收拾自己的东西。不经意间,他回头看见李平山傻愣愣地坐在那里,一会儿搓手,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又拿起手帕擦眼泪。蒋平知道他还在为和巧娘的事情发愁,也懒得搭理他。
蒋平晾好衣服,在床沿坐下,看着李平山失魂落魄的样子,明知故问道:“先生为何事这般伤心?”李平山叹气道:“我有我的难处,不便对人言说。我倒想问蒋兄,你去湘阴县究竟办什么事?”蒋平回道:“先前不是说过,我去湘阴找个相识的朋友,先生怎么忘了?”李平山恍恍惚惚道:“我这会儿脑袋昏沉,什么都记不清了。其实我也打算去湘阴找个旧识。”
蒋平故意追问:“先生昨晚不是说要跟着金太守去上任吗,怎么又改主意了?”李平山摆摆手,故作亲热:“蒋兄怎么又喊我先生见外了?咱们还是称兄道弟的好。不瞒你说,我瞧着那边的人不太对劲,昨晚特意去跟金主管说了,让他转告太守,我不去了。”蒋平在心里冷笑:“好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真是死有余辜。”嘴上却笑着问:“这么说,船钱还是按之前说的,大家平摊?”李平山点头:“那是自然。”蒋平笑道:“这我就放心了。天色不早,咱们歇着吧。”李平山强撑道:“蒋兄先睡,我再坐会儿就歇。”蒋平说了声“失陪”,倒头便睡,不一会儿就鼾声响起。
李平山在床上辗转反侧,整整一夜没合眼。天蒙蒙亮时,官船鸣锣开航,他听着声响,心里越发不是滋味。蒋平也被吵醒,叫来船家收拾,他们的小船也跟着启程。这一路上,李平山唉声叹气,茶饭不思,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
傍晚,翁大兄弟将船藏进芦苇荡深处。蒋平故意夸赞:“好地方!这下可避风了。”翁大兄弟两人对视一眼,暗暗发笑。李平山有气无力地说:“我昨晚没睡好,今儿实在困乏,先去歇了。”蒋平意味深长道:“您尽管睡,保准今晚能睡个安稳觉。”李平山没搭话,倒头便睡。
蒋平心中盘算:“按理说该救他,可他害巧娘丢了性命,我若救他,巧娘岂不是冤沉海底?不如借翁家兄弟的手除掉他,再替他报仇,也算给巧娘一个交代。”正想着,就听见翁大问:“兄弟,谁动手?”翁二无所谓道:“有啥好争的,两个软蛋,谁杀都一样。”蒋平心中一喜:“来了!”他悄悄溜出船舱,趴在船顶。只见一根竹竿随风晃动,上面晾着件棉袄。蒋平慢慢抽出竹竿,将棉袄抱在怀里,偷眼往下瞧。
这时,翁二持刀进了船舱,翁大则守在舱门口。舱内竹床发出一阵剧烈响动,蒋平知道李平山性命难保。他突然起身,将棉袄朝翁大头上猛地一罩。翁大猝不及防,慌乱中拼命撕扯,偏偏脑袋被裹得严实。蒋平趁机扑上前,夺过翁大手中的刀。翁大刚露出头,刀刃已经落下。蒋平再补一刀,翁大翻身栽进水里。舱内翁二正四处寻找蒋平,听见动静,急忙喊道:“大哥,那瘦子不见了!”话没说完,蒋平冷喝一声:“我在这儿!”手中刀寒光一闪,直刺翁二咽喉。翁二惨叫一声,双手胡乱挥舞,身子一半栽在舱内,一半悬在舱外。蒋平揪住他的头发拖到船头,发现翁二已经断气,便松手任他躺在那里。
蒋平进舱挑亮油灯,见李平山直挺挺地躺在竹床上,模样凄惨。他打开李平山的箱笼搜寻,找出一百六十两白银,暗自庆幸:“艾虎拿了我一百两,现在不仅补上了,还多赚八十两,加上雷震给的二十两,这买卖划算。”他仔细检查身上没沾血迹,叠好雷震送的长衫,又收好晾干的湿衣,从李平山的包袱里挑了些有用的东西,打成包裹。
一切收拾妥当,蒋平出舱用竹篙撑船,驶出芦苇荡,靠岸后提上包裹,一脚踩住岸边,用力一蹬,小船“滴溜溜”漂向江心,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蒋平踏上大路,天刚蒙蒙亮,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睁不开眼。加上一夜未眠,他也感到疲惫不堪,想找个地方歇脚。四下不见村庄,远远望见一片树林,走近才发现是座坟地,围墙多处倒塌。蒋平想着进去能避风,刚转进围墙,就看见一个面黄肌瘦、满脸泪痕的小童,正往小树上系绳子准备上吊。
蒋平喊道:“谁家孩子,跑我坟地里寻死?这还得了!”小童没好气回嘴:“我就是个小童,怕什么?”蒋平又气又好笑:“小童上吊才可怕呢!”小童赌气说:“那我换棵树去死好了!”说着解下绳子要走。蒋平赶忙叫住:“孩子,先别走!你小小年纪,为什么想不开?来,到墙根这儿,把事儿说给我听听。”小童哭着说:“我活不下去了才寻死。你要想听,我就说。要是觉得我该死,就把这棵树让给我上吊。”
蒋平叹道:“你若肯说,我送你盘缠,还寻死吗?”小童眼睛一亮:“有了盘缠,我还寻什么死!我这命又不是盐换来的!”蒋平从怀里摸出两个银锞子:“这些够不够?”小童急忙接过,跪地磕头:“多谢恩公救命!请留下姓名!”蒋平摆摆手:“别问了,赶紧去长沙要紧。”等小童离开后,蒋平转身朝着卧虎沟的方向走去。
这小童究竟是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