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总有意外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星空古路姬紫月

    “殿下,朝中一半大臣提议立离亲王为太子!”
    大殿上的消息,时时送到殷翎的寝宫。
    殷翎一身宽大的长袍拢着风衣坐在屋里,早春了,屋里还烧得暖烘烘的。
    “有人反对吗?”
    殷翎靠着椅子懒洋洋的问着,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倒是没人明确反对,只是有人说,立储事关重大,不宜操之过急,需从长计议之类的。”
    琼枝将大殿上的情况一一详细说来。
    殷翎冷笑,“太子之位,非长离莫属,本宫今日正好看看,朝中的人都是什么心思,城中你着人去看看,若有什么情况立刻告知,尤其是姜家,既要从长计议,今日这朝一时半刻散不了。”
    “殿下,姜家还能掀起什么浪来,便是有些势力也才回京都城,天子脚下,他们再有想法也只能干瞪眼。”
    琼枝也有些得意,主子就要心想事成了。
    “让你着人盯着就盯着,春试在即,皇兄不希望出任何岔子。”
    殷翎今儿是心情好,若是往日,语气不会这么好。
    “是!”琼枝不敢再造次,依言去办。
    “新建公主府的事开始办了吗?”
    住在宫里,总总没有住在自己的府邸方便。
    “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原本工部要着人动宫了,这不方景荣那里出了点事,稍稍耽搁了些,今日散朝之后奴婢再去递句话,让他们尽快动工。”
    殷翎撑着头微微颔首,“尽快吧,动工之日,本宫出宫去瞧瞧。”
    “是!”
    “皇后那边有动静吗?”
    “回殿下,皇后那边暂时没任何动静。”
    琼枝觉得主子是不是太看得起皇后了,她如今也就是挂着个皇后的头衔罢了。
    殷翎微微一笑起身,可见心情真的很不错,“走吧,去给母后请安,回宫这些天,也该过去坐坐了。”
    洛家的女儿即将成为太子妃,洛家也该出点力了。
    此刻大殿之上,立储话题一出,其他事都被暂时搁在一边。
    殷夙默也找不到机会提方景荣的事。
    方景荣则是暗自侥幸,只要能拖着,这件事就有转圜的余地,他已经着人出城去找那个逆子了…
    此刻,他自然是不予余力的支持离亲王。
    “诸位爱卿,太子人选事关重大,多议议也是应该,目前来看,多数人都是推举离亲王,毕竟是一国储君,朕与诸位爱卿一样,都十分慎重,不着急,看看是否还有合适的人,一起提出来,大家再择优而选,朕已吩咐御膳房,诸位爱卿今日就一起留膳…”
    宣武帝端坐龙椅缓缓说着。
    都要留膳了,这也就是说,今日这太子不定下来不会散朝了。
    今日提,今日定,这是不急吗?
    “父皇,四皇弟自小出类拔萃,可为储君人选,儿臣附议。”
    二皇子殷仲义在关键时候站出来接了一句,说罢有意看向殷夙默,“六皇弟,你说呢?”
    群臣静默,二皇子这是要几位皇子都挑明态度了。
    殷夙默瞬间成为焦点。
    此刻他的回答就是他的态度了。
    就在这时候,在大殿上一直浑水摸鱼能不做声就不出声的五皇子殷九梳开口了。
    “二皇兄,要说出类拔萃就可为储君人选,那六皇弟也可以啊,他虽然自小在封地长大,但是论出身,他是先皇后所出,论才华,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接任御史台才多久,连办几桩大案,为朝廷除害,为百姓祈福…父皇,儿臣虽学业不精,却也知道太子是一国储君,身负重任,六皇弟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堪当大任,儿臣推举六皇弟。”
    殷九梳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是一脸惊诧,这是五皇子说出来的话?
    确定不是有人提前教的?
    可立储之事,的确是皇上突然提及…
    就连宣武帝都忍不住要对眼前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了。
    就是这番话不中听,他心里膈应。
    “五皇弟,小六虽然不错,但太子之位非同儿戏,他在封地长大,对朝中诸事尚不详知,恐难胜任,你这不是为难他吗?”
    殷仲义带着一丝尴尬的笑意反驳着,说话间看了殷长离一眼。
    小五支持小六,是不是意味着童家也站队小六?小六果然有这想法。
    “二皇兄此言差矣,正因为六皇帝在封地多年才更合适,我听六皇帝说,他在封地的时候,封地境内都走遍了,他知道劳作时节,知道百姓疾苦……”
    殷九梳说得一本正经,朝臣们渐渐听得认真。
    宣武帝神情复杂,殷长离暗暗气极。
    平日怎看不出小五这样能言善辩,被他这么一说,好像小六还真是太子最合适的人选了。
    哼!自己不行,就推出个小六,这不明摆着就是要跟他过不去?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宣武帝到底开口回应了一句。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有想法也不敢乱说啊,明摆着皇上心有所属,这太子之位,其实大家早就心里有数,该表态的也都表过态了…
    “皇上,听五皇子这么一说,臣也觉得…夙王宜为储君!”
    刑部尚书童大人是顶着巨大压力站出来的,五皇子是自家侄子,他的选择也代表了皇后的选择,自家侄子没了竞争力,童家总不能站队离亲王,那就只能…拼一拼了,虽然希望不大。
    “老臣附议,皇上,夙王行事果决,且知体察民情……”
    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曾是户部尚书,后犯事退居侍郎之位,也就是那一次,章林贺被推举成为户部尚书。
    殷长离没想到,朝堂之上,竟有人站出来公然支持小六。
    他才回来多久?
    不知不觉竟在朝中培植了自己的势力,连童家都选择支持他!
    这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才回来多久!
    殷夙默也颇感意外,尤其是五皇兄殷九梳的一番话,其实,他早就发现,他这个五皇兄看似不着调,实则内有乾坤,在皇家,在宫里,能养出这样的性子,算是异类。
    “皇上,储君人选,兹事体大,今日提议,也并非今日就要落定,此事是否能缓缓,从长计议?!”
    又有人站出来了,这一次倒是站在河中央,两边不沾。
    但是这也违背了宣武帝的心思。
    气氛陡然凝重起来,让人不由紧张。
    这种氛围让人精神紧绷,殷长离从一开始的志在必得,变得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有异议,就得议,储君事关重大,父皇若不拿出强势态度一锤定音,这件事就……
    “报!刑部有人击鼓鸣冤,请刑部升堂!”
    大昭律,不论何时,刑部鸣冤鼓响,刑部都需开堂受理。
    当刑部的鸣冤鼓,仅次于宫门外的登闻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