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大雨接天地 少将泣鬼神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 我与她合租的日子、 无上丹尊、 牧神记、 三界血歌、 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 次日曙光、 夜天子、 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 秦朗林馨儿、
江南的梅雨季节,终于来了。
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悄然晕染开独特的韵致。
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沉甸甸的,雨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纷纷扬扬地洒落,轻柔地敲打着世间万物。
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刷得油光发亮。屋檐下,雨水滴答滴答地落下,汇聚成小小的水洼,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白羽衣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她双手交叠在身前,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捻着裙摆,微微仰头,目光悠远地看向天际。
远处的天空被阴霾笼罩,雨幕在天地间织就了一层朦胧的纱帐。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渴望,心底默默希望这雨能够再下大一些。
梁军攻城已有七日,虽城池未被撼动,但守城的兵士们疲惫不堪,城中的物资也在逐渐消耗殆尽。
如果不能尽快解除围城之困,那么城内的守军恐怕将会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到那时,城池的陷落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下唯一的希望,便是寄予上苍能够持续降雨,且急需一场大雨,以吹响反攻的号角。
“轰隆隆……”
或许是老天爷感知到了白羽衣的期望,给予低沉的雷声以做回应。
白羽衣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数日未曾舒展的嘴角,此刻终于微微上扬,露出了笑容。
临苍府的上空,墨云如怒兽般翻滚涌动,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紧接着,倾盆大雨转瞬而下,转眼间便连成一片雨幕,使得天地间变为模糊不清。
单青峰推开房门,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
大雨瞬间将他笼罩其中,只见他抬手抽出宝剑,向着天地间发出一声怒吼,“出兵益州……”
五千精兵随在单青峰身后,顶着瓢泼大雨出城急行,向着益州而去。
益州城外军营内,大雨使得营内水坑成片,道路泥泞。
李宁立于军帐之内,凝视着帐外的雨幕,叹声道:“这江南之地,万般皆好,唯有这雨,已下了两日却丝毫没有放晴之意。”
偏将附和道:“说得就是,这么大的雨,且下得这样持久,实属罕见。”
“益州可有动静?”
“将军,益州哪里还敢再出来,况且这般大雨,谁人又能出得来呢。”
李宁想想也是,随即笑道:“你去唤些人来,咱们在这雨中畅饮,当是别有一番乐趣。”
“将军高明,末将这就去安排……”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连天大雨之中,居然有一支军队已经连行了两日,抵达了益州之南二十里外。
单青峰抹了一把脸上雨水,缓缓解开了身上蓑衣,丢于地下。
“单童,你去益州禀告叔父,我奉白姑娘之命前来袭击梁军军营,请叔父驰援于我。”
“是,少将军。”
一名紧随在单青峰身旁的年轻人应了一声,随后一拍坐骑,独自向着益州城驶去。
“兄弟们,脱去蓑衣,随我杀敌!”
单青峰一声令下,兵士开始纷纷解去蓑衣,露出盔甲,刀枪在手,准备妥当。
梁军军营门口,值守的兵士隐隐见到大雨之中似乎有一团黑影正缓缓而近,他以为自己眼花,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
就在这一瞬间,那团黑影疾驰而来,转眼就到了兵士身前。
兵士终于看清这是一人一马,还未等他张开嘴巴,一杆长枪已经贯穿了他的胸膛,借助马儿冲力将兵士挑出去几丈之外。
站在另一边的兵士见此情景,惊吓的不知所措,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大声喊着:“叛军来了,叛军来了……”
单青峰回手扫出一枪,枪尖从这名兵士喉咙处划过,兵士张了张嘴,却再也喊不出来声音。
紧接着,军营外传来一阵大地震动的声音,随着声音越来越近,五千兵士的身影也渐渐清晰,怒吼着冲进了军营。
军帐之中,李宁与诸位将军正在饮酒。忽然跑进来一名兵士,“噗通”单膝跪在了帐中,随手向身后指道:“将军,不好了,后营来了叛军,已经杀入营中来了……”
李宁愣住了,急忙站起身,问道:“后营何来的叛军?”
