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刻笔春秋,功过谁论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 周玄机姜雪、 妙医圣手、 兽魂无双、 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 大楚最强姑爷、 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
许宣在外走了走,找到书店后进去调研了一番,发现这大玄文化还很落后,多停留在斩妖除魔这种古体话本上。
也有些小女子的情情爱爱,才子佳人,乃至是强者佳人的故事。
就这种文化荒漠,写几部他们没见过的小说就能让他们大开眼界,许宣心塌下来,出了书店后,径直来到沿途经过的一家戏馆。
实话说,来这个世界这么久,还没有见过唱戏的呢。这个青戏楼乃是比较火的戏台班子,主要在京城一代,有时候也会去杭州府,但次数很少,许宣没赶上趟。
交了一钱银子费用,许宣进入这戏院之中。
不久后,一顶青色轿子落下,一道白衣身影,亦是进入其中。
戏院里面人已经不少了,熙熙攘攘的坐了一片,那戏台之上,也响起了音乐声,想来,好戏就要开场了。
许宣找了个位置坐下,打量着四周。
嗯,这里的氛围还不错,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觉,下次带小青来,也让她感受感受。
这时,台上开始唱诺。
唱的戏曲,名为:上寒秋。
“皇恩浩荡,为国赴边关~”
随着一声珠圆玉润的高调,台下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一片安静,那戏台上的戏子便开始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这戏讲的是一个将军的故事,听起来颇有些悲壮之意。
随着戏曲逐渐走向高潮部分,台下也响起了阵阵的议论声。
旁边几个人的议论,引得许宣关注。
“萧容若那只皇上的走狗,真是可恨!”
“明明是大儒,却甘愿自废浩然气,和从龙派穿一条裤子。”
“我记得以前,他也曾写过‘胸中斡旋百万兵,赤兔月落银河瓶’这等诗词,现在看起来,别论敌人的铁骑,这区区的一个朝堂,就让他成为了缩头乌龟。”
“问题是他也不会打仗啊,如果会打仗的话,还能让先皇被掳走?”
“书院带出来的人,就这般本事?真是给书院丢了大人!”
“哼,别提他,一提我就来气。我泱泱大玄,怎么会出了这么丢人的事!”
“越看这将军戏,我便越恨!”
许宣心头微微一动,对这位掌管整个执灯人体系的大儒萧容若多了一些别样的理解。在余杭县,可不会有人闲的去说萧容若,最起码许宣没接触过。
在他的印象里,萧容若是一个儒将,实力超绝,但在十三年前的那一战中失利,导致先皇被妖族掠走,镇压在妖皇冷宫之中。
之后,萧容若为了谢罪,自废浩然气,退出军队,执掌执灯人,专司处理妖魔鬼怪之事。
本来以为这样的人不过是难堪大任而已,但没想到,京城中的人竟是对他如此不满。
看着戏台上唱戏的戏子,许宣微微闭上眼睛。
有些事情又怎么能强求,萧容若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否则怎么可能把执灯人统筹的井井有条?
难怪天机阁的方士们这么看不起执灯人,原来是因为这点。
但,从龙派?
许宣深吸一口气,不去多想这些朝堂之事,他不过只是一个执灯人而已。
戏台上讲的是忠君爱国,戏曲在高潮之后,缓缓平复下来。
伴随着名角的一声:“却见那巍巍大将,城门一倒,倒江山,倒苍穹,倒万民,不见君王来,却为君王死……”
此剧落幕。
四周的人微微有些骚动,然后便是起身散去。
这唱戏的倒有些滋味,许宣回味着,刚刚要走出戏院,一旁有个小厮恭敬道:“这位客官一见便仪表不凡,可否有意在那展台之上刻字?”
许宣略微考虑了下,点了点头。
那小厮便带着许宣来到了这戏院的前面,只见这里伫立着一个石板。
石板上刻着一些字,笔迹各不同,并不多。
许宣拿起刻刀,刚要在石板上刻字,忽然见到上面刻着的一行字,字迹遒劲有力:
刻笔春秋,功过谁论?
看着戏曲颇有感觉的许宣随手刻下一行字:
匹马短打,问心无愧。
写完后,将刻刀放下,拍了拍手,朝着外面走去。
“公子的字写的真好呢,多谢公子赏脸。”小厮躬身笑道。
片刻后。
一身白衣,长发如雪的高大身影从一旁走出,径直来到了这石板面前,看着这一行字,轻声自语:“匹马短打,问心无愧?”
