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大结局】太祖圣皇帝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牧神记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快穿:女配又跪了东晋北府一丘八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无上丹尊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4383年(公元1686年),九月九日。
    大华帝国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日。
    老态龙钟的皇帝苏河,拄着拐杖,在太子苏蜀的搀扶下走向祖庙。
    每年的国庆日,大华帝国的皇帝,都要在祖庙祭奠祖先与英烈。
    皇帝苏河来到汉人的祖先炎黄二帝的塑像前。
    他用手亲自点燃线香,双手捧着燃烧的线香插进塑像前方的青铜鼎,恭敬地祭拜汉人两位先祖。
    皇帝苏河随后来到英烈祠,他再次祭奠英烈。
    皇帝苏河一行人的祭奠活动,直接通过电视机直播的方式,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太子苏蜀看到摄像机的镜头移位,他上前立刻搀扶住长久站立,快要坚持不住的皇帝苏河。
    “父皇,您没事吧!
    父皇已经接近八十岁高龄,这种活动何必亲自出席。”
    皇帝苏河双手拄着拐杖,双腿依然在不停颤抖。
    他长叹一声:“不服老不行,朕确实是老了。
    怪不得秦皇、汉武、唐太宗这样的千古帝王,年老之后,想要追求长生不老。
    衰老的身体,确实折磨人的意志。
    朕今年初春已经卒中,随时可能会驾崩。”
    太子苏蜀听到父皇这样说,他脸色大变,立刻安慰道:“父皇怎能这样说,您的身体很硬朗。”
    皇帝苏河摆了摆手:“不用安慰朕,要相信科学。
    卒中这种病,第一次能挺过去,太医院已经尽力。
    朕是很难挺过这个冬天。
    这很可能是朕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日,要有始有终。”
    皇帝苏河看到摄像机镜头已经转过来。
    他拄着拐杖向着祖庙大厅走去。
    身体依旧挺拔如松,看上去根本不像行将就木的老人。
    太子苏蜀知道劝不了父皇,他立刻跟上去。
    他们一行人来到祖庙大厅,太子苏蜀看到父皇即便是拄着拐杖,他的双腿不由自主发抖起来,已经要站不住。
    太子苏蜀示意随行人员,立刻把龙椅拿过来。
    皇帝苏河看到后没有阻止,他用手使劲捶打两下自己的腿。
    它们太不争气,仪式即将结束,却已经坚持不住。
    皇帝苏河只能无奈坐在轮椅上。
    他不可能当着看直播的数亿百姓,毁了他的一世英名,还给帝国皇室丢脸。
    帝国华夏电视台一名三十多岁的青年记者,拿着话筒走到皇帝苏河身前。
    太子苏蜀在父皇耳边低语:“父皇,这是宋侯苏豪之子苏福岭。”
    皇帝苏河感慨道:“苏壮的孙子,这孩子也是一表人才。
    苏壮死的早,朕的那帮老兄弟也陆续离世,朕很快就要去陪他们。”
    苏福岭微微躬身说道:“拜见陛下,我是华夏电视台主持人。
    陛下之前的国庆日,都会给帝国未来的寄语,今日陛下想说些什么话?”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帝国已经成立五十年,我们这一代人陆续故去。
    帝国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那就要看你们青年人的努力。
    帝国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帝国是你们的,帝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皇帝苏河说出了他前世,自己极其崇拜的伟人,所说的话。
    这也是他想说给帝国青年人的话。
    电视机前的青年人,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们神情一震,没想到皇帝对他们的期许这么高。
    皇帝苏河整理一番思绪,注视着前方,双眼炯炯有神。
    “朕已经说了四十九年,对未来的话。
    今日朕就总结一下帝国过去的成就。
    正好在国庆的日子,告诉祖庙的英魂。
    朕答应他们的事情做到了。”
    皇帝苏河稍缓片刻,继续说道:“我们汉人之前偏居东亚地区,人口也才四亿。
