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北桓国书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 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 纯阳武神、 牧神记、 无上丹尊、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三寸人间、 快穿:女配又跪了、 神族下凡、 暗月纪元、
宁淮终究还是怕了,至于贵妃,此刻早已吓得面无人色。
她虽然骄横,但也怕死。
宁枫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连杀三人,她这个贵妃在他眼里其实跟这些府兵没什么区别。
这一刻,她也总算知道了为什么这么久以来,自己两个儿子始终都斗不过这个憨子了。
他疯起来,那是真会杀人啊!
于是,宁淮这边不得不忍痛拿出了一百二十八万两银票,赎回了自己的那一百二十八个府兵。
不是他真的在乎这些府兵的死活,而是怕这事传出去之后,再没人愿意当他的幕僚。
毕竟你堂堂二皇子,居然连自己的府兵都可以忍心舍弃,其他人又会作何感想?
“谢谢啊,二哥!”
宁枫将厚厚一叠银票塞入怀中,然后回复了憨笑的模样:
“二哥你也真是的,明明可以直接把皇家马场给我的,非得闹这么一出,害我平白无故地多得了这么多银子,真是不好意思。”
宁淮嘴角肌肉微微颤抖,咬牙切齿地道:“你开心就好。”
随后他赶紧带着贵妃和一众府兵,逃出了皇家马场。
等他们走后,涂灭、熊龙以及天策府的一众府兵瞬间大笑。
今日之事,实在太过痛快。
“殿下,属下着实没有想到您竟然还能凭此机会多得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熊龙大笑道,满眼都是对宁枫的尊崇。
涂灭跟着点头赞叹:“刚才我是真担心殿下一怒之下把人全杀了,却原来殿下早有安排,真是神机妙算。”
“这事多亏了张少监,若非他昨日主动送来房契、地契,又告知我这皇家马场的交接需要到司马监而非京都府的话,这次我们肯定要吃亏。”
宁枫笑着解释,随后对着司马监少监张马抱了抱拳。
“六殿下严重了,下官愧不敢当。”
张马受宠若惊,连忙还礼,感慨地道:
“我老张当年受过王爷的恩惠,如今谁不知道咱们镇北军就因为六殿下而重振旗鼓。”
“况且那武卫军总兵姚广跟我可是生死兄弟,他可没少在我面前赞扬六殿下的雄才伟略。”
“是以微臣在自作主张,找上了殿下,还请殿下不要见怪。”
张马的话让熊龙和涂灭一下恍然,难怪明明自家殿下什么都没做,但暗中皇家马场却已经完成了交割。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的道理吧!
但其实,涂灭和熊龙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镇北王留给宁枫的恐怖影响力。
张马和姚广虽然是生死兄弟,但毕竟和宁枫没有交集,若非是因为如今宁枫这位六殿下已经成了镇北王一系的领军人物,这个张马也不会冒着得罪二殿下的风险去主动帮助宁枫。
而眼下,这种影响力其实才刚刚开始展露,后续将会给宁枫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帮助。
“熊龙,这两万两你拿着,今日凡参战的兄弟,每人一百两。”
说着话,宁枫从怀中取出两张一万两的银票,接着道:“至于剩余的,你和涂灭以及张马分了吧!”
“殿下,这万万不可啊!”
熊龙吓了一跳,赶紧道:“殿下,我们追随你可不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的。”
“滚蛋!”
宁枫笑骂了一句:“本殿下这是赏罚分明,以后等我们真的组建了大军,总不能亏待了卖命的兄弟,你要真觉得不好意思,那回去就请那些府兵们喝酒吃肉就是。”
熊龙和涂灭的忠心程度自不必多说,但,是人就得生活。
他们或许自身不缺银子,可他们的家人呢?
