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自动织机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 最是光阴留不住、 牧神记、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周玄机姜雪、 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 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大楚最强姑爷、
桂花节过后的互市依然热闹,只是节奏舒缓了许多。
商贩们悠闲地整理货物,牧民们赶着牛羊慢慢走过,几个孩童在角落里玩着桂花节剩下的风车。
\"大人!\"陈瑜远远地跑来,脸上沾着机油,\"您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我们的新发明!\"
叶明跟着他来到百工坊。推开门,只见铁手先生正趴在一台巨大的木质机器上调试着什么,听到动静头也不抬:\"臭小子,把那个三寸齿轮递过来!\"
陈瑜熟练地从工作台上找出齿轮递过去。叶明走近一看,那机器结构复杂,由多个纺锤、梭子和踏板组成,俨然是一台原始织布机。
\"这是......\"
\"自动织机!\"铁手先生终于抬起头,得意地捋着胡须,\"按陈小子的想法改良的,效率是手工织布的三十倍!\"
叶明仔细端详这台机器。虽然粗糙,但原理已经相当先进——利用水力驱动多个梭子同时工作,可以大幅提高织布效率。
\"试过了吗?\"
\"昨晚试运行了一次,\"陈瑜兴奋地说,\"织出了三丈布,比普通织工快十倍!不过还有些小问题......\"
\"什么问题?\"
\"梭子容易卡住,\"铁手先生皱眉,\"而且线断了不会自动停,容易织出瑕疵。\"
叶明若有所思。这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纺织机的雏形了。若能解决这些小问题,必将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叶明当即拍板,\"府衙全力支持。\"
铁手先生眼睛一亮:\"好小子,比顾家父子爽快多了!那老顽固就知道让我造兵器......\"
叶明忍俊不禁。看来这位机关大师在镇北王府没少受\"压迫\"啊。
离开百工坊,叶明又去视察了互市的其他区域。
新建的东区已经有不少商户入驻,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家挂着\"陈记南北货\"招牌的大铺面——陈瑜把生意也搬到互市来了。
午时,叶明回到府衙,刚坐下用膳,武明堂匆匆进来:\"大人,白鹿堡来信,秃发头领邀请您明日过去一趟,说是有关冬季牧场的事。\"
叶明点点头。秋深了,草原各部都要为过冬做准备。他正好也要和秃发鹰商量互市冬季运营的事宜。
\"备些礼物,\"叶明吩咐赵德,\"把王妃留下的那几匹锦缎带上,再装两坛桂花酒。\"
下午,叶明处理完积压的公文,信步来到后院。几株桂树还在散发着余香,让他想起桂花节的盛况。若是每年都能举办这样的盛会,各族之间的隔阂必将越来越小......
\"大人!\"陈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铁手先生请您过去一趟,说是织机有重大突破!\"
叶明赶到百工坊时,铁手先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织机旁。机器运转顺畅,梭子来回飞驰,已经织出了小半匹布。
\"看!\"老者指着新加的一个小装置,\"老头子我想出来的断线自停装置!线一断,这个木钩就会落下,卡住传动轮!\"
叶明仔细查看,果然精巧。一根细线控制着小木钩,线断则钩落,简单却有效。
\"先生大才!\"叶明由衷赞叹。
铁手先生得意地哼了一声:\"这算什么。等我把提花装置也做出来,就能织出带花纹的锦缎了!\"
陈瑜在一旁补充:\"大人,我和先生算过了,如果这样的织机能推广开来,布匹价格至少能降三成。百姓穿衣就不再是难题了!\"
叶明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要的——技术改良带来民生改善。他当即决定在互市设立一个纺织区,专门推广这种新式织机。
傍晚,叶明正在书房规划纺织区的布局,赵德轻轻敲门:\"大人,乌云姑娘求见。\"
\"快请。\"
乌云今日穿了一身中原服饰,手里提着个食盒:\"大人,我做了些草原点心,想着您可能没空用晚膳......\"
叶明心中一暖。自从桂花节后,乌云时常来府衙,有时送些点心,有时请教中原文化,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多谢姑娘挂念。\"叶明请她坐下,\"正好有事想请教。白鹿部可有擅长织布的妇人?我想请她们来互市纺织区帮忙。\"
乌云眼睛一亮:\"我姑姑就是部里最好的织工!还有几个姐妹也很拿手。\"
她犹豫了一下,\"大人,我...我能也来学吗?\"
\"当然可以!\"叶明笑道,\"陈瑜和铁手先生正需要有人试用新织机呢。\"
两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月上枝头。
乌云起身告辞时,叶明突然想起什么:\"姑娘稍等。\"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经》,\"听说你想学中原诗词,这本很适合入门。\"
乌云接过书,脸上泛起红晕:\"多谢大人。我...我一定好好学。\"
送走乌云,叶明站在院中望月。秋风送爽,桂香依稀,安阳府的夜如此宁静美好。顾慎此时应该已经到安溪了吧?不知军械打造进展如何......
