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血洗武昌城

推荐阅读: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牧神记领主之兵伐天下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快穿:女配又跪了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对于武昌城内那些地痞流氓、士绅权贵与皇亲国戚们的所作所为。
    刘常生带着不良人在武昌城潜伏数月,也打听出了个大概。
    眼下王师入城。
    这群祸乱人民的蠹虫,绝不能放掉。
    向在街道巡逻的华夏人民军军士,亮明身份后。
    刘常生便带着几本厚厚的册子,寻到楚王府外。
    几经通报,刘常生终于见到晏水生。
    刘常生上前敬礼道:“不良人武昌站站长刘常生,见过晏旅长。”
    晏水生看刘常生有些眼熟。
    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也懒得计较。
    晏水生回道:“是黄四的部下,找我何事?”
    刘常生向晏水生递上几本厚厚的册子。
    说道:“武昌城内,作恶的地痞流氓、士绅权贵,还有皇亲国戚,在下都已统计成册,还请晏旅长速速派人,抓捕这些人,为我武昌人民伸张正义。”
    “做得不错,原本还打算挨个审问,现在直接击毙抄家就行了。”
    “这是我不良人份内之事,我家不良帅常夸晏水生旅长,是我华夏人民军第一猛将,今日有幸一见,果然气宇轩昂。”
    “你事情干得漂亮,人也会说话,改天我见到黄四,多给你美言几句。”
    刘常生这么着急,给晏水生送来名册。
    一则是武昌城内这群蠹虫,确实该杀。
    二则是想在晏羽面前露个脸。
    虽然没能见到晏羽,但是得见第四旅旅长也一样。
    有了晏水生的美言,今后晋升也会更快。
    刘常生再敬一礼说道:“多谢晏旅长。”
    晏水生看了一眼即将搭好的脚手架。
    对刘常生说道:“你先走吧!我军要攻打楚王府了。”
    见晏水生与几十个亲卫,穿着甲胄,提着大砍刀。
    刘常生不解问道:“楚王府内不过几百王府亲卫,晏旅长莫不是打算亲自上阵。”
    晏水生回道:“军长说过,明廷最大的蠹虫就是朱明皇室,我亲自送他们上路。”
    “晏旅长,不可!”
    “怎么!你们不良人也敢过问军事上的事?”
    “晏旅长误会了!朱明皇室可以杀,但决不能在楚王府内杀。”
    “为何?”
    “晏旅长应该知道,军长有意定都武昌,但短期之内,军长不会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住所,放眼整个武昌城,楚王府最大最豪华,这是给军长最好的临时住所。”
    晏水生伸手往头盔上一拍。
    对啊!
    在军长将来的家里杀人。
    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而且据闻楚王府房屋就有八百间。
    今后华夏人民军、农社等部门,都会在楚王府内设置办公场所。
    现在到楚王府内大杀特杀。
    别到时有啥诡异之事,大家都得怪自己。
    晏水生说道:“你小子脑袋不错,考虑全面,别跟黄四干了,到我华夏人民军来,我和后勤部长周玉贵打个招呼,去华夏人民军后勤部,谋个差事吧!”
    要是说调到作战部队,刘常生还真有兴趣。
    试问哪个大好青年,抵得住策马战场的诱惑。
    而且等立国之后,封爵之人多为驰骋疆场的将军。
    可是调到后勤部,那还不如在不良人立功来得快些。
    刘常生回道:“多谢晏旅长器重,不管在哪个部门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
    经过一天一夜的清理。
    武昌城西门外,长江边上。
    密密麻麻跪着三千多人。
    有老有幼,有男有女。
    就在昨日,这三千多人,大多是武昌府人上人。
    视普通百姓为草芥的人上人。
    王维屏很幸运,幸运是被迫站在围观群里。
    而不像大多同僚一样,全家跪在长江边上。
    楚王朱华奎,那肥胖的身躯,早已瘫倒在地。
    “杀!”
