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圣贤与邪教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妙医圣手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兽魂无双大楚最强姑爷东晋北府一丘八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我与她合租的日子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洪武十一年,四月末,金陵。
    春风送暖,风尘仆仆的燕王朱棣,抵达金陵皇宫,恰逢夜里,宫中静谧无声。
    燕王朱棣随着内官总管云奇往武英殿走。
    “云内官,父皇急召本王归京,究竟是为了何事?”
    燕王朱棣心里有些打鼓,询问道。
    内官总管云奇闻言,恭敬地回应。
    “殿下,老奴可不敢揣摩圣意,不过,连日来山东民乱不断,匪寇横行,老奴觉得陛下多半是请您归来为了此事。”
    山东民乱?
    燕王朱棣归来的途中听说过些消息,却不知严重到朱元璋为其操心的地步。
    “山东的民乱,有那么严重?”燕王朱棣眉头紧锁,觉得这事情不对劲。
    “不瞒殿下您说,光是这两日,便又冒出三股暴民,一股匪寇。”云奇叹了口气,道:“山东如今乱得很呢。”
    “朝中不少大臣都说,陛下推行新政心意是好的,但百姓不领情,应暂缓新政。”
    哼!燕王朱棣冷哼一声,道。
    “暂缓新政?他们想得倒是美!朝廷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推行新政,就要停了?”
    朱棣脚步不由得快了几分,之前担忧朱元璋要自己脑袋的忧虑也减弱了不少。
    一炷香后,朱棣来到了武英殿门口。
    “燕王殿下,陛下交待过,您到了直接进去就好,老奴等在外面守着。”
    内官总管云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燕王朱棣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武英殿,武英殿内殿灯火通明,朱元璋还在批改奏疏。
    说起勤政,洪武皇帝朱元璋堪称“劳模”,从他登基开始,就极少有时间游玩。
    多数时间,朱元璋都在处理政务,这般劳动强度几十年如一日,令人不得不佩服。
    “父皇!”
    朱棣望着伏案批阅奏书的朱元璋,喊了一句。
    “儿臣,来了。”
    朱元璋抬起头,望着朱棣,许是批阅奏疏时间久了,朱元璋一时间还未反应过来。
    片刻后朱元璋威严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路上,可辛苦?”
    朱元璋戎马一生,什么辛苦没吃过?但面对这个儿子,他仍旧在担心朱棣是否辛苦。
    朱棣心中一暖,摇了摇头,“儿臣野惯了,风吹日晒不算什么,倒是父皇您这么晚了还没休息。”
    朱元璋放下奏疏,指了指,道:“咱想要早点休息,可这天下的政务怎么办?光山东一地,便极不太平。”
    朱元璋是父亲,更是君王,他对儿子的关怀也只能稍稍表露,便要聊军国大事。
    “儿臣在赶赴金陵的路上,听说了消息,山东的民乱闹腾得很凶,还有匪寇横行。”
    朱元璋叹了口气,指着御案边缘的奏疏,道:“不止是民乱与匪寇,山东有白莲教横行,煽动民乱。”
    “毛骧派去的人已经查到数个白莲教的分舵,若不整治,山东必定更乱!”
    山东是施行新政的“试验田”,若山东的新政失败了,其他地方的新政必定推行不进去。
    燕王朱棣闻言,握紧了拳头,道。
    “白莲邪教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父皇,儿臣愿意赶赴山东,将邪教一网打尽!”
    朱元璋千里迢迢地将朱棣召集归来,又说起山东,摆明了要燕王朱棣往山东平息山东的混乱。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朱棣道。
    “山东之混乱,一在民乱匪寇,二在白莲教蛊惑,三在于有人推波助澜,平山东之乱,民乱匪寇白莲教易除,第三点最难根除。”
    “咱会让毛骧领着锦衣卫精锐随你前往山东,你万事小心,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燕王朱棣想了想,说道:“父皇,山东民乱情况复杂,到了那边儿臣信不过当地的官员。”
    “请父皇准许儿臣,调燕山三卫前往山东,让燕山三卫张玉、朱能、丘福等人,随儿臣往山东平祸乱!”
    张玉原为元朝将领,归降大明后隶属于燕山护卫,到了如今已经是燕山中护卫指挥使。
    朱能出身于燕山中护卫副千户,丘福亦隶属于燕山护卫,都是燕王朱棣的心腹将官。
    朱元璋想都没想,便准了朱棣的请求。
    山东的水深,白莲教与地方势力纠缠在一起,没有心腹在身边朱元璋也担心朱棣出事。
    “在京中歇息两日再去山东,你母后想念你了。”
    朱元璋交代完正事,叮嘱道。
    “儿臣,遵命!”
    朱棣归京的消息,知晓的人并不多,除了朱元璋、马皇后之外,便是朱标。
    至于朱棣归京为了什么,更是一个秘密。
    两日后,朱棣秘密启程,带着朱元璋的圣旨前往山东,平息山东的乱局。
    洪武十一年,五月,山东,东昌府。
    东昌府,馆陶。
    毛骧与燕王朱棣坐在马车里,毛骧正在将最新的情报一一禀报给朱棣。
    “东昌府清平,兖州府巨野、费县,还有登州府莱阳、青州府沂水,济南府新泰,这六处的民乱最凶。”
    “相伴的就是匪寇横行,趁乱浑水摸鱼,山东的都指挥使司已经派兵弹压、清剿,但民乱匪寇太多,都指挥使司兵力不足。”
    毛骧翻阅着文书,说道。
    “当前都指挥使司,仅能维持民乱不再扩大,要彻底弹压下去,很难,殿下,我们该怎么办?”
    燕王朱棣掀开车帘,往外张望,道。
    “山东乃是孔孟之乡,没想到圣人教化多年,民风依旧如此彪悍,啧啧啧。”
    毛骧闻言愣了一下,说道。
    “殿下,曲阜北孔孔氏一族威望甚高,您是说要请孔家出手,助您平息民乱?”
    民乱与真正的敌人还不大一样,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百姓,官兵往往投鼠忌器。
    燕王朱棣嘴角上扬,语出惊人。
    “不,本王的意思是,北孔在山东多年却无法教化百姓,可见北孔徒有其表,那衍圣公更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毛骧吃了一惊,暗暗咧嘴。
    山东曲阜衍圣公,那可是千年传承的称号,天下读书人眼中的圣人,燕王朱棣竟如此编排衍圣公?
    “毛大人,咱让你查的白莲教据点,你查到了几个?”
    “启禀殿下,兖州府一个,济南府一个,还有莱州府一个,目前就查到这么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