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张邈的自信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论女炮灰怎么当好灭世反派的师尊穿梭在电视剧正派都不喜欢我偏偏喜欢你牧神记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仙骨风流我与她合租的日子解咒战纪

    对于自己的两个计划被搅乱,
    江淮对此表示,除了叹气认命,别无他法。
    刘宏发话,金口玉言,他能拒绝吗?
    张邈铺路,长者宽厚,他能拒绝吗?
    不对!
    江淮突然反应过来,笑了笑。
    好像后一条还真能拒绝...
    不过嘛,张邈的投资与馈赠是一片好意,他如果在胡德面前拂了他的好意,那自己也就丝毫没有情商可言了。
    更别说,一旦被传出去,他的名声会大大受损,甚至张邈都会和他反目成仇!
    毕竟,在外人看来:虽然两家没有立下婚约,但人家张邈看好你,愿意将侄女做主下嫁给你,那是你的荣幸,你江淮一届草民,何德何能可以与世家联姻?
    并且,人家都做主与你立下婚约了,你当众否了这个好意,人家该怎么想?
    自家侄女配不上?
    呵呵。
    就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份,按照此刻的观念,就算是母猪都配得上,更别说是一个从小培养到大的大家闺秀了,况且从张邈充满中年魅力的脸上就能看出来,张超之女出落的也一定不会太差!
    就在一届宦官面前否了好意,他万一会宣扬出去的,到时候张超十有八九会提着刀来砍自己!
    无他原因,只要被一个穷小子嫌弃的名声传出去的话,他闺女可以说是毁了一半了!
    想通这一点的江淮,老老实实的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
    “如今看来,娶张超的女儿算是娶定了!”
    江淮叹了一口气。
    “只是去塞外一事,还得重新谋划一番。”
    塞外他是肯定得去的。
    为了尽量降低他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是为了在刘宏没死的这段时间尽量缩短与其他人的差距。
    塞外,他非去不可。
    想到这里,江淮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张邈与胡德的交流也逐渐到了尾声。
    待到把胡德送走后。
    两人又走回了原先的厅堂中。
    这一次,
    张邈屏退左右,只留下了两个绝对的亲信。
    “文海。”
    张邈唤道。
    “嗯。”江淮回应道。
    “陛下让吾加入公伟部下,文海你觉得此事是好是坏?”
    公伟就是朱儁,是他的表字。
    江淮沉吟片刻后,道“半好半坏。”
    “哦?”张邈顿了一顿,随后忽地的问道“何解?”
    江淮抿了抿嘴。
    这件事,也正就是他被打乱的第二个计划。
    本来江淮是想截一杯羹,去营救被兵败被困的都亭侯朱儁。
    说不定就直接就截了曹操的功绩,最差最差也是与曹操一同营救,这样以后只要有人提起曹老板,那必定会想起他。
    就算是怎么来,那也是赢定了,赢麻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刘宏突然会搞这一出。
    他成了军候是很不错,大大小小也是个官,食禄比六百石,普通县令食禄也才六百石。
    但估计没人会想到,朱儁这个名将去打波才,居然还会被波才反向击败了。
    他现在加入波才,不就会迎来一场极有可能的失败吗?
    加入大汉体系官职的第一次作战,难道会以注定的失败告终吗?
    江淮心里有些纳闷。
    他叹了口气,拱手向张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跟了朱将军之后,咱们要听候朱将军的调遣,这也让吾等没了自己操作的余地,只能机械性的服从。”
    “并且,别人不知晓内情,张太守难道还不知道吗?”
    “在咱们的兵马当中,更多的其实还是一些新兵,这样没有太多操练过的新兵,对付黄巾贼人没有太大的优势。”
    “咱们自己带兵打仗的时候,如果见势不对,随时可以先行撤退,另图他谋。”
    “可在朱将军部下,没有撤军鼓的话,一旦往后退,被挂上一顶临阵脱逃的帽子...”
    “最重要的的是,咱们把乡亲们带出去...”
    “也得带着他们回来啊!”