“这小家伙,倒是有趣。”
京城的繁华,果然是余杭远远不能比的,即便是杭州府,也相差很多。这一点许宣在回去的时候,感触更为深刻了。
京城的走卒贩夫,皆有着一股子别的城市没有的意气,看上去有股劲力。
回到院门前轻轻敲门,这次开门的竟然是花素锦。
“小青呢?”见到花素锦,许宣惊讶道。
花素锦顿时瘪了瘪嘴:“怎么公子,你的眼里就只有小青嘛,我开门公子难道很失望?”
“不不,公子不是这个意思。”许宣连忙解释。
“不是这个意思是哪个意思嘛。”
许宣道:“素锦,你知道的,这个家里,我最相信的就是你了,你每天为了我们做饭,这么辛苦,怎么能跑过来开门呢?”
“真的嘛?”花素锦故意板着脸,却无法掩饰眼里的喜悦。
“那还有假?此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证。”许宣信誓旦旦道。
花素锦喜滋滋的:“那公子,我去做饭了。”
看着花素锦欢快的背影,许宣松了口气,还好,花素锦比较好哄。
回到屋里,许宣发现小青正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那本书的封皮有些熟悉。
忽然间,许宣神色一变,额头猛跳,不由出声道:“怎么是这本书?”
正沉浸于情节中的小青抬起头道:“公子,这本书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许宣连忙否认,拔腿就要往外走。
“噢,对了公子,你这书里写的青城妇,小青有点不太懂,公子能不能讲讲?讲的是人和蛇生孩子吗,人和蛇怎么生孩子?”
“啊这……”许宣恨不得把小青手里的聊斋志异直接抢过来烧掉,可惜抢不得,他勉强笑道:“小青,谁说这是公子写的?”
小青怔了怔道:“难道不是公子写的吗,康安书局前一阵去家里送银票了,说这是公子的稿酬。”
康安书局!
孙康!
许宣咬牙切齿,万万没有想到,耽误了一阵时日没去领钱,孙康竟是主动将钱送到了宅子上。
而且,还落到了小青的手里!
他这个王八蛋是怎么做事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钱交到别人手上!
这是负责任吗?
许宣简直心痛的难以呼吸,但仔细想想,偏偏又不能骂人家,毕竟人家是给他送钱来的。
小青道:“怎么,难道这本书不是公子写的,他送错了?”
许宣勉强笑道:“是,是送错了。”
“噢,好耶,那银票就归小青了。”小青顿时一脸兴奋,“公子就算不给我发月钱,小青也有的花了!”
许宣顿时道:“银票是别人送错的,你怎么能要?”
小青道:“他送错了好几天也没回来拿,可能是人家不要了!我才不跑回余杭去给人家送钱!”
“你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许宣首先从大义上进行劝说。
“不道德,公子,什么是道德?”小青目露疑惑之色。
不能和一条蛇讲道德。
许宣退而求其次,苦口婆心道:“人家送错了,你就得给人家送回去,这样吧,你把钱给我,我抽空回去送一趟。”
小青道:“人家送错了,我为什么要送回去,他来找我要呀。”
许宣放弃了和一条蛇讲道理,沉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不甘心道:“银票多少?”
小青顿时小脸警惕:“公子你问这个做什么?”
许宣笑得勉强:“公子问问不可以吗?”
小青思考了一阵:“嗯嗯,其实也没什么的,总共银子有五百两。”
五百两!
许宣倒吸一口冷气,是他在执灯人两三年的俸禄!
心痛啊。
这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啊!
“公子还写书吗?”小青忽然问道。
许宣刚要回答,反应了过来,一脸奇怪道:“公子什么时候写过书?”
“噢,那公子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许宣道:“没什么了。”
“噢,那我看书了。”
屋里安静了下来。
看着低头沉溺于书本世界中的小青,许宣站在原地,绞尽脑汁,在想怎么把自己的稿酬从小青这里拿回来。
半晌后,小青抬头,惊讶道:“公子,你怎么还站着?”