    现在全世界除了南北极这种无法正常生活的地方。
    每一个角落,都有汉人的身影,每一个地区,都有汉人组建的国度。
    汉人的人口,现在已经达到四十多亿。
    现在的人口比朕建国之前多了十多倍。
    除了人口高速增长之外,朕做到了古今帝皇,没有一个人做到的德政。
    帝国的领土之内,已经不会有成规模的人,因为饥饿而死。
    朕在建国之时立下的承诺,让帝国的百姓实现温饱。
    这个承诺在五年之前,就已经彻底完成。
    百姓生活的怎么样?那与他们的人生际遇有关。
    百姓拼命生活,却仍被饿死,这就是朝廷出现了问题。”
    皇帝苏河说完这句话,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回想自己的一生,解决帝国近二十亿百姓温饱的问题,这是他一生所做的最大贡献。
    皇帝苏河有些口干,他抿了抿嘴唇,继续说道:“朕一直重视科学与工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帝国重视科学,坚持发展工业,才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年帝国科学的发展,大家都有目共睹。
    朕说一些足以让世人铭记的成果,这是科学与工业的巅峰之作。
    4372年,世界上第一架工艺成熟的螺旋桨飞机升空。
    人类从此刻开始,正式征服天空。
    4375年,世界上第一架螺旋桨客机试飞成功。
    从京城前往广州,只需要一天时间。
    遥远的距离,已经不是限制人类发展的阻碍。
    4375年,耀阳号战列舰下水。
    排水量五万六千吨的巨舰,装载九门455毫米口径舰炮。
    这一艘军舰的实力,足以碾压皇家海军之前一个舰队,皇家海军的实力,足以护卫帝国庞大的海疆。
    4376年,电视机正式工业量产。
    电气化时代的成果,走入千家万户之中。
    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力。
    4379年,帝国的钢产量正式跨越一亿吨的大关,工业规模超越其余藩属国的总和。”
    皇帝苏河最后说道:“朕已经给你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帝国未来的发展,全靠你们这些青年人的努力。”
    这句话说完,直播就结束。
    皇帝苏河乘车前往皇后王文君所在的坤宁宫。
    成年的皇子,除了太子苏蜀留在皇宫,其余的皇子除了早年分封建国,剩下的皇子都被派往帝国边陲地区镇守。
    例如澳洲、印度、爪哇这些远离帝国本土的地方,皇室子弟镇守正合适。
    皇帝苏河不怕他们造反,他最怕当地的土着崛起。
    这些皇子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要团结当地的权贵,治理好地方。
    皇帝苏河没有在晚年纳妃,部分嫔妃已经离世,其余的嫔妃送去与他们的孩子团聚。
    皇宫之中只有皇后王文君留下来。
    特别在他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京城内没有其余皇子和嫔妃,有利于皇权的传承。
    苏佑民看到老爹与皇爷爷走到坤宁宫前。
    他立刻上前搀扶:“皇爷爷,您慢点。”
    皇帝苏河摸了摸苏佑民的脑袋,皇室第三代培养的不错。
    至少不用担心帝国出现大明战神朱祁镇那种人才。
    苏佑民与苏坤泽的表现,也是皇帝苏河对太子苏蜀极为满意的一点。
    他们登临大位,会不会成为明君,无法预测出来,但至少不会成为昏君。
    以帝国现在的情况,中庸之君治天下,让内阁和大都督府相互制衡,不会出现大问题。
    内阁无法掌控军队,再加上有议会的存在,无法出现权倾朝野的权臣。
    皇帝苏河看向太子苏蜀询问道:“佑民和坤泽都已经完成大学学业,准备把他们安排到哪里。”
    苏佑民和刚出门口的苏坤泽全部看向老爹。
    老爹的决定,将会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太子苏蜀立刻回道:“父皇,这两个小崽子刚上完大学,应该送他们去军队锻炼一下。”
    皇帝苏河听完之后点头道:“是应该去军队锻炼一下,军队是个大熔炉,淬炼一番能更好的成才。”
    苏佑民与苏坤泽激动不已,帝国只有以储君培养的皇子,才会让他们去军队锻炼。
    皇帝苏河走进坤宁宫,看到五位太子妃,正在照顾躺在藤椅上的皇后王文君。
    王文君患上严重的风湿病,已经无法下地行走。
    皇帝苏河走在王文君身边坐下,牵着她皱皱巴巴的手,关心的问道:“身体怎么样?”
