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定都武昌

推荐阅读: 总裁在上:新妻,不要闹全民大学霸全能武神七零年代小媳妇嫡女重生:谋君谋天下极品复制我的塑料花男友们重生学霸:校草,放肆宠宦仕逍遥九界神帝

    中馆驿的惨烈战斗。
    不到半个时辰,便通过关宁铁骑斥候,传到祖宽耳中。
    特别是熊文灿与黄得功,在进攻中馆驿北面时,与匪兵同归于尽的消息。
    别人兴许不了解王朴,不了解杨国柱。
    但他祖宽清楚,他们这些总兵的处境。
    当下大明狼烟四起,打了败仗,甚至拖延朝廷命令,这些不可怕。
    只要手上还有精锐,还有家丁兵。
    朝廷也只敢斥责降职,不会动真格处理。
    可要手上没了兵马精锐,随时都可能拽出来顶锅。
    祖宽可以确定。
    斥候马上就会送来,杨国柱与王朴逃跑的消息。
    眼下败局面已定,唯有尽量把铁骑带回带回山海关。
    虽说步兵想追上骑兵是不可能。
    但祖宽也担心,是否有匪兵援军,出现在中馆驿,拦截一些北撤必经之路。
    待李森林率领的援兵,又开始行军时。
    祖宽下令,所有关宁铁骑,边华夏人民军援兵,冲杀而去。
    看到所有关宁铁骑冲来。
    李森林高喊道:“快!将辎重车辆拉到外围。”
    只是!
    华夏人民军的辎重车辆,还未完全就位。
    关宁铁骑还是和之前一样,在两百步左右,调头撤走。
    而且!
    这次撤走,还是一直往北狂奔,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中。
    什么情况?
    莫非这官兵骑兵,在耍什么阴谋?
    在原地等待了一盏茶的功夫,还不见这些关宁铁骑。
    李森林便令侦察兵前去查看。
    自己则率着援兵,就地休息。
    是的!
    李森林所率援兵,已离开夫子河北上七八里。
    而第一旅的龙吟哨,刚抵达夫子河南岸。
    在没与龙吟哨汇聚之前,李森林可不敢冒险前进。
    只是!
    李森林的谨慎,错失了歼灭部分关宁铁骑的机会。
    祖宽带着关宁铁骑,打算渡过中馆驿石桥,直接北上撤退。
    可还未行军到中馆驿石桥。
    就有关宁铁骑斥候来报,数百匪兵,用铁蒺藜堵住中馆驿石桥。
    用骑兵冲锋一丈宽石桥?
    祖宽可没这么傻。
    稳妥起见。
    无非是向西多绕百里路而已。
    反正后面的匪兵步军,也追赶不上。
    祖宽便带着关宁铁骑,西进黄安县,再北上撤退。
    直到半个时辰以后。
    李森林等来中馆驿的战况汇报,气得跺脚。
    若是胆大一些。
    有中馆驿石桥的拦截,没准能从关宁铁骑上,咬下一口肉下来。
    对于此次官兵突袭中馆驿。
    晏羽也带着第四旅主力,赶回来支援。
    只是刚到黄梅县,就听说中馆驿的惨烈激战。
    特别是第一旅辎重营第三哨全员牺牲,还有营长卢同光也尸骨无存。
    整个中馆驿战役,华夏人民军阵亡五百余人。
    这是自晏羽起兵以来,最大的伤亡数字。
    不过也有好消息。
    熊文灿此次带来的官兵精锐。
    除了祖宽的关宁铁骑,其他官兵皆损失惨重。
    特别是第一旅骑兵哨,绕道黄安县出信州,成功劫杀了王朴与杨国柱的溃兵。
    王朴与杨国柱部,所逃回去的边军不到两千人。
    也就是说,两万八千人的明廷精锐,最后只剩五千人逃回。
    加上在宿松、太湖一带歼灭的官兵。
    明廷南方一带的官兵机动精锐,几乎被歼灭。
    明廷若想再来找华夏人民军的麻烦,那也得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调兵遣将了。
    而这有几个月的时间。
    就是华夏人民军,大肆扩充地盘,扩充军队的时间。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
    一封封军令,自黄梅县发出。
    第一旅李森林,西进承天府、襄阳府等湖广北部。
    第二旅晏保平,攻打岳州府、长沙府等湖广南部。
    第三旅丁河山,东出安庆府、庐州府等战略要地。
    第四旅长晏水生,攻打武昌府,并清理武昌府全境,稍有异动的士绅权贵。
    近卫旅晏光亮,分兵护送军工坊工人家属,阳子工坊工人家属,以及所有军士、农社官员等家属,往武昌城搬迁。
    当然!
