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为雪姐创作一部小说
推荐阅读: 牧神记、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风流、 龙蛇之拳镇山河、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扶摇直上、 快穿:女配又跪了、 李毅黄小蓉、 无上丹尊、 仙骨、
张德宁神情充满了纠结。
《孩子王》下半部分的质量出乎预料的好,可正因为整部作品基调是积极向上的,结局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纵观小说中主角谢园的一生,都是充满激情的。他为了孩子们接下了小村的千钧重担,为了孩子们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校舍,他被人误解,恶毒的诅咒和暴力没有使他屈服。
成为老师后,他更是将一生都奉献在了这个岗位上。
他挽救了学生的人生,却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面。他是远近闻名的好老师,却没有女同志愿意嫁给他。
因为他工资低廉,住的也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
即使他那低廉的工资,很多都被他拿去为孩子们买吃的。
村里实在太穷了,供养他这个老师,已经让村民付出了太多。
有一年村里闹灾,他养了五六年的狗子还被饿坏了的孩子宰掉吃了。
更让他难过的是,那只狗子曾经在河里救过宰杀它的孩子。
又过了十几年,他的一位住在城里的学生决定回小村教书,结果在回村的路上遇到车祸死去。而这位学生,是他最看好的一个老师苗子。
现实给了他许多考验,却没有击败他那被磨砺的无比坚韧的心。
到了八十年代,一切似乎好了起来,上天却带给他一个噩耗。
谢园得了肝癌。
他身上没有余财,自然没钱治病。但他也没有选择修养,他一边和病魔做抗争,一边带病教书。
那是肝癌啊,最终日渐消瘦他生生疼死在课堂上。
小说中结局悲惨的主角张德宁不是没见过,但像《孩子王》中谢园这样让人意难平的,她还是第一见。
其实主角的死亡也不是不能接受,要是能换一种能让读者接受的方式,也许会好很多。
胡为民问:“为什么要改呢?”
“可是……”
“张编辑,你觉得小说的基调是悲剧吗?”
“不算。虽然小说中谢园生活过得并不好,但他是充满了希望的。他对工作充满希望,对一代代学生充满希望,对中国的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子里有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地方,不说所有孩子都能上初中、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但他们在谢园的努力下,改变了文盲的命运。谢园最看好的学生,也在他的激励下,决定回村教书。
纵观整部小说,谢园为了孩子低过头,却没有向生活服过输,他永远都是乐观且积极向上。整部作品的基调,就和主角的内心世界一样强大。”
“所以,你觉得我还用改谢园的结局吗?”胡为民反问一句,又接着道:
“生活不是一潭死水,春风在人们心中荡漾,人们从来没有丧失过希望。我的这部小说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哪怕遭遇困厄,也不要失去乐观的心态。中国人要有信心,我们要坚信,打不败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打不败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咀嚼一番这句话后,张德宁感叹道:“胡老师,你说得对,是我太肤浅了。”
旋即,她又正色道:“胡老师,我想现在把稿子带回去,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
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胡为民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稿酬方面……”
“稿酬方面肯定是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是有报纸转载这部小说,我们杂志社也不会阻拦。”
“那行,就这样吧。如果稿子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到时候可以通知我。”
“好嘞,胡老师就等我好消息吧。”
张德宁收好稿子后,风风火火地离开了胡为民家。
等她走后,胡为民发觉客厅有些太安静。
“雪姐,你怎么了?”
他发现龚雪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不像有那种心思,就很奇怪。
“哦,对不起,我走神了。”
龚雪不敢看胡为民的眼睛,偏过头后,细声细语道:“为民,没想到你除了会写爱情小说、武侠小说和悬疑小说,还会写这种……这种……”
“是知青文学。”
“对,还会写知青文学。”龚雪惊叹于他的才华,“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灵感仿佛永远不会枯竭似的。”
胡为民笑道:“哈哈,我这才哪到哪呢,创作巅峰期都没到呢。”
“我觉得你已经很厉害了,换我来,短时间哪里能写那么多小说。”龚雪咋舌道。
她这几天可是天天来胡为民家,亲眼见他一个人写两部小说,简直不要太厉害。
反正龚雪也认识作家,但她认识的作家,就创作速度而言,拍马都赶不上胡为民。
“《孩子王》虽然和《黄飞鸿》是两种题材的作品,但我觉得内核都很像,除了爱国情怀外,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讲了几句对于两部作品的感官后,龚雪疑惑道:
“为民,我认识的不少作家都对现实满腹牢骚,你为什么不一样?”