    王文君身为名医,看着皇帝苏河的气色,她略带哽咽的说道:“夫君,我这身子看着弱,挺上几年没问题。
    你那身子骨看上去健壮,完全是用补药撑着。”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过。
    朕不想躺在病床上,遭受疾病的折磨。”
    他呼唤着孙子孙女们过来,特意看着被苏佑民妃子王雅抱着的小男孩,这是太子苏蜀一脉,唯一的第四代。
    “四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朕已经很开心。”
    太子苏蜀走上前,轻声说道:“父皇,华夏电视台帝国五十周年特别节目即将开始。”
    皇帝苏河点头说道:“打开电视机,咱们一家人共同看这个节目。
    这是首相赵世衡搞出的献礼,看一看他的水平。”
    太子苏蜀走到一个宽二十厘米,正方形金属盒子旁,这是帝国现在能制造的最大电视机。
    他旋转电视机的旋钮,电视机开机,屏幕上面出现雪花点。
    随后黑白的影像,就出现在电视机上,传递出来声音。
    “感谢大家收看华夏电视台,我是主持人萧芳芳。
    今日是大华帝国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日。
    本节目将会通过航拍的方式,展示帝国的风采。”
    皇帝苏河看着电视机节目。
    镜头最先拍京城承天门外的升旗仪式。
    帝国的龙旗迎着初升的朝阳,缓缓升起。
    近十万百姓在承天门外,观看着升旗仪式。
    镜头随后转向飞艇,用飞艇从天空上拍摄京城的景象。
    宽阔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一辆辆汽车在宽阔的大街上川流不息,街道上不时有红绿灯闪动。
    街道两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直插云霄。
    这些建筑风格各异,有的简约,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阳光;有的则古色古香,飞檐斗拱展现着京城的历史底蕴。
    镜头很快转向北京城外,那里更是工厂林立,机器的轰鸣声不止,但工厂浓烈的黑烟却已经消失不见。
    一辆满载的列车向西方疾驰,镜头随后切换到伊犁省图木府,龙旗在这里飘扬。
    大唐的西域都护府,统治力最远的地方,也没有延伸到这里。
    伊犁省以西的地方,全部都是汉人新拓的领土。
    随着列车的气笛声响起,镜头转向了波斯湾的黑曜省。
    密密麻麻的油井,分布在黑曜省的大地。
    开采好的原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内陆地区炼化为各类成品油,它将成为帝国工业发展的血液。
    镜头的画面一转,印度广大的平原上。
    水稻收割机正排成一列长队。
    数千辆收割机一同启动,开始下地收割。
    金黄色的稻穗不断倒下,一颗颗谷粒堆成山。
    电视机中的画面开始快速切换。
    欧洲的马陵堡、直布罗陀、美洲的奔牛道与檀香群岛、澳洲大陆都已经飘扬帝国的龙旗。
    皇帝苏河看完节目,欣慰地说道:“帝国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帝国的领土永远在阳光的照耀下。”
    太子苏蜀夸赞道:“父皇功绩远超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必为后人所铭记。”
    苏佑民和苏坤泽齐声说道:“皇爷爷的功绩,一定会名垂千古。”
    皇帝苏河听到儿孙的夸奖,他畅快的大笑。
    ……
    4383年(公元1686年),十一月十一日,七十八岁的皇帝苏河,正在乾清宫批阅奏疏。
    他感觉大脑一阵眩晕,立刻晕倒,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值班的小太监,听到乾清宫里面的动静,立刻上前查看。
    他查看之后,脸色大白,惊呼道:“皇爷驾崩了。”
    皇宫中立刻大惊,太医急忙赶过来,查看皇帝苏河的情况。
    太子苏蜀立刻飞奔赶来乾清宫,已经瘫痪的皇后王文君,她被宫女抬着来到乾清宫。
    帝国的众多大臣,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入宫。
    这种没有风险的拥立新皇之功,他们都不想错过。
    太医确认之后,悲痛的说道:“皇帝苏河确认已经驾崩。”
    皇后王文君作为身份最高的人,她当众宣布道:“太子苏蜀立刻登基,由新皇主持治丧工作。”
    太子苏蜀的地位十分稳固,这一决议没有受到任何阻碍。
    帝国首相赵世衡为首的官员,拥立太子苏蜀登基。
    太子苏蜀立刻披上龙袍,前往祖庙完成登基仪式。
    皇帝苏蜀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对外公布先皇苏河的死讯,确立先皇苏河的庙号与溢号。
    先皇苏河庙号是太祖,溢号圣。
    官方称呼为太祖圣皇帝苏河。
    皇帝苏蜀亲笔为先皇写谥号的诏书。
    “夫圣者,德之至、智之极、功之崇也。
    德合天地曰圣,睿智天纵曰圣;
    敷扬文教曰圣,克定祸乱曰圣。
    是以有君,德配前古,智超往圣,功垂后世,泽被万民,其行也昭昭,其德也洋洋,谥之曰圣,不亦宜乎!”
    太祖圣皇帝苏河驾崩的讯息公布,世界同悲,人们都知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全书完)
    pS:完本了,感谢书友的支持,下本书再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