许宣笑容发干道:“公子站在这里在思考问题,站着比较有感觉。”
“噢。”小青应了一声,说道:“公子说得对,果然我要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许宣总感觉小青这句话在暗示着什么,但小青一脸单纯(憨傻)的样子,怎么也不像是在故意内涵自己。
忽然间,许宣感到腰间囊包中的天书微微一动。
这天书自从他拿到手,便放在了一旁,因为这是那道士给他之物,他总觉得,自己若是拿了这天书,就得背负上什么东西。虽然这天书乃是道门的三大至宝之一,但许宣还没考虑好到底答不答应那道士的要求。
“公子,门外有人找您。”就在这时,院里传来花素锦的声音。
我刚刚来这里,有谁来找我?许宣心中闪过一抹疑惑。
来到院里,他小声问了问花素锦,花素锦也摇了摇头。
疑惑之下,许宣打开门,门外,却是一个身着白色儒袍的年轻儒生。
见到许宣,那儒生道:“想必阁下便是许宣吧?”
许宣道:“是我,你是?”
年轻儒生道:“在下白简生,乃是国子监学生。”
“请问您找我有何事?”
许宣更疑惑了,他不认识这年轻书生,更不知道自己和国子监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我老师想要见你一面,不知阁下可否有空?”
许宣问道:“你老师是?”
“家师王玄渡。”
王玄渡,王大儒!
许宣的心头一惊,此人的名头,他自然也听说过,此人乃是大玄有名的大儒,曾一吼怒退百万妖军,不仅担任国子监祭酒,在四大书院中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没想到他竟要主动见自己一面!
这不知是多少儒生梦寐以求之事。
但许宣没有被这种惊喜冲昏,他平复心情,问道:“请问大儒找我所为何事?”
“家师听闻了你的事情。”
说到这里,白简生叹了口气道:“原本儒家自然无惧一切,便是皇室也难以让其屈服。只是自从那两百年前上一任天机阁主湘淑子为了分化儒家,提出君权神授以来,这儒道便不同了,被分为两派,一派是从龙派,另一派则是浩然派。现在的局面是朝堂之中,两派分立,近乎水火不容。”
许宣略有耳闻,这个世界的大儒掌握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可不只是动嘴皮子。真正的大儒,在上古时期,是能够一笔定天下的存在。而如今,皇权要加强,自然会将大儒的权利削弱。
许宣也是叹了口气。
君王当道。
但这是朝堂上的事情,许宣也没有插手的资格。
虽然感到惋惜,但又能如何?
白简生也不再多说,道:“老师虽然是祭酒,但只是因为祭酒这个职位自大玄立国以来便有实力的要求,从龙派虽然拥有龙气与国运加身,却只有自保之力,不能杀敌,否则会损害国运,累及皇室。
不过,龙气虽然无法同浩然气一样作战,却传承自皇室帝王,在官场上稳压浩然气,所以浩然派才无法做主。”
许宣明白了,为什么在余杭县当地的官员虽有龙气加身,却极少出手,还需要让执灯人来保护。原来是龙气只能自保,不能如真正的大儒那般动手。
这也算是一桩隐秘了,冯易也没有讲过。
但是,许宣有点纳闷:“你老师怎么认识的我?”
白简生道:“你当初在考场之上,文气冲霄,本来老师就对你有关注,回来后,便等待你省试的消息,却没想到你加入了执灯人。”
许宣心头一怔,当初王玄渡的确去过考场,但没想到在那时王玄渡就关注他了。不过在中举之后,当时的他姐姐都成那副模样了,他哪里还有心思研究学问?