    江淮叹了一口气,不再多说。
    张邈听了江淮的担忧,倒是笑了起来。
    他笑眯眯的说道“文海啊,这件事汝倒是不用担忧,吾尚在洛阳之时,尚也见过公伟兄不少次,也算是有一点小交情,他不会故意刁难咱们,故意让咱们去做一些寻死的任务的。”
    “况且,公伟兄平素极擅作战,彼时其担任交州刺史,就以五千家兵大破叛军、斩杀贼首梁龙,逼降数万人,平定交州叛乱。”
    “就凭借这些黄巾贼人,应是阻挡不了公伟兄的!”
    张邈起身,拍了拍江淮的肩膀。
    “不用太过担忧,公伟兄也不势单,方才吾不是与胡内侍谈论过,还有另外一支8万人大军,由皇甫将军带领,一同前往颍川郡平定叛乱吗?”
    皇甫嵩作为将门世家,此前与他联系甚少,所以张邈也没有称呼他的表字,只是用了他官职尊称。
    因为,江淮接连平定两郡,甚至连手下的兵士都没有死太多。
    所以,张邈下意识的觉得,黄巾里都是些无能之辈。
    有大汉数百年的沉淀下来的优质甲胄与刀兵,还有朱儁与皇甫嵩这两名懂得兵法武略的将军在,对付这些黄巾应该是易如反掌的才对。
    但江淮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对此充满了担忧。
    “黄巾势大,其中必有道理,不得不防啊!”
    “哈哈,文海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不是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江淮解释道“而是张角的实力臻至第六境巅峰,且还是儒道修行者,太蠢的人必然到不了这个境界,所以其背后谋划定然巨大,小心无大错,还是得多防着一点。”
    对于江淮的提醒,张邈还是显得极为自信。
    他哈哈大笑道“吾汉室底蕴深厚,手中自有办法限制其实力,一旦其成为孤家寡人,就算有再高的实力又如何,不一样掀不起风浪。”
    说到这里,他特意顿了顿,意有所指的说道“文海啊,那贼首张角能成为第六境巅峰,难道吾大汉就无人存在,一个人都没有吗?这么数百年的底蕴,难道恩泽就全都到了外人手里?”
    不说别的。
    为了稳固皇位。
    当今的刘氏宗族之内,绝对会选出几个天资卓绝之辈,潜心培养!
    毕竟,皇权与实力相辅相成。
    有了皇权,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资,可以给手底下小辈更好的资源。而小辈成长起来之后,又会稳固皇权!
    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只要小辈当中,没有出彻头彻尾的蠢材,这个资源垄断足以让他们江山稳固。
    除非大汉出了四五届的蠢才帝王,让大汉久失人心,恰逢两代以上没有培养出适合的、力压群雄的修行者,那么大汉才会陷入真正的危机。
    可惜,这种秘辛并不能与文海说,除非他真正成为了自家人。
    而这也是张邈真正有底气的原因。
    张角他是第六境巅峰修行者又如何?
    大汉极有可能也潜藏着一个第六境巅峰的修行者!
    王对王,将对将,又何必怕了那黄巾?
    但当江淮看到其如此自信的表情,心里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行趴,自家的上司无条件相信他的上司,那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认命呗!
    还得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把自己给摘出去。
    如果当时被围在城里的话,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就这么平白无故的错失,未免也太过可惜了一点!
    害。
    暂时还没有想到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只能说先走一步看一步了,至少,没真正见过朱儁其人,不知道他的性格,很难针对性的去谋划这些东西。
    谋士啊谋士,
    他实在是太缺了!
    江淮叹了一口气,决定趁这段时间好好思考思考。
    不出意外的话,朱儁他们还要过一小段时间才赶至颍川郡。
    毕竟,这一路上沿途的风景都是黄巾,也许是在一群人集结在一起攻城,也许是已经把城攻下,现在在守城。
    朱儁、皇甫嵩两人受到的诏令,本就是荡平豫州颍川郡附近的黄巾,所以这一路上赶来的黄巾,理应也是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的!
    领了圣旨。
    江淮开始往典家小院子里赶。
    花了半刻钟的时间,他回到了典家院子里。
    典韦赶忙迎了上来。
    “大哥,张太守突然遣人知会,让你速速赶过去,为的是什么事?”
