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天子脚下,纨绔盛行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牧神记

    一日两餐,并非绝对。
    如周朝时期,天子四餐,诸侯三餐,卿大夫两餐。
    当然,无钱者有时一日无餐也很正常。
    富人和穷人乃两个物种,无可对比。
    自宋朝后,才慢慢开始流行起一日三餐。
    有道是:唐之前,近于古;宋之后,近于今。
    赵治得知班大娘素日里主要就是卖米粥。
    这能赚几个钱?
    赵治准备给班大娘拓宽些买卖的种类。
    比如:卖包子、馒头之类。
    包子是三国后期诸葛亮所发明。
    当时,诸葛亮平定孟获后,返回至泸水,风浪起而无可渡。
    孟获曰:需以人头祭之。
    诸葛亮便已面塑人首,五官皆具,内充牛羊之肉,为之“蛮头”,投入水中。
    风浪遂止。
    大军乃渡。
    而“蛮头”也慢慢传为“馒头”。
    赵治想到此,忽然发现,如此说来,包子正确来说应该叫做馒头才对。
    那馒头就应该叫馍。
    大馒头叫大馍。
    小馒头叫旺子。
    赵治准备教班大娘如何做馒头。
    其实做馒头也很简单,主要掌握好酵母发酵、温度和时间差不多就行了。
    这样的话,别人都只是卖粥,而班大娘又卖粥又卖包子馒头。
    岂不是要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赵治为何不自己做,主要是赵治现在真看不上。
    一个馒头又不能卖他一个金饼,做这干甚?
    再说做馒头非常劳累辛苦, 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准备, 赚的都是些辛苦钱。
    想要睡十个小时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赵治原本打算让班大娘晚上卖馒头,毕竟宋朝的一日三餐, 也就是加了一顿宵夜。
    但仔细一想又做不到,因为宋朝可以吃夜宵,是因为在唐朝时已取消了宵禁。
    大秦现在还是有宵禁的。
    所以,班大娘只能做清晨餐。
    至于为什么不做“早餐”和“午餐”。
    那是因为“早餐”、“午餐”人们要吃饱, 否则根本没有力气干活。
    光吃馒头可吃不饱, 除非班大娘做的馒头又大又便宜。
    然而这样又很难赚到钱。
    累死累活,又赚不到多钱,那做它干啥。
    因此,只能在大清早去卖馒头, 让人们填个肚子即可。
    其实, 就算买贵点,赵治觉得也可以,因为他对馒头有信心。
    肯定能引人食欲。
    再说, 咸阳城又不差有钱人。
    天子脚下,纨绔盛行。
    喝酒骑马超速撞死人,都能免花钱于死刑。
    还能差钱?
    赵治刚准备将这个建议提出,却又突然停住。
    赵治环顾一下四周,毫无食材。
    他觉得这种事,还是当场教学比较好,空口白牙地说,是很难说清楚的。
    还是等下次, 他亲带食材来再说吧。
    而且到那时, 还需要把隔壁的铺子也给盘下来。
    因为,一旦开始卖馒头, 这里必然会人满为患。
    一间铺子根本不够用。
    将隔壁的铺子买下来, 然后将中间这面强打通。
    面积直接扩大一倍。
    还别嫌麻烦。
    也许这样都还不够用呢?
    赵治也不担心别人眼红,因为班大娘后面有墨家。
    而他正好也跟治理咸阳的中尉能说得上话。
    庇护一下这家铺子, 还不是小菜一碟。
    所以说啊, 没钱没势, 千万别做生意。
    没哪个做生意的人的底子是干净的。
    生意人的资本原始积累, 你都想象不到有多么的“原始”。
    墨璃忽然说话道:“赵治,你今日就在这里吃饭吧。”
    “你做?”赵治直接开口道。
    墨璃言语一顿, 然后又道:“当然我做。”
    “你行吗?”赵治表示怀疑。
    “你那些手法,我早就看会了。”墨璃得意道。
    这下赵治肯定墨璃不会做了。
    因为他做菜主要就是靠盐、佐料等自制配方, 根本没啥手艺。
    而墨璃这可没有他的佐料。
    “好吧。”赵治想想还是点头道。
    现在赶回去做饭,未免太迟了。
    墨璃见赵治答应,眼中闪过一丝小雀跃。
    陈巧儿在一边道:“我也来帮忙。”
    “嗯嗯。”墨璃点头。
    “就在这里吗?”赵治问道。
    墨璃摇头:“不是,回墨家。”
    这铺子太小,妨碍她大展身手。
    墨璃又看向班大娘道:“大娘,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班大娘道:“你们回去吧,我就在铺子里自己烧点就行。”
    班大娘平时几乎都守在铺子里,偶尔才会回墨家大院看看。
    虽然墨家大院来这里很近。
    墨璃知道劝不动,于是对赵治道:“那我们走吧。”
    赵治临走时, 对班大娘道:“大娘,下次来, 给您带个礼物,保证你喜欢。”
    班大娘虽不知何物,仍是微笑颔首。
    走出铺子, 墨璃立即问道:“什么礼物,我有吗?”
    陈巧儿也眨着大眼睛看着礼物。
    如果有礼物,她也想要。
    如果赵治给的话。
    赵治想了想, 如果墨璃二人愿意帮班大娘一起做馒头的话,也可减轻班大娘的负担,他自然不会去阻止。
    赵治说道:“你们若想要,自然也可以。”
    “当然要,不要白不要。”墨璃道。
    陈巧儿没说话,不过看其表情,心里肯定是与墨璃想的一样。
    一行人回到墨家。
    赵治一眼就看到大院之中站着两人。
    其中一人正是墨家大师兄班博。
    班博手中拿着扫帚正与身边之人说话,见门口来人,转头看去。
    先是看到墨家弟子,立即道:“怎么扫了一半,人突然不见了。”
    墨家弟子连忙走来, 接过扫帚道:“我去给赵兄带路了。”
    班博先是看向赵治点了下头,又对墨家弟子道:“你要把墨家当成自己的家一样, 你看到家中乱糟糟的心里不难受吗?”
    墨家弟子嘀咕一句道:“那大师兄见家中凌乱, 咋不顺手扫了?”
    “怎么跟你大师兄说话呢?”班博直接道。
    见班博摆架子, 墨家弟子又道:“大师兄, 你以后还比如发明一个扫地的东西。”
    “哎呦, 不错哟。”
    班博惊奇道:“有道理。”
    这时,赵治等人来到了班博身边。
    班博先将这个好点子记下,然后对身边之人道:“真是说谁谁来。”
    赵治闻言疑惑。
    班博再说谁?
    曹操吗?
    班博指向赵治,继续对身边之人道:“毕兄,这位便是我刚才跟你说的赵治。”
    然后又看向赵治,介绍道:“赵兄,这位是我好友,儒生毕述。”
    儒生?
    赵治看了看班博,又看了看毕述。
    他还以为儒墨两家水火不容呢?
    不是说孟子经常骂墨家兼爱,是无父,是禽兽也吗?
    赵治看到班博与儒家人称兄道弟,还以为班博是儒家派到墨家的细作。
    而且,还是那种已经卧底到敌方阵营中老二的级别。
    若儒家再不召回,说不定就快要统合整个墨家了。
    据说墨子原先师从儒者,学习儒家,难道班博也打算如此了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