其他将军也都懵了,有的已经微醺,站起身摇摆不定;有的则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坐在那里未动。
“不知哪里来的,就要到中军了……”
“杀啊……杀!”
喊杀声传入了营帐内,众人这才知道真得来了敌军。
“快快迎战!”
李宁一脚踹翻桌子,走出营帐喊亲兵牵来战马,翻身上马。
单青峰一杆长枪所向披靡,所过之处非死即伤。兵士跟在他身后一路砍杀,杀得梁军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功。
很快单青峰就冲到了中军帐营,一眼见到一员大将正上马来。他二话不说,纵马而来,一枪直奔要害刺出。
李宁刚刚上马,还未来得及摘下兵器,忽然见到一人冲到自己面前,本能的抽出腰刀格挡。
“当”的一声,李宁的腰刀被长枪挑飞,单青峰回手又是一枪,刺向李宁胸口。
李宁也顾不得了,身子一滚从马背上跌落地上,虽显狼狈但却捡了一条命回来。
亲兵迅速将李宁保护起来,他怒目圆睁,恶狠狠地指着单青峰,喊道:“给我杀了他!”
梁军渐渐从慌乱中稳定下来,组成阵型向单青峰的兵士形成合围之势,而这边毕竟只有五千人,在兵力上远不如梁军。
单青峰其勇似虎,其胆如斗,实乃世间罕见豪杰。
每当他舞动长枪时,枪影如疾风骤雨般密集,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枪尖所过之处,仿佛虚空都被撕裂开来,发出阵阵破空之声。
而单青峰本人,在这枪影之中,却如鬼魅般飘忽不定。他的身形与枪法融为一体,让人根本无法分辨出哪是枪,哪是人。
当你见到人与枪的时候,也就是你生命的终结之时。
梁军众将纷纷取来兵器,五六人将单青峰围在其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齐身招呼。
可这单青峰却是越战越勇,一杆长枪将自己护得周身滴水不漏,一时间众多战将竟奈他不何。
李宁抹了一把脸上雨水,从一旁兵士手中夺来一把弓箭,搭弓上箭,瞄准了单青峰。
田慕在一旁迟迟未曾出手,此时一见李宁欲下黑手,急忙一提坐骑窜了出去,喊道:“你等退下,我来战他。”
说罢,他挡在李宁与单青峰之间,抡起大刀向单青峰砍了下去。
单青峰听到喊声回头看来,刚好见到李宁一箭向他射来。单青峰迅速闪身,那利箭擦着铠甲而过,发出一声刺耳的鸣声。
李宁一箭未中,气愤的将手中硬弓丢在地上,取来兵器翻身上马,杀向了单青峰。
就在这时,前营处一阵骚乱,一员大将冲破阵营而来,抡起大刀劈向了李宁。
“少将军莫慌,蒋凤来也。”
单青峰心中一喜,叔父的援军到了。想到此处,他更加信心倍增,与田慕交战起来。
很快,单喜也冲了进来,益州的兵士喊杀声冲天,将梁军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田慕虚晃一招打马而退,来到李宁这里又接下了蒋凤,喊道:“李将军快走,敌军势众,不可恋战。”
李宁心中早已慌了,听到田慕喊声,也顾不得其他人,立刻转马向军营外逃窜。
田慕跟着他身后一起跑了出去。
单喜率军将梁军围住,喝道:“主帅已逃,你等还要再战吗?早早归降,可免其死。”
“归降!归降!”
益州兵士齐声呐喊,即便是在大雨之中,这声势也足以骇人不浅。
梁军中有人丢下了兵器,随之众人纷纷弃之,一场雨中大战就此休了。
单喜带人进了中军营帐,看着一地的残羹冷酒,嘲讽道:“他们倒是安逸,却不知此时又是如何。”
单青峰浑身已经湿透,却还是小心翼翼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单喜道:“叔父,白姑娘送来锦囊,让我交与您。”
“哦?快快拿来。”
单喜接过锦囊,打开细看,片刻后,脸上笑得褶皱层叠。
“哈哈,好啊,快些带兵回益州,备足干粮,我们直取幽州。”
单青峰惊愕道:“叔父,您说什么?我们去取幽州?”
