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说没有怨恨那是假的
推荐阅读: 正派都不喜欢我、 牧神记、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仙骨风流、 解咒战纪、 龙蛇之拳镇山河、 仙骨、 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 九世天雷淬仙骨、 东晋北府一丘八、
楚正林感觉再想下去的话自己的心态会崩溃掉的,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没过多久楚正林就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决定好好地向三叔公请教一番。
楚正林开口向三叔公询问道:“那么三叔公我想请教一下,我们魏国的皇族是不是有能力完全的镇压的住所有的魏国的其它的宗门势力?”
三叔公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用剑鞘狠狠的敲打了一下楚正林,他没有想到楚正林竟然如此的榆木脑袋简直是不可理喻。
或许有人会说三叔公直接告诉楚正林皇族能不能完全的镇压的住魏国的所有宗门势力就可以了,可是要知道楚正林现在的身份是皇家政务处理处的首席,如果他不自己去寻找各种事情的原因,不去自己思考的话,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成长起来的。
然而皇家政务处理处又是除了陛下之外魏国最有权力的机构,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如果楚正林不想着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听从别人所给出的答案,那么很多时候完全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到时候遭殃的也是魏国的百姓。
三叔公开口教训道:“楚正林我知道你因为当初我们皇族的这些老家伙没有推荐你当魏国的皇帝所以心中对楚凡有这抵触,心中认为他并不如你,所以你不愿意去了解楚凡到底为魏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不去了解楚凡做出了多少能够改变魏国的决策。
你作为他的兄长不仅不为他感到骄傲,反而从心底抵触去了解楚凡为魏国做出的贡献,你这个大哥做的合格嘛?”
楚正林仿佛一只被踩中了尾巴的猫一样立刻的回答道:“我没有,三叔公不要因为你是我的长辈就可以乱说。”
三叔公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其实这些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你,以前一直以来你都是被作为未来魏皇的继承人来进行培养的,从小皇族和你的父皇就给你灌输了以后你就是魏国的皇帝的思想,害的你在从小的时候就不仅需要学习兵法儒学,还要跟着你的父皇处理魏国的政务。
然而到后来皇族却是因为一个和尚的预言让楚凡当上了魏国的皇帝,而你从小就被灌输了当皇帝的思想,一时间让你去接受自己的弟弟成为皇帝,你的心中自然会有抵触。”
楚正林红着眼睛带着略微的哭腔说道:“三叔公我没有,我真没有因为弟弟当上了皇帝而有抵触情绪。”
在楚正林说完过后,三叔公的手轻轻的搭在楚正林的肩膀上安慰的说道:“不要自欺欺人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为你从小受到大所遭受到的苦难和辛苦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是我,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心生不满的,毕竟无论是谁自己在年幼的时候就开始兢兢业业的进行学习和政务的处理,然而在打了过后反而是一项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坐上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皇位。
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情况心中都会生出憎恨的情绪的,所以你也不用否定自己会对自己的弟弟有着抵触情绪。”
楚正林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三叔公,我不服啊,为什么仅凭一个预言就否定了我二十多年的付出,难道我这二十多年的努力就不值一提了吗?难道这魏国的皇帝就只有楚凡能做嘛?
凭什么一个预言就能决定一切?凭什么当初一无是处的楚凡能够坐上皇位,而我却只能做一个普通的皇族王爷,我不服啊。”
说到最后的时候楚正林的声音颤抖着,然而三叔公却是十分的能够理解楚正林的心情,因为每一次魏国在更换皇帝的时候都会有几个这样的失意者。
要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可是一国的帝王,就算是在亲近的人又怎么可能说让就让呢?在圣武大陆上其他国家皇位的更替往往都是伴随着抗争和杀戮的,而魏国因为有着族老的压制才能做到如此的相对和谐。
再加上以前的皇位候选者基本上都是有着深厚的功绩和威望,在当上皇位过后也能服众,而楚正林和楚凡之间以前得经历却是天壤之别,楚正林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智和勤勉,楚凡却因预言而轻易得位,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这不公平。
三叔公安慰的说道:“我们皇族的这群老家伙也认为这对你来说有些不公平,所以我们才在陛下决定成了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时候就确定了你的一个名额,要知道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权力仅次于陛下和丞相平起平坐,甚至因为皇家政务处理处有着最终决断的权力,从实际上来说还是高于丞相的。
再有一点就是认为楚凡不如你,所以你才不愿意去关注他所做出的成就,不愿意去了解他。可是我们这群皇族的老家伙可是一直关注着楚凡的成长的,他虽然在玩乐中长大而且现在也不愿意处理繁杂的政务。
可是楚凡所颁布的所有政策都是对于魏国有着巨大的贡献的,再说了当初魏国所处的环境,外有匈奴入侵内有河东九州水患造成的百万难民。楚正林如果当初是你当上的魏国的皇帝你有能力把魏国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吗?”
楚正林摇了摇头,当初的自己在听到自己的父母被匈奴在边境偷袭而亡的时候,自己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集结魏国的所有的大军去复仇将匈奴赶出魏国,然而那个时候如果真的那样做了的话,那么在河东九州发生洪灾了过后,魏国就真的没有任何的物质和人力进行救援了。
而如果是自己当得魏国皇帝真的这样做了的话,魏国国内势必会十分的空虚,当河东九州的百姓到达开封城的时候,只要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世家大族稍加煽动,便可能让这一群走投无路的灾民进行造反。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已经走投无路的情况,自己那个以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却是巧妙地化解了危机,甚至还把那些不怀好意的大臣和世家大族让他们主动的暴露了出来。
楚正林想到这里的时候头已经低了下去,自己好像真的没有去认真的了解过自己的这个一直以来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
楚正林开口向三叔公询问道:“那么三叔公我想请教一下,我们魏国的皇族是不是有能力完全的镇压的住所有的魏国的其它的宗门势力?”