    所有军令都会附带一句。
    但有地主士绅,官僚权贵胆敢有反抗意图,格杀勿论。
    是的!
    现在要鲸吞湖广,再控制东进安庆府,北上庐州府。
    随着地盘与人员的几何倍数扩张。
    再把大本营设在西乡那个山沟沟里,生产跟不上不说,通讯也不方便了。
    晏羽可是记得,后世的武昌府,可是九省通衢。
    待枪支慢慢改良,没了北方草原的威胁。
    今后首都,完全可定都武昌府。
    这一系列军令下达后。
    最憋屈的,莫过于晏水生。
    每个旅都有好几个府的地盘扩张,唯独他第四旅,只分到一个武昌府。
    一大清早。
    晏羽刚开始嗦粉,晏水生便寻上门来。
    见到晏羽还在吃早饭。
    晏水生就立在营帐门口,低头不语。
    晏羽放下筷子,问道:“有事?”
    晏水生回道:“有!”
    “说吧!”
    “军长!前几天你不是说,让我第四旅去打安庆,去打庐州吗?”
    “宿松、太湖与中馆驿,你知道咱们歼灭了多少官兵吗?”
    “太湖县杀了五千余官兵,俘虏八千余人,宿松歼灭九千,俘虏一万三千余人,中馆驿那边战乱,职下不知。”
    “中馆驿歼敌两万一,俘虏两千余人。”
    “靠!最精锐的官兵,都被第一旅歼灭了。”
    “可第一旅伤亡最大,卢同光都战死了。”
    “这与军长军令,让职下只分到一个武昌城,有何关系。”
    “明廷南方,现在没有可机动的精兵,正是咱们快速扩充地盘的时机。”
    “那职下第四旅,每个军士都杀过敌人,眼里透着杀气,职下第四旅比他们更适合征战。”
    “这次咱们扩充地盘,要一个城池一城池的攻打,不像之前一样,只需快速攻占乡村。”
    “职下不懂!”
    “所有野战部队,都出去慢慢攻战城池,我身边必须留一支最精锐的部队,做应急支援。”
    “不是有晏光亮的近卫旅吗?”
    “近卫旅要驻防武昌府,保卫我们的工坊,我们后勤辎重,还有我们的家人。”
    “武昌府?我们要搬家了吗?”
    “恩!搬家,今后我们立足武昌,为华夏人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
    “可是武昌府内没啥官兵,打下武昌府后,我们的军士都没啥事可做。”
    “春耕也快结束了!”
    “春耕?这有啥关系?”
    “春耕结束了,咱们得扩军,用不了三个月,饶铁山打造的碎发枪,够咱们再扩编八个旅的。”
    “八个旅?怎么打造了这么多?”
    “年初军工坊在大冶县,又建立了300座水利机床。”
    “军长的意思?让我第四旅训练新兵?”
    “对!这次招募的新兵,都会集中到武昌城外训练,你第四旅军士作战经验丰富,既是训练新兵的最佳人选,又可作为我华夏人民军,最精锐的机动兵力,应对随时发生的突发情况。”
    “行!那职下这就让人吹集结号,朝武昌城进军。”
    “莫急!等我嗦完这碗粉,随你一同去武昌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