次日一早,叶明带着礼物前往白鹿堡。秋日的草原一片金黄,远处牧民的帐篷像珍珠般散落。秃发鹰亲自出堡迎接,热情地拍着叶明的肩膀:
\"叶大人!就等你了!\"
堡内已经备好了丰盛的宴席。酒过三巡,秃发鹰说起正事:\"大人,冬季将至。想请教互市冬季还开不开?\"
\"当然开。\"叶明肯定地说,\"而且我准备增设一个毛皮加工区,专门收购你们的皮货,加工成衣后再销售。\"
秃发鹰大喜:\"太好了!往年我们的皮子卖不上价,要是能自己加工......\"
\"不仅如此,\"叶明继续道,\"我还想请白鹿部派些人手到互市帮忙,工钱从优。\"
\"没问题!\"秃发鹰拍胸脯保证,\"乌云那丫头整天念叨着要去互市学东西,正好让她带队!\"
谈完正事,宴席更加热闹。白鹿部的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敬酒舞,秃发鹰则拉着叶明比试箭术,一直欢聚到日落西山。
回城的路上,叶明心情愉悦。白鹿部的合作解决了互市冬季的货源问题,而毛皮加工区的设立,又将为边民创造更多收入。这一切,都在朝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马车突然停下,打断了叶明的思绪。车夫禀报:\"大人,前面有人拦路!\"
叶明警觉地掀开车帘,只见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中央——是陈瑜!
\"大人!\"陈瑜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铁手先生...他...他......\"
\"先生怎么了?\"叶明心头一紧。
\"他做出您说的那个提花装置了!\"陈瑜激动得语无伦次,\"织出了带花纹的锦缎!先生说要立刻见您!\"
叶明长舒一口气,随即又惊又喜。若真能织出提花锦缎,这技术价值连城!他立刻调转车头,直奔百工坊。
百工坊内灯火通明。铁手先生站在织机旁,手里捧着一块精美的花纹锦缎,得意得像只骄傲的公鸡:\"小子,看看老头子我的手艺!\"
叶明接过锦缎,只见上面织着精美的桂花图案,针脚细密,栩栩如生。这工艺,已经堪比江南最上等的织锦了!
\"先生大才!\"叶明由衷赞叹,\"这技术若推广开来......\"
\"打住!\"铁手先生突然严肃起来,\"这技术暂时不能外传。\"
叶明一愣:\"为何?\"
老者指了指织机上的几个关键部件:\"这些设计,稍加改动就能用在连发弩上。若被北燕学去......\"
叶明恍然大悟。是啊,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百姓,也可能成为战争工具。看来在推广之前,必须先做好保密工作。
\"先生思虑周全。\"叶明郑重道,\"我会加强百工坊的守卫,所有工匠都要登记在册。\"
铁手先生点点头,突然打了个哈欠:\"行了,老头子我该睡了。这三天都没合眼......\"
陈瑜连忙扶老者去休息。叶明则留在工坊,仔细研究这台神奇的织机。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织出的锦缎上,那些桂花图案仿佛在发光......