甚至在当时,他心中已然觉得,自身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浩然气,是他不知何时才能接触到的存在,毕竟,他也不是书院的人。整个大玄,只有处在京城外比燕山的四大书院才有儒修之法。但执灯人却触手可得,拥有极阳命格的他只能选择加入执灯人,先行自保。
其实到现在,许宣并不后悔当初做的决定,如今身为七品的他,连千年大妖都无惧,且还在京城买上了一套宅院。若是他选择继续科考之路,没浩然气庇护的他,可能早就已经被妖魔吃掉了。
想到这里,许宣微微一叹,他的护身符好像是真的失效了。
这护身符能够遮掩他身为极阳命格的气息,是她姐姐给他从一位高人那里求来的,但多年过去,那位高人早已不见踪影。
当初中举之后,文气冲霄,便是这般破坏了那护身符的效果。
“我会过去的。也感谢王大儒的厚爱,不过我现在是执灯人,还未曾上任,等我先去执灯人报到之后,再去叨扰王大儒一二。”许宣说道。
白简生眼中闪过一抹惋惜,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在书院等着你。来的时候,只需和门卫通报一声,我很快就会出来接应。”
“那先行谢过白兄了。”
也有些小女子的情情爱爱,才子佳人,乃至是强者佳人的故事。
就这种文化荒漠,写几部他们没见过的小说就能让他们大开眼界,许宣心塌下来,出了书店后,径直来到沿途经过的一家戏馆。
实话说,来这个世界这么久,还没有见过唱戏的呢。这个青戏楼乃是比较火的戏台班子,主要在京城一代,有时候也会去杭州府,但次数很少,许宣没赶上趟。
交了一钱银子费用,许宣进入这戏院之中。
不久后,一顶青色轿子落下,一道白衣身影,亦是进入其中。
戏院里面人已经不少了,熙熙攘攘的坐了一片,那戏台之上,也响起了音乐声,想来,好戏就要开场了。
许宣找了个位置坐下,打量着四周。
嗯,这里的氛围还不错,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觉,下次带小青来,也让她感受感受。
这时,台上开始唱诺。
唱的戏曲,名为:上寒秋。
“皇恩浩荡,为国赴边关~”
随着一声珠圆玉润的高调,台下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一片安静,那戏台上的戏子便开始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这戏讲的是一个将军的故事,听起来颇有些悲壮之意。
随着戏曲逐渐走向高潮部分,台下也响起了阵阵的议论声。
旁边几个人的议论,引得许宣关注。
“萧容若那只皇上的走狗,真是可恨!”
“明明是大儒,却甘愿自废浩然气,和从龙派穿一条裤子。”
“我记得以前,他也曾写过‘胸中斡旋百万兵,赤兔月落银河瓶’这等诗词,现在看起来,别论敌人的铁骑,这区区的一个朝堂,就让他成为了缩头乌龟。”
“问题是他也不会打仗啊,如果会打仗的话,还能让先皇被掳走?”
“书院带出来的人,就这般本事?真是给书院丢了大人!”
“哼,别提他,一提我就来气。我泱泱大玄,怎么会出了这么丢人的事!”
“越看这将军戏,我便越恨!”
许宣心头微微一动,对这位掌管整个执灯人体系的大儒萧容若多了一些别样的理解。在余杭县,可不会有人闲的去说萧容若,最起码许宣没接触过。
在他的印象里,萧容若是一个儒将,实力超绝,但在十三年前的那一战中失利,导致先皇被妖族掠走,镇压在妖皇冷宫之中。
之后,萧容若为了谢罪,自废浩然气,退出军队,执掌执灯人,专司处理妖魔鬼怪之事。
本来以为这样的人不过是难堪大任而已,但没想到,京城中的人竟是对他如此不满。
看着戏台上唱戏的戏子,许宣微微闭上眼睛。
有些事情又怎么能强求,萧容若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否则怎么可能把执灯人统筹的井井有条?
难怪天机阁的方士们这么看不起执灯人,原来是因为这点。
但,从龙派?
许宣深吸一口气,不去多想这些朝堂之事,他不过只是一个执灯人而已。
戏台上讲的是忠君爱国,戏曲在高潮之后,缓缓平复下来。
伴随着名角的一声:“却见那巍巍大将,城门一倒,倒江山,倒苍穹,倒万民,不见君王来,却为君王死……”
此剧落幕。
四周的人微微有些骚动,然后便是起身散去。
这唱戏的倒有些滋味,许宣回味着,刚刚要走出戏院,一旁有个小厮恭敬道:“这位客官一见便仪表不凡,可否有意在那展台之上刻字?”
许宣略微考虑了下,点了点头。
那小厮便带着许宣来到了这戏院的前面,只见这里伫立着一个石板。
石板上刻着一些字,笔迹各不同,并不多。
许宣拿起刻刀,刚要在石板上刻字,忽然见到上面刻着的一行字,字迹遒劲有力:
刻笔春秋,功过谁论?
看着戏曲颇有感觉的许宣随手刻下一行字:
匹马短打,问心无愧。
写完后,将刻刀放下,拍了拍手,朝着外面走去。
“公子的字写的真好呢,多谢公子赏脸。”小厮躬身笑道。
片刻后。
一身白衣,长发如雪的高大身影从一旁走出,径直来到了这石板面前,看着这一行字,轻声自语:“匹马短打,问心无愧?”