单喜点头道:“不错,幽州如今已是空城,守军不足三千。白姑娘言说,她有办法拖住梁军主力,让我们速取幽州。”
单青峰闻听此言,高兴道:“叔父,若能攻下幽州,我叔侄二人必当立下不世之功。”
单喜跟着点头,吩咐道:“青峰,这里交给你与蒋凤,将降兵带回益州,我先赶回去筹备,咱们尽快出兵益州。”
“叔父放心,侄儿稍后便回。”
李宁率领残兵败将一路逃窜,足足跑了一刻钟才停歇下来,找了一间路旁草棚,暂作休息。
再看身边,将不过十人,兵不足五千,可谓此役完败,惨之又惨。
“这可如何是好?我……我如何向皇上交待啊?”
李宁心中生出些许惧意,现今皇上仍在幽州,自己若逃了回去,皇上龙颜大怒,岂能轻饶于己?
田慕看准时机,进言道:“李将军,现今我等不可回去幽州,若是回去,只怕皇上必不会轻饶。依我之见,不如去往兴州,向宋将军负荆请罪,或可还有一线生机。”
李宁当即点头:“田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去往兴州。”
“既如此,我们还是抓紧赶路吧,若是耽搁时间久了,叛军难免会追了上来。”
“好,走……”
李宁率领败军改了行进路线,奔向了兴州。
白羽衣陪同宁王站在兴州城墙上,望着连天大雨,宁王担忧道:“也不知益州那边如何了。”
“王爷,这大雨已下了三日,若是少将军不曾有误,只怕此时已经击退了梁军。”
宁王侧头看她,凝问道:“按你所说,此时他们应该赶往幽州去了。”
白羽衣轻轻颔首:“嗯,我已命人开闸放水,相信很快大水就要来了。”
宁王叹了一声,“唉,希望不要死伤太多。”
“王爷放心,淹了他们的粮草,他们必然撤军,届时我军出城追杀,他们无心恋战,只能归降。”
“好,胜败在此一举。”
兴州城外军营内,宋万年也在焦急的等着大雨停歇,已经连续攻城多日,这忽来的大雨却使得无法攻城,给了兴州喘息之机。
“他娘的,只盼的雨来,谁曾想会是这么大雨。”
宋万年气恼地踹了一脚椅子,抬头再看天际,没有一丝放晴之意,也是无奈。
这会儿,门外兵士忽然来报:“将军,李宁将军前来求见。”
“李宁?他不是在益州……”
猛然间,宋万年感觉不对,一种不祥预感忽上心头:“快让他进来。”
李宁狼狈地进了帐内,双腿一弯跪在了地上。
“宋将军,我按您吩咐困住益州,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队叛军偷袭我军营,益州叛军也倾巢而出,我被前后夹击,战败了……”
“什么?!”
宋万年恨得大骂一声:“废物,你还有脸来见我!”
“宋将军饶命。”
宋万年刚要发怒,忽然警觉起来,这益州没了驻军,那叛军岂不是畅通无阻的就可以奔向幽州。而幽州此时只有三千兵力,且皇上尚在幽州……
“不好,来人,速点齐一万兵马,立即回幽州驻防。”
宋万年下达军令,抬脚刚一迈步,脚下传来“哒哒”声响,他低头一看,军帐之中不知何时进了水来。
兵士又跑了进来,慌忙禀道:“将军,营外忽然来了一股水流,越来越大,已经进了军营之中。”
“去营外挖土填堵,好生看住粮草……”
紧接着又一兵士跑进来,“将军,不好了,洪水来了。”
“哪里来的洪水?”