这一刻,叶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要用这些发明改善民生,让边关百姓过上好日子。
至于顾慎负责的军备,就交给挚友去操心吧。他们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互市的喧闹声。
商贩们悠闲地整理货物,牧民们赶着牛羊慢慢走过,几个孩童在角落里玩着桂花节剩下的风车。
\"大人!\"陈瑜远远地跑来,脸上沾着机油,\"您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我们的新发明!\"
叶明跟着他来到百工坊。推开门,只见铁手先生正趴在一台巨大的木质机器上调试着什么,听到动静头也不抬:\"臭小子,把那个三寸齿轮递过来!\"
陈瑜熟练地从工作台上找出齿轮递过去。叶明走近一看,那机器结构复杂,由多个纺锤、梭子和踏板组成,俨然是一台原始织布机。
\"这是......\"
\"自动织机!\"铁手先生终于抬起头,得意地捋着胡须,\"按陈小子的想法改良的,效率是手工织布的三十倍!\"
叶明仔细端详这台机器。虽然粗糙,但原理已经相当先进——利用水力驱动多个梭子同时工作,可以大幅提高织布效率。
\"试过了吗?\"
\"昨晚试运行了一次,\"陈瑜兴奋地说,\"织出了三丈布,比普通织工快十倍!不过还有些小问题......\"
\"什么问题?\"
\"梭子容易卡住,\"铁手先生皱眉,\"而且线断了不会自动停,容易织出瑕疵。\"
叶明若有所思。这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纺织机的雏形了。若能解决这些小问题,必将引发一场产业革命!
\"需要什么材料尽管提,\"叶明当即拍板,\"府衙全力支持。\"
铁手先生眼睛一亮:\"好小子,比顾家父子爽快多了!那老顽固就知道让我造兵器......\"
叶明忍俊不禁。看来这位机关大师在镇北王府没少受\"压迫\"啊。
离开百工坊,叶明又去视察了互市的其他区域。
新建的东区已经有不少商户入驻,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家挂着\"陈记南北货\"招牌的大铺面——陈瑜把生意也搬到互市来了。
午时,叶明回到府衙,刚坐下用膳,武明堂匆匆进来:\"大人,白鹿堡来信,秃发头领邀请您明日过去一趟,说是有关冬季牧场的事。\"
叶明点点头。秋深了,草原各部都要为过冬做准备。他正好也要和秃发鹰商量互市冬季运营的事宜。
\"备些礼物,\"叶明吩咐赵德,\"把王妃留下的那几匹锦缎带上,再装两坛桂花酒。\"
下午,叶明处理完积压的公文,信步来到后院。几株桂树还在散发着余香,让他想起桂花节的盛况。若是每年都能举办这样的盛会,各族之间的隔阂必将越来越小......
\"大人!\"陈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铁手先生请您过去一趟,说是织机有重大突破!\"
叶明赶到百工坊时,铁手先生正得意洋洋地站在织机旁。机器运转顺畅,梭子来回飞驰,已经织出了小半匹布。
\"看!\"老者指着新加的一个小装置,\"老头子我想出来的断线自停装置!线一断,这个木钩就会落下,卡住传动轮!\"
叶明仔细查看,果然精巧。一根细线控制着小木钩,线断则钩落,简单却有效。
\"先生大才!\"叶明由衷赞叹。
铁手先生得意地哼了一声:\"这算什么。等我把提花装置也做出来,就能织出带花纹的锦缎了!\"
陈瑜在一旁补充:\"大人,我和先生算过了,如果这样的织机能推广开来,布匹价格至少能降三成。百姓穿衣就不再是难题了!\"
叶明心中一动。这正是他想要的——技术改良带来民生改善。他当即决定在互市设立一个纺织区,专门推广这种新式织机。
傍晚,叶明正在书房规划纺织区的布局,赵德轻轻敲门:\"大人,乌云姑娘求见。\"
\"快请。\"
乌云今日穿了一身中原服饰,手里提着个食盒:\"大人,我做了些草原点心,想着您可能没空用晚膳......\"
叶明心中一暖。自从桂花节后,乌云时常来府衙,有时送些点心,有时请教中原文化,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多谢姑娘挂念。\"叶明请她坐下,\"正好有事想请教。白鹿部可有擅长织布的妇人?我想请她们来互市纺织区帮忙。\"
乌云眼睛一亮:\"我姑姑就是部里最好的织工!还有几个姐妹也很拿手。\"
她犹豫了一下,\"大人,我...我能也来学吗?\"
\"当然可以!\"叶明笑道,\"陈瑜和铁手先生正需要有人试用新织机呢。\"
两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月上枝头。
乌云起身告辞时,叶明突然想起什么:\"姑娘稍等。\"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诗经》,\"听说你想学中原诗词,这本很适合入门。\"
乌云接过书,脸上泛起红晕:\"多谢大人。我...我一定好好学。\"
送走乌云,叶明站在院中望月。秋风送爽,桂香依稀,安阳府的夜如此宁静美好。顾慎此时应该已经到安溪了吧?不知军械打造进展如何......
