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忽悠孙思邈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无上丹尊东晋北府一丘八三寸人间神族下凡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

    饭桌上的众人也没有怪罪孙思邈,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楚王府里的饭菜有多好吃。
    一盘盘精致的菜肴宛如艺术品般摆放在桌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清蒸鲈鱼的鱼肉细嫩滑爽,入口即化;红烧狮子头肉质酥软,汁水丰富;
    翡翠豆腐色泽翠绿,口感清爽。
    众人纷纷动筷,细细品味,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孙思邈看着大家享受美食的模样,心中也倍感欣慰,
    偶尔与旁人轻声交谈,气氛温馨而和谐。
    待饭后,孙思邈抚着微微鼓起的肚腹,脸上闪过一丝懊恼。
    他缓缓站起身,在烛光摇曳的宴厅中踱步,目光不时掠过桌上那些已空的精美瓷盘,心中五味杂陈。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略显忧虑的脸上,映出一片银白。
    他轻轻摇头,自言自语道:“医者不自医,今日这番贪享,只怕明晨起身,脾胃要有所怨言了。”
    言罢,他伸手轻揉腹部,似是想以此缓解内心的自责与身体上的微微不适,
    那模样,倒像是与自己对了一场无声的辩驳。
    李夜的目光轻轻落在孙思邈缓缓踱步的身影上,心中已然明了,
    这位医术高超的孙真人怕是晚餐时太过尽兴,吃多了些。
    他嘴角勾起一抹温煦的笑意,径直说道:“孙真人,何不随我来,
    品一盏清茶,也好让肠胃舒畅些,否则今晚的安眠怕是要受影响了呢。”
    孙思邈闻言,脚步微顿,神色间闪过一丝犹豫。
    毕竟,这宴会之中尚有李渊、长孙皇后等尊贵之人,
    自己若贸然随李夜离去,于礼数上似乎有所欠缺。
    李渊与长孙皇后皆是心思细腻之人,见状便已知晓孙思邈心中所想。
    李渊哈哈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豁达与理解:“孙真人,你就放心随夜儿去吧,
    此处自有我们照应,无需挂怀。品茶消食,亦是养生之道嘛。”
    如此一番话,既解了孙思邈的顾虑,又巧妙地为他找了个体面的台阶。
    于是,孙思邈欣然应允,随着李夜的引领,二人缓缓步出宴会,留下一室温馨与理解的笑语。
    李夜引领着孙思邈步入那静谧的茶室之中,他悠然落座于古朴的茶桌旁,亲自操持起煮茶的器具。
    深知这位药王前辈未曾品尝过自己珍藏的茶叶,
    李夜便依循大唐初期的传统煮茶之法,细心筹备,
    力求让每一缕茶香都能贴近那个时代的韵味。
    孙思邈则漫步于茶室之内,目光所及之处,皆显露出不凡的雅致。
    室内布置简约而不失空灵,仿佛蕴含着一丝超脱尘世的仙气。
    袅袅上升的茶气与这份清幽相得益彰,令人心旷神怡。
    待李夜精心烹煮完毕,轻轻提起茶壶,为孙思邈斟满一杯晶莹剔透的茶汤。
    孙思邈轻啜一口,那温润的茶香瞬间在口腔中绽放,他缓缓抬头,
    目光温和地望向李夜,笑道:“楚王殿下,此番邀老夫前来,想必心中藏有要事相商吧?”
    李夜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满含对孙思邈敏锐洞察力的赞许。
    李夜也没有隐藏什么,他直接道:“孙真人,今日我们聊到医术,相信你也知道现在大唐医术发展的问题。
    你看这茶室,清雅宁静,却如同医术界的一片净土。
    大唐幅员辽阔,百姓众多,但医术传承却显得零散而缓慢。
    许多地方当地都没有懂得医术之人,我曾亲眼见过因病痛折磨而苦不堪言的百姓,
    他们的无助与绝望,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说着,李夜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穿过茶室的窗棂,
    仿佛看到了那些遥远的村落,人们围坐在简陋的茅屋前,眼中满是伤感。
    孙思邈轻抚着茶盏边缘,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深沉的忧虑。
    他忆起往昔,那些翻山越岭、风雨兼程的日子,仿佛一幕幕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画面中,他身背药篓,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斑驳地照在他的脸上。
    每到一处村落,村民们便簇拥而来,眼中满是期盼。
    他耐心地倾听每一个病患的诉说,细心把脉,开出一剂剂药方。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他独自坐在篝火旁,望着满天星辰,
    心中却难免生出几分无力感。这天下之大,他一人又能救得了几何?
    孙思邈也深有体会的道:”没错,因此老夫也一直都在各地行医,
    可是老夫一人的能力有限,只能做自己可做之事。”
    李夜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诚挚之光,对孙思邈道:
    “孙真人切莫过谦,实则是你未曾全然知晓自己的非凡能力。
    实不相瞒,我涉足医术之门,皆因受你之启迪。
    我亦怀揣悬壶济世之梦,愿遍走天下,为我大唐子民解除病痛。
    只可惜,我肩头有责,昔日身为城池守护者,不可擅离职守;
    今朝贵为大唐楚王,肩上的担子更是沉甸甸的,令我难以遂愿。
    今日得遇孙真人,想来是天意对我心中的那份遗憾的一丝慰藉。”
    孙思邈闻听此言,眼眸一亮,随即抬头,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王爷有何吩咐,但说无妨!”李夜略一思索,神色凝重而又不失温和。
    李夜沉吟了一下,目光变得坚定而深远。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手指轻轻扣着窗棂,仿佛能透过这简单的动作传递出无尽的决心。
    “孙真人,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只是一直抽不出身来施行。
    我想,在长安建立一座医术学院。那里,将会是大唐医术传承的新起点。
    想象一下,清晨的阳光洒满青石板路,一群怀揣着悬壶济世之梦的年轻人,
    身着素衣,手持医书,匆匆步入学院大门。
    宫中的太医们,或鹤发童颜,或神采奕奕,
    他们站在讲台上,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那将是怎样一番景象啊。”
    李夜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孙思邈,继续说道:
    “只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领头人,这计划便如空中楼阁,难以落地。
    太医们虽医术高超,却囿于宫墙之内,难得有这样的契机。
    而今,上天让我在此刻遇见孙真人,不正是一个绝妙的安排吗?
    我仿佛已经看见,那座医术学院在长安城的一隅拔地而起,
    红墙绿瓦间,书声与药香交织,成为我大唐医术传承的新篇章。
    孙真人,你可愿成为这学院的灵魂,引领这股医术革新之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