我能说我来自后世,亲眼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复兴吗?
当然不能。
心里小小吐槽一下,胡为民正色道:“因为我相信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我党的带领下,必将迎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龚雪渐渐张大嘴巴,这就是燕大图书馆的老师吗,也太能说了吧!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该有多好。”
“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胡为民坚信。
龚雪回忆起小时候,幽幽一叹,道:“唉,没有那段岁月的话,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富强吧。”
“雪姐,方便告诉我,你小时候发生了什么吗?”胡为民问。
龚雪犹豫了一番,那些日子的事情一直憋在心里,特别难受。她也想找人倾诉一番,而胡为民似乎是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我出生在沪上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龚雪的讲述中,胡为民渐渐了解到她的过去。
她的外祖父曾担任过沪上文史馆馆员,并与鲁迅等人是同期的赴日留学生。父亲曾是一家服装公司的专职美工,母亲则是机关干部。
少女时期,她喜欢上了战争片,并看了众多的相关影片,亦能准确地背诵出片中的台词。那时家人只希望她能够好好念书,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大学生。而身为知识分子的外公,也想让龚雪做一个更加有学问的人,且一直鼓励,教导着她。
小学时候的她学习成绩不错,还会舞蹈,就是胆子有点小。初中时,特殊事件来临,他们家也受到波及。
不仅父亲被查出了莫须有的“海外关系”,母亲更接连被打成了“走资派”和“反Gm”,抄家更在所难免,而其自己也遭遇了学校的训话。
之后,初中毕业的龚雪便主动提出参加“上山下乡”,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公社“插队落户”。
此后,她通过拼搏不仅加入了共青团,还被选为“知青班副班长”和“知青积极分子”。
那时候她意识到当兵可能是“知青”唯一的前途,便与两位要好的同学在文艺上寻找突破口,并在生产队的支持下、组织了文艺“宣传队”。
最后,沪上招文艺兵,龚雪幸运入选。
再之后,她的简历上也都有写。
听着龚雪的讲述,胡为民想到了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
因为,她的经历有一部分真的和电影中的静秋很像。
想了想,有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胡为民认真询问道:“雪姐,我想以你为原型,创作一部小说,你同意吗?”
“什……什么?以我为原型……写一部小说?”龚雪猛然一惊,结结巴巴地说。
这也太突然了,她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一团乱。
“对,我觉得雪姐的经历很适合改编成小说。”
“可是,我的经历很普通啊!”龚雪小声道。
胡为民看着她,认真地说:“真的很普通吗?雪姐的努力,恐怕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你现在的成就,要是被人知道,也会激励无数身处困顿中的年轻人。”
“雪姐,你愿意用自身经历,帮助更多人吗?”
犹豫一番后,龚雪点头道:“我愿意!”
“不过,为民,能不能不用要用的真名。”
胡为民笑道:“哈哈,当然可以,我会用化名的。”
“那就好。”龚雪也笑了出来。
龚雪看着高兴的胡为民,也很开心。
她没想到,不过是来胡为民家看小说,还会有额外收获。
胡为民可是大作家,以她为原型的小说,在他笔下肯定又是一部。想到自己日后可能会被无数读者讨论,她就有种莫名的骄傲。
“为民,谢谢你!”
“谢我干什么?”胡为民问。
龚雪小小傲娇一下,“不知道,就是想谢谢你,不行吗?”
“行,不过雪姐,你就用嘴表示感谢吗?”胡为民揶揄道。
龚雪心头一跳,不动声色道:“那你还想怎么样?”
