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天幕直播系统(38)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三寸人间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空间农女:弃妇再嫁高门我知道末世将至直播传承武道再嫁高门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再嫁谢谢余生有你机床小匠

    物质水平上去了,人们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了。
    十年前的南北河村还牛屎遍地、鸡屎满屋、河水散发着阵阵恶臭,如今水质澄澈、路面干净、居住环境较十年前有了质的飞跃。
    广袤的农田在这个季节早就被大型收割机收割干净了,只余整齐的草垛子。
    农田尽头有种田大户承包的蔬果农场,玻璃钢建造的温室大棚整齐划一。
    麻雀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地停在电线杆上唱着丰收的赞歌。
    两辆车能顺利交汇的乡村道路穿过一望无垠的田野笔直通向村民聚居的村落。
    东边是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老屋,西边是外观统一的洋楼。
    一条水质清澈的小河绕着村落蜿蜒而过,河堤间隔种着柳树、桃树,春天时桃红柳绿、燕子徘徊,时下显得有些冷清。
    但在隆冬黄昏,披着晚霞绚丽的纱衣,依然美得像一副画。
    [原来天宫的乡村长这样!]
    [天宫的乡下竟然也有楼宇!]
    [尽头那一排排似屋非屋的建筑是琉璃吗?天宫未免也太富有了!]
    别说第一次见识现代新农村的大梁子民看得目不转睛,就是谢姎,都忍不住停下车,给侄子侄女来了个几连拍。
    “姎姎?真是你啊!”
    温家大舅提着水壶从农场收工回来,看到路边停着一辆京市牌照的车,心里嘀咕:这不会是外甥女的车吧?
    但转念就被他自己给否定了:京市离这儿多远啊,外甥女带着两个娃,怎么可能开车来。
    没想到下一秒,他就看到了田边稻草人前,给两个小娃娃拍照的外甥女,顿时又惊又喜:
    “你是开车来的?啥时候到的?怎么不提前跟我说,我好让你哥去接你们!”
    看到外甥女身旁一双可爱的娃,温大舅欣喜不已:
    “这就是阿辞的儿子、闺女?长得真俊!走走走!回家去!外头多冷啊!喜欢拍照,明天中午舅公带你们去暖棚拍,那里暖和,而且有花有树,比这儿漂亮多了!”
    谢姎也没想到会在路上遇到大舅,连忙教俩孩子认了人、喊了人,然后喊大舅上车。
    “大舅,村子里方便停车吗?”
    “方便!前头那座桥看到没?过了桥右拐就有个停车场,是给游客停的。”
    “咱们村还有游客来玩?”
    “有!不少呢!尤其是到了春夏天,有来油菜花田拍照的,有去农场采摘的……多的时候,停车场都不够停,路边全是车。”
    谢姎透过后视镜看了眼来路,方才还觉得这条路修得挺宽敞。
    能让两辆车交汇的村道,搁全国各地的农村都算宽的了吧?
    没想到游客多的时候居然能把这条路的一侧全部停满车?
    “那遇到交汇车辆怎么办?”
    “嗐!那时就只能学城里搞那什么单向车道了。”温大舅笑吟吟地道,“这条只进不出,出去得从村子后头绕。”
    说到这儿,温大舅感慨道:“说起来,这条路还是你爸妈在的时候捐款建的呢!”
    谢父发家算是比较早的,自己发达了也没忘记两边的亲戚。
    只是有些人的欲望如填不满的沟壑,永远不知满足,逝者尸骨未寒就惦记起了别人的家产;
    有些人却心存感恩,看到路就怀念逝去的人。
    “……当年,你爸出钱,帮我们南北河村狭窄的黄泥村道全部修成了两车道的柏油路,还留了一笔修路基金,往后路面不平需要维修,就从这笔基金里支出,所以十年了还很平整……”
    有了直通镇上、衔接国道的平整村道,又有谢父从中牵线介绍,南北河村吸引了不少办厂的企业家和承包田地的种植大户的到来。
    村子里陆续开起粮农类的生产销售商家、建起了生态农场。
    农场大得很,除了一年两季的农田,还搞起了养殖场和大棚种植区,暖棚里头又分四季蔬菜区、四季水果区、四季花卉区。
    总之,有了这些厂子和种植、养殖场,村民们出门就能上班。
    干的仍然是自己拿手的农活,赚的工资和一二线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比兴许差一大截,但和镇上、县城坐办公室的普通职工比,低不到哪儿去。
    关键就在家门口,房租省了!家里有点什么事,和工头说一声就能回去处理,多方便!
    “你爸妈要是还在……”
    提到已故的妹妹、妹夫,大舅长叹了一声,没再往下说。
    大过年的,外甥女难得愿意带着外甥的一双子女回来,别总提伤心事。
    “临宝、锦宝,你们就在大舅家住下。大舅家虽是平房,但房间多、院子大,适合你们玩。去年整修的时候,顺便接上了农场的供暖管,跟你们大城市的暖气差不多,屋里暖和着呢!”
    听大舅解释了一下,谢姎明白了:农场沼气池的沼气用不完,就面向全村开放,只要愿意出管道材料费以及定期维护费的,就能享受沼气供暖。
    大舅两口子都在农场上班,还能享受员工价。
    除了一次性投入的管道材料费,后续每个月花费不到两百元,就能享受全屋供暖,这比北方的暖气便宜得多!
    关键沼气还能煮饭、还能烧水洗澡。有了它,燃气费都省了!
    等于花一分钱,享多份福。
    说话间,谢姎开到了停车场。
    停车场是以前的晒谷场改建的,面积不小,但许是临近年关,来北河村的游客没几个,零星停的几辆车,据大舅说是来粮油厂采购的。
    “这不各个单位发年货,直接派人来粮油厂采购大米、菜籽油,少了超市这个中间商,能省不少钱。”
    谢姎了然点头。
    而后从车上往下搬年货:“大舅,这是给您家的。”
    小舅和大姨两家的年货,她仍然留在车上。
    天气冷,放车里也不会坏。
    关键是全部拿下来,手不够拿。
    “哎哟!咋这么多东西啊!你们人来就好,怎么还带这么多年货回来?过年吃用的,你大舅母都买齐了!”
    “哟!华强,这是你哪家亲戚啊?来给你们送年礼?”
    这时,停车场外经过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乐呵呵地跟温大舅打招呼。
    “五叔啊!这么冷的天,你怎么出来了?这是华英的闺女姎姎,这俩娃子是华英的孙子孙囡。”
    “啥?华英有孙子孙囡?不是说……”
    “这事说来话长,回头再慢慢跟五叔你唠。”
    “也是,天不早了,外头冷,赶紧进屋去!既然来了,要留下过年的吧?”
    “要的要的!今年我们几家一起过大年。”
    “那感情好!回头带孩子上五叔家来玩啊!”
    “好嘞!五叔你慢走!”
    送走五叔,温家大舅也不再跟外甥女客气,免得继续磨叽,引来更多村民打听。
    倒也不是想瞒着大家,而是担心外甥女和两娃娃初来乍到,被冷风吹得冻感冒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