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庆典与祭奠

推荐阅读: 三寸人间周玄机姜雪妙医圣手兽魂无双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东晋北府一丘八大楚最强姑爷我与她合租的日子陈元昭许瑾瑜最强篮下霸王

    八月十五。
    临安城内喜庆洋洋。这份喜庆,独属于新宋朝廷。
    汴梁城内一片肃然。这份肃然,专属于大宋百姓。
    临安皇宫的御街前,百官穿着崭新的衣服。他们在等着新宋皇帝的到来。
    汴梁皇宫的御街前,百姓身着白衣,他们在送别家人的英灵。
    吉时已到。
    临安皇宫,锦衣内侍嗓音嘹亮。他高声喊叫:“新宋皇帝到”
    汴梁御街,七旬老汉语音颤抖。他高声喊道:“小安大人来了”
    赵构在一群宫娥,一群内侍,一群侍卫,大群命官的簇拥下,走上台阶。
    跨过这九九八十一阶梯,他就是新宋的皇帝。
    潘小安一手搀着老妇人,一手拉着孩童,慢慢走上高台。
    赵构转身,台阶下跪倒一片。
    潘小安直面,高台下百姓与他对望。
    “众爱卿平身”赵构找准了音调。这就是他想要的节奏。
    “汴梁城的父老们”潘小安语带哭腔。这场惨剧,让他难以平静。
    赵构慷慨激昂:“众位爱卿,从今日起,新宋建立。你们都是新宋的文武。你们都是新宋的有功之臣。
    我为皇帝,愿与尔等共同治理新宋。使它兴旺发达。”
    众臣山呼。“我等皆忠于陛下,为新宋尽忠。”
    潘小安语音低沉:“汴梁父老,与我共祭忠魂。每一个宋人的血都不能白流,恶人必将受到惩处。”
    “小安大人,我等皆愿与你共同作战。”
    鞭炮声响,鼓乐齐鸣。
    赵构转身进入皇宫。他的左边,是以汪博彦为首的文臣。他的右边,是以韩忠为首的武将。
    他们浩浩荡荡进入皇宫。
    这场面,看的完颜孔西直摇头。
    宋人礼仪,真是非同凡响啊。这大礼仪,再给金国一百年,他们也学不会啊。
    汴梁高台。
    潘小安手持宝剑呼唤:“汴梁已安,亡灵速归。我以血祭,游魂重生。投胎安国,永世富贵。”
    潘小安割破手指,他将鲜血弹出。
    烟火腾空,纸钱倾洒。
    潘小安走下高台,来到石碑前。
    这石碑巨大,需要一十六个人方能抬起。
    “送安国亡魂,往生极乐。”潘小安抬起木杠。
    卢俊义等人,随即抬起木杠。
    潘小安要将此石碑,立在万景山上。
    这一举动,赢得汴梁百姓的极大好感。
    万景山可是赵氏皇族的皇家园林。潘小安来汴梁之后,便决定把这座园林,对外开放。
    安置忠魂碑,便是他要做的第一步。
    从御街到万景山,足足有三十里路。潘小安便决定步行这三十里。
    汴梁百姓,一路跟随。他们先是哭哭啼啼,继而开始振奋。
    每走三里,潘小安便命令更换抬碑之人。汴梁城的青壮,都自发前来接替。
    “小安大人,你歇歇吧。”
    “卢大哥,莫要小瞧了我。”
    卢俊义便咬牙跟随。他弓马硬功扎实。他不信比不过潘小安。
    走到二十里时,卢俊义有点吃不住劲。他觉得肩膀疼,双腿走路有些吃力。
    卢俊义看向潘小安,见他目视前方,脚步依然坚定。
    这让他十分好奇。“潘小安真的不累吗?”
    潘小安当然也累。只是他的韧劲更大。
    卢俊义的身体素质是极好的。但他没有吃过苦。除了入狱那段时间,他的人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潘小安不同。他走过太多路,走过太多艰难的路。
    汴梁百姓,再次见识到白虎郎的厉害。便是那些汴梁有名有姓的武者,此时也拜服起来。
    万景山上,已经选好了地址。只要把石碑立住,这次祭奠便算完成。
    石碑被放下。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潘小安整理衣衫,擦去脸上的汗。他对跟上来的青壮说道:“你们都是好样的。可敢随我去与金人一战?”
    “我等愿意”
    潘小安目视他们。他们不敢与潘小安目光相接。
    “抬起头来”潘小安吩咐。“三十里长路,已经证明你们不是弱者。
    想要摘掉懦夫的称号,就去打败敌人。将这称号还给他们。”
    这些青壮便抬起头。他们的目光由游离变得专注。他们畏缩的表情,变得勇敢。
    半个时辰后,参加祭奠的百姓,陆续到来。
    万景山中,满满当当都是人。
    潘小安唤过老者,让他站在石碑左边。
    潘小安唤过孩童,让他站在石碑右边。
    “勇敢的人,生生不息。老者不是逝去,是智慧的积淀。幼者不是弱小,是坚韧的新生。
    逝去的的人将长眠于此。活着的人,要世代守护他们。”
    潘小安高呼:“揭幕”
    老者和孩童便解开绳索。幕布缓缓落下。“安国英灵永在”六个大字,金光闪闪。
    百姓跪倒在地。为他们逝去的家人,为他们失去的国度。
    潘小安叹息。他擦拭掉眼角的一滴泪。
    卢俊义叹服。“潘小安只用这一招,就将大宋的汴梁,换成了安国的汴梁。
    这些百姓,以后再也不会称为宋人。他们都将成为安国人。”
    临安皇宫。
    赵构在内侍的指引下,慢慢走到龙案后。
    龙案后,那一张龙椅金光闪闪。
    千百年来,多少人为了这一张椅子,拼尽生命。
    但有几个人能明白,是坐上了龙椅,才能叫皇帝。还是当了皇帝,才坐上龙椅?
    赵构潇洒转身,俊雅倜傥。
    群臣等的,就是皇帝转身这一刻。
    他们整齐划一的跪倒。他们异口同声的呼喊:“微臣叩见皇帝陛下。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构等群臣伏下头颅。他这才展开双臂,轻轻抬手:“众爱卿平身”
    赵构坐到龙椅上。他半眯着眼看人。这会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
    “我宣布,新宋建立。”
    内侍将赵构的话,一个接一个的传到皇宫外。
    “皇帝陛下宣布,新宋建立…”
    “陛下宣布,新宋建立…”
    “新宋建立…”
    烟火升空,烟花绚烂。
    “设宴,款待群臣。”
    这是赵构下的第一个命令。
    赵构走下龙椅。他有点恋恋不舍。这椅子坐的可真舒服。
    他一一与各国使臣见礼。然后,邀请他们一同赴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