“嗯,你请我吃一顿饭好了。”
“这简单,还是去上次那家饭馆吗?”龚雪松了口气。
胡为民笑道:“不用,我知道你没钱,正好今天有空,你给我做几道菜吧。”
“啊?这,我……”
《孩子王》下半部分的质量出乎预料的好,可正因为整部作品基调是积极向上的,结局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纵观小说中主角谢园的一生,都是充满激情的。他为了孩子们接下了小村的千钧重担,为了孩子们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校舍,他被人误解,恶毒的诅咒和暴力没有使他屈服。
成为老师后,他更是将一生都奉献在了这个岗位上。
他挽救了学生的人生,却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面。他是远近闻名的好老师,却没有女同志愿意嫁给他。
因为他工资低廉,住的也是村里最破旧的房子。
即使他那低廉的工资,很多都被他拿去为孩子们买吃的。
村里实在太穷了,供养他这个老师,已经让村民付出了太多。
有一年村里闹灾,他养了五六年的狗子还被饿坏了的孩子宰掉吃了。
更让他难过的是,那只狗子曾经在河里救过宰杀它的孩子。
又过了十几年,他的一位住在城里的学生决定回小村教书,结果在回村的路上遇到车祸死去。而这位学生,是他最看好的一个老师苗子。
现实给了他许多考验,却没有击败他那被磨砺的无比坚韧的心。
到了八十年代,一切似乎好了起来,上天却带给他一个噩耗。
谢园得了肝癌。
他身上没有余财,自然没钱治病。但他也没有选择修养,他一边和病魔做抗争,一边带病教书。
那是肝癌啊,最终日渐消瘦他生生疼死在课堂上。
小说中结局悲惨的主角张德宁不是没见过,但像《孩子王》中谢园这样让人意难平的,她还是第一见。
其实主角的死亡也不是不能接受,要是能换一种能让读者接受的方式,也许会好很多。
胡为民问:“为什么要改呢?”
“可是……”
“张编辑,你觉得小说的基调是悲剧吗?”
“不算。虽然小说中谢园生活过得并不好,但他是充满了希望的。他对工作充满希望,对一代代学生充满希望,对中国的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子里有了巨大的改变。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地方,不说所有孩子都能上初中、上高中,甚至上大学。但他们在谢园的努力下,改变了文盲的命运。谢园最看好的学生,也在他的激励下,决定回村教书。
纵观整部小说,谢园为了孩子低过头,却没有向生活服过输,他永远都是乐观且积极向上。整部作品的基调,就和主角的内心世界一样强大。”
“所以,你觉得我还用改谢园的结局吗?”胡为民反问一句,又接着道:
“生活不是一潭死水,春风在人们心中荡漾,人们从来没有丧失过希望。我的这部小说目的就是要让读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哪怕遭遇困厄,也不要失去乐观的心态。中国人要有信心,我们要坚信,打不败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打不败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咀嚼一番这句话后,张德宁感叹道:“胡老师,你说得对,是我太肤浅了。”
旋即,她又正色道:“胡老师,我想现在把稿子带回去,你看行吗?”
“当然可以。”
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胡为民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稿酬方面……”
“稿酬方面肯定是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是有报纸转载这部小说,我们杂志社也不会阻拦。”
“那行,就这样吧。如果稿子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到时候可以通知我。”
“好嘞,胡老师就等我好消息吧。”
张德宁收好稿子后,风风火火地离开了胡为民家。
等她走后,胡为民发觉客厅有些太安静。
“雪姐,你怎么了?”
他发现龚雪的视线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不像有那种心思,就很奇怪。
“哦,对不起,我走神了。”
龚雪不敢看胡为民的眼睛,偏过头后,细声细语道:“为民,没想到你除了会写爱情小说、武侠小说和悬疑小说,还会写这种……这种……”
“是知青文学。”
“对,还会写知青文学。”龚雪惊叹于他的才华,“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这么多奇思妙想,灵感仿佛永远不会枯竭似的。”
胡为民笑道:“哈哈,我这才哪到哪呢,创作巅峰期都没到呢。”
“我觉得你已经很厉害了,换我来,短时间哪里能写那么多小说。”龚雪咋舌道。
她这几天可是天天来胡为民家,亲眼见他一个人写两部小说,简直不要太厉害。
反正龚雪也认识作家,但她认识的作家,就创作速度而言,拍马都赶不上胡为民。
“《孩子王》虽然和《黄飞鸿》是两种题材的作品,但我觉得内核都很像,除了爱国情怀外,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讲了几句对于两部作品的感官后,龚雪疑惑道:
“为民,我认识的不少作家都对现实满腹牢骚,你为什么不一样?”
