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人在安东,漂到失联

推荐阅读: 牧神记三界血歌我的徒弟都是大反派领主之兵伐天下无上丹尊我与她合租的日子夜天子次日曙光赤血邪珠之妖乱君怀秦朗林馨儿

    放排来到安东县,好似王侯当街站;
    一天三顿精白面,吃完就怼翠玉苑。
    ……
    奉天省东边道,下辖通化、长白、辑安、海龙、柳河、临江、凤城等二十余县。
    而这其中要论繁华鼎盛,安东县肯定是当之无愧南波万。
    位于鸭绿江入海口的安东,原本只是一个普通集镇。
    而从清末开始兴起木材开发,在大东沟口设“木税局”,领取排票之后即可在鸭绿江上游,即抚松、临江一带开山场子,招收木把在冬日里砍伐林木,趁着冰天雪地用牛马爬犁集运至鸭绿江边,穿成木排。
    待春夏泛起桃花水之后即可沿江漂流而下,排旗花花绿绿,炊烟缭绕,千里绵延不绝。
    而丹东作为最终集散地,如同吹气球一样发展起来。
    每年春夏两季来到安东的放排人,怀揣着大把的银元,更是极大的拉动了安东的消费市场——人都说:放排人进了安东县,猪鸭鸡狗都换饭。
    在巨额利润催动之下,使得伐木、放排成为很多闯关东人的职业选择,只要身强力壮能使动八斤铁斧、拉起两米大掏锯,或者是胆大心细、敢拿木棹,就可以加入木帮、排帮,挣到手白花花的银元……
    此时,恰好就是行排走水的忙碌季节,在把木排放到码头交给木场子的大柜之后 ,放排人一波接着一波的上岸。
    上岸第一件事即祭拜水神庙,买两捆纸钱烧化,再将一路吃剩下的咸菜挂到庙里“十不全”石像的脖子上,寓意不得齁巴病。待走出水神庙,即可彻底放飞自我,各家“领人的”早早就等着呢:
    “大哥,来快活不?有花台子,保管你花最少钱,享最大福;还有海台子,下注随大随小,绝不骗人!”
    “兄弟,来我家住!吃,一天三顿和盛居食盒,大饼卷酱肉、猪肉炖粉条,实惠又好吃;玩,一个钟才三角钱,保准舒泰得飞起……”
    牵着乌骓马的韩老实溜溜达达,此时正在近距离体验着安东在繁华中显露的无序,以及在无序中造就的繁华。
    路过的十字花街——荣安里,韩老实感觉这里的妓馆少说也有五六十家,来自日本、白俄、朝鲜的多国部队全副武装,开叉旗袍晃得人眼晕。
    虎视眈眈,动辄大喊缴枪不杀。
    韩老实虽然不会进去扯淡,但是并不耽误拿出照相机拍两张,回头可以洗出来给二迷糊看,让他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
    实际这荣安里属于高端地带,最赤几的还要属沙河口的排窝子那边,目之所及,包括兴东前街、龙王庙街、漕船街在内的前后左右十几条街,全特么是窑子街,正月初一开始一天逛一家,到大年三十还没走完一半……
    韩老实闲逛了一圈之后,本想找一家饭馆子吃海参炖蹄髈,却有那海台子领人的凑过来圈拢:
    “这位老哥来玩两把不?放排人的命硬,一准赢钱!”
    韩老实有些发懵:
    你礼貌吗?
    哪只眼睛把俺这个鲜衣怒马的大镖客看成放排人的,信不信我冲你扔泥巴?
    这点眼力见儿都没有,还敢出来当领人的,一辈子都吃不上四个菜!
    实际这领人的也不算离谱,因为确实有放排人吃喝玩乐都腻歪了之后,就置一身西服礼帽,脚踩皮鞋,再拎一根文明棍满街横晃——没办法,条件到这了,穿西服噶苞米荄子也不是不行。
    放排人分头棹、二棹、帮棹、尾棹,即便是帮棹,放一次排到安东也能拿差不多三百块银元,而头棹就更不用说了。这些放排人大部分都是跑腿子,不花光兜里的银元誓不罢休。
    所以,这就注定了放排季节的安东县是一个光怪陆奇的花花世界,不仅专业花台子趁机搂钱,那些临时客串的也都能分一杯羹。
    韩老实溜达的时候,就亲眼见证了一起劳务市场交易——只见一个刚上岸的放排人正在发呆,就有女人找上来:
    “他大哥,我家的炕咋就不好烧呢,你能给修不?”
    “必须能啊,背不住是烟囱堵了,通一通就好了……”
    韩老实看了感觉惊奇,没想到放排人还是多面手,啥都会呀,整挺好!
    等到他进了一家饭馆子吃饭的时候,里面人声鼎沸,一桌挨着一桌的全都是放排人,有的在划拳喝酒,还有的在炫耀自己的战绩。
    比如邻桌一个老哥,说他在周边村屯看到一个红果挎着小筐去地里摘茄子,就问能不能陪下象棋,给钱!红果点头,要求按时间计费,半个时辰五个银角子。
    结果这老哥的棋术牛逼pro,半个时辰竟下了五盘!
    红果一边收拾棋盘一边掉眼泪:不合适了,按盘算钱就好了……
    韩老实在旁边听得兴致勃勃,也不知道这老哥到底是真·象棋大师,还是在催流弊——反正他在与韩竹君下象棋的时候,可达不到这个地步。
    一想到韩竹君,龙湾老地主腰上的柯尔特蟒蛇就开始蠢蠢欲动——这次来安东取的四十万两黄金,且权当是边金韩家给三小姐准备的嫁妆罢!
    瞬间干劲十足,出了饭馆子就打马直奔东边道镇守使公署。
    东边镇守使马龙潭早就听到了张奉天的招呼,整个东边道都在密切配合,沿鸭绿江的各警察署已经发动。而在统治机器的全力开动之下,想要查清楚一件事并不算难。
    马龙潭与韩老实之前在郑家屯的时候就在一张桌子上喝过酒,所以并不陌生。也知道韩老实牛逼大发了,在奉天城把小日本子祸祸得不成样子,不由深感敬佩。
    所以在接到禀报之后,亲自前往公署门口降阶相应,把臂同行,十分热切。
    待进入厅堂分宾主落座,上茶之后,马龙潭说道:
    “事情已经基本搞清楚了,长白县七道沟有一家名叫‘和顺东’的大木场子,背后大东家就是边金韩家。在半月之前,和顺东有十二副木排在老牛口下水,这黄金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在这趟排上!”
    韩老实闻言,沉思了一下——之前与张奉天过招,导致大脑似乎有些运行过载。
    沉思过后才说道:“马将军,何以见得这黄金就必然是在这趟排上呢?”
    马龙潭哈哈一笑,道:“武帅,自然是有证据,比如在这趟木排的后面拖了一条大漕船,对外说是捎运山货,但随行的伙计却个个都不简单。此外,为了能顺利跑下来这趟排,还花费重金请出了已经退隐在家享福的能人刘老鸹放‘头棹’,据说是单独给了五千块现大洋,都快要赶上那十二副排在丹东的卖价了……”
    韩老实点点头,确实是不对劲,方方面面的都能对上。
    那还说啥了,干就完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