宋万年还不相信,抬步来到营外,向那面一望,立刻傻了眼。
只见不远处滚滚大水迎面而来,那汹涌之势,好似江河翻浪一般,如一头被激怒的巨兽,从天边奔腾而来。
只是须臾之间,整个军营都被这忽来的洪水淹没,陷入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
宛如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悄然晕染开独特的韵致。
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沉甸甸的,雨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纷纷扬扬地洒落,轻柔地敲打着世间万物。
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刷得油光发亮。屋檐下,雨水滴答滴答地落下,汇聚成小小的水洼,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白羽衣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她双手交叠在身前,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捻着裙摆,微微仰头,目光悠远地看向天际。
远处的天空被阴霾笼罩,雨幕在天地间织就了一层朦胧的纱帐。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淡淡的渴望,心底默默希望这雨能够再下大一些。
梁军攻城已有七日,虽城池未被撼动,但守城的兵士们疲惫不堪,城中的物资也在逐渐消耗殆尽。
如果不能尽快解除围城之困,那么城内的守军恐怕将会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到那时,城池的陷落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下唯一的希望,便是寄予上苍能够持续降雨,且急需一场大雨,以吹响反攻的号角。
“轰隆隆……”
或许是老天爷感知到了白羽衣的期望,给予低沉的雷声以做回应。
白羽衣眼神中闪过一丝光亮,数日未曾舒展的嘴角,此刻终于微微上扬,露出了笑容。
临苍府的上空,墨云如怒兽般翻滚涌动,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紧接着,倾盆大雨转瞬而下,转眼间便连成一片雨幕,使得天地间变为模糊不清。
单青峰推开房门,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
大雨瞬间将他笼罩其中,只见他抬手抽出宝剑,向着天地间发出一声怒吼,“出兵益州……”
五千精兵随在单青峰身后,顶着瓢泼大雨出城急行,向着益州而去。
益州城外军营内,大雨使得营内水坑成片,道路泥泞。
李宁立于军帐之内,凝视着帐外的雨幕,叹声道:“这江南之地,万般皆好,唯有这雨,已下了两日却丝毫没有放晴之意。”
偏将附和道:“说得就是,这么大的雨,且下得这样持久,实属罕见。”
“益州可有动静?”
“将军,益州哪里还敢再出来,况且这般大雨,谁人又能出得来呢。”
李宁想想也是,随即笑道:“你去唤些人来,咱们在这雨中畅饮,当是别有一番乐趣。”
“将军高明,末将这就去安排……”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连天大雨之中,居然有一支军队已经连行了两日,抵达了益州之南二十里外。
单青峰抹了一把脸上雨水,缓缓解开了身上蓑衣,丢于地下。
“单童,你去益州禀告叔父,我奉白姑娘之命前来袭击梁军军营,请叔父驰援于我。”
“是,少将军。”
一名紧随在单青峰身旁的年轻人应了一声,随后一拍坐骑,独自向着益州城驶去。
“兄弟们,脱去蓑衣,随我杀敌!”
单青峰一声令下,兵士开始纷纷解去蓑衣,露出盔甲,刀枪在手,准备妥当。
梁军军营门口,值守的兵士隐隐见到大雨之中似乎有一团黑影正缓缓而近,他以为自己眼花,伸手在脸上抹了一把。
就在这一瞬间,那团黑影疾驰而来,转眼就到了兵士身前。
兵士终于看清这是一人一马,还未等他张开嘴巴,一杆长枪已经贯穿了他的胸膛,借助马儿冲力将兵士挑出去几丈之外。
站在另一边的兵士见此情景,惊吓的不知所措,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大声喊着:“叛军来了,叛军来了……”
单青峰回手扫出一枪,枪尖从这名兵士喉咙处划过,兵士张了张嘴,却再也喊不出来声音。
紧接着,军营外传来一阵大地震动的声音,随着声音越来越近,五千兵士的身影也渐渐清晰,怒吼着冲进了军营。
军帐之中,李宁与诸位将军正在饮酒。忽然跑进来一名兵士,“噗通”单膝跪在了帐中,随手向身后指道:“将军,不好了,后营来了叛军,已经杀入营中来了……”
李宁愣住了,急忙站起身,问道:“后营何来的叛军?”
