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朱元璋的怒火

推荐阅读: 正派都不喜欢我牧神记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风流解咒战纪龙蛇之拳镇山河仙骨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九世天雷淬仙骨东晋北府一丘八

    众工部官员齐齐点头,皆表示同意。
    因为在来时的船上他们之间已讨论过,而李二牛所给出的方案最佳,令他们不得不服。
    虽说他们一贯眼高过顶,但碰到真才实学之人,他们也由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
    但听见李二牛推辞道;“老爷,这些工部大人都在此处,而小人德行浅薄,恐难当此大任。”
    “因此小人斗胆建议,选出一位工部德高望重之人作为工程的总监工,小人给他出谋划策就好。”
    还没等蓝玉说话,就见工部众人齐声道;“李大人休要推辞。”
    “在李大人麾下工作,咱们荣幸之至!”
    蓝玉看着李二牛,笑道;“你这个李二牛,给你个重任你还推脱个没完,是不是嫌这个任务小了不成?”
    李二牛腼腆的起身向蓝玉拱手笑道;“老爷,岂能这么说。”
    “咱自认这个任务艰巨,恐自己难以胜任,有负老爷的重托!”
    “故退而求其次,希望工部的人牵头,自己在后面辅佐他就是。”
    蓝玉沉思了片刻,抬头看向了工部那些官员,笑着问他们道;“你们看他的建议如何?”
    工部那些官员齐齐摇头。
    一位工部郎中站了出来,向蓝玉拱手道;“凉国公,非下官等人故意推辞。”
    “是因为咱们都有自知之明,如若将此事交于咱们手里,咱们也能办好。”
    “但有李大人在此,咱们的那些微末之技恐要贻笑大方了。”
    “为凉国公计,为李大人计,咱们就不要淌这趟浑水了。”
    众官员又齐声附和。
    蓝玉看向李二牛,笑道;“李先生,你这是众望所归,就休要推辞。”
    李二牛见状,只好答应了下来。
    按照蓝玉的规划,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已过去了将近半月。
    这天,奉天殿中,正在上着早朝。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眼睛微眯,看着下面分立在两侧的文武官员,缓缓的道;“诸位臣工,可还有本要奏?”
    “如果没有,就退朝吧!”
    群臣山呼海啸般高呼“万岁”,正准备退朝。
    这时,一名值守的太监匆匆的跑了进来,在李公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就只见李公公急忙走到朱元璋的身前,躬身道;“启禀陛下,有四川的急奏!”
    “哦?”朱元璋略带沉思,接着道;“各位臣工,望稍等片刻!”
    群臣齐齐止步,各自回归原位。
    此时,已有值守的太监送来了厚厚的一叠卷宗,李公公上前接过,将它放在御案上。
    朱元璋回身坐在龙椅上,翻看着这些案卷。
    只见他平常面无表情的一张老脸在这时却逐渐变得阴沉,好像暴风雨将至的前兆。
    群臣见朱元璋脸色阴沉,齐齐低下了头,心中不免胆战心惊。
    因为他们知道,陛下此时已暗动杀机。
    在焦急不安的等待中,人人如同大风中的蝼蚁,不知随着朱元璋的怒火,将飞到哪里去。
    也不知等待了多长时间,只听朱元璋一声怒喝;“蒋瓛!”
    这时,群臣才纷纷惊醒,抬头看向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面容狰狞,好像要吃人一般。
    蒋瓛战战兢兢的走上前来,不像平日那般躬身抱拳,而是跪伏在地,诚惶诚恐的叩首道;“回禀陛下,微臣在!”
    朱元璋冷笑连连,声音寒冷刺骨,就是这应天府暮春的天气也抵挡不住朱元璋身上带来的冷冽的杀气。
    只听朱元璋冷声道;“蒋瓛,你这个狗奴才!”
    “咱将锦衣卫交给你,你就这样应付咱的吗?”
    他抬头看了一眼群臣,又对吏部尚书詹徽喝道;“詹徽何在?”
    詹徽连忙胆战心惊的出列,躬身拱手道;“回禀陛下,微臣在!”
    朱元璋拍着放在御案上的案卷,咆哮道;“好你个詹徽!”
    “咱将吏部交予你,你就是这样应付咱的吗?”
    群臣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四川的吏治出了问题。
    但看看朱元璋怒气冲冠的模样,就知道四川的问题绝对小不了。
    只听朱元璋怒喝道;“来人!”
    只见几名大汉将军齐齐上前,身穿飞鱼服,手握绣春刀,威风凛凛。
    但见朱元璋冷冷的道;“将这两个玩忽职守的狗奴才拖下去,重责二十大板!”
    “如若不死,再拖上来听候咱的处置!”
    几名大汉将军诺了一声,便将詹徽和蒋瓛拖了下去,接着就听到了他们的惨叫声。
    群臣听着他们的惨叫,吓得瑟瑟发抖。
    只见朱元璋依旧冷声道;“以后有谁还敢玩忽职守,以此为例,咱绝不轻饶!”
    文臣虽然清高,武将虽然高傲,但他们碰上了朱元璋这个狠人,只能齐齐颤声道;“微臣不敢!”
    朱元璋瞥了一眼李公公,指了指御案上的案卷,缓缓的道;“你将这个发下出,都让他们瞧瞧,省得他们以后怪咱狠毒。”
    李公公躬身拿起御案上的案卷,将它交给了文臣之首中书舍人刘三吾。
    刘三吾翻看着卷宗,越看越大汗淋漓,过了半晌,他将它交给了下首的翰林院学士方孝孺。
    他出班跪在御案前,向朱元璋言辞激烈的道;“如若这等事证据确凿,那些四川的犯官该千刀万剐!”
    “考察他们政绩的官员该杀!”
    朱元璋斜眼瞧了他一眼,冷冷的道;“刘爱卿,那你是说这些证据不够确凿了是吧?”
    “那咱问问你,什么样的证据才算确凿呢?”
    刘三吾支支吾吾,一时半刻也答不上来。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刘三吾一眼,怒道;“这样的证据还不够确凿?”
    “那你们要什么样的证据才能够证明这些证据确凿!”
    “人证、物证具在,贼赃也已入库,且那些犯官也已签字画押,你还想要什么样的证据?”
    “他们吃着咱给的俸禄,却干着残害百姓之事!”
    “况且他们还里通外国,勾结倭寇,谋杀朝廷钦差,真是贼胆包天!”
    “他们的良心都叫狗吃了吗?”
    “啊!”
    顿了顿,用手指着刘三吾,接着道;“还有你,自诩清流!”
    “呸!”
    “清流个屁!”
    “你如果有点家国情怀,有点心怀天下苍生,这样的话你还能说得出口?”
    “咱要不是看你年已老迈,就将你拖出去和他们一起挨板子!”
    刘三吾战战兢兢的道;“微臣知错!”
    “微臣知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