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欲擒故纵,事半功倍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三寸人间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快穿:女配又跪了

    大靖立国后,曾派能臣经略河谷走廊。
    这里最繁盛时多达四十万人。
    后来鞑子袭扰,人口是一减再减。
    此番遇到大旱,朝廷不赈灾,河西军也是熟视无睹。
    不知死了多少流民。
    赵安如果没有招抚五六万人,只怕会死更多。
    保守估计,现在河谷走廊恐怕不到十万人了。
    这与巅峰时期相比相差甚远。
    可听张铭这语气,他还嫌多呢,恨不得把所有流民都给赶走。
    他们河西张氏难不成是要独占此地?
    即便皇帝和皇后同意,鞑子同意吗?
    赵安面无表情地看着张铭道:“肃国公既然对我不满,你又为何让我多招抚流民?”
    “他虽然不舍得出钱,但还是颇为在意名声的。”
    张铭说得很直白:“我呢,只在乎钱!这些流民现在除了嗷嗷待哺,还能干什么?你既然有这能耐,又不嫌他们累赘,全给你好了!”
    “在我眼里,大靖最不缺的就是贱民!古往今来,真正风调雨顺的又有几年?他们遭了点灾,就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装给谁看?真是恬不知耻,恶心至极!”
    “……”
    河西张氏好歹也是名门望族。
    怎么教出了这样一个奇葩?
    赵安眉头微皱道:“你是想换百姓?”
    张铭贱笑道:“河西有许多任劳任怨的百姓,而且服从管教,不比这些出身低贱,还有祖辈曾经是蛮夷的流民强多了?”
    “冠军侯,你也可以把这视为一笔交易,咱们各自得到想要的,两全其美,岂不快哉?”
    河谷走廊是聚集了不少蛮夷。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早就被汉化了。
    朝廷也一直将他们视为大靖子民。
    这家伙歧视他们倒是其次,主要是想将整个河谷走廊纳入他们河西张氏的版图。
    野心还挺大。
    赵安直接扎心道:“不知张千户想过没有,鞑子会视而不见?尤其是拓延部!”
    提到鞑子,张铭的脸瞬间变得更黑了。
    他支吾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臭不要脸的话:“区区拓延部而已,西边有你赵家军,东边有镇北军,河谷走廊又是咽喉之地,不容有失,这根本轮不到我操心!”
    擦!
    如今真是什么人都能当千户!
    有个皇帝妹夫就是好!
    他说的这番话乍听之下是有那么点道理。
    尤其是河谷走廊由河西张氏坐镇,皇帝于公于私,都不会允许鞑子夺去。
    但皇帝给人感觉不靠谱啊!
    张氏这帮人也都是自私自利。
    哪怕将来赵家军奉旨驰援,那么被坑的也一定是赵家军!
    赵安本来还打算徐徐图之的。
    来这一趟后,他彻底改变主意了。
    他必须在河谷走廊布局,而且是越快越好。
    指望他们守住河谷走廊,还不如在这栓头猪呢。
    赵安歪头道:“张千户,流民的事咱们暂且不谈,咱们还是谈钱吧。你喜欢钱吗?”
    扪心自问,他之前并没有什么成熟的方案。
    可能是被刚才那十几个女子刺激的,又遇到这样一个奇葩,他顿时有了一个很好的想法。
    张魁不是见不着吗?
    那就用他儿子布局好了。
    说不定还能事半功倍。
    张铭立即坐直身体,满嘴的铜臭味道:“你这是明知故问,这世上还有不喜欢钱的?”
    赵安笑道:“我是想问你有多喜欢?”
    “为了钱可以不认亲爹!”
    “哈哈哈……肃国公若是听到了,作何感想?”
    “他早就知道了,说我从一出生就钻进钱眼里了,不然也不会把高台千户所的盐池交给我打理。”
    盐池!
