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计谋

推荐阅读: 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龙蛇之拳镇山河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扶摇直上快穿:女配又跪了李毅黄小蓉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

    江湖人也过刀口舔血的生活。
    不免惺惺相惜。
    而疗养伤势这方面,虽然士兵的人数很多,但不是所有人的伤势都很严重。
    有的人身体强壮,经过一个月的训练。
    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了。
    他们只需要休息三天,就可以休养过来。
    其而身体,也只需要简单地推拿一番,活动活动气血就可以了。
    身体伤势严重的。
    全部留到最后面治疗。
    如果来不及,那就留下不上阵。
    让伤员继续出去打仗,本就不人道。
    士兵快速地修养着。
    大约三天的时间,在数百江湖人士的帮助下,十万士兵陆续接受了疗伤。
    宗师和一流高手因为内力浑厚。
    他的掌力微微在对方体内走过一遍。
    就能打通经络。
    而那些伤势略微严重的伤员,大多是瘀血,或者经络不够通畅。
    经过简单治疗后,很快便康复过来。
    最后,剩下那些伤势严重的。
    众人都不愿意耗费内力治疗。
    与其治疗他们,帮助更多其他人不好吗?
    赵小乐便直接出手,没人比他在这方面更在行,更有经验,内力也更加浑厚。
    一上午,几百个重伤的士兵,就生龙活虎地跳出了洞穴,看的其他江湖高手目瞪口呆。
    到底还是盟主牛逼啊!
    赵小乐放下西洋镜,说道:“让将士们准备吧,今夜就发动袭击。”
    青蝉透过西洋镜,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平西王的人马还驻扎在这里。”
    “这样硬冲,只怕伤亡很大。”
    赵小乐解释道:“你看晋军的军营,已经开始挪动了,想必已经收到消息了,燕兵不会自己殿后。”
    “殿后的人肯定是平西王。”
    青蝉将西洋镜转到晋军的军营处。
    果然发现,对方的军队在陆续离开营地。
    刚才虽然也有异动,但撤退的意向并不明显,可常年身在军营的赵小乐。
    一眼就看出来了。
    青蝉放下西洋镜后,长出了一口气,“好,我这就去传令,到时候,我来负责带人突击吧!”
    赵小乐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你负责后军,我负责前军。”
    他的声音不容置疑。
    两路大军同时杀入燕晋两国。
    是赵小乐一早就布置好的后手。
    对方除了拉拢平西王,打开了平西王王府的通路,同时,还借用晋阳商会的关系。
    在景阳制造内乱。
    赵小乐想要从禁卫军那里寻求帮助,将会很难。
    他只能把主意打到锦衣卫和闽南王身上,锦衣卫那里不用说,不过是他一纸调令的事儿。
    而刚好时间又赶在下雪的时候,草原人不会在这个时节突然南下。
    同时,洪州还有大量民兵驻扎,赵小乐并不担心那里的防御。
    锦衣卫进驻徐州,不仅距离晋国更近,还不容易惊动那些敌国的探子。
    他干脆放弃锦衣卫南下。
    倒不如让其趁机杀入晋国,这招围魏救赵的经典战术,赵小乐怎么可能不知道?
    为此,他还特意联络刘伯恩和楼兰公主,让他们协助自己,继续麻痹两国的皇室成员。
    纵然有识之士,会看出来,出动六十万大军攻打滁州,太过于冒险了。
    可他们很难料到,锦衣卫居然放弃镇守东海,以及北方的草原人。
    冒险杀入晋国。
    他们不担心北方大乱吗?
    土地改革给了赵小乐巨大的信心。
    民众会为了自己的土地,和即将生活的粮食,勇敢地和入侵者战斗。
    而且,偷袭晋阳可以做到速战速决,这是和指挥锦衣卫南下大不同的。
    至于闽南王怎么同意出兵?
    很简单。
    自由。
    赵小乐给他承诺过,只要愿意出兵,就可以放他离开浔阳,回归自己的番地。
    闽南王会相信吗?
    当然不会。
    但是又不敢违抗赵小乐的命令,自己的小命都在人家手上拿捏着。
    闽南王还能怎么做?
    况且,若是他长时间不回到番地,番地的大权就会逐渐掌握在别人手中。
    而那时的他,就会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废物。
    与其坐等大权丢失。
    倒不如放手一搏,也许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就能回到番地上,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了。
    对于一无所有的人,还有什么害怕的?
    赵小乐给的条件,几乎让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闽南王的番兵悉数出动。
    蛮人那里,赵小乐就需要好好讲一番道理了,只是承诺对方,与其修建道路通商。
    为什么不开辟一条水路呢?
    从东海到南海之间,赵小乐愿意修建一条水路,与两国互通有无。
    又许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蛮族公主不心动是假的。
    就连蛮王也急了。
    这可是两头拿的好事儿啊!
    占领浔阳,曾是他一生的夙愿,如今,赵小乐不但愿意将北方的珠宝美玉拿来和他们做交易,换一些皮革之物。
    还可以趁此机会,到燕国大肆劫掠一番。
    纵然蛮族公主在此事上,态度有犹豫暧昧,可挡不住蛮人上下的群情激昂。
    景阳愿意借出云贵一带的道路,配合蛮人的貔貅杀入燕国腹地。
    能劫掠燕国是谁也想不到的。
    曾经,兵败居庸关是蛮人心中永远的痛,随着数十万的俘虏回归。
    他们的痛才消减许多。
    早就想寻个时机北上了,只不过,越过那千里泽国,还需要更多准备。
    众意难违。
    就是蛮族公主面临的两难局面。
    最后,她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必须由蛮英为主帅,同时,这也是赵小乐的要求。
    蛮族上下,一致同意。
    临行前,蛮族公主反复叮嘱,一定要约束兵众,不要劫掠民众。
    蛮英点头同意。
    可谁都知道,下面的士兵那么多,蛮人又缺少军纪,怎么可能不劫掠民众?
    只要从进入燕国,肯定会造成生灵涂炭。
    对此,赵小乐也没有什么办法。
    两国既然说什么都要打滁州,他也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否则,生灵涂炭的就是景阳百姓。
    死道友不死贫道。
    经此一役,赵小乐要让两国再不敢东窥,仅靠围魏救赵还不够。
    今晚突袭才是关键。
    取威定霸,在此一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