其他将军也都懵了,有的已经微醺,站起身摇摆不定;有的则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坐在那里未动。
“不知哪里来的,就要到中军了……”
“杀啊……杀!”
喊杀声传入了营帐内,众人这才知道真得来了敌军。
“快快迎战!”
李宁一脚踹翻桌子,走出营帐喊亲兵牵来战马,翻身上马。
单青峰一杆长枪所向披靡,所过之处非死即伤。兵士跟在他身后一路砍杀,杀得梁军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功。
很快单青峰就冲到了中军帐营,一眼见到一员大将正上马来。他二话不说,纵马而来,一枪直奔要害刺出。
李宁刚刚上马,还未来得及摘下兵器,忽然见到一人冲到自己面前,本能的抽出腰刀格挡。
“当”的一声,李宁的腰刀被长枪挑飞,单青峰回手又是一枪,刺向李宁胸口。
李宁也顾不得了,身子一滚从马背上跌落地上,虽显狼狈但却捡了一条命回来。
亲兵迅速将李宁保护起来,他怒目圆睁,恶狠狠地指着单青峰,喊道:“给我杀了他!”
梁军渐渐从慌乱中稳定下来,组成阵型向单青峰的兵士形成合围之势,而这边毕竟只有五千人,在兵力上远不如梁军。
单青峰其勇似虎,其胆如斗,实乃世间罕见豪杰。
每当他舞动长枪时,枪影如疾风骤雨般密集,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枪尖所过之处,仿佛虚空都被撕裂开来,发出阵阵破空之声。
而单青峰本人,在这枪影之中,却如鬼魅般飘忽不定。他的身形与枪法融为一体,让人根本无法分辨出哪是枪,哪是人。
当你见到人与枪的时候,也就是你生命的终结之时。
梁军众将纷纷取来兵器,五六人将单青峰围在其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齐身招呼。
可这单青峰却是越战越勇,一杆长枪将自己护得周身滴水不漏,一时间众多战将竟奈他不何。
李宁抹了一把脸上雨水,从一旁兵士手中夺来一把弓箭,搭弓上箭,瞄准了单青峰。
田慕在一旁迟迟未曾出手,此时一见李宁欲下黑手,急忙一提坐骑窜了出去,喊道:“你等退下,我来战他。”
说罢,他挡在李宁与单青峰之间,抡起大刀向单青峰砍了下去。
单青峰听到喊声回头看来,刚好见到李宁一箭向他射来。单青峰迅速闪身,那利箭擦着铠甲而过,发出一声刺耳的鸣声。
李宁一箭未中,气愤的将手中硬弓丢在地上,取来兵器翻身上马,杀向了单青峰。
就在这时,前营处一阵骚乱,一员大将冲破阵营而来,抡起大刀劈向了李宁。
“少将军莫慌,蒋凤来也。”
单青峰心中一喜,叔父的援军到了。想到此处,他更加信心倍增,与田慕交战起来。
很快,单喜也冲了进来,益州的兵士喊杀声冲天,将梁军冲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田慕虚晃一招打马而退,来到李宁这里又接下了蒋凤,喊道:“李将军快走,敌军势众,不可恋战。”
李宁心中早已慌了,听到田慕喊声,也顾不得其他人,立刻转马向军营外逃窜。
田慕跟着他身后一起跑了出去。
单喜率军将梁军围住,喝道:“主帅已逃,你等还要再战吗?早早归降,可免其死。”
“归降!归降!”
益州兵士齐声呐喊,即便是在大雨之中,这声势也足以骇人不浅。
梁军中有人丢下了兵器,随之众人纷纷弃之,一场雨中大战就此休了。
单喜带人进了中军营帐,看着一地的残羹冷酒,嘲讽道:“他们倒是安逸,却不知此时又是如何。”
单青峰浑身已经湿透,却还是小心翼翼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递给单喜道:“叔父,白姑娘送来锦囊,让我交与您。”
“哦?快快拿来。”
单喜接过锦囊,打开细看,片刻后,脸上笑得褶皱层叠。
“哈哈,好啊,快些带兵回益州,备足干粮,我们直取幽州。”
单青峰惊愕道:“叔父,您说什么?我们去取幽州?”