那些府兵大多都是老卒,肩负着一个家庭的一切,宁枫自然不会吝啬。
“属下谢过殿下。”
熊龙不再推脱,欣喜的将银票收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宁枫开始整顿两大庄园和皇家马场。
“把咱们的府兵先送去清远皇庄,那里地势开阔,占地广袤,而且还连着大山,最是适合用来训练军队。”
天策府中,宁枫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
身前,熊龙连连点头,满脸笑容。
之前训练用的那个农庄,只能当做是临时之地,根本无法和清远皇庄相提并论。
“至于另外一个皇庄,你去挑选一批能工巧匠安置进去,先让他们锻铁,不日我就有大用。”
北桓一战,宁枫心里就已经有了计较。
这大康的战力实在太弱,如果他想自保,除了封王就藩之外,还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战力。
而这部分战力,自然是来自于军队。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熊龙告退。
随后将近半个月,宁枫都窝在了天策府,这让整个京都似乎都冷清了几分。
两日后,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堂。
原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户部尚书,因通敌卖国被彻底抄家灭族。
就此,北桓攻城战中,有关通敌运粮之案,彻底告一段落。
此次有将近三十名大臣被牵连,太和帝以前所未有的决绝态度,下令全部抄家。
至此,宁淮在朝中的势力大为削弱,大康朝堂终于恢复了一丝清明。
这日上午,一份来自北桓的国书被送进了御书房。
随后没多久,太和帝便招来了首辅张骇之、内阁大学生曾行知以及六部新晋尚书。
“诸位爱卿,北桓王发来国书,要求我大康归释放他们三万俘虏,而作为交换条件,哼,你们自己看吧……”
太和帝脸色阴郁的可怕,说到后面就差没直接拍桌子骂娘了。
诸位大臣顿觉不妙,随后各自传阅一番,不由的全部露出了怒容。
“这北桓简直无耻,竟以不发兵为要挟,要我们无条件释放俘虏?”
兵部尚书怒不可遏的道。
“陛下!此等要求简直就是在羞辱我大康,决不能答应。”
礼部尚书正气凛然地道:“六殿下和众多守城军不顾生死才赢得此次大战,这北桓当真我大康怕了他们吗?”
“……”
有人激愤,自然也有人默不作声。
特别是三个新晋的尚书,此刻便一直低头不语。
“陛下,老臣以为既然北桓发书前来羞辱我大康,那我大康便也回个国书给他,好教他北桓王知道,什么才是败国该有的姿态和语气。”
曾行知冷冷一笑,提议道。
太和帝顿时眼前一亮,不由地点了点头。
眼下两国其实都心知肚明,并不会立马开战,但这三万俘虏一直养着,大康也有点吃不消。
最好是能拿着三万俘虏,换回之前丢失的城池。
只是这其中,怕还是要费一番周折。
她虽然骄横,但也怕死。
宁枫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连杀三人,她这个贵妃在他眼里其实跟这些府兵没什么区别。
这一刻,她也总算知道了为什么这么久以来,自己两个儿子始终都斗不过这个憨子了。
他疯起来,那是真会杀人啊!
于是,宁淮这边不得不忍痛拿出了一百二十八万两银票,赎回了自己的那一百二十八个府兵。
不是他真的在乎这些府兵的死活,而是怕这事传出去之后,再没人愿意当他的幕僚。
毕竟你堂堂二皇子,居然连自己的府兵都可以忍心舍弃,其他人又会作何感想?
“谢谢啊,二哥!”
宁枫将厚厚一叠银票塞入怀中,然后回复了憨笑的模样:
“二哥你也真是的,明明可以直接把皇家马场给我的,非得闹这么一出,害我平白无故地多得了这么多银子,真是不好意思。”
宁淮嘴角肌肉微微颤抖,咬牙切齿地道:“你开心就好。”
随后他赶紧带着贵妃和一众府兵,逃出了皇家马场。
等他们走后,涂灭、熊龙以及天策府的一众府兵瞬间大笑。
今日之事,实在太过痛快。
“殿下,属下着实没有想到您竟然还能凭此机会多得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熊龙大笑道,满眼都是对宁枫的尊崇。
涂灭跟着点头赞叹:“刚才我是真担心殿下一怒之下把人全杀了,却原来殿下早有安排,真是神机妙算。”
“这事多亏了张少监,若非他昨日主动送来房契、地契,又告知我这皇家马场的交接需要到司马监而非京都府的话,这次我们肯定要吃亏。”
宁枫笑着解释,随后对着司马监少监张马抱了抱拳。
“六殿下严重了,下官愧不敢当。”
张马受宠若惊,连忙还礼,感慨地道:
“我老张当年受过王爷的恩惠,如今谁不知道咱们镇北军就因为六殿下而重振旗鼓。”
“况且那武卫军总兵姚广跟我可是生死兄弟,他可没少在我面前赞扬六殿下的雄才伟略。”
“是以微臣在自作主张,找上了殿下,还请殿下不要见怪。”
张马的话让熊龙和涂灭一下恍然,难怪明明自家殿下什么都没做,但暗中皇家马场却已经完成了交割。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的道理吧!