“这小家伙,倒是有趣。”
京城的繁华,果然是余杭远远不能比的,即便是杭州府,也相差很多。这一点许宣在回去的时候,感触更为深刻了。
京城的走卒贩夫,皆有着一股子别的城市没有的意气,看上去有股劲力。
回到院门前轻轻敲门,这次开门的竟然是花素锦。
“小青呢?”见到花素锦,许宣惊讶道。
花素锦顿时瘪了瘪嘴:“怎么公子,你的眼里就只有小青嘛,我开门公子难道很失望?”
“不不,公子不是这个意思。”许宣连忙解释。
“不是这个意思是哪个意思嘛。”
许宣道:“素锦,你知道的,这个家里,我最相信的就是你了,你每天为了我们做饭,这么辛苦,怎么能跑过来开门呢?”
“真的嘛?”花素锦故意板着脸,却无法掩饰眼里的喜悦。
“那还有假?此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证。”许宣信誓旦旦道。
花素锦喜滋滋的:“那公子,我去做饭了。”
看着花素锦欢快的背影,许宣松了口气,还好,花素锦比较好哄。
回到屋里,许宣发现小青正拿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那本书的封皮有些熟悉。
忽然间,许宣神色一变,额头猛跳,不由出声道:“怎么是这本书?”
正沉浸于情节中的小青抬起头道:“公子,这本书怎么了?”
“没什么,没什么。”许宣连忙否认,拔腿就要往外走。
“噢,对了公子,你这书里写的青城妇,小青有点不太懂,公子能不能讲讲?讲的是人和蛇生孩子吗,人和蛇怎么生孩子?”
“啊这……”许宣恨不得把小青手里的聊斋志异直接抢过来烧掉,可惜抢不得,他勉强笑道:“小青,谁说这是公子写的?”
小青怔了怔道:“难道不是公子写的吗,康安书局前一阵去家里送银票了,说这是公子的稿酬。”
康安书局!
孙康!
许宣咬牙切齿,万万没有想到,耽误了一阵时日没去领钱,孙康竟是主动将钱送到了宅子上。
而且,还落到了小青的手里!
他这个王八蛋是怎么做事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把钱交到别人手上!
这是负责任吗?
许宣简直心痛的难以呼吸,但仔细想想,偏偏又不能骂人家,毕竟人家是给他送钱来的。
小青道:“怎么,难道这本书不是公子写的,他送错了?”
许宣勉强笑道:“是,是送错了。”
“噢,好耶,那银票就归小青了。”小青顿时一脸兴奋,“公子就算不给我发月钱,小青也有的花了!”
许宣顿时道:“银票是别人送错的,你怎么能要?”
小青道:“他送错了好几天也没回来拿,可能是人家不要了!我才不跑回余杭去给人家送钱!”
“你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许宣首先从大义上进行劝说。
“不道德,公子,什么是道德?”小青目露疑惑之色。
不能和一条蛇讲道德。
许宣退而求其次,苦口婆心道:“人家送错了,你就得给人家送回去,这样吧,你把钱给我,我抽空回去送一趟。”
小青道:“人家送错了,我为什么要送回去,他来找我要呀。”
许宣放弃了和一条蛇讲道理,沉默了一会儿,终究还是不甘心道:“银票多少?”
小青顿时小脸警惕:“公子你问这个做什么?”
许宣笑得勉强:“公子问问不可以吗?”
小青思考了一阵:“嗯嗯,其实也没什么的,总共银子有五百两。”
五百两!
许宣倒吸一口冷气,是他在执灯人两三年的俸禄!
心痛啊。
这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啊!
“公子还写书吗?”小青忽然问道。
许宣刚要回答,反应了过来,一脸奇怪道:“公子什么时候写过书?”
“噢,那公子你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许宣道:“没什么了。”
“噢,那我看书了。”
屋里安静了下来。
看着低头沉溺于书本世界中的小青,许宣站在原地,绞尽脑汁,在想怎么把自己的稿酬从小青这里拿回来。
半晌后,小青抬头,惊讶道:“公子,你怎么还站着?”