    晏水生的一声高喊。
    密集燧发枪声响起。
    第一排五百余人,倒在血泊之中。
    而且都是楚王府之人。
    清理尸体的军士,也不顾还有人在血泊之中抽搐。
    直接用脚一踹,将尸体踢进长江中。
    瞬间!
    腥红色在滚滚长江中蔓延开
    “第二排,上!”
    华夏人民军军士,拽着一个个跪地求饶之人,往长江边上拖去。
    整个屠杀,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在武昌城内百姓,被驱赶来观看行刑之时。
    晏羽带着家人,从武昌城东门入城,直往楚王府而去。
    在丁氏与周玉花,惊叹楚王府金碧辉煌之时。
    晏羽只是感觉。
    这楚王府就是大,其装饰豪华,还不如后世的夜总会。
    晏羽将楚王府后三宫,划为自家住房后。
    便去承天殿会见曹文杰与琚伯琨,商量眼下急于处理之事。
    按照晏羽的要求。
    承天殿门口牌匾,换成了议政堂。
    大殿之内已摆放好了几十张座椅。
    只是大殿中间高台还未撤下。
    见曹文杰与琚伯琨,正在打量王座。
    晏羽开口说道:“把那王座高台撤了吧!咱们今后开会,还是平起平坐的好。”
    琚伯琨回道:“职下认为不妥,这议政堂,可容纳百余人开会,若是军长和我们平坐,很多开会之人都无法看见军长。”
    “我又不是演戏的,要别人看见干嘛?”
    “军长坐在高台之上,既能让大家仰慕军长,也能让军长看到所有与会之人,军长商论政事,安排差事,也可根据与会之人应对。”
    晏羽回想前世的会议,只要参会人多,主席台位置确实更高。
    晏羽便说道:“那就让人把这高台拆矮点,只要高个一尺就行。”
    琚伯琨回道:“九寸五分吧!九寸五分更吉利。”
    呵呵!
    九寸五分,九五之尊。
    这是在劝自己称帝吗?
    晏羽说道:“叫你们二人前来,是询问立国之事,还有就是如何巩固地盘。”
    曹文杰回道:“军长!立国之事,职下建议就取名华夏国,只是军长今后的称呼要改改。”
    “怎么改?”
    “眼下明廷南放精锐尽失,军长已到称帝之机。”
    “立国之事,你们拟上呈文,我得空之时再看看。”
    “军长!职下收到各旅要求,尽快派遣农社人员,接收咱们新功占的府县,可咱们农社人员培养,更不上进度。”
    “这个也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说说你们的看法。”
    曹文杰与琚伯琨,相互看了一眼,却都未开口。
    晏羽说道:“说吧!”
    曹文杰说道:“若是选用一些穷童生、穷秀才,他们识字、辨事理,只需要简单培训,就可上任。”
    “可取,但不要局限于童生、秀才,只要能写会算,都可参与,另外!对于想加入农社之人,需要知根知底,最好先从咱们去年控制的州县中选拔。”
    “那是!其实咱们去年控制的州县,不少有功名的读书人,通过各种方式打听过,问咱们农社何事科举。”
    “科举就不必了,你们农社整理一套行政手册,让各州县愿意做官之人学习,农社招募官员,都按行政手册出题考试,就取名考公。”
    “是!职下回去就安排考公之事,还有徐贞悦,他找过我好几次,明里暗里都有出仕的想法。”
    “徐贞悦?他不是对当官不感兴趣吗?”
    “那是给明廷当官,没有背景优势,撑死也就是做到县丞。”
    “他倒是会想,算了,都快入土的人,别让他折腾了,给考公之人定个年龄区间,需在16到35岁之间。”
    “35岁?这个年龄会不会太苛刻了?历朝历代,很多书生四五十岁才出仕。”
    “年龄太大能干嘛?咱们农社要为人民做实事,年龄太大能干嘛?”
    一个亲卫走进议政堂,打断晏羽的对话。
    “军长!第三旅送来紧急军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