我能说我来自后世,亲眼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复兴吗?
当然不能。
心里小小吐槽一下,胡为民正色道:“因为我相信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在我党的带领下,必将迎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龚雪渐渐张大嘴巴,这就是燕大图书馆的老师吗,也太能说了吧!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该有多好。”
“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胡为民坚信。
龚雪回忆起小时候,幽幽一叹,道:“唉,没有那段岁月的话,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富强吧。”
“雪姐,方便告诉我,你小时候发生了什么吗?”胡为民问。
龚雪犹豫了一番,那些日子的事情一直憋在心里,特别难受。她也想找人倾诉一番,而胡为民似乎是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我出生在沪上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龚雪的讲述中,胡为民渐渐了解到她的过去。
她的外祖父曾担任过沪上文史馆馆员,并与鲁迅等人是同期的赴日留学生。父亲曾是一家服装公司的专职美工,母亲则是机关干部。
少女时期,她喜欢上了战争片,并看了众多的相关影片,亦能准确地背诵出片中的台词。那时家人只希望她能够好好念书,将来可以成为一名大学生。而身为知识分子的外公,也想让龚雪做一个更加有学问的人,且一直鼓励,教导着她。
小学时候的她学习成绩不错,还会舞蹈,就是胆子有点小。初中时,特殊事件来临,他们家也受到波及。
不仅父亲被查出了莫须有的“海外关系”,母亲更接连被打成了“走资派”和“反Gm”,抄家更在所难免,而其自己也遭遇了学校的训话。
之后,初中毕业的龚雪便主动提出参加“上山下乡”,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公社“插队落户”。
此后,她通过拼搏不仅加入了共青团,还被选为“知青班副班长”和“知青积极分子”。
那时候她意识到当兵可能是“知青”唯一的前途,便与两位要好的同学在文艺上寻找突破口,并在生产队的支持下、组织了文艺“宣传队”。
最后,沪上招文艺兵,龚雪幸运入选。
再之后,她的简历上也都有写。
听着龚雪的讲述,胡为民想到了一部电影《山楂树之恋》。
因为,她的经历有一部分真的和电影中的静秋很像。
想了想,有个念头出现在脑海中,胡为民认真询问道:“雪姐,我想以你为原型,创作一部小说,你同意吗?”
“什……什么?以我为原型……写一部小说?”龚雪猛然一惊,结结巴巴地说。
这也太突然了,她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一团乱。
“对,我觉得雪姐的经历很适合改编成小说。”
“可是,我的经历很普通啊!”龚雪小声道。
胡为民看着她,认真地说:“真的很普通吗?雪姐的努力,恐怕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你现在的成就,要是被人知道,也会激励无数身处困顿中的年轻人。”
“雪姐,你愿意用自身经历,帮助更多人吗?”
犹豫一番后,龚雪点头道:“我愿意!”
“不过,为民,能不能不用要用的真名。”
胡为民笑道:“哈哈,当然可以,我会用化名的。”
“那就好。”龚雪也笑了出来。
龚雪看着高兴的胡为民,也很开心。
她没想到,不过是来胡为民家看小说,还会有额外收获。
胡为民可是大作家,以她为原型的小说,在他笔下肯定又是一部。想到自己日后可能会被无数读者讨论,她就有种莫名的骄傲。
“为民,谢谢你!”
“谢我干什么?”胡为民问。
龚雪小小傲娇一下,“不知道,就是想谢谢你,不行吗?”
“行,不过雪姐,你就用嘴表示感谢吗?”胡为民揶揄道。
龚雪心头一跳,不动声色道:“那你还想怎么样?”
“嗯,你请我吃一顿饭好了。”
“这简单,还是去上次那家饭馆吗?”龚雪松了口气。
胡为民笑道:“不用,我知道你没钱,正好今天有空,你给我做几道菜吧。”
“啊?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