但其实,涂灭和熊龙还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镇北王留给宁枫的恐怖影响力。
张马和姚广虽然是生死兄弟,但毕竟和宁枫没有交集,若非是因为如今宁枫这位六殿下已经成了镇北王一系的领军人物,这个张马也不会冒着得罪二殿下的风险去主动帮助宁枫。
而眼下,这种影响力其实才刚刚开始展露,后续将会给宁枫带来更加意想不到的帮助。
“熊龙,这两万两你拿着,今日凡参战的兄弟,每人一百两。”
说着话,宁枫从怀中取出两张一万两的银票,接着道:“至于剩余的,你和涂灭以及张马分了吧!”
“殿下,这万万不可啊!”
熊龙吓了一跳,赶紧道:“殿下,我们追随你可不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的。”
“滚蛋!”
宁枫笑骂了一句:“本殿下这是赏罚分明,以后等我们真的组建了大军,总不能亏待了卖命的兄弟,你要真觉得不好意思,那回去就请那些府兵们喝酒吃肉就是。”
熊龙和涂灭的忠心程度自不必多说,但,是人就得生活。
他们或许自身不缺银子,可他们的家人呢?
那些府兵大多都是老卒,肩负着一个家庭的一切,宁枫自然不会吝啬。
“属下谢过殿下。”
熊龙不再推脱,欣喜的将银票收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宁枫开始整顿两大庄园和皇家马场。
“把咱们的府兵先送去清远皇庄,那里地势开阔,占地广袤,而且还连着大山,最是适合用来训练军队。”
天策府中,宁枫将自己的规划说了出来。
身前,熊龙连连点头,满脸笑容。
之前训练用的那个农庄,只能当做是临时之地,根本无法和清远皇庄相提并论。
“至于另外一个皇庄,你去挑选一批能工巧匠安置进去,先让他们锻铁,不日我就有大用。”
北桓一战,宁枫心里就已经有了计较。
这大康的战力实在太弱,如果他想自保,除了封王就藩之外,还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战力。
而这部分战力,自然是来自于军队。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熊龙告退。
随后将近半个月,宁枫都窝在了天策府,这让整个京都似乎都冷清了几分。
两日后,一则重磅消息震惊了整个朝堂。
原吏部尚书、工部尚书以及户部尚书,因通敌卖国被彻底抄家灭族。
就此,北桓攻城战中,有关通敌运粮之案,彻底告一段落。
此次有将近三十名大臣被牵连,太和帝以前所未有的决绝态度,下令全部抄家。
至此,宁淮在朝中的势力大为削弱,大康朝堂终于恢复了一丝清明。
这日上午,一份来自北桓的国书被送进了御书房。
随后没多久,太和帝便招来了首辅张骇之、内阁大学生曾行知以及六部新晋尚书。
“诸位爱卿,北桓王发来国书,要求我大康归释放他们三万俘虏,而作为交换条件,哼,你们自己看吧……”
太和帝脸色阴郁的可怕,说到后面就差没直接拍桌子骂娘了。
诸位大臣顿觉不妙,随后各自传阅一番,不由的全部露出了怒容。
“这北桓简直无耻,竟以不发兵为要挟,要我们无条件释放俘虏?”
兵部尚书怒不可遏的道。
“陛下!此等要求简直就是在羞辱我大康,决不能答应。”
礼部尚书正气凛然地道:“六殿下和众多守城军不顾生死才赢得此次大战,这北桓当真我大康怕了他们吗?”
“……”
有人激愤,自然也有人默不作声。
特别是三个新晋的尚书,此刻便一直低头不语。
“陛下,老臣以为既然北桓发书前来羞辱我大康,那我大康便也回个国书给他,好教他北桓王知道,什么才是败国该有的姿态和语气。”
曾行知冷冷一笑,提议道。
太和帝顿时眼前一亮,不由地点了点头。
眼下两国其实都心知肚明,并不会立马开战,但这三万俘虏一直养着,大康也有点吃不消。
最好是能拿着三万俘虏,换回之前丢失的城池。
只是这其中,怕还是要费一番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