    江淮把前因后果解释了一番,顺便把张邈决定的联姻一事也和他说了。
    典韦听完,不由大喜。
    “真的吗,大哥?你现在也是有了官职,成了大汉官身了?”
    江淮看到典韦喜于言表的模样,不禁也笑了笑,心里因为谋划许久的计划突然破灭的郁闷消散了大半。
    “嗯。”江淮点头肯定道“不过只是一介军候,管的也就区区两千人,也不算很多。”
    典韦美滋滋的说道“两千人也够了,大哥你年龄只比我大了一岁,现在才舞象之年,离弱冠还有4年,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升迁。”
    江淮笑着点头,他也切实的感受到了自家二弟的高兴。
    随后,他难以控制的陷入了沉思。
    这个世界,因为有异种的出现,所以医学、农学发展比前世好了不少,并且人口基数也膨胀了不少,故相对前世的三国而言,有一定等级的军官带兵人数高了很多。
    伍长、什长、百夫长、屯长、军候、司马、校尉、中郎将...
    前三个武将官职,顾名思义就是分别统领5人,10人,100人。
    而从屯长开始,直接就来了一个大跨越。
    1000人,2000人,人,人,人!
    官职越高,人数就越不固定。
    比如朱儁有8万大军,假如数是实数,跟在后边的后勤,以及各类处理杂物的农夫基本就不少于4万人!
    从古至今,除了那些特别碾压的敌人,打的都是后勤!
    后勤越好,作战成功率就越高。
    不然别人饭都吃不饱的话,怎么可能卖命为你出生入死?
    根本不现实!
    所以,如果江淮胆大的话,其实可以暂时把他手下的令两千人当成后勤使用,反正原先攻打黄巾的时候基本就是这样的,几户有一半的都是新军,而新军基本都要负责后勤的各类事项。
    这是潜规则,逃不掉的!
    而这样做的话,就更要明确军队的职责所在了!
    江淮瞅了一眼院子,瞧见典清清正在里面气鼓鼓的跟着请来的私塾老师认字,时不时的揪着自己的小辫子发愁,而典父典母两人则是没有看见踪影,应该是到外边帮他物色第二块适合养殖的场所了。
    他笑了笑,没有进去影响典清清认字。
    “走吧,二弟。”
    这事也得典韦跟着,耳濡目染之下,多多少少也会学点东西。
    典韦倒是很惊讶“去哪?”
    这不是刚回来吗?又要出去?
    “去城外军营一趟。”
    当然,他也留下了一个信得过的兵士来照看典清清。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好吧。”
    江淮点头,径直往外走。
    在路上,他甚至还能看到几个小商贩在叫卖。
    很显然,陈留郡经过数十天的休养生息,已经恢复了最基本的城市面貌。
    江淮虽然有点感兴趣,但也没有在这里逗留。
    事情很多,时间很少。
    他得赶快!
    在城门士兵的肃然起敬之下,江淮与典韦两人迈出南城墙的大门。
    在行走了十里地左右,江淮也算见到了军营的影子。
    此刻,
    军营的兵士们都在紧张的操练,几乎每一个人的态度都很好,只有极个别是在摸鱼,因为这与他们接下的性命攸关,他们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而面对那些摸鱼的兵士,江淮也没有轻易绕过他们。
    派他们跟着老兵去高强度训练,相信有他们好果子吃。
    “去把葛薛唤来。”
    江淮吩咐道。
    营中的兵士应诺,快步离去。
    没过多久,葛薛就赶了过来。
    “江大人,您喊小的过来有什么事?”
    因为有上一次的事件,所以葛薛的态度很是配合,甚至还隐隐有些仰望江淮的意思。
    典韦虽笨,但却能隐隐的懂一些人心。
    之前他见葛薛的态度变了一个大样,所以对葛薛的不好映像也渐渐散去。
    此时,只见典韦笑着说道“或许,你该叫我大哥为军候了!”
    葛薛吃惊道“真的。”
    他看着江淮没有变化的表情,心里也隐隐信了几分。
    典韦笑着说道“这是自然,今日圣旨都到了!”
    葛薛这下子更加吃惊了。
    “圣旨?!”
    他看着江淮,眼神稍微有些恍惚。
    跟着他干,或许也挺不错的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