    他这话倒是提醒了赵安。
    高台千户所拥有储量丰富的盐池。
    因受山峦雪水滋养,曾是皇家御用盐源。
    自张魁担任河西军总兵后,这盐池就变成他们张家的了。
    大靖虽然施行的也是盐铁专卖的政策,但是私盐贩卖猖獗。
    河谷走廊排第二。
    西北十二卫肯定是第一。
    那里官盐的痕迹似乎已经被彻底抹除了。
    而西北十二卫私盐的来源主要是河谷走廊,还有塔克盆地。
    再具体点,高台千户所的盐池,还有塔克盆地的那个大盐湖贩卖的私盐恐怕是最多的。
    盐永远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倒是可以在这上面做点文章。
    只是盐池对于河西张氏而言很重要。
    不能表现得太露骨了。
    赵安及时将话锋一转道:“那流民之事,咱们怕是谈不妥了。安置流民花费甚巨,我就是再能赚钱,终究不是财神爷,你又一个铜板都不愿意拿,我也只能是量力而为!”
    好家伙,原来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在这等着呢!
    张铭啼笑皆非道:“你还想让我掏钱?我还想问你要呢!等等,听闻你那蜂窝煤日进斗金?”
    赵安故意道:“只多不少……”
    “真这么赚钱?”
    张铭猛拍了一下案几,慌忙站起身道:“那个……我……咱们……”
    “嗯?”
    “罢了!”
    他又垂头丧气地往椅子上一坐道:“我爹早说了,如果我敢为了钱在暗地里与你苟且,他会把我赶出河西张氏的!”
    苟且?
    这词咋能用在这里……
    赵安一阵脑仁疼道:“看来张总兵把我当贼防呢!”
    张铭无奈耸肩:“谁让你害了那么多人?所以你就是有天大的买卖,我也不会跟你苟且。富可敌国又如何?我河西张氏贵不可言,拿国库都换不了一席之地!”
    你大爷的,能不能别用这个词了?
    吕三更在挖煤。
    你也该被送去学堂回炉重造了!
    赵安果断站起身道:“张千户言之有理,今日叨扰许久,我也该告辞了!”
    张铭贱笑道:“真不带几个女人走?”
    “千户还是自己留着吧。”
    “呵,那些都是府中一个老仆的妾室,我要他们作甚!”
    “……”
    赵安快步离开,一刻都不想多待。
    别人炫富。
    张家这是炫女人啊!
    而且炫出新高度了!
    “侯爷!”
    马元超看到他步履轻快地走出来后,连忙道:“如何?”
    “路上说!”
    他率众疾驰数十里,然后道:“张总兵没见着,倒是见到了他的儿子张铭。他荒诞不经,很是爱财,倒是一个很不错的突破口。不过张总兵已经勒令他不准跟我做买卖。”
    见他风淡云轻的,马元超迫不及待道:“侯爷是不是想到法子了?”
    赵安轻笑道:“这买卖做不做得成,可不是张总兵说得算的!走吧,我还得赶紧回去给张铭准备一份礼物呢,保准他见了后自己登门去求我,还带着厚礼!”
    ……
    浮华山。
    对外宣称打猎的张魁住进了一家道观,而且里面全是女道士。
    整日里念道求道,予取予夺,原本五大三粗的国丈似乎被榨得只剩下一副臭皮囊了。
    听说赵安曾登门拜访后,他喝了一口烈酒,往怀中道士脸上一喷道:“一个杂役出身的货色,也想攀附我?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一个心腹小声道:“大公子见了他。”
    张魁怒目圆睁道:“他们苟且了?”
    “那倒没有。”
    那心腹慌忙道:“大公子只是戏耍了他一番,而且直言您不会让他们苟且。不过赵安并没有提做买卖的事,好像只是前来招抚流民,顺道拜访。”
    “还招抚?他也不怕噎死!”
    张魁愤然道:“我河西军声名狼藉全是拜他所赐!若不是看在他能打鞑子,重开丝绸之路也能给我带来好处的份上,我早就给他点颜色瞧瞧了!”
    “国公英明!”
    “好了,打道回府,这些个坤道已然无趣,改日再给我换个尼姑庵,我可是佛道双修,不能厚此薄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