许宣笑容发干道:“公子站在这里在思考问题,站着比较有感觉。”
“噢。”小青应了一声,说道:“公子说得对,果然我要多看书,书中自有黄金屋。”
许宣总感觉小青这句话在暗示着什么,但小青一脸单纯(憨傻)的样子,怎么也不像是在故意内涵自己。
忽然间,许宣感到腰间囊包中的天书微微一动。
这天书自从他拿到手,便放在了一旁,因为这是那道士给他之物,他总觉得,自己若是拿了这天书,就得背负上什么东西。虽然这天书乃是道门的三大至宝之一,但许宣还没考虑好到底答不答应那道士的要求。
“公子,门外有人找您。”就在这时,院里传来花素锦的声音。
我刚刚来这里,有谁来找我?许宣心中闪过一抹疑惑。
来到院里,他小声问了问花素锦,花素锦也摇了摇头。
疑惑之下,许宣打开门,门外,却是一个身着白色儒袍的年轻儒生。
见到许宣,那儒生道:“想必阁下便是许宣吧?”
许宣道:“是我,你是?”
年轻儒生道:“在下白简生,乃是国子监学生。”
“请问您找我有何事?”
许宣更疑惑了,他不认识这年轻书生,更不知道自己和国子监有什么关系。
“是这样的,我老师想要见你一面,不知阁下可否有空?”
许宣问道:“你老师是?”
“家师王玄渡。”
王玄渡,王大儒!
许宣的心头一惊,此人的名头,他自然也听说过,此人乃是大玄有名的大儒,曾一吼怒退百万妖军,不仅担任国子监祭酒,在四大书院中也有着极高的地位,没想到他竟要主动见自己一面!
这不知是多少儒生梦寐以求之事。
但许宣没有被这种惊喜冲昏,他平复心情,问道:“请问大儒找我所为何事?”
“家师听闻了你的事情。”
说到这里,白简生叹了口气道:“原本儒家自然无惧一切,便是皇室也难以让其屈服。只是自从那两百年前上一任天机阁主湘淑子为了分化儒家,提出君权神授以来,这儒道便不同了,被分为两派,一派是从龙派,另一派则是浩然派。现在的局面是朝堂之中,两派分立,近乎水火不容。”
许宣略有耳闻,这个世界的大儒掌握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可不只是动嘴皮子。真正的大儒,在上古时期,是能够一笔定天下的存在。而如今,皇权要加强,自然会将大儒的权利削弱。
许宣也是叹了口气。
君王当道。
但这是朝堂上的事情,许宣也没有插手的资格。
虽然感到惋惜,但又能如何?
白简生也不再多说,道:“老师虽然是祭酒,但只是因为祭酒这个职位自大玄立国以来便有实力的要求,从龙派虽然拥有龙气与国运加身,却只有自保之力,不能杀敌,否则会损害国运,累及皇室。
不过,龙气虽然无法同浩然气一样作战,却传承自皇室帝王,在官场上稳压浩然气,所以浩然派才无法做主。”
许宣明白了,为什么在余杭县当地的官员虽有龙气加身,却极少出手,还需要让执灯人来保护。原来是龙气只能自保,不能如真正的大儒那般动手。
这也算是一桩隐秘了,冯易也没有讲过。
但是,许宣有点纳闷:“你老师怎么认识的我?”
白简生道:“你当初在考场之上,文气冲霄,本来老师就对你有关注,回来后,便等待你省试的消息,却没想到你加入了执灯人。”
许宣心头一怔,当初王玄渡的确去过考场,但没想到在那时王玄渡就关注他了。不过在中举之后,当时的他姐姐都成那副模样了,他哪里还有心思研究学问?
甚至在当时,他心中已然觉得,自身强大比什么都重要。
浩然气,是他不知何时才能接触到的存在,毕竟,他也不是书院的人。整个大玄,只有处在京城外比燕山的四大书院才有儒修之法。但执灯人却触手可得,拥有极阳命格的他只能选择加入执灯人,先行自保。
其实到现在,许宣并不后悔当初做的决定,如今身为七品的他,连千年大妖都无惧,且还在京城买上了一套宅院。若是他选择继续科考之路,没浩然气庇护的他,可能早就已经被妖魔吃掉了。
想到这里,许宣微微一叹,他的护身符好像是真的失效了。
这护身符能够遮掩他身为极阳命格的气息,是她姐姐给他从一位高人那里求来的,但多年过去,那位高人早已不见踪影。
当初中举之后,文气冲霄,便是这般破坏了那护身符的效果。
“我会过去的。也感谢王大儒的厚爱,不过我现在是执灯人,还未曾上任,等我先去执灯人报到之后,再去叨扰王大儒一二。”许宣说道。
白简生眼中闪过一抹惋惜,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在书院等着你。来的时候,只需和门卫通报一声,我很快就会出来接应。”
“那先行谢过白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