单喜点头道:“不错,幽州如今已是空城,守军不足三千。白姑娘言说,她有办法拖住梁军主力,让我们速取幽州。”
单青峰闻听此言,高兴道:“叔父,若能攻下幽州,我叔侄二人必当立下不世之功。”
单喜跟着点头,吩咐道:“青峰,这里交给你与蒋凤,将降兵带回益州,我先赶回去筹备,咱们尽快出兵益州。”
“叔父放心,侄儿稍后便回。”
李宁率领残兵败将一路逃窜,足足跑了一刻钟才停歇下来,找了一间路旁草棚,暂作休息。
再看身边,将不过十人,兵不足五千,可谓此役完败,惨之又惨。
“这可如何是好?我……我如何向皇上交待啊?”
李宁心中生出些许惧意,现今皇上仍在幽州,自己若逃了回去,皇上龙颜大怒,岂能轻饶于己?
田慕看准时机,进言道:“李将军,现今我等不可回去幽州,若是回去,只怕皇上必不会轻饶。依我之见,不如去往兴州,向宋将军负荆请罪,或可还有一线生机。”
李宁当即点头:“田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去往兴州。”
“既如此,我们还是抓紧赶路吧,若是耽搁时间久了,叛军难免会追了上来。”
“好,走……”
李宁率领败军改了行进路线,奔向了兴州。
白羽衣陪同宁王站在兴州城墙上,望着连天大雨,宁王担忧道:“也不知益州那边如何了。”
“王爷,这大雨已下了三日,若是少将军不曾有误,只怕此时已经击退了梁军。”
宁王侧头看她,凝问道:“按你所说,此时他们应该赶往幽州去了。”
白羽衣轻轻颔首:“嗯,我已命人开闸放水,相信很快大水就要来了。”
宁王叹了一声,“唉,希望不要死伤太多。”
“王爷放心,淹了他们的粮草,他们必然撤军,届时我军出城追杀,他们无心恋战,只能归降。”
“好,胜败在此一举。”
兴州城外军营内,宋万年也在焦急的等着大雨停歇,已经连续攻城多日,这忽来的大雨却使得无法攻城,给了兴州喘息之机。
“他娘的,只盼的雨来,谁曾想会是这么大雨。”
宋万年气恼地踹了一脚椅子,抬头再看天际,没有一丝放晴之意,也是无奈。
这会儿,门外兵士忽然来报:“将军,李宁将军前来求见。”
“李宁?他不是在益州……”
猛然间,宋万年感觉不对,一种不祥预感忽上心头:“快让他进来。”
李宁狼狈地进了帐内,双腿一弯跪在了地上。
“宋将军,我按您吩咐困住益州,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队叛军偷袭我军营,益州叛军也倾巢而出,我被前后夹击,战败了……”
“什么?!”
宋万年恨得大骂一声:“废物,你还有脸来见我!”
“宋将军饶命。”
宋万年刚要发怒,忽然警觉起来,这益州没了驻军,那叛军岂不是畅通无阻的就可以奔向幽州。而幽州此时只有三千兵力,且皇上尚在幽州……
“不好,来人,速点齐一万兵马,立即回幽州驻防。”
宋万年下达军令,抬脚刚一迈步,脚下传来“哒哒”声响,他低头一看,军帐之中不知何时进了水来。
兵士又跑了进来,慌忙禀道:“将军,营外忽然来了一股水流,越来越大,已经进了军营之中。”
“去营外挖土填堵,好生看住粮草……”
紧接着又一兵士跑进来,“将军,不好了,洪水来了。”
“哪里来的洪水?”
宋万年还不相信,抬步来到营外,向那面一望,立刻傻了眼。
只见不远处滚滚大水迎面而来,那汹涌之势,好似江河翻浪一般,如一头被激怒的巨兽,从天边奔腾而来。
只是须臾之间,整个军营都被这忽来的洪水淹没,陷入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