次日一早,叶明带着礼物前往白鹿堡。秋日的草原一片金黄,远处牧民的帐篷像珍珠般散落。秃发鹰亲自出堡迎接,热情地拍着叶明的肩膀:
\"叶大人!就等你了!\"
堡内已经备好了丰盛的宴席。酒过三巡,秃发鹰说起正事:\"大人,冬季将至。想请教互市冬季还开不开?\"
\"当然开。\"叶明肯定地说,\"而且我准备增设一个毛皮加工区,专门收购你们的皮货,加工成衣后再销售。\"
秃发鹰大喜:\"太好了!往年我们的皮子卖不上价,要是能自己加工......\"
\"不仅如此,\"叶明继续道,\"我还想请白鹿部派些人手到互市帮忙,工钱从优。\"
\"没问题!\"秃发鹰拍胸脯保证,\"乌云那丫头整天念叨着要去互市学东西,正好让她带队!\"
谈完正事,宴席更加热闹。白鹿部的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敬酒舞,秃发鹰则拉着叶明比试箭术,一直欢聚到日落西山。
回城的路上,叶明心情愉悦。白鹿部的合作解决了互市冬季的货源问题,而毛皮加工区的设立,又将为边民创造更多收入。这一切,都在朝着他设想的方向发展......
马车突然停下,打断了叶明的思绪。车夫禀报:\"大人,前面有人拦路!\"
叶明警觉地掀开车帘,只见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中央——是陈瑜!
\"大人!\"陈瑜气喘吁吁地跑过来,\"铁手先生...他...他......\"
\"先生怎么了?\"叶明心头一紧。
\"他做出您说的那个提花装置了!\"陈瑜激动得语无伦次,\"织出了带花纹的锦缎!先生说要立刻见您!\"
叶明长舒一口气,随即又惊又喜。若真能织出提花锦缎,这技术价值连城!他立刻调转车头,直奔百工坊。
百工坊内灯火通明。铁手先生站在织机旁,手里捧着一块精美的花纹锦缎,得意得像只骄傲的公鸡:\"小子,看看老头子我的手艺!\"
叶明接过锦缎,只见上面织着精美的桂花图案,针脚细密,栩栩如生。这工艺,已经堪比江南最上等的织锦了!
\"先生大才!\"叶明由衷赞叹,\"这技术若推广开来......\"
\"打住!\"铁手先生突然严肃起来,\"这技术暂时不能外传。\"
叶明一愣:\"为何?\"
老者指了指织机上的几个关键部件:\"这些设计,稍加改动就能用在连发弩上。若被北燕学去......\"
叶明恍然大悟。是啊,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百姓,也可能成为战争工具。看来在推广之前,必须先做好保密工作。
\"先生思虑周全。\"叶明郑重道,\"我会加强百工坊的守卫,所有工匠都要登记在册。\"
铁手先生点点头,突然打了个哈欠:\"行了,老头子我该睡了。这三天都没合眼......\"
陈瑜连忙扶老者去休息。叶明则留在工坊,仔细研究这台神奇的织机。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织出的锦缎上,那些桂花图案仿佛在发光......
这一刻,叶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要用这些发明改善民生,让边关百姓过上好日子。
至于顾慎负责的军备,就交给挚友去操心吧。他们一文一武,各司其职,共同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夜风轻拂,带来远处互市的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