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国公爷回府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无上丹尊东晋北府一丘八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神族下凡三寸人间

    三、四月间。
    东南季风起。
    自南向北,地温水暖。
    百花竞放,万物生长,生机勃勃。
    扬州,登州,泉州,广州。
    四地船坞。
    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号子震天。
    扬州作为率先进行建造大海船的试点。
    不论技术实力,还是人员储备,都是毋容质疑的龙头地位。
    在南朝原有造船产业的基础上。
    以扬州为中心。
    与船舰建造相关的完整产业链在江南地区形成。
    扬州船坞增加到十处。
    每处能同时开建两艘小型宝船。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
    江南造船业迎来质和量的双重爆发。
    今岁。
    扬州下水六艘小型宝船。
    其中。
    两艘为海军战舰形制,四艘为商贸海船。
    登州,泉州,广州也各自下水四艘小型宝船。
    亦分战舰和商船。
    山东道总管周罗睺。
    江南道总管杨素。
    福建道总管于仲文。
    岭南道总管来护儿。
    四位总管在皇帝和兵部的授意下,数年前便开始筹备组建海军。
    如今。
    战舰下水。
    四地海军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座驾”!
    宇文衍着手打造的北海、黄海、东海、南海舰队。
    即将登舰成军,扬帆启航,驶向深蓝!
    ……
    五月中旬。
    两仪殿。
    墨言一脸灿烂笑容,快步进殿。
    正在茶室喝茶听琴的皇帝见状,嘴角一扬:
    “小言,看来这是有好事啊!”
    “回禀陛下!”
    “唐国公一行回京了。”
    年前。
    宇文衍就收到消息。
    前往天竺取经的三位太后一行。
    已经乘坐华夏商业的商船踏上归途,抵达南洋坡县。
    开春后。
    首次出海商贸的船队,在东南季风的助力下扬帆返航。
    近年来。
    风帆技术突飞猛进。
    随着左右风帆,尾帆,野狐帆的改进使用。
    通过综合操纵。
    可利用八种风向中的七种,只有概率极低的当头风不可行船。
    海船已经拥有全天候航行的能力。
    不过。
    借助季风,可以大大提升航速,减少海上航行的时间。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宣唐国公进宫。”
    宇文衍心情大好,开口说道。
    ……
    将三位取经太后护送至平康坊会馆后。
    李渊一行八十八人来不及欣赏雄伟的新都城。
    当即赶往城外新军营地。
    听闻基地已经改制成四象营。
    当初负责日常事务的王鹰以及尉迟伽,侯定,杜咤四位将军已经离开了。
    复命交差后。
    李渊返城,匆匆回府。
    离家十年。
    回的已经不是旧城那个家了。
    唐国公府搬到了布政坊。
    南临东西广陌大道,东面紧挨着皇城西墙。
    李渊骑着高头大马兜兜转转,终于来到自家门前。
    “来者何人?”
    “可有拜帖?”
    “否则,速速离去,不得逗留!”
    门口护卫看到有人到了国公府门前竟敢不下马。
    当即出声询问。
    李渊恍若未闻。
    愣愣地望着门楣上的“李府”牌匾,早已是虎目晶莹。
    听到护卫的喝问。
    从门房走出一位老者,定睛看向阶下骑马之人。
    “你是……”
    “李叔,是我!”
    “我回来了!”
    李渊看到来人,脸上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少爷,真的是您?”
    “小老儿恭迎国公爷回府……”
    正是服侍李府祖孙三代的老管家。
    一众护卫没想到来人竟是自家国公爷,吓得跪地告罪。
    “回家!”
    李渊摆手哈哈大笑,从马背上一跃而下。
    “国公爷回府喽!”
    “国公爷回府喽!”
    有下人当即高喊起来,快步跑向内堂禀报。
    李母得报激动万分,跌跌撞撞地冲向外院。
    母子相见,泪眼凝噎。
    “母亲,不孝儿回来了!”
    李渊双膝跪地,咚咚一通磕头。
    “儿啊……”
    独孤氏一声呼唤,抱着儿子嚎啕大哭起来。
    十年。
    三千六百余个日日夜夜。
    牵肠挂肚,魂牵梦萦。
    内心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李渊的祖父李虎作为八大柱国之一。
    李家那是妥妥关陇勋贵中的实权家族。
    奈何李父李昞英年早逝。
    丢下孤儿寡母。
    又受杨坚谋权篡位事件牵连,倍受冷落排挤。
    李府家道中落已成事实。
    袭封唐国公的李渊,成了振兴家族的唯一希望。
    他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李母真就没法活了。
    如今儿子完好无损的回来。
    悬在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了。
    国公爷归来。
    李府上下一片欢腾,以往压抑的氛围一扫而空。
    母子二人互诉衷肠,有着说不完的话。
    正当李母吩咐后厨准备家宴为儿子接风洗尘时。
    宫里来人了。
    宣李渊进宫面圣。
    他没想到皇帝这么快就召见自己。
    内心一直有个疑惑。
    当初,在他为出仕四处奔走,屡屡碰壁之时。
    当朝天子为什么会指名道姓让其进入新军营地?
    儿子要进宫,李母内心忐忑不已。
    既有几分担心,又有些期待!
    不论如何。
    李渊一行护卫三位太后周全,肯定是功劳一件。
    哪怕得不到皇帝的青睐。
    她也希望儿子能够顺利出仕,担起家族传续的重任。
    很快。
    李渊进宫,随墨言前往两仪殿。
    “陛下,唐国公到了!”
    “宣。”
    进殿后。
    墨言将其领到茶室。
    “李渊参见吾皇陛下!”
    “敬礼!”
    他还没有官身,故而以名自称。
    不过,在新军营地接受过正规训练。
    名义上也算得上是天子亲兵了。
    见礼后。
    站直身体,又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免礼!”
    “此去天竺,万里迢迢,辛苦你了。”
    “为陛下效力,渊不甚荣幸!”
    宇文衍哈哈一笑,示意他茶台前入座。
    显然。
    李渊并没有认出眼前的皇帝,就是当初和他比武较量的小屁孩。
    “十余年未见,唐国公愈加威武健壮,英姿不凡了。”
    看到皇帝亲自泡茶,李渊惊讶不已。
    说出的话更是让其心中一跳。
    “陛下见过在下?”
    “西苑猎场,三局两胜。”
    “唐国公难道忘了?”
    宇文衍此话一出。
    李渊顿时瞪大了双眼,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李天师就是陛下您?”
    问话间。
    定睛一看,可不就是嘛。
    皇帝长大成人,容貌确实有所变化。
    可眉宇间的五官轮廓依稀可辨。
    特别是那深邃的眼神。
    和十年前如出一辙,且更加的犀利了。
    此前。
    他没敢直视君上,故而未能认出来。
    “哈哈,当初侥幸赢了你,回想起来,还挺好玩的。”
    得到皇帝确认。
    李渊双膝一屈,直接跪了下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