三叔公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用剑鞘狠狠的敲打了一下楚正林,他没有想到楚正林竟然如此的榆木脑袋简直是不可理喻。
或许有人会说三叔公直接告诉楚正林皇族能不能完全的镇压的住魏国的所有宗门势力就可以了,可是要知道楚正林现在的身份是皇家政务处理处的首席,如果他不自己去寻找各种事情的原因,不去自己思考的话,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成长起来的。
然而皇家政务处理处又是除了陛下之外魏国最有权力的机构,任何决策和行动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如果楚正林不想着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听从别人所给出的答案,那么很多时候完全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到时候遭殃的也是魏国的百姓。
三叔公开口教训道:“楚正林我知道你因为当初我们皇族的这些老家伙没有推荐你当魏国的皇帝所以心中对楚凡有这抵触,心中认为他并不如你,所以你不愿意去了解楚凡到底为魏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不去了解楚凡做出了多少能够改变魏国的决策。
你作为他的兄长不仅不为他感到骄傲,反而从心底抵触去了解楚凡为魏国做出的贡献,你这个大哥做的合格嘛?”
楚正林仿佛一只被踩中了尾巴的猫一样立刻的回答道:“我没有,三叔公不要因为你是我的长辈就可以乱说。”
三叔公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其实这些事情也不能完全怪你,以前一直以来你都是被作为未来魏皇的继承人来进行培养的,从小皇族和你的父皇就给你灌输了以后你就是魏国的皇帝的思想,害的你在从小的时候就不仅需要学习兵法儒学,还要跟着你的父皇处理魏国的政务。
然而到后来皇族却是因为一个和尚的预言让楚凡当上了魏国的皇帝,而你从小就被灌输了当皇帝的思想,一时间让你去接受自己的弟弟成为皇帝,你的心中自然会有抵触。”
楚正林红着眼睛带着略微的哭腔说道:“三叔公我没有,我真没有因为弟弟当上了皇帝而有抵触情绪。”
在楚正林说完过后,三叔公的手轻轻的搭在楚正林的肩膀上安慰的说道:“不要自欺欺人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为你从小受到大所遭受到的苦难和辛苦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看在眼里的。
如果是我,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心生不满的,毕竟无论是谁自己在年幼的时候就开始兢兢业业的进行学习和政务的处理,然而在打了过后反而是一项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坐上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皇位。
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情况心中都会生出憎恨的情绪的,所以你也不用否定自己会对自己的弟弟有着抵触情绪。”
楚正林这个时候开口说道:“三叔公,我不服啊,为什么仅凭一个预言就否定了我二十多年的付出,难道我这二十多年的努力就不值一提了吗?难道这魏国的皇帝就只有楚凡能做嘛?
凭什么一个预言就能决定一切?凭什么当初一无是处的楚凡能够坐上皇位,而我却只能做一个普通的皇族王爷,我不服啊。”
说到最后的时候楚正林的声音颤抖着,然而三叔公却是十分的能够理解楚正林的心情,因为每一次魏国在更换皇帝的时候都会有几个这样的失意者。
要知道皇帝这个位置可是一国的帝王,就算是在亲近的人又怎么可能说让就让呢?在圣武大陆上其他国家皇位的更替往往都是伴随着抗争和杀戮的,而魏国因为有着族老的压制才能做到如此的相对和谐。
再加上以前的皇位候选者基本上都是有着深厚的功绩和威望,在当上皇位过后也能服众,而楚正林和楚凡之间以前得经历却是天壤之别,楚正林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才智和勤勉,楚凡却因预言而轻易得位,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这不公平。
三叔公安慰的说道:“我们皇族的这群老家伙也认为这对你来说有些不公平,所以我们才在陛下决定成了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时候就确定了你的一个名额,要知道皇家政务处理处的权力仅次于陛下和丞相平起平坐,甚至因为皇家政务处理处有着最终决断的权力,从实际上来说还是高于丞相的。
再有一点就是认为楚凡不如你,所以你才不愿意去关注他所做出的成就,不愿意去了解他。可是我们这群皇族的老家伙可是一直关注着楚凡的成长的,他虽然在玩乐中长大而且现在也不愿意处理繁杂的政务。
可是楚凡所颁布的所有政策都是对于魏国有着巨大的贡献的,再说了当初魏国所处的环境,外有匈奴入侵内有河东九州水患造成的百万难民。楚正林如果当初是你当上的魏国的皇帝你有能力把魏国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吗?”
楚正林摇了摇头,当初的自己在听到自己的父母被匈奴在边境偷袭而亡的时候,自己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集结魏国的所有的大军去复仇将匈奴赶出魏国,然而那个时候如果真的那样做了的话,那么在河东九州发生洪灾了过后,魏国就真的没有任何的物质和人力进行救援了。
而如果是自己当得魏国皇帝真的这样做了的话,魏国国内势必会十分的空虚,当河东九州的百姓到达开封城的时候,只要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世家大族稍加煽动,便可能让这一群走投无路的灾民进行造反。
然而就是这样看似已经走投无路的情况,自己那个以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却是巧妙地化解了危机,甚至还把那些不怀好意的大臣和世家大族让他们主动的暴露了出来。
楚正林想到这里的时候头已经低了下去,自己好像真的没有去认真的了解过自己的这个